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讓我們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精益生產方式是一種低成本管理方法,其不僅限於探討如何降低成本的,更是一種費用較低的管理方法。現場管理改善即是其中的一種執行方法,其中5S管理是核心的管理思想,通過以5S管理為基礎能夠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現場管理。
- 2 -
針對製造型企業而言,目前大多數在車間現場都存在以下缺陷:生產現場時有與當天生產無關的物品;由於各種原因,生產現場有半成品、成品久置車間不入庫;車間時有財物零亂堆放現象,影響美觀;現場衛生時有不乾淨現象。
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但需要車間全體人員積極配合,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全面開展現場管理。車間現場管理包含三方面:本身工作場所,問題發生場所,解決問題場所。作為管理工作者要善於洞察問題發生點,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問題所在地,不要平均用力。
- 3 -
在開展現場管理工作時,管理層、車間管理員必須嚴格履行《工作說明書》的職責,與公司保持高度一致,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向工人貫輸公司質量宗旨,公司每個時期對車間的要求,正確引導工人人人成為生產管理者。同時要堅定開展5S模式進行管理:
將生產車間的物品按照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將各類物品按照規定放置地點,明確數量、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劃分衛生責任區,保持工作場所乾淨、亮麗的環境。
制度化、規範化,並貫徹執行及維持結果。通過例會等手段,提高工人文明禮貌水準。培養工人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養成按規則做事,使工人每天進步一點點。總之5S就是簡單、重複、簡單,行動、行動、再行動的現場管理工作。
在進行5S現場管理工作時,管理層、車間管理員應該引進激勵機制,例如,兩個車間開展勞動竟賽,比出勤,比質量,比車間現場衛生。以小組為單位,月底進行評比,以先進帶動落後,最終使工人真正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
人造環境環境育人,員工通過對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的學習遵守,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職業道德修養的好員工,整個車間的環境面貌也隨之改觀。從小處做起,從自己做起,遵守制度,注意儀表,愛護環境,讓其成為員工自覺遵守的良好習慣。
當然,現場管理工作不單只是通過進行5S管理就能做好的,更重要的是要培養班組員工的改善能力。「改善」,意指持續不斷地改進,它的步線是一小步一小步,階梯式的,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它會帶來戲劇性的重大成果。
「改善」與創新不同,創新是一觸即髮式,令人矚目,感受到實質的成果,但它的成果經常有爭議,「改善」是運用常識的方法及低成本的「改善」手法,即能確保階梯式的持續進步。它還是一種低風險方式。因為在改善的過程中,如果發覺有不妥當之處,管理人員隨時都可回復到原來的工作方法,而無需耗費大成本。
- 4 -
現場改善要遵循PDCA迴圈/SDCA迴圈。在「改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計劃、執行、核查、處置,即PDCA迴圈,以此作為改善持續運作的工具,以達成「維持標準」和「改進標準」的目標。開始進行PDCA改善時,必須先將任何現有的流程穩定下來,此一穩定的過程稱之為:標準化、執行、查核、處置,即SDCA迴圈。
在當前的流程,每當發生異常時,便必須反問自己下列問題:是否因為沒有標準而發生的?是否因為沒有遵守標準而發生的?或者因為標準不適當而發生的?唯有建立了標準,並且確實遵守,以將當前的流程穩定下來,才能再進行下一個PDCA迴圈。而對現場管理改善的工具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善活動:
1、及時生產方式:及時生產方式的目的是要消除各種沒有附加價值的動作和程式,同時達成一個去蕪存菁的生產體系,以便更具彈性地去適應顧客的需求變化。要實現理想的及時生產方式,必須持續不斷地實施一系列的改善活動,以消除現場中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
2、全員生產保全:全員生產保全著重於設備質量的改進。它通過總體的預防保養制度來延長設備的壽命,以追求設備效率的最大化。
3、設定目標:管理部門應設定明確的改善目標,以指引每一位員工,同時能正確領導所有的改善活動,向既定目標邁進,最高管理部門要有一個達到目標的計劃,往下傳達至下一管理層,直至達到現場為止。而現場圍繞目標展開一系列的工作。
4、提案建議制度:它的功能著重在激勵員工的叄與來提高士氣,激發員工對現場改善的興趣,提出自己的建議。無論他們的建議有多小,管理者都應給予鼓勵並有選擇的付諸實施。著重培養,開發具有改善意識及自律化的員工,日積月累到很大的經濟效益。
5、小集團活動:所謂小集團活動是指,在工作現場的環境,在公司內以非正式、自願性質組成團體,去執行特定的工作任務。小集團活動不僅局限於質量方面的課題,而且也包含了成本、安全及生產力等方面的課題。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開展現場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