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探索走出特色肉羊產業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天氣變化多端,小羊羔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我們每天都要細心照顧它們。」近日,在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裡,村民韋高德正在給幾隻小羊羔進行「體檢」。
高德是六蒙村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負責人,也是村民們信賴的致富帶頭人。記者 龐麗娜攝
作為曾經產業薄弱的貧困村,六蒙村因地制宜發展黑山羊養殖產業,目前已帶動20多戶貧困戶增收,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六蒙村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
「過去提到六蒙村,首先想到的是『貧窮』。」南寧日報社派駐六蒙村第一書記農珠選介紹,六蒙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由於交通不便、耕地不多、產業單一,始終無法摘掉貧窮的帽子。村裡窮主要是缺乏特色產業帶動。「六蒙村沒有支柱產業,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民都以種地為生,缺乏增收渠道。」農珠選說,找到適合六蒙村的特色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村民的期盼。
六蒙村肉羊扶貧示範園內,韋高德正在餵養羊。記者 龐麗娜攝
肉羊養殖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這幾年黑山羊在餐飲市場上特別受歡迎。村裡耕地少,但生態環境好,自然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養殖業。」韋高德說。
韋高德是六蒙村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負責人,也是村民信賴的致富帶頭人。在廣東打拼多年,韋高德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後,選擇返鄉創業,成為村裡的養殖能手。
2016年,韋高德投資10多萬元購買60隻小羊羔,發展黑山羊養殖。僅僅兩年的光景,就由60隻小羊發展到300多隻。
看到效益的韋高德不斷總結養殖經驗,同時開始帶領其他貧困戶一起發展。2018年底,在後盾單位南寧日報社的資助和村委的支持下,六蒙村建立了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韋高德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還流轉了20多畝村民的土地,帶動上遊牧草種植等產業發展,帶領村民們走出一條產業致富路。
貧困戶在扶貧產業園就近務工。記者 龐麗娜攝
如今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通過土地流轉和提供工作崗位,幫助村民增收。示範園還提供代養服務,幫助沒有勞動力或者沒有條件在自家養殖的村民統一管理養殖肉羊,許多貧困戶從中受益,實現脫貧。目前,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已為六蒙村集體經濟帶來6萬元收益,村民養殖肉羊熱情高漲。「村裡養的羊多了,對產業發展有益,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農珠選希望打響六蒙村的黑山羊品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讓更多的貧困戶從中受益,讓這個偏僻的小村莊舊貌換新顏。
今後,六蒙村將繼續指導村民發展適合本村實際的種養產業,確保產業扶貧「5+2」「3+1」項目覆蓋90%以上的貧困戶,鼓勵種植養殖大戶、致富能人發展壯大生產規模,帶領貧困戶發展生產,努力提高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南寧日報、南寧雲-南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