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記者一線行|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發展肉羊養殖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2020-12-15 南寧發布

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探索走出特色肉羊產業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天氣變化多端,小羊羔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我們每天都要細心照顧它們。」近日,在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裡,村民韋高德正在給幾隻小羊羔進行「體檢」。

高德是六蒙村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負責人,也是村民們信賴的致富帶頭人。記者 龐麗娜攝

作為曾經產業薄弱的貧困村,六蒙村因地制宜發展黑山羊養殖產業,目前已帶動20多戶貧困戶增收,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六蒙村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

「過去提到六蒙村,首先想到的是『貧窮』。」南寧日報社派駐六蒙村第一書記農珠選介紹,六蒙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由於交通不便、耕地不多、產業單一,始終無法摘掉貧窮的帽子。村裡窮主要是缺乏特色產業帶動。「六蒙村沒有支柱產業,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民都以種地為生,缺乏增收渠道。」農珠選說,找到適合六蒙村的特色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村民的期盼。

六蒙村肉羊扶貧示範園內,韋高德正在餵養羊。記者 龐麗娜攝

肉羊養殖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這幾年黑山羊在餐飲市場上特別受歡迎。村裡耕地少,但生態環境好,自然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養殖業。」韋高德說。

韋高德是六蒙村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負責人,也是村民信賴的致富帶頭人。在廣東打拼多年,韋高德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村裡的養殖能手。

2016年,韋高德投資10多萬元購買60隻小羊羔,發展黑山羊養殖。僅僅兩年的光景,就由60隻小羊發展到300多隻。

看到效益的韋高德不斷總結養殖經驗,同時開始帶領其他貧困戶一起發展。2018年底,在後盾單位南寧日報社的資助和村委的支持下,六蒙村建立了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韋高德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還流轉了20多畝村民的土地,帶動上遊牧草種植等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們走出一條產業致富路。

貧困戶在扶貧產業園就近務工。記者 龐麗娜攝

如今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通過土地流轉和提供工作崗位,幫助村民增收。示範園還提供代養服務,幫助沒有勞動力或者沒有條件在自家養殖的村民統一管理養殖肉羊,許多貧困戶從中受益,實現脫貧。目前,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已為六蒙村集體經濟帶來6萬元收益,村民養殖肉羊熱情高漲。「村裡養的羊多了,對產業發展有益,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農珠選希望打響六蒙村的黑山羊品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讓更多的貧困戶從中受益,讓這個偏僻的小村莊舊貌換新顏。

今後,六蒙村將繼續指導村民發展適合本村實際的種養產業,確保產業扶貧「5+2」「3+1」項目覆蓋90%以上的貧困戶,鼓勵種植養殖大戶、致富能人發展壯大生產規模,帶領貧困戶發展生產,努力提高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南寧日報、南寧雲-南寧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
    慶城 發展羊產業助農增收每日甘肅網12月9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雲 通訊員樊睿)近年來,慶城縣堅持把發展肉羊產業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採取「公司帶動、合作社引領、貧困戶(村集體)入社分紅」的方式,持續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
  • 【千名記者一線行】塘嶺村:林下養雞孵「金蛋」 特色產業促脫貧
    【千名記者一線行】塘嶺村:林下養雞孵「金蛋」 特色產業促脫貧 2020-07-0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昌發展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中國江西網瑞昌訊 (記者練煉 通訊員雷勉鴻、談榮雄)瑞昌市以優化產業布局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種植為抓手,以科技增效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取得良好的成效,農業特色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 新疆于田縣:發展壯大肉羊養殖助力脫貧促增收
    近年來,新疆于田縣在天津援疆省市的大力幫扶下,結合當地資源和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多胎肉羊產業鏈,積極引進天津肉羊養殖龍頭企業,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實行「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飼養、統一防疫、統一保護價收購」的標準化生產方式,構建肉羊育種、擴繁、育肥、飼料、屠宰、銷售等全產業鏈條,帶動當地5000
  • 屯昌:因地制宜謀發展 特色產業促增收
    方山 攝    原題:屯昌創建一批生態農業品牌,加大扶貧產業技能培訓力度    因地制宜謀發展 特色產業促增收    12月7日,在屯昌縣南坤鎮黃嶺村一養殖基地,林蔭下,脫貧村民李立豐剛來餵食,三五成群的五黑雞就蜂擁而至,爭食谷料。    「我養的雞很好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民勤縣蘇武鎮元泰村:肉羊產業助農增收致富
    民勤縣蘇武鎮元泰村把肉羊育肥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通過「小區+農戶+合作社」的運營模式,以肉羊養殖示範點帶動全村大力發展規模養殖,促進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持續增加農民收入。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千企幫千村】守好村民增收的「金蛋蛋」 —— 貴州金綠源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助農增收側記 2020-09-10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沅陵縣盤古鄉發展產業助民增收紀實
    近年來,該鄉在脫貧攻堅戰中,著力產業先行,為貧困戶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如今,透過一個個頗具地方特色的產業項目,盤古正用特色產業託舉群眾的小康夢。產業先行 群眾心安小澎村系沅陵縣五強溪庫區移民大村和懷化市深度貧困村。
  • 「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組織創先引領發展 壯大產業助農增收
    組織創先引領發展 壯大產業助農增收——崇信縣黃寨鎮甘莊村黨支部推進組織創先激活鄉村振興新活力曾經「一個崖面兩個孔,一把火、兩頭燒的鍋臺連著土炕」的黃土窯洞,隨著歷史的變遷,被人們拋棄捨離,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紅牛的天堂。
  • 金沙縣茶園鎮 村企互助發展種養結合園助農增收
    金沙縣茶園鎮 村企互助發展種養結合園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19-05-01 15:05:09      來源:畢節試驗區網   近年來,金沙縣茶園鎮在「千企幫千村」工作中本著以農業增效
  • 農民日報報導:湖北羅田縣依託當地特色品種優勢發展黑山羊產業蹚出...
    在大別山區的43個縣中,湖北羅田是典型的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貧困程度深,又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產業發展受限。在當地,特色品種「大別山黑山羊」久負盛名。因為具有繁殖力高、抗病能力強、肉質鮮美的特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目錄》,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千名記者一線行】老韋脫貧記
    【千名記者一線行】老韋脫貧記 2020-07-15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七星關區阿市鄉:支部前移謀產業發展,助農增收打贏殲滅戰
    為有效利用好4、5、6三個月的"窗口期",畢節市七星關區阿市鄉立足工作實際,堅持"強黨建,興產業,助脫貧"的思路,統籌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鼓足幹勁衝刺90天,堅決打贏殲滅戰。
  • 沃野織錦繡 富民天地寬——慶城縣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紀實
    日光照射下大棚熠熠生輝,連片果園裡的果樹上一片彤紅,養殖場內畜禽嬉戲,香菇棚裡務工人員忙著採摘……慶城縣按照「脫貧抓產業、產業抓主體、主體抓覆蓋、覆蓋抓達標、達標抓效益」的思路,持續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全縣肉羊產業、蘋果產業、特色農業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2020-12-06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名記者一線行」春風助力千帆競
    建強戰鬥堡壘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作用盤活了1300畝集體公山林場,爭取專項扶貧資金建成扶貧特色產業農產品交易中心鋪面發展租賃型經濟……僅用一年多時間,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6600多元躍升到51.12萬元,並於2019年徹底甩掉貧困村的帽子
  • 盡己所能 守護一村——記賓陽縣武陵鎮廖村村委衛生所所長彭春平
    >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羅 琦 羅 媛 林 穎 編輯:陸權香 盡己所能 守護一村——記賓陽縣武陵鎮廖村村委衛生所所長彭春平
  • 海南文昌「航天小鎮」青年養殖黑山羊助農脫貧
    凌楠 攝  中新網海口5月15日電 題:海南文昌「航天小鎮」青年養殖黑山羊助農脫貧  作者 凌楠  海南文昌龍樓紅海山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社長符歡正悉心照料合作社養殖的130多隻黑山羊。餵羊、清理羊舍、售賣農產品,是他每天的工作。  一隻只黑山羊羔又跑又跳,有的自由自在地玩耍,有的在吃著地上的花生苗。
  • 新疆柯坪縣:特色農牧業拓寬增收渠道
    尼亞孜·毛來客是柯坪縣畜牧養殖基地的一名工人,之前僅靠兩畝棉花地維持收入的他,學習了養殖技術後增收渠道多了,談及未來的生活,他滿臉笑容。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近年來不斷推進特色農牧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積極探索農牧業下遊產品精深加工,使農牧業現代化成為「柯坪新印象」,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也助推柯坪特色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