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1月,歷時近兩年的新疆收復之戰在左宗棠的指揮下,取得了最終勝利。這也是晚清歷史上並不多見的一場大勝,收復了100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
新疆是我國歷史上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在1865年卻被稱為「中亞屠夫」的阿古柏入侵,並成立了哲德沙爾汗國。《清史稿》中記載:「同治三年,安集延酋阿古柏作亂,陝回白彥虎應之。光緒八年,全部蕩平。」安集延也就是現在的烏茲別克境內。
阿古柏政權成立後,英國人從中看到了契機,那就是利用阿古柏所佔的地理位置和國家仇恨以抗衡俄國人在中亞和新疆的勢力,從而使阿古柏政權地區成為他們跟俄羅斯最好的緩衝帶,於是在1868年英國人承認了阿古柏政權的合法性。
英國人披著開發新疆市場的外衣,實際上是以支持阿古柏來控制新疆地區,進行經濟掠奪。
在英印的官方統計記錄中:1864年到1866年英國對南疆的貿易共約10萬盧比,1867年是55萬盧比;1868年達到了104萬盧比,到了1873年是177萬盧比,但是大部分都是武器和軍火。
英國人對於新疆的滲透是通過阿古柏政權一點點地進行的。1874年2月,英國人又和阿古柏籤訂了《英阿條約》,條約中有「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有充分的權利去進行外交幹涉」。
從經濟、軍事到政治,英國人步步深入。同年英國人沙敖成為赴喀什葛爾的專使,英國人對於阿古柏的控制日益增加,其後還多次密謀阻止清軍收復新疆計劃。
光緒元年左宗棠在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開始誓師收復新疆,英國人便又開始了一系列的阻撓操作。
輿論戰——英國人的造謠,這是西方人擅長的方式。
他們在上海的《申報》上杜撰各種假新聞來給左宗棠和朝廷製造壓力。可是《申報》為什麼這麼聽英國人的?因為《申報》就是英國人在1872年創刊的。
曾國藩斥責:「《申報》本江浙無賴士人所編,島人資之以紿中國。」島人自然是指英倫三島。
《申報》曾刊載「新疆勞師糜餉不勝計數, 實為中國之累。以有用之財取其不毛之地,已屬失算」,對於收復新疆李鴻章的態度基本就是這樣,在當時這種論調是很有市場的。
《申報》甚至還刊登了左宗棠大軍已被阿古柏軍圍截之類的荒唐之詞。更甚者在1876年6月5日竟然刊發了《西陲惡耗》說:「傳左爵相統領大兵西徵回部,近已敗退,爵相亦陣亡」,但一年六個月後左宗棠卻收復了新疆。其他各種造謠更是不勝枚舉。
外交戰——英國人的陰謀和威脅。
左宗棠在收復新疆節節勝利之時,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在1876年9月15日見到了李鴻章,要求清政府同意阿古柏「作為附屬國,只隸版圖,不必朝貢」,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嚴詞拒絕。
1877年1月27日,威妥瑪又向駐英大使郭嵩燾提出:要求清政府停止進攻阿古柏,英國人願意調停。然後又講了五個理由,三個條件,無非就是為了保護阿古柏政權的存在。而言語之間卻充滿了藐視和威脅。
到了四月份俄土戰爭爆發,英國人又看到了在中亞方面的機會,覺得更應該保全阿古柏政權的存在,於是在六月份竟然指派了沙敖為駐喀什葛爾公使,這是對清政府的公然無視和對阿古柏政權明目張胆地支持。
駐英大使郭嵩燾在英國報紙上看到這一信息之後,立即提出了嚴正抗議。郭嵩燾嚴詞:「喀什葛爾本是中國轄地」,「該處應在收復之列,並無準自立一國明文」。
隨著戰爭的進展,英國採取了各種方式來「調停」對新疆的收復。並且利用俄國在俄土戰爭中的勝利,讓清朝廷加以提防俄國人的野心。
這種陰謀之舉,讓郭嵩燾放鬆了在外交談判中殲滅阿古柏政權上的提防之心,也認為「回疆無足經營」,希望在軍事上取得一定勝利後,接受英國的調停。
但是遭到左宗棠的反對。事後,郭嵩燾發現了英國人的陰謀,又上疏改變了前面的奏議,建議朝廷前線由左宗棠做主,或剿或撫,完全有前線戰況定奪。
黎庶昌曾說:「英國之私意,欲建喀什葛爾自稱一國,為印度藩籬。」所以在清軍收復新疆時,英國人是千方百計的阻撓,無非就是在新疆建立一個被自己控制的政權,以便進一步對中亞和清朝進行經濟掠奪。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