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巴爾幹國家對華報導不同於西方

2020-12-15 環球網

塞爾維亞《巴爾幹洞察》12月10日文章,原題:研究稱,中國在巴爾幹地區媒體領域日益活躍周三提交的一份由外交關係專家、歐洲外交關係協會訪問學者弗拉基米爾·肖洛夫撰寫的研究報告稱,中國正進入東南歐的媒體領域。

為了「關注中國在東南歐不斷上升的媒體存在」 這項研究,肖洛夫9月至11月在8國進行40次採訪,包括媒體專家、記者、政策分析家、大學教師、外交官和政商界人士等。報告顯示,中國正與(地區的)國有和私營媒體機構建立一個越來越精細的媒體合作框架。儘管「重點主要是經貿」,但正逐漸擴大到政治(主要是正面)和事實性報導,很少有批評內容。

報告詳述了巴爾幹國家的情況。中國官媒與阿爾巴尼亞、波赫、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的對口機構有正式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常組織當地記者赴華考察訪問。克羅埃西亞和黑山也組織類似訪問。

根據2019年的一個協議,「關於中國治理體系」的紀錄片等被引入阿爾巴尼亞。當地媒體主要報導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並對中方官員進行採訪。中方也鼓勵年輕人報導有關中國的抗疫情況。當地新聞報導還聚焦於中國的經濟項目,但中企通常不會與媒體有太多交流。

保加利亞通訊社常發布中國官方通訊社的圖片內容。另一家在索菲亞存在了幾十年的中國媒體,在當地有自己的網絡。新聞門戶網站「24小時」建立了一個完全基於中國資源和內容的欄目「聚焦中國」。

克羅埃西亞與中國媒體的官方合作相對較少,合作的主要平臺是克記者每年的考察訪問。但當地媒體已增加對華報導,重點是一些項目或中美關係。雙周刊《環球》還有關於中國的副刊。

在科索沃,北京聯絡處雖不引人注目,但也在增加活動。在北馬其頓,對中國發展的報導越來越多,大多數是經濟的,與正在進行的或潛在的雙邊項目有關,且往往是對西方媒體報導的翻譯。

塞爾維亞有關中國的新聞通常都是非常正面的。關於中國大使館活動的報導,與「(西方)批判性的媒體明顯保持距離」。(作者佐爾茲納·巴米,喬恆譯)

相關焦點

  • 對中國最好的歐洲國家,不顧一切幫我國,每位總統都堅持對華友好
    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對中國最好的歐洲國家,不顧一切幫助我國,每位總統都堅持對華友好。這個歐洲國家就是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是歐洲巴爾幹半島的小國,國土面積只有8萬平方公裡,人口也只有一千萬,是歐洲典型的小國。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在巴爾幹半島上,雖然斯拉夫人在這裡生活,但由於宗教不同而分出很多民族。不過塞爾維亞人是主體。當沙俄崛起後,不斷奪取黑海出口時,塞爾維亞的人獨立意識不斷增加,後來在沙俄的幫助下,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而獨立,並成為巴爾幹半島一個很強悍的國家。 近現代以來巴爾幹半島形成了南斯拉夫國家,二戰後,克羅埃西亞人狄托又重建南斯拉夫。但狄托死後12年,南斯拉夫解體,巴爾幹迎來近10年戰火。後來塞爾維亞與黑山重組建立南聯盟,代表南斯拉夫核心國家。
  • 曾經的巴爾幹之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曾經的巴爾幹之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上次塞爾維亞,這個遠在東歐的老鐵,走進國人的視線,還是2020年初疫情最洶湧的時候,塞爾維亞總統滿眼含淚懇請中國在醫療物資、人員、技術給予援助。可是這次塞爾維亞的一番蜜汁操作,再次走進了國人的視線,也讓世界譁然。
  • 歐洲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不顧一切支持中國,視中國為兄弟
    而且中國自古就主張國家之間的平等,尤其是對小國的一視同仁和保護。使得我國成為全世界大國中最溫和的,最和平的,所以這也是我國在國際上會有那麼多的朋友以及友好國家的主要原因了。即使在歐洲、非洲、南美等,都有大量的親華的國家。最典型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不顧一切支持中國,視中國為兄弟國家。
  • 全真道士梁興揚被外媒報導是好是壞?
    微博時評團作者:崔紫劍有人問我,說外媒報導@全真道士梁興揚 是好是壞?我的觀點是:1.外媒報導,我們的媒體當然也可以報導。一個新聞,不同的媒體報導出來,當然會有不同的視角。只是,我們的一些媒體習慣了跟在外媒後面當翻譯,確實是挖掘新聞的能力和效能都有些跟不上節奏。這是個長期的普遍性問題,不是一時一事或者一家的問題。2.媒體報導,要麼是監督性報導,要麼是樹立典型,要麼是傳播資訊。無論是監督性報導還是樹立典型還是傳播資訊,我們的媒體無疑更有條件接觸到國內的新聞。
  • 歐洲最親華的國家,每任總統上臺後,都堅持對華友好
    我國在世界上也收穫了很多的友誼,尤其是很多國家堅持對華友好,執行親華政策。最典型如巴基斯坦,柬埔寨等,都是我國珍貴的友誼之國。而除此之外,還有下面這個國家,堪稱歐洲最親華的小國,每任總統上臺後,都堅持對華友好。
  • 令人聞風喪膽的「巴爾幹」山賊
    高度軍事化的民間傳統、不斷碎片化的民族國家和由氏族把控的政治勢力,成為了世人認識「巴爾幹火藥桶」的重要特徵。在今天,「巴爾幹」似乎是一個負面標籤,也是歐洲一體化整合過程中一道難以跨越的坎。在影片《山羊角》的敘事裡,男性化的牧羊人女兒仿佛是一個懷有家仇國恨的俠盜,頗有幾分「羅賓漢」的味道。
  • 吳波:對華打意識形態牌折射西方焦慮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在近20年來一直維持著比西方更高的水平,美歐一些頭腦中意識形態色彩濃重的政治人士不斷藉機製造「中國威脅」論調,但由於中國與美歐國家之間有著巨大的共同利益,這種論調過去的影響力有限。在川普總統上臺後,美國對華關係逐漸由「接觸與競爭」走向「全面競爭」;突發且仍在持續的新冠疫情令美歐等西方國家從政治到經濟再到社會,都受到近百年來罕見的衝擊,西方政客出於政治利益考慮頻頻「甩鍋」中國、抹黑中國。這兩個因素,讓那些對東西方意識形態鬥爭有「執念」的政治人士似乎又看到了機會。
  • 深入解讀「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南海岸——希臘,愛琴海不同的國家,又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族群更為複雜,加上此地處在歐洲東南部,與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隔海峽相望,向來為多種勢力交融、衝突、爭奪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從這裡點燃的。
  • 二戰後南斯拉夫的巴爾幹聯邦計劃為什麼最終沒有成功?
    由此可見,南斯拉夫試圖建立一個以貝爾格勒為中心的包括包括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甚至希臘在內的聯邦制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通過一系列外交活動來加快「巴爾幹聯邦」的進程。然而南斯拉夫的「巴爾幹聯邦」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那二戰後南斯拉夫的巴爾幹聯邦計劃為什麼最終沒有成功?
  • 塞爾維亞,巴爾幹死結
    此時的塞爾維亞再一次站在帝國夾縫中,東方是土耳其帝國,西方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塞爾維亞成為東西方兩大宗教對峙的前沿,土地多次被帝國的戰火碾過。當時的巴爾幹半島是民族割據的大本營,各民族在擺脫強國統治,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過程中,都產生了當老大的想法 。每個國家的領土要求都交錯重疊,在塞爾維亞當老大建大國的過程中,與其他民族矛盾重重。
  • 東巴爾幹獨角戲:巴爾幹半島是什麼?
    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是歐洲三大半島之一,這塊5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曾孕育出了最燦爛的愛琴文明,不但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也是歐洲最早接受農耕文化的地方。希臘人,波斯人,色雷斯人,古羅馬人,突厥人,斯拉夫人先後成為這裡的主人。東西方文化在這裡碰撞出火花,不同宗教在這裡匯合。這塊土地有太多令人回味的歷史,也有太多用鮮血染紅的故事。
  • 專訪:「我生活的中國與一些西方媒體報導的中國不同」——訪長期...
    新華社坎培拉1月6日電專訪:「我生活的中國與一些西方媒體報導的中國不同」——訪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澳大利亞籍主播哈裡·哈丁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30歲的哈裡·哈丁(中文名赫瀚睿)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已在中國生活10年。他現在是廣東廣播電視臺的一名主播。
  • 霍爾金娜回應奧運延期:西方國家迫害俄羅斯的懲罰
    網易體育3月25日報導: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發出聯合聲明,推遲東京奧運會的舉辦,這引發了體壇明星的大討論,而俄羅斯體操女皇霍爾金娜認為,推遲東京奧運會是上帝對西方國家迫害俄羅斯的懲罰。霍爾金娜是一代體操天后,生涯共拿到57枚金牌,是女子體操歷史上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
  • 美英等西方國家在中澳推特風波中站隊 港媒:他們也派兵阿富汗
    12月8日,香港《南華早報》發文分析了美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玩起那套「我可以,你不可以」,在中澳推特風波中站隊澳大利亞的背後原因,認為他們在這方面就像「一根繩上的螞蚱」。至於澳政府為何獨獨對中方譴責「惱羞成怒」?
  • 為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科索沃獨立?
    這個問題要追根溯源,其實和西方國家的內部競爭有關。 簡單說就是一場美國打破歐盟的貨幣強勢統一進程舉措。1999年年初的時候,歐元的初步誕生。 整個90年代,風雲變幻,最重大的一件事是蘇聯解體,導致於蘇聯的勢力徹底撤出巴爾幹半島。
  • 俄羅斯在地緣上是歐洲國家,但為什麼西方國家都討厭它?
    除此以外,受限於交通和信息傳播,俄羅斯在發育過程中與西方國家沒有太多交往,一直到羅曼諾夫王朝時代,才與分裂中的德意志建立了穩定的外交關係,但距離歐洲的中心-巴黎,依然保持距離,與英國更說不上交集。第二:文明發展路徑不同歐洲國家定義千姿百態,但有兩條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說他們都是白人為主的國家,都信仰基督教,但這裡的基督教很多時候以天主教為主,俄羅斯早年選擇的東正教被摒棄在外。例如血緣很近的波蘭就信仰天主教,並認為是他們捍衛了基督教文明,讓異教徒無法西侵。
  • 川普或將下令:禁止美國企業在華...
    據外媒報導,近日,川普政府內部正在傳閱一項關於雲計算的行政命令提案,該命令提案瞄準了美國雲計算企業在特定國家的業務——雖然沒有明說,但美國媒體在報導中談到了中國。站在中國市場的角度,這一行政命令提案意味著,亞馬遜 AWS 和微軟 Azure 的在華業務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重大影響。1以雲計算為靶,川普再次劍指中國?首先爆出這個消息的,是外媒 AXIOS。
  • 巴爾幹半島的這個國家,是夢露的最愛
    這是 鯨鯨 的 第 34 篇文章本文 1954 字,預計閱讀 5 min歐洲有一個小國,1991年被聯合國列為生態國家,目前為止全球僅一個
  • 巴爾幹半島再起硝煙!阿爾巴尼亞人捍衛主場
    眾所周知,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同處於巴爾幹半島,而巴爾幹半島又是著名的歐洲導火索,情況錯綜複雜。從兩隊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可知一二了,兩隊有著很深的名族矛盾,詳情請看下面:▲巴爾幹半島是有名的「火藥桶」,兩個國家矛盾重重阿爾巴尼亞人廣泛分布於巴爾幹半島,主要集中於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塞爾維亞的科索沃是阿爾巴尼亞人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