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中醫藥特色弘揚中醫藥文化

2020-12-14 東方財富網

廈門市中醫院新設立的中醫綜合治療區全新亮相。

在中醫綜合治療區,醫生對患者進行中醫特色治療。

寬敞明亮的中醫綜合治療區診室。

中醫特色治療受到市民歡迎。

市中醫院致力於為廣大患者提供豐富多樣的優質中醫藥服務。

文/本報記者劉蓉通訊員黃琳李琪彬圖/本報記者張江毅攝

習近平總書記曾就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作為閩西南地區最大的三甲綜合性中醫院,廈門市中醫院始終致力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中醫醫療服務。

隨著醫院不斷發展,開展的醫療項目種類以及每年前來就診的患者都持續增加,醫院醫療業務用房逐漸緊張。為解決閩西南地區百姓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需求和醫院業務用房緊張這一矛盾,醫院於2019年底啟動了中醫綜合治療區的建設改造工作,主動降低行政辦公條件,克服重重困難,在短時間內,將原本設在醫院門診五樓環境較好的行政辦公區進行了整體搬遷及改造,最終建立起凸顯濃厚中醫文化氣息的中醫綜合治療區。

據介紹,中醫藥特色優勢是市中醫院的核心與靈魂,正確把握其內涵和特徵,有助於醫院打造核心競爭力。中醫綜合治療區的建立為醫院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促進了醫院在中醫藥領域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也是市中醫院踐行創建人民滿意醫院的又一舉措,深化了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優化就醫流程,有效提升了患者就醫體驗。

目前中醫綜合治療區開展的中醫特色適宜技術主要有熱敏灸、平衡灸法、督脈灸、傳統點穴推拿、臟腑推拿、浮針、針刺運動療法、腹針、全息針法、子午流注開穴、針刀療法、火針、刮痧、潛龍刮、遊走罐、火龍罐、竹藥罐等,這些中醫特色項目都有其獨特的治療方法,特色鮮明,療效受到患者肯定。

為提高閩西南地區的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康復服務能力整體水平,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廈門市中醫院緊跟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跨島發展戰略部署,新設立的中醫綜合治療區近日正式開診。作為醫院重點建設的中醫品牌項目,新的中醫綜合治療區繼續秉承「願將人病猶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的院訓,成為以中醫技能為主、特色鮮明的門診區、高品質醫療服務的示範區、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先行先試區,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

就診現場

治療區設備齊全一站式服務贏來點讚

「現在做中醫治療不用跑上跑下,空氣好、環境乾淨,可以一次性把所有治療項目都在一個地方做完,實在太方便了。」近日上午,在廈門市中醫院門診5樓中醫綜合治療區,家住湖裡的張女士剛做完治療,高興地對記者說。

記者在中醫綜合治療區看到,每個診室都井然有序。剛給患者做完治療的中醫男科副主任醫師鄧龍生告訴記者,新的中醫綜合治療區,不只是環境好,更突出了技術水準和中醫氛圍,凸顯了中醫特色。「扣準中醫特色之餘,和其他兄弟科室的協調也更方便,互動也變多了,對我們的臨床技術提升也有幫助。」他說。

「以前到醫院做中醫治療,早上7點就得出門,7點40到醫院還得排隊等候。」84歲的黃先生笑稱自己是「老病號」,如今醫院成立了綜合治療區,減少了排隊等候時間,治療環境的改善也讓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現在幾乎不用排隊了。」黃先生說,以前做不同的針推項目需要在醫院一樓、二樓、三樓之間跑上跑下,而現在所有治療項目都整合在一個區域內,方便多了。

中醫特色診療部、傳統推拿科、熱敏灸、中醫男科、中醫護理、中醫醫學美容科等科室,是首批入駐中醫綜合治療區的科室。在現場,整個治療區的內部設計和診室布置採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既有濃厚的中醫藥氛圍,又注重人文關懷,拉近醫患距離,切實推動綜合治療區診療更加安全、就醫更加便捷、溝通更加有效、體驗更加舒適。

另外,新的中醫綜合治療區把提高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擺在首位,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完善診療流程,加強醫護人員行為規範體系建設,全面實行預約看診,加強患者隱私保護,嚴格執行「一醫一患一室」看診制度。「醫院這種處處為患者著想的改變非常好,必須點個讚!」患者張女士說。

技術力量

聚集院內外老中青專家涵蓋各科疑難雜病

據中醫綜合治療區負責人鄒強主任介紹,這個門診將匯聚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江西等地全國頂級中醫專家和醫院具有豐富經驗的名老中醫坐診,同時遴選出廈門市中醫院術有專攻、身懷「絕活」的中青年專家、骨幹,通過應用中醫藥的技術方法,聚焦疑難複雜疾病和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門診診療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診療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突出中醫臨床療效,彰顯中醫藥治療、預防、康復的獨特優勢。

在中醫特色療法方面,中醫綜合治療區開展的中醫特色療法範圍涵蓋面廣,針對各科疑病(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但影響日常生活的症狀性疾病)、難病(慢性病和反覆發作性疾病)、雜病(多種疾病或狀態並存治療棘手者)、西藥不耐受等患者,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方法,開展多種中醫藥診療技術,既是為廣大患者提供豐富多樣的優質中醫藥服務,也推動了中醫藥的繼承和發展。

曾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中醫藥實踐技能大賽第一名的中醫特色診療部陳麗鳳主治醫師說,「中醫特色綜合治療區的規劃和建成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舉措,它的落成和開展標誌著中醫特色綜合治療在內科雜病臨床中的治療作用已被重新認識和定義,使『內病外治、內外結合』的經典理念真正得以落地。」陳麗鳳醫師開展中醫特色綜合療法治療內科雜病已有5年,治好了很多頑固的內科慢性病和疑難雜症,如頑固的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癌前病變,長期依賴安眠藥的睡眠障礙等等,大部分患者經過中醫特色綜合治療均能顯著擺脫病痛折磨,大幅度提高了生活質量,有的還擺脫了常年反覆住院的痛苦。她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讓更多的患者朋友們了解和認識中醫特色綜合治療,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一份新的希望和福音。

未來,中醫綜合治療區作為相對獨立的診療單元,將進一步建立完善運行機制,努力推進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在實現社會效益與運行效率的有機統一上進行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有利於促進中醫藥特色發揮的考核機制、提升醫療質量的管理制度,建立診區資源的共享機制,積極促進醫院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努力成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先行先試區,為該院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展開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廈門日報)

相關焦點

  • 廈門同安借蘇頌弘揚中醫藥文化 獲評福建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原標題:廈門同安借蘇頌弘揚中醫藥文化 獲評福建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人民網廈門7月30日電(沈宇波 通訊員 葉秋碧)記者從廈門市同安區衛計局獲悉,同安區日前通過福建省衛計委專家組評審驗收,以高分獲評福建省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並被推薦申報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 攜手中醫義診,弘揚中醫文化——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
    為弘揚中醫文化,發揮中醫優勢,讓廣大患者切身感受到中醫藥優質的診療服務。8月8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上林縣中醫醫院籤訂了推拿聯盟協議,並與上林縣中醫醫院聯合開展以「攜手同行,弘揚中醫,健康上林」為主題的現場義診活動,活動地點設在上林縣中醫醫院一樓大廳。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凝聚網紅力量,淳安臨岐不拘一格弘揚中醫藥文化
    今天,全國民間中醫藥文化網紅臨岐論壇在臨岐鎮召開,來自全國的中藥材產業專家及20餘位中醫藥文化網紅齊聚臨岐,共同探索民間中醫藥文化的現狀和發展,用這樣的形式,用全新的手段,讓更多的人知曉、認可、開發、利用民間醫藥瑰寶。
  • 培養各層次具有地域特色「名醫」,全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
    要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固根基,注重守正創新、注重療效特色、注重質量安全、注重開放融合、注重統籌推進,聚焦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產業培育發展、中醫藥傳承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文化傳播弘揚,下功夫、見實效,著力推進全省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 全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現場會暨蘭溪第四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開幕
    近年來,蘭谿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充分發揮本地域豐富的中醫藥醫療、文化、科研、中藥材資源等優勢,大力實施振興中醫藥「五個一工程」,成功舉辦三屆張山雷中醫藥文化節,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全力推進中醫藥特色校園文化、中醫藥三級康復服務體系、中醫特色「醫共體」三大體系建設,形成政府主導
  • 【喜訊】鄭州市中醫藥健康文化作品獲評全國三等獎
    近日,鄭州市選送的「祖國醫學診療軟陶泥塑沙盤展品」榮獲全國中醫藥健康文化精品遴選活動「藝術類」第三名,為河南省唯一獲獎作品。 2019年7月,鄭州市衛生健康委在全市開展以「發現中醫之美,引領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鄭州市2019年度中醫藥健康文化精品遴選活動,面向全市徵集了具有中醫藥元素、貼近生活、內容生動、易於傳播的藝術類作品、影像類作品、音頻類作品、文創作品,共計200餘件。按照參賽作品所體現的中醫性、創意性、藝術性、推廣性、實用性,對參賽的17家單位31件優秀原創作品進行評選。
  • 讓中醫藥助力健康中國
    中醫藥學博大精深,具有獨特優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民族的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 膏方進補治未病,傳承中醫藥文化:沙坪垻區中醫院舉辦首屆「膏方節...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治療優勢,弘揚中醫藥養生文化,普及中醫藥膏養生知識。12月24日,沙坪垻區中醫院舉辦首屆「膏方節」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共赴「膏方盛宴」。俗話說:「冬季進膏方,來年順噹噹。」「膏方節」作為沙坪垻區中醫院傾情打造的文化活動,傳承發揚中醫藥學的養生保健理念,提升了屬於人民的健康良方。該院組織動員起沙磁名醫專家、藥劑科、治未病科、針灸推拿科等多名醫護專家坐鎮現場,為廣大市民辨證施方、答疑解惑,有效推動中醫藥全方位發展,發揮其普世惠民的良好作用。
  • 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中草藥植物科普展在廈門園博苑開展
    展覽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主題,在兩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示了上千種中草藥植物,傳承和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本次展覽分為主展區和企業展區,在「百草園」展區,海風藤、半枝蓮、雞眼草等500多個品種的中草藥植物和盆栽一一展示。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所寫的大部分中草藥植物,在園中都可以找到。
  • 中優協中醫藥文化研學基地、中視小記者教育實踐基地
    揭牌儀式結束後,各位領導及嘉賓一行人還參觀了周氏時珍堂製藥車間、煎藥中心及極具中醫藥特色的東璧堂博物館,對周董事長為中華民族中醫藥文化所做的貢獻深表欽佩。 據悉,北京周氏時珍堂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6月,是一家集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生產、研發、銷售、中醫醫療特色服務為一體,始終致力於中藥飲片行業的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研究。
  • 2018年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活動開幕
    開幕式現場  人民網呼和浩特7月1日電 (王慧)7月1日上午,由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蒙中醫藥管理局主辦,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呼和浩特市衛生計生委承辦的2018年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主題活動在呼和浩特開幕
  • 向世界展示中醫藥人文內涵《中醫藥文化(英文)》國內創刊
    圖說:全球唯一的中醫藥人文領域英文學術期刊發布新刊 受訪者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全球唯一的中醫藥人文領域英文學術期刊發布新刊。日前,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入選期刊《中醫藥文化(英文)》 正式實現國內創刊。
  • 肥城市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
    > 為在中小學生中宣傳推廣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12月14日至12月15日,肥城市衛生健康局、市中醫藥協會組織中醫藥專家分別到肥城市桃花源小學
  • 學習中醫藥文化,施強教育最新研學基地讓孩子做一回「小小李時珍」
    近日,施強中醫藥研學基地正式落成,至此,施強教育又新增一個線下教學實踐基地。我們希望立足於實踐基地,提高學生了解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在文化薰陶的同時進行動手實踐,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落到實處,從而實現教育「五育並舉」、弘揚傳統文化的目標。這個新建成的研學基地有哪些特色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 石家莊市中醫院多舉措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在省中醫藥管理局和省旅遊委的具體指導下,石家莊市中醫院發揮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優勢,以醫院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為依託,提供中醫藥文化參觀體驗、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服務項目,開啟百姓的健康之旅。
  • 浙江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開館
    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於2009年經浙江省文物局批准建成並開放,新館建設項目於2019年浙中醫大60周年校慶之時落成。新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布展面積3200平方米,設校史館、醫史館和中藥館三個分館,現有藏品8000件。該館以「專業、系統、生動」為傳播理念,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醫藥知識與文化。由於疫情原因,落成後一直處於內部試運行狀態。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
    ,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  徐建光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多年來始終保持緊密的聯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校合作培養對於學生學習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和積極作用。他表示,未來兩校將開啟合作的新篇章,構建起更緊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中醫藥文創研究實踐,合作建設高水平文創產品展示中心和示範性中醫藥特色旅遊文化基地,為中醫藥事業尤其是中醫藥文化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 殷忠勇:身國共治,援醫弘道——傳統中醫藥文化的時代新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作為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忠實弘揚者和積極發展者,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發表的這些熔鑄中醫藥文化思想和理念的重要論述,深刻傳神、通俗易懂,將中醫藥文化所蘊涵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向了醫學文明之外更廣闊的社會場景和世界舞臺之中,賦予其新的文化功用,促進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弘揚了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彰顯了中醫藥文化的優勢,也客觀上推動中醫藥文化更加自信、穩健地走向未來發展之路。
  • 【會議】走進岐伯故裡感懷醫祖文化:2017年中國鹽亭岐伯故裡首屆中醫藥文化論壇開幕
    岐伯故裡鹽亭是西陵古國所在地,古稱「潺亭」「秦亭」,是黃帝元妃嫘祖故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認定的「嫘祖文化聖地」。鹽亭也是全國生態建設百佳縣,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四川省現代畜牧重點縣,綿陽(鹽亭)生物技術特色產業園所在地。這裡嫘祖文化與岐伯文化交相輝映,在發展文化旅遊、養老度假等產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