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宇:「大鬧天宮」造夢者

2020-12-26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上世紀6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影響了數代人,即便擱在全世界也聞名遐邇。不過,卻鮮少人知曉這些動畫人物的設計者正是張光宇。京劇臉譜、民間泥人、年畫、剪紙給了他無窮靈感,讓他設計出的「美猴王」等角色造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上的經典。他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若擱到今天,他會是時尚博主、千萬粉絲級大V、超級網紅。

時值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之際,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向人們展示其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代漫畫家的領路人」(華君武語),「我國漫畫及裝飾藝術界一位傑出前輩」(張仃語),「漫畫界一致公認的老大哥和帶頭人」(黃永玉語)。

然而,這樣一位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灼灼其華的人物,不少人對他的認知依然定格在寥寥數字:中國藝術家,漫畫不錯。走進展覽,走近張光宇,或許便能遇見民國美術史裡那個超級網紅。

上世紀30年代,張光宇在上海留影。
張光宇為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設計的花果山水簾洞內景。

1900年,張光宇出生在小縣城登瀛(今無錫)。受家庭影響,他從小接觸到許多民間藝術:剪紙、泥人、年畫,不一而足。就連故鄉的生活習俗,民間節慶也引起張光宇極大興趣。他的父親行醫之餘,喜歡讀書和書畫收藏,有時也寫字畫畫,吟詩作對,受此薰陶,張光宇也逐漸愛上畫畫。據其長子張大羽回憶:「那時總看父親畫林衝,畫張飛。他還畫了不少鋼筆畫和煙畫——就是那種香菸盒裡的小畫,兩寸長、一寸來寬的小畫片,圖案有嶽飛,關公等。」

張光宇兄弟三人雖然都出身醫家,卻都對藝術有興趣,沒一個願意繼承醫道,原因大抵是從小看怕了病懨懨的人。張光宇先是被送去錢莊做學徒,咬牙堅持了一年,不愛數錢的他爭取到了去上海學習的機會。五光十色的十裡洋場拓展了張光宇的眼界與見識。彼時他住在親戚家,附近有一個演京劇的戲院,沒事兒就跑去後臺串門,抑或到前臺空座蹭戲看,因此對京劇的人物形象、臉譜、服飾都生出濃厚興趣。在京劇老藝人張德祿的引薦下,張光宇拜畫家張聿光為師,他也首次真正接觸到西洋畫法。

不久之後,張光宇經人引薦進了英美菸草公司當廣告部美術室繪圖員,成了大公司的白領階層。這家公司條件優渥,僱大量洋畫家為其工作。這些畫家在創作中有所保留,生怕被人學了獨門絕技而丟掉飯碗,但聰明的張光宇總有辦法「偷」到本事,他曾回憶:「我常去他們身邊走過,眼睛一溜,心裡就有數了。」一開始,他的任務是畫些零碎雜活,為別人的作品配花邊框,之後逐漸接創作任務,這樣工作了好幾年,加之從公司收藏的各種國外美術資料、西方不同流派的畫冊、各種商業廣告印刷品裡開闊了眼界,拓寬了見識。

張光宇是組裝的高手,識得如何將各種元素解構並重組。他閱讀了大量的外國書籍與報刊,懂得借鑑和引入西式元素;看了德國和蘇聯的電影,他懂得把電影鏡頭或布景納入自己的構圖。早在作品《新仕女圖》和《紫石街之春》,便可見幾何結構圖案的引入和立體主義手法。他的消化和吸收力極強,融匯之後不似洋涇浜英語那麼彆扭,反而自成一派。

張光宇涉足的藝術領域寬廣且駁雜,總括起來有三條:「大眾美術」「商業美術」「實用美術」。前半生,他在上海灘商業潮中打拼,舞臺布景、香菸廣告、書刊裝幀、字體設計、電影美術、漫畫插圖、室內裝飾、家具設計、壁畫創作,從小學徒到人間畫會會長,成為漫畫界德高望重的老大哥;後半輩子,他參與了新中國的形象設計師,國徽設計、《人民畫報》《人民日報》改版,外宣書刊的裝幀插圖,國字號樓堂會所的室內設計和壁畫工程,籌建中央工藝美院,整理民間藝術遺產,培養裝飾藝術人才……無處不見他忙碌身影,最後以一部享譽國際的動畫片《大鬧天宮》的造型設計謝幕。

歷史有時候驚人相似。留日的嶺南派宗師高劍父做過瓷業大王的夢,留法的徐悲鴻也畫過月份牌式美人,張光宇的啟蒙老師張聿光更是為戲劇舞臺幹過布景師。不得不承認,這種全面介入現代生活的理念和跨媒介創作方式,才是現代藝術發源的本色。因此,我們也能在張光宇的作品中,看到許多現代藝術的痕跡。這也不足為奇。張光宇長期浸泡在以市場為導向的舞臺、銀幕、印刷紙媒和時尚行業,由此錘鍊出的職業敏感性,就是「娛樂」大眾。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前衛的職業廣告人。

張光宇還是一名出色的漫畫家。據漫畫家兼好友黃苗子回憶:「戰火和政治逆流,就這樣把一個從小迷戀色彩瑰麗的畫家,從象牙之塔中趕出來,逐漸改造成為一個為祖國為人民而拿起筆桿的鬥士。他用憂傷的感情觀察時局,用同情的態度對待請願學生,用輕蔑的筆調嘲弄那時的當權者。」 1934年,他和友人邵洵美、葉淺予、林語堂等人合作,成立了「時代圖書公司」,出版了《時代畫報》《時代漫畫》《論語》《時代電影》《萬象》等雜誌,在當時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在這段時間裡,張光宇畫了大量具有極強諷刺性的漫畫作品,作品《錢與命》《媽媽不在家》等對舊世百態給予了深刻的諷刺和無情的揭露。與此同時,他和漫畫界同人葉淺予、魯少飛、黃苗子等人組織發起第一屆全國漫畫展。

除了靠漫畫行走於世,張光宇也曾做過大量的動畫藝術實驗。1930年代,張光宇曾為時代公司製作京劇戲臉日曆和玩具,其中「孫悟空」形象的戲臉尤為精到;動畫經典《大鬧天宮》中美猴王的裝束及設計原型,脫胎於張光宇在1945年於重慶創作的長篇諷刺漫畫《西遊漫記》,這部作品共60幅,每幅均附文字說明,是中國現代美術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誠如他在一張人物設計提綱上所寫:「美猴王孫悟空——勇敢活潑,機智,純真,敢作敢為,戰鬥的精神」。這或許亦是張光宇對於人生的主張,他要當美猴王這樣敢作敢為的真人物,而這正源自「為了前方」的理念吧。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明遠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張光宇《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等數百珍貴原作展出
    今年是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提起他,有人會想到他擔綱原型設計的經典動畫《大鬧天宮》,而對他生平更廣泛的藝術創作卻不甚了解。12月22日,「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覽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多維度地展現張光宇一生極其豐富而多樣的成就。
  • 他的漫畫不只「大鬧天宮」,更嬉笑人間|張光宇誕辰120周年
    1961年版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在中國電影史上堪稱「空前絕後」的存在。此後,《西遊記》雖不斷被改編和翻拍,但始終無法撼動《大鬧天宮》的經典地位。因而,在它上映半個世紀後,陳道明、陳凱歌、張國立、陳佩斯、周迅等一眾大腕明星願意為之重新配音,將其製作成3D版本,向其致敬。
  • 不止《大鬧天宮》「張光宇藝術12燃」大展解碼藝壇先驅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應妮)說到張光宇,只能想到《大鬧天宮》嗎?那實在是太不夠了!「張光宇先生,可真是個妙人兒啊!」說這句話時,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的身份是策展人。左為張光宇,右上為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右下為策展人吳洪亮。
  • 漫畫家的彩筆千秋:《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張光宇小集出版
    近日,由世紀文景和活字國際聯合推出了精巧別致的手帳本《張光宇小集》,精選《西遊漫記》《水泊梁山英雄譜》以及《民間情歌》等張光宇代表作,編為三冊,並附夏衍、黃苗子等人回憶文章《彩筆千秋》為別冊。《張光宇小集》是對張光宇作品的總結,更是向這位藝術大師的致敬。
  • 《大鬧天宮》美猴王設計者,居然被遺忘這麼多年
    來源標題:張光宇:「大鬧天宮」造夢者上世紀60年代,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影響了數代人,即便擱在全世界也聞名遐邇。不過,卻鮮少人知曉這些動畫人物的設計者正是張光宇。若擱到今天,他會是時尚博主、千萬粉絲級大V、超級網紅。時值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之際,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向人們展示其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代漫畫家的領路人」(華君武語),「我國漫畫及裝飾藝術界一位傑出前輩」(張仃語),「漫畫界一致公認的老大哥和帶頭人」(黃永玉語)。
  • 「美猴王之父」張光宇藝術大展點「燃」今冬
    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題:「美猴王之父」張光宇藝術大展點「燃」今冬中新社記者 應妮如果你還沒有喜歡張光宇,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了解他。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如是說道。「張光宇先生,可真是個妙人兒啊!」說這句話時,吳洪亮的身份是「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大展的策展人。一進入嘉德藝術中心的大門,觀眾就會看到一座巨大的「光宇騎士」:以稿紙、鉛筆、毛筆、橡皮、大頭針為馬,以墨水瓶為甲,以蘸水鋼筆為矛,以三角板為盾,始終馳騁無懼,雕塑背後動態的萬花筒則寓意張光宇多姿多彩多面的藝術世界。事實上,這個造型在張光宇筆下出現過很多次。
  • 張光宇:光宇騎士和「一個衝浪的人」
    此次展覽選擇以藝術家具體的藝術實踐為線索,同時提煉出張光宇藝術的12個元素即「12燃」——「世界·生生」「48個表情」「情感·須知」「家居·東西」「民間情歌」「潑克·諷刺」「大地·星島」「西遊漫記」「解放·建設」「神筆馬良」「大鬧天宮」「衣食住行」12個版塊,多維度地展現了張光宇一生極其豐富而多樣的成就。
  • 現場|「張光宇藝術十二燃」:走進中國漫畫奠基人的藝術世界
    張光宇(1900—1965),他是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他的學術思想對學院裝飾風格的形成以及中國裝飾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他繪製了最為幾代人所知的《大鬧天宮》《西遊漫記》動漫電影形象,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正值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
  • 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他的畫與「話」
    編者按:今年是藝術大師張光宇誕辰120周年。這位中國現代設計藝術奠基人與齊白石、黃賓虹齊名,是《大鬧天宮》美術設計,中國大眾美術、商業美術的代表人物。近日,世紀文景和活字國際聯合推出了一套《張光宇小集》。小集精選《西遊漫記》《水泊梁山英雄譜》以及《民間情歌》等張光宇代表作,編為三冊。
  • 「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
    大鬧天宮」「衣食住行」12個版塊,多維度地展現張光宇一生極其豐富而多樣的成就。而在籌備的時候,其實我們最感嘆的是「張光宇」這三個字好像還沒有那麼為大眾所熟知,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大家認識張光宇先生。
  • 張光宇:一位「被遺忘」的中國漫畫家
    他,就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現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奠基者之一的大畫家張光宇。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光宇並不為人所熟知。在他眾多的創作中,惟一可稱得上家喻戶曉的,就是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人物造型設計。事實上,這只是張光宇漫漫創作長河之中的一朵小浪花。
  • 展覽預告 | 紀念張光宇誕辰120周年展將在嘉德藝術中心展出 全方位...
    他參與創辦或編輯的《世界畫報》《影戲雜誌》《時代漫畫》《抗日畫報》《裝飾》等許多中國近現代有重要影響的報刊雜誌;他關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七十餘首民間情歌並為之作圖;他出版的《近代工藝美術》是中國第一本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設計的書籍;他為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創造的動畫形象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被譽為「美猴王」之父;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
  • 永遠難忘嘅《大鬧天宮》動畫片
    細個嗰陣,具體系幾時睇過《大鬧天宮》呢?唔記得嘞。肯定系喺鄉村地堂曬穀場上拉銀幕放映嘅。
  • 中國當代書籍插圖藝術欣賞(之一)《神筆馬良》張光宇插圖
    貪心的大官命馬良用神筆畫無數的金元寶給他。馬良不從,大官惱羞成怒將他關了起來。在牢房裡,馬良又拿起神筆,畫出一扇門,令自己和其他被關押的百姓逃了出去。但大官不肯罷休,又將馬良抓了回去,搶走神筆,並要將他處斬。大官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能立刻腰纏萬貫,可其他人用馬良的神筆畫出的搖錢樹仍然只是一幅畫。大官又把馬良押來,逼馬良畫一座金山給他。馬良靈機一閃,用筆畫了一座海中金山,並畫上了一隻船。
  • 59年前的今天,那對雙胞胎兄弟完成了《大鬧天宮》上集
    1961年的這一天,萬籟鳴、萬古蟾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院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上部的拍攝,這部動畫成為國產動畫的代表之作。有人說,中國早期動畫電影史實際是萬氏兄弟的創業史。探索民族動畫,講好中國故事,當下動畫行業如何傳承「萬籟鳴、萬古蟾精神」?
  • 觀影《大鬧天宮》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針對校園記者特別安排的活動——觀影《大鬧天宮》。《大鬧天宮》講的是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請孫悟空上天做官。剛開始孫悟空做的是弼馬溫,可他嫌官小就怒氣衝衝地回了花果山,玉皇大帝便派十萬天兵想把孫悟空抓回天庭,可沒抓住。
  • 封面歌曲《大鬧天宮》
    (歌曲封面由zaimusic音樂設計工作室原創出品)由潘藝翔和吳劍中作詞,潘藝翔作曲,李袁傑演唱的新單曲《大鬧天宮》已正式上線。歌曲《大鬧天宮》中講述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叱吒天地間大鬧天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英雄霸氣。「棍棒下 一身咒很痛,仙界都為我驚鴻,滔天浪起風雲湧,就算一生無愛也無寵,奈何我七十二變 化身後,追溯蒼天的巨龍。」如意金箍棒握手中,這天下惡念盡除,無人入我眼。火眼金睛,七十二變,縱使本領通天也心中純然無畏。
  •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根本不算什麼,此三人大鬧天宮才真正厲害
    孫悟空的一生做了很多事情,也創造了很多輝煌,但真正讓他引以為傲的,恐怕只有大鬧天宮了,孫悟空有兩次鬧天宮的經歷,第一次被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聯手降服,第二次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雖然說兩次都失敗了,但是也正因為這件事,讓他齊天大聖的威名響徹三界,同時也因為此事加入了取經團隊,最終修成正果。
  • 《孫悟空大鬧天宮》磅礴劇情引發天庭亂戰
    麒麟網手遊《孫悟空大鬧天宮》打造最新世界級暗黑風格手遊,遊戲以《西遊記》小說為背景,再現「大鬧天宮」的經典橋段,磅礴劇情和天庭亂戰,帶領玩家經歷非同尋常的「九九八十一難」,見證美猴王從齊天大聖到鬥戰勝佛的完美蛻變,暢享最原汁原味「西行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