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現場管理改善的思路方法

2020-12-18 益至精益學堂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讓我們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精益生產方式是一種低成本管理方法,其不僅限於探討如何降低成本的,更是一種費用較低的管理方法。現場管理改善即是其中的一種執行方法,其中5S管理是核心的管理思想,通過以5S管理為基礎能夠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現場管理。

- 2 -

針對製造型企業而言,目前大多數在車間現場都存在以下缺陷:生產現場時有與當天生產無關的物品;由於各種原因,生產現場有半成品、成品久置車間不入庫;車間時有財物零亂堆放現象,影響美觀;現場衛生時有不乾淨現象。

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但需要車間全體人員積極配合,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全面開展現場管理。車間現場管理包含三方面:本身工作場所,問題發生場所,解決問題場所。作為管理工作者要善於洞察問題發生點,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問題所在地,不要平均用力。

- 3 -

在開展現場管理工作時,管理層、車間管理員必須嚴格履行《工作說明書》的職責,與公司保持高度一致,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向工人貫輸公司質量宗旨,公司每個時期對車間的要求,正確引導工人人人成為生產管理者。同時要堅定開展5S模式進行管理:

將生產車間的物品按照必要的東西與不必要的東西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將各類物品按照規定放置地點,明確數量、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劃分衛生責任區,保持工作場所乾淨、亮麗的環境。

制度化、規範化,並貫徹執行及維持結果。通過例會等手段,提高工人文明禮貌水準。培養工人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養成按規則做事,使工人每天進步一點點。總之5S就是簡單、重複、簡單,行動、行動、再行動的現場管理工作。

在進行5S現場管理工作時,管理層、車間管理員應該引進激勵機制,例如,兩個車間開展勞動竟賽,比出勤,比質量,比車間現場衛生。以小組為單位,月底進行評比,以先進帶動落後,最終使工人真正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

人造環境環境育人,員工通過對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的學習遵守,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職業道德修養的好員工,整個車間的環境面貌也隨之改觀。從小處做起,從自己做起,遵守制度,注意儀表,愛護環境,讓其成為員工自覺遵守的良好習慣。

當然,現場管理工作不單只是通過進行5S管理就能做好的,更重要的是要培養班組員工的改善能力。「改善」,意指持續不斷地改進,它的步線是一小步一小步,階梯式的,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它會帶來戲劇性的重大成果。

「改善」與創新不同,創新是一觸即髮式,令人矚目,感受到實質的成果,但它的成果經常有爭議,「改善」是運用常識的方法及低成本的「改善」手法,即能確保階梯式的持續進步。它還是一種低風險方式。因為在改善的過程中,如果發覺有不妥當之處,管理人員隨時都可回復到原來的工作方法,而無需耗費大成本。

- 4 -

現場改善要遵循PDCA迴圈/SDCA迴圈。在「改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計劃、執行、核查、處置,即PDCA迴圈,以此作為改善持續運作的工具,以達成「維持標準」和「改進標準」的目標。開始進行PDCA改善時,必須先將任何現有的流程穩定下來,此一穩定的過程稱之為:標準化、執行、查核、處置,即SDCA迴圈。

在當前的流程,每當發生異常時,便必須反問自己下列問題:是否因為沒有標準而發生的?是否因為沒有遵守標準而發生的?或者因為標準不適當而發生的?唯有建立了標準,並且確實遵守,以將當前的流程穩定下來,才能再進行下一個PDCA迴圈。而對現場管理改善的工具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善活動:

1、及時生產方式:及時生產方式的目的是要消除各種沒有附加價值的動作和程式,同時達成一個去蕪存菁的生產體系,以便更具彈性地去適應顧客的需求變化。要實現理想的及時生產方式,必須持續不斷地實施一系列的改善活動,以消除現場中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

2、全員生產保全:全員生產保全著重於設備質量的改進。它通過總體的預防保養制度來延長設備的壽命,以追求設備效率的最大化。

3、設定目標:管理部門應設定明確的改善目標,以指引每一位員工,同時能正確領導所有的改善活動,向既定目標邁進,最高管理部門要有一個達到目標的計劃,往下傳達至下一管理層,直至達到現場為止。而現場圍繞目標展開一系列的工作。

4、提案建議制度:它的功能著重在激勵員工的叄與來提高士氣,激發員工對現場改善的興趣,提出自己的建議。無論他們的建議有多小,管理者都應給予鼓勵並有選擇的付諸實施。著重培養,開發具有改善意識及自律化的員工,日積月累到很大的經濟效益。

5、小集團活動:所謂小集團活動是指,在工作現場的環境,在公司內以非正式、自願性質組成團體,去執行特定的工作任務。小集團活動不僅局限於質量方面的課題,而且也包含了成本、安全及生產力等方面的課題。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開展現場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

相關焦點

  • 通過現場改善活動保證現場管理效果的思路方法
    現場整治規劃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現場5S管理。以消除跑冒滴漏、衛生死角等為重點,制定現場5S管理規劃,強化現場重點跑冒滴漏整治、衛生清理、定臵管理、提升現場管理標準,組織廣大員工開展現場整治合理化建議。二是現場作業標準化。
  • 開展5S管理進行現場改善的思路方法
    - 1 -在實際生產現場管理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5S管理運作方法是精益生產控制的基礎手段,因此通過確定和實施5S管理的方法,能夠培養班組員工在解決生產管理問題時的自主能力,提升綜合生產力- 2 -5S管理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5個方面的內容。通過整理作業現場、重塑生產秩序、改善工作環境、保持整改成效、規範員工行為5個方面的努力,實現改變員工工作態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目標。5S管理的實施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規範階段、激活階段和習慣階段。
  • 方法不對,現場如何改善都沒有用,簡單有效的現場改善思路和方法
    中小企業現場管理差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由此也滋生了許多問題,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對現場進行改善。5S管理改善的基本思路非常簡潔。如果企業按照這個基本思路去進行現場改善,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現場髒亂差的現象,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高品質·低成本·高效率丨富煌集團生產體系專題培訓
    降本增效作為承載企業發展的要素,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楊俊斌董事長多次對降本增效重點工作作出了強調和指示。在此次培訓會的開場講話中,楊俊斌董事長肯定了大家在生產工作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同時也指出了大家在生產體系上還存在著不足,要求大家積極主動地去學習「SPS」以及其他優秀的生產體系和生產管理方式,並應用到實際生產工作中去,做好精益化、精細化生產,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PMP項目管理,現場改善及案例分析
    生產現場是一面鏡子,直接反映管理水平的高低。 改善:改善運用常識性工具,不需要花多少錢。( TQM、TPM、JIT、QC活動、員工提案建議制度) 5.什麼是改善? 改善:就是發現問題、動手解決問題,推動進步的一種工作方法。 改善就是發揮人的智慧,讓現場改得更好、更簡單、更輕鬆、更方便。
  • 工廠車間現場管理的三大思路要點與五大執行技巧
    - 1 -無論是什麼行業的工廠企業都是以生產現場為基礎,都離不開現場的管理,那麼就有工廠生產車間的現場管理,對於生產現場,如何管理,如何管理好,則要明確的思路與技巧,這些問題不是翻看條列規範、技術要求就能認識到的,需要在從事現場管理工作中去歸納、整理、總結,需要前人的經驗指導,更需要自己去多問、多思考、多聽各方意見,在現場管理的培訓工作及自己現場管理的工作中
  • 實現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
    所以如前所述,追求所有一切工作的效率提高和具有效果的工作的改進方法,因此解決工作中發生的各種各樣問題,常常探索更有效的質量管理新方法是必要的。這樣的活動稱為「問題解決」,作為解決的手法、各種技法正在開發之中。
  • 一個改變世界製造業的管理法則——豐田《5S現場改善》
    「 現場5S越來越形式化了怎樣才能搞好?怎麼讓員工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呢?這,是個問題 」重慶市機械冶金工會「五小」勞動競賽網際網路+學習已完成第三門課程的學習豐田《5S現場改善》讓我們來回顧下什麼是5S吧5S起源於日本,是指在生產現場中對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日本企業獨特的一種管理辦法。
  • (乾貨03)現場改善——5S管理
    一切管理從「5S」開始,它是改善的基礎,就好像樓盤的地基一樣重要。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推行5S甚至是6S,但它們不明白這麼做的的目的。「5S」分別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一、整理定義:區分要的和不要的物品,保留需要的。
  • 生產現場有24個明顯改善點,普通員工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本篇歸納了現場24種常見的不合理現象,並教大家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可以發動現場所有員工進行識別改進。 一、觀察人的動作 1、頻繁走動。通過布局優化,搬運規劃,自動化小車,線旁布置等實現。 2、大幅彎腰。通過設計桌臺,增加底座高度,物料小車等實現。
  • 軟硬結合,以精益理念規劃數位化工廠管理並實現持續改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7567.htm霍尼韋爾製造運營管理(MOM)系統關注生產製造各環節的高效協同、精益管理和持續改善。霍尼韋爾製造運營管理系統,實現了工廠人員、資產和生產過程的互聯,為整個工廠的運營生產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優化解決方案。」
  • 品牌6S管理:推進現場持續改善用好這張表就夠了辦?
    企業導入6S管理後,進入日常化管理,進行持續改善。但王牌只是發現問題的工具,發現問題後如何解決問題,並且形成基準華,防止在發生,這個是持續改善的核心目的。只有一次改善比一次時間短,企業現場需要貼王牌的位置越來越少,這才能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品6S管理在企業推行6S管理時,用的是戰略循環工作法,9個步驟。
  • 生產車間現場管理
    ,不停地進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動才可稱為標準化。避免失誤的5原則:a、取消此作業b、不要人做c、使作業容易化d、檢查e、降低影響2.現場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過度的資源耗用a、改進質量:工作過程的質量,合理的5Mb、提高生產力以降低成本:不斷地改善c、降低庫存:流動資金、儲藏、搬運
  • 亞航願景:打造亞洲規模最大低成本航空
    ●服務:亞航通過高效服務確保乘客更加方便,各方面業務保持高效率以及維持最簡單的操作,企業裡的每一個系統進程都結合最佳的行業實踐。通過更快的回航時間、提高飛機利用率和服務人員效率、使用同型飛機節約培訓成本等,實現成本優化。縮短航班的回航時間,實現地區最短回航時間僅為25分鐘。飛機利用更高效,日飛機利用率超過12小時,成本更低。
  • 日本有望實現低成本制氫 光伏成效顯著
    2019年,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與東京大學和廣島大學合作,對光伏發電和蓄電池的制氫系統進行了技術經濟效益評估,確認了具備國際價格競爭力的低成本制氫所需的技術水平,在使可再生能源成為主力電源的技術開發中,此次的成果可作為重要指南。
  • 質量管理工具之OSM | 在現場把問題解決!
    作為推動醫院管理精細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現場管理系統(OSM)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對人力、空間、物品、設備、信息、廢物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以期達到場所整潔、管理規範、運作有序、服務高效。溯源OSM全稱On Site Management,是由香港現場管理學會創建的一套科學管理方法。
  • 通過精益改善提案提升精益管理效果
    精益管理的核心在於對一個具體的產品訂單,在現有資源的條件下,評估瓶頸和風險,在有限的時間節點要求內,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完成設計和解決瓶頸問題,打通工藝路線,保質保量保節點完成生產交付,形成實際的產品交易,取得貨款回收權,在此基礎上開展持續各項改進工作。
  • 第四屆「普華靈動杯」標杆精益改善大賽暨中國精益管理高峰論壇首...
    標杆精益總教授之一、廣東精益管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精益改善周領軍人 餘偉輝老師為我們帶來專題分享《聚現場,三倍增效挖金礦》 精益通自去年發布1.0以來,最先成熟的功能就是改善圈(改善社區),也就是精益管理、製造業管理的知乎,得到廣大益友的喜愛。今天,在第四屆「普化靈動杯」標杆精益改善大賽上,精益通APP2.0企業版正式面世。
  • 許栩原創讀書筆記,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越是沒有特別,就越合理
    許栩原創2020年讀書筆記第3篇,《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這本書的作者是大野耐一,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大野耐一先生作為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復活之父」、「穿著工裝的聖賢」。大野耐一先生提出,控制成本只能依靠生產現場來實現。藉助於他的「不拘泥於常識」的思維方式,或者說逆向思維方式,提出了多種著名的生產現場管理思念與管理方式,比如「看板方式」、「超級市場方式」、「限量經營方式」等等。本書分37個小章節來講述大野耐一的現場管理理念,內容不算很多,但非常豐富且有內涵。
  • 企業管理神器-現場改善篇
    初(抽樣法)五(五五法)霜(雙手法)凍(動改法)防(防呆法)人(人機法)流(流程法)1、現場改善步驟3) 改善方案構想①優化現有資源,不增加成本。方法: IE七大手法②導入簡單的治工具。如:電動起子、計數器、震動盤、條形碼剝離機、膠帶裁切機、離子風蛇(感應式、腳踏式)、螺絲排列機、滑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