眾所周知,由於病毒的原因,全球體育賽事處於停擺狀態,世界乒壇也同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為東京奧運的延期,國際乒聯遲遲未從奧委會收到每四年一度的分紅,因此也不得不做出全員降薪的決定,此外為了推行明年的大滿貫賽事,國際乒聯執行官丹頓還倡導用新賽事取代單項世乒賽,對於熟悉乒聯操作的國乒球迷,有人認為這一次似乎又是在針對國乒,那麼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嗎?
從意義上來看,單項世乒賽意義深遠,1926年國際乒聯建立的同時,首屆世乒賽於英國舉辦,當時單項賽事與團體賽共存,實力強大的匈牙利隊包攬全部金牌,從2003年開始,世乒賽分為單項和團體,而容國團於1959年首度為中國桌球獲得世乒賽單打冠軍,不過國乒真正崛起的時間還要往後推移,1975年開始國乒逐漸攀登高峰,徹底打破了歐洲一家獨大的格局。
1995天津世乒賽,國乒迎來了兩位徹底改變中國桌球格局的歷史性人物,二人正是「雙子星」劉國梁和孔令輝,從那之後中國桌球真正成為了無敵之師,2003年世乒賽分家之後,國乒僅丟失過一次男單冠軍以及女團冠軍,這兩次冠軍分別由2003年施拉格以及2010年新加坡女團摘得,而國乒總共獲得43枚金牌,其中大滿貫得主王楠與馬龍分別實現單打三連冠壯舉。
曾經的歷史歷歷在目,一旦單項世乒賽取消,也就意味著歷史終將成為歷史,無法被後人再度超越,這看似對國乒十分有利,但也無法否認的是,國乒的榮譽也就此慘遭終結,此外大滿貫榮譽也終將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用大滿貫賽事取代世乒賽,並且由兩年一次變為一年四次,這也的確是增加了國乒丟冠的概率,與此同時在高額獎金的刺激之下,未來一定會湧現出實力更加強勁的對手。
所以,不論乒聯是否針對國乒,在新賽事之下國乒都將受到史無前例的考驗與衝擊,那麼對於如此「赤裸裸」的挑戰,劉國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當然,劉國梁本人是不會對此發表任何言論的,不過他眾弟子們卻已經對於新賽事做出了強有力的回應,雖然僅有20歲,但王楚欽對於新賽事已經迫不及待,他搞笑地表示,「兩年一度的世乒賽沒有信心,但一年四次的大滿貫賽事還是很有希望的」,此外國乒鐵人許昕也同樣無懼新賽事。
許昕的信心明顯要強於王楚欽,「按我目前的狀態和排名,一年一個冠軍不過分,在包括雙打和混雙,加起來怎也得5個起步」,此外大胖梁靖崑也難得發言,「一年舉辦四次,兩年怎麼也能輪到一次,肯定支持」,不難看出,國乒對於新賽事不但並不抵制,並且還非常支持,相信這也應該是劉國梁和教練組的共同態度,當然,未來仍舊任重而道遠,祝願國乒能夠始終如一,常勝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