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報導:湖北羅田縣依託當地特色品種優勢發展黑山羊產業蹚出...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在大別山區的43個縣中,湖北羅田是典型的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貧困程度深,又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受限。在當地,特色品種「大別山黑山羊」久負盛名。因為具有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的特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憑藉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資源,羅田縣積極打造「大別山黑山羊」這一優勢特色區域品牌,實行「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益」的方針,提升了大別山黑山羊品種知名度,種羊場規模也進一步擴大,目前已建成存欄5000隻、年供種能力達到1萬隻以上的鄂東地區最大的大別山黑山羊種源基地,集大別山黑山羊種質資源保護、擴繁、開發利用、推廣、科研示範、教學和實習實訓為一體,為大別山區黑山羊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奠定了種源基礎。

其中,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集黑山羊育種、養殖、屠宰加工、產品研發與營銷為一體,依託合作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完善與社員利益聯結機制,探索開展了「1235」養殖模式,在全省命名並推廣,實施「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推行「五統一」養殖標準,即「統一供應良種、統一防疫消毒、統一欄圈建設,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肉羊」。從根本上解決產銷對接問題,與養殖農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同時,探索開展大別山黑山羊產業「政府+市場主體+銀行+保險+貧困戶」的「五位一體」產業扶貧模式,以貧困戶為中心,形成強大幫扶合力。為廣大農戶提供良種供應、技術培訓、肉羊回收等系列化全程服務,補齊了貧困戶缺致富門路、缺資金、缺技術、缺抗禦風險能力、缺產品銷路的短板,把黑山羊養殖變成了只要勤勞就能致富的「傻瓜」模式。首批帶動全縣175個村中406個貧困戶養殖黑山羊,經過近四年的努力,有超過60%以上的養殖貧困戶實現了人均收入過萬元的目標。

隨著聯農帶農能力日益增強,輻射帶動了大別山區黑山羊養殖戶3.8萬戶,形成了以羅田為核心的跨縣域連片發展的商品肉羊生產基地。2019年末,全市實現肉羊存欄72.85萬隻、出欄62.3萬隻、羊肉產量1.2萬噸、綜合產值過30億元,為大別山區農戶直接帶來經濟效益10億元。如今,黑山羊產業已成為大別山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新坐標。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原標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摘掉「貧困帽」,
  • 荊州市長崔永輝接受《農民日報》專訪:支持稻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荊州市長崔永輝接受《農民日報》專訪:支持稻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20-05-27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經22年育出中國第一肉用黑山羊 雲上黑山羊「三羊開泰」
    4月28日,雲上黑山羊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成為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新品種。10月29日,雲南省現代農業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帶著14隻雲上黑山羊種公羊來到高石巖村小組,在昆明轄區首次免費發放給農戶,希望由此帶動農戶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新一輪增收。  我國南方以山羊養殖為主,且南方人喜歡吃黑山羊。
  •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依託銅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打開APP 黃石開發區·鐵山區依託銅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黃石日報社 發表於 2020-11-26 16:59:22
  • 還在糾結山羊品種?選擇這些山羊品種最實用
    雷州黑山羊是我國熱帶地區以產肉為主的優良地方山羊品種,原先主要在廣州省雷州半島生產,目前在海南省也有分布;雷州黑山羊公羊和母羊都有角,額頭稍微凸出,脖子比較細且長,脖子和頭連接的地方比較小,脖子和胸部連接的地方逐漸增大;雷州黑山羊背部和腰部都很平直,腹部大並且呈下垂狀態,母羊的乳房呈現球形的形狀,發育比較好;周圍的毛髮大多數是黑色,但頭上的角和腳踢是褐黑色,少數部分是麻色和褐色,尾巴和四肢前端大部分都是黑黃色
  • 2019黑山羊的養殖前景如何?網友說:分析的有道理,有發展前景
    2019黑山羊的養殖前景如何?網友說:分析的有道理,有發展前景不同品種的黑山羊,它的市場價格也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在購買黑山羊小羊羔的時候也看大小品相等情況,那麼黑山羊它的市場價格以及平均成本是多少呢?
  • 湖北鑫滿塘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推進產業發展 助力脫貧攻堅
    公司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在農業企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成立高級專家團隊,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綜合型生態種養模式,因此被湖北省農業廳評為「明星科技示範戶」。公司目前擁有綠色蔬菜種植面積10000畝,生態生豬養殖面積500畝,稻田綜合種養面積6500畝,形成了以南瓜為主的生態種植模式,以優質「三元雜交」豬為主的養殖模式,以「荊滿塘」商標為標識的綠色大米加工產業。
  • 臨淄農商銀行助力農民依託「苦、香、遊」產業致富
    白兔丘北村書記王美芳說,這要歸功於中藥、桂花和鄉村旅遊:「依靠『苦、香、遊』三大產業,不僅讓村民致富,日子還越過越有文化。」  中藥帶走「苦日子」  近年來,中草藥行情持續走高。敬仲鎮抓住這一機遇,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金融」模式發展中藥材種植。
  • 為什么喝茯苓天麻湯我只來湖北這個小鎮?
    (上圖:天麻)別著急,咱湖北就有!位於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群山起伏,松林似海。這裡是全國首批命名的「中國茯苓之鄉」。2007年,「九資河茯苓」被國家技術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為地理標誌產品,2010年,被湖北省政府列入湖北重點支持發展的四大藥材品種之一。
  • 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沅陵縣盤古鄉發展產業助民增收紀實
    5年來,該公司共安排當地和周邊村民務工五萬餘人次,發放工資600餘萬元。在雙溪村,我們還現場參觀了2019年5月與沅陵馨寧康養小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籤訂的村企共同開發協議共流轉土地三千餘畝,發展康養,休閒,旅遊等項目,目前正在實施中。隨行盤古鄉領導感慨說:有了產業託底,當地貧困群眾增收才有保障。
  • 他守護著新型山羊品種
    抱著紅骨山羊幼崽,李所平樂開了花。攝影:鄧楚瑜直到現在,李所平還不太敢相信,家裡從太爺爺那輩就開始飼養的山羊品種中,竟有我國一個新的山羊品種——紅骨山羊。作為地道農民,養羊和種烤菸,他最喜歡也最拿手。12月8日下午,3隻紅骨山羊——1隻大羊、2隻小羊正在羊廄休息。「『大部隊』一早就趕去放了,剩下的這3隻,大羊前段時間摔傷了腿,在廄裡休養;小羊出生沒幾天,不放心趕出去……」離開羊廄回到客廳,李所平打開話匣子,他說自家一共養了260多隻羊,有140多只是紅骨山羊。
  • 羅田縣與湖北藍城康和文旅開發有限公司就羅田大別山康養文旅綜合...
    12月9日,羅田縣與湖北藍城康和文旅開發有限公司就羅田大別山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進行籤約,縣委委員、副縣長張衛兵,縣政協副主席陳雲生,縣四級調研員祝長江參加籤約儀式。湖北藍城康和文旅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特色小鎮行業著名品牌,擁有完善的品牌管理與維護體系、質量控制體系以及房地產延伸價值服務體系,儲備了大量的優秀管理人才,在特色小鎮開發建設各階段、各環節均具備有強大的專業技術支持力量。
  • 千名記者一線行|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發展肉羊養殖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探索走出特色肉羊產業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致富。「今年天氣變化多端,小羊羔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我們每天都要細心照顧它們。」近日,在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裡,村民韋高德正在給幾隻小羊羔進行「體檢」。
  • 2020中國奶山羊產業發展大會在楊凌召開
    8月5日,由陝西省農業農村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奶業協會奶山羊專題委員會主辦,以「促進羊乳產業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2020中國奶山羊產業發展大會在楊凌召開。陝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楊黎旭出席大會並作主題報告。
  • 山葡萄產業發展引領農民走上致富路
    雖然在80年代受到歐亞種葡萄酒廠的衝擊,但是東北山葡萄產區的山葡萄酒企業知名品牌年銷售額都在億元以上,2006年,東北產區銷售產值達18億元左右,山葡萄已經成為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等地的山區和半山區的優勢產業。
  • 安徽宿州:安農大、省農科院專家來蕭指導白山羊產業發展
    原標題:安農大、省農科院專家來蕭指導白山羊產業發展為進一步發揮專家人才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省農科院組成專家團一行四人來蕭開展「精準扶貧專家下基層」活動,指導白山羊產業發展,縣委組織部、縣畜牧局相關人員陪同。
  • 華州區赤水鎮魏三莊村:「奶山羊產業」託起致富夢
    赤水鎮魏三莊村的鑫盛奶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立足當地豐富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大力發展奶山羊養殖,為華州區的奶山羊產業發展起到示範帶動作用。「2015年開始養殖奶山羊,通過調查覺得這個產業不錯,2018年開始加大規模發展了標準化養殖場,通過近幾年的經營,經濟效益還不錯。」 呂勝利高興地說。
  • 肉羊品種的選擇 肉用山羊品種
    第一階段(1800~1820年),南非好望角地區的牧場主們隨著居住環境的逐漸穩定,開始進行山羊的選擇育種工作,主要是針對當地山羊的某些特殊性狀進行,通過選育品種的飼養,形成了被毛短、體型緊湊結實、勻稱的早期波爾山羊。其中以無角型和土種型居多。第二階段(開始於20世紀初),波爾山羊品種在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定型。
  • 邳州農商銀行支持農民開發分洪灘地發展致富
    近年來,邳州農商銀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加大對農業的培植和支持,以全產業鏈發展為方向,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優勢產業,起到「支持一企、帶動一村」「支持一社、帶動一片」的作用助力了鄉村振興發展。圖為在農商銀行支持下的呂灘村承包大戶魏賢虎種植的黃心大白菜基地裡農民高興正收穫豐收的果實。
  • 保亭擴種紅毛丹、黃秋葵等特色品種 推廣榴槤...
    不僅在什龍村,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黃秋葵已成為保亭多個鄉鎮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據了解,保亭將通過為農戶提供種苗、技術和銷售渠道等,推動黃秋葵產業加快發展,今冬明春計劃種植黃秋葵超1萬畝。不只黃秋葵產業,近年來保亭堅持以「調結構、轉方式、創品牌、促增收」為主線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多點開花」,紅毛丹、黃秋葵、百香果、蘭花、山竹、四稜豆等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有效促進農民增收。今年8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辦鄉村旅遊紅毛丹採摘季活動,圖為遊客在採摘紅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