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世界500強」榜單,有觀察者指出,這是胡潤研究院兩次發布「胡潤中國500強」之後,首次發布「胡潤世界500強」。
也就是說,胡潤研究院同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世界500強榜單不做,難免會產生遺憾。
說實話,舉目全球來說,發布這些榜單的還有其他幾家,比如,《財富》雜誌,《福布斯》、《商業周刊》等等,並且各有各的側重點。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年可以看到N種版本的排行榜,並且按財富、品牌、競爭力等各角度換著花樣的玩法,已經讓人不覺有什麼新鮮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信息泛濫的當今,透明度越來越高,各家排名顯得大同小異,一個專注財經領域的投資者,打開股票軟體,花半天功夫就可以整理出一個排行榜,也就是說,當今的排行榜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大打折扣了,這跟過去幾十年搞一個排行榜的確有本質上的區別。
儘管如此,胡潤研究院仍努力擴大自己的「版圖」,打出了差異化路線,比如2020年首次的世界500強榜單,他們將國內的國有企業給排除出去了。
閒閒財經發現,搞財富排行榜的企業中,其中兩家企業的創始人,都跟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儘管他們都是外國人。可以這麼說吧,舉目全球對於熱衷各種財富、價值排名的,基本上都是外國人。
談及世界500強的榜單,最著名的當屬《財富》雜誌的世界500強了,人家也是最先推出這一欄目的。
《財富》的創始人是亨利·盧斯,1898年出生在山東蓬萊,幼年又曾經在中國讀過書,回美之後,才開始創辦雜誌的,1930年《財富》問世。公開資料顯示,第一份《財富》500強問世時間是1955年,亨利·盧斯仍在世,看來財富排名的想法,可能跟他有直接關係。
而在國內熱衷於搞各種排行榜的胡潤研究院的創始人,胡潤先生,也是不折不扣的外國人,光看名字,的確很中國。
很顯然,打小見慣了西方的財富排名,在中國工作的胡潤先生,萌發搞一個中國百富榜的想法一點也不稀奇了。
所以說,早在上世紀的90年代,閣下的見的世面,甚至決定了你創業的出路,國內相當一批企業家,也就是在那個年代比很多人早出國,早接觸了網際網路,早接觸了國外的先進模式,照抄照搬誰還不會呢?
回來搞個網際網路公司,很多人不都是這麼幹的嗎?
而胡潤的模式也基本差不多,1999年,胡潤利用業餘時間,查閱報紙和公開信息,整理出了歷史上第一份中國內地的財富榜。
總結來,總結去,一個人的眼界還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沒有見過那麼多,可能很難打開自己的思路。
胡潤與亨利·盧斯不同,胡潤是立足於中國放眼世界的財富研究者;亨利·盧斯則是成長在中國,最終回美國繼續奮鬥了。
也就是說,非常有意思的是,不僅僅我們關注的財富榜上的企業之間可能存在競爭關係,而發布財富榜的機構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係的。
有關財富榜單的發布時間,他們是明顯有意錯開發布的。比如,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發布時間是2020年的8月份,胡潤研究院則選擇了這個時候。或者說是胡潤研究院,故意避開鋒芒更貼切些。
這樣做,也很能理解,畢竟每個機構的算法不一樣,如果密集發布在同一時間段,到底該去相信誰去呢?如果發布的結果都一樣,還有必要每個機構都搞出一份兒嗎?
說實話,一年這麼多機構去搞這樣一件事兒,咱家認為簡直是資源浪費。
現在的情況是,每個時間段兒,各家企業的市值波動不同,也就允許存在不同的誤差了。閒閒財經認為,隨著世界投資的全球化,每家優秀的企業都變得越發透明,對於企業的估值和未來發展,專業投資者甚至可能要比專門做排名的企業還要專業了。
這麼說,恐怕一點兒也不為過。
當前來看,各種財富榜,變得越來越令人感覺寡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