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佛性」的樹,內藏一尊60公分的佛像,佛像從何而來?

2020-12-11 龍龍侃世界

樹其實是被人們認為最有靈性的植物之一,因為樹可以生長很久,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而經歷過這麼的風風雨雨的大樹,就非常符合中國人對於精怪世界的幻想,還有就是比如說生活得特別長久的動物,比如說千年烏龜啥的,都會讓人格外的尊敬,因為生活得久的,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又或者是植物,總是有它的過人之處的。

中國最有「佛性」的樹,內藏一尊60公分的佛像,佛像從何而來?這個其實是一個千年的古樟樹,生長了千年如今已經長得非常的龐大,光樹幹就需要好幾個人一起,才能圍抱起來,中國的千年古樹並不多,而這棵更是特殊,它的樹幹內部有一個60公分的佛像,而外面已經被古樟樹包圍了起來,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讓你可以從外面望進去。

而整個佛像其實就呈現出一種被古樟樹懷抱的姿勢,而傳說這棵樹的佛像,其實是千百年前為了紀念去世的朱熹而建造的,當時放進去的時候,其實口子還是比較大,起碼比這佛像要大,但是後來因為樹的生長,洞口周圍的樹幹開始漸漸地向中間靠攏生長,而就是這樣口子才會長得比佛像小了,而佛像也就徹底拿不出來了,除非你將古樟給砍倒。但是這很明顯是不行的。

而這個傳說其實是無從考證的,不過這個原理應該是差不多的,不可能是如此小的口子下,硬塞進去的,也不可能是古樟自己生長的,這樣其實就有一個相對完美的解釋了,而如今去這裡參觀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因為大多數人其實都抱著說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因此對於這樣看起來比較神奇的東西,還是會比較相信的。

相關焦點

  • 福建罕見的「樹抱佛」,中間藏著一尊「佛像」,專家至今難以解釋
    說到樹抱佛,其實它的意思就是長在樹裡的佛像,除了我國之外,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泰國的樹抱佛,泰國的這個樹抱佛是在哈泰寺內,一顆鑲嵌著在菩提樹內的面帶微笑的佛頭,從表面來看,這尊佛像很像是被上漲在旁邊的菩提樹給包圍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樣子。不過我國的樹抱佛跟泰國的是很不一樣的。
  • 60尊日本寺廟古老佛像
  • 木雕佛像是在什麼朝代興起的?
    據《禮記·曲禮》所載,在商代的王室中已設「六工」,開始有「木工」一詞。即「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木工是兼工雕刻的。木雕佛像是隨著佛教興起和中國木雕雕刻有機結合發展起來的,木雕佛像成為古代精美的藝術品和古代文化傳承。
  • 佛像最密集寺廟,僅100平方米就有3700尊佛像,香客:一次拜諸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佛教文化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古今,佛教在中國都佔據著獨特的地位,如今的佛教文化更是一度興盛,佛教的寺廟也隨處可見。說起佛教的寺廟,享譽全國的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等千年古寺,是最被人稱道的。
  • 「唯一」的神奇佛像,藏在樹洞裡多年,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在世界之大,有許多超越我們認識的東西,也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存在,才讓大家越來越崇拜大自然的神奇。我國佛教文化十分盛行,而且全國各地都有許多聲名顯赫的寺院,不過今天我們介紹給你們的這尊佛像,與其他的佛像不太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尊佛像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 釋迦牟尼佛像的滄桑
    飄洋過海到中華   《西藏王統記》還記載說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東方中國君主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為印中兩國的傳統友誼,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國王想:"啊!
  • 河南一寺廟,挖出一尊千年肉身佛像,卻吸引大批日本人前來跪拜
    河南位於中國中部,地處黃河中下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擁有許多珍貴的物質遺產。今天要講的是河南嵩山,在修復山上大法王寺時,發現了一尊千年佛像,讓日本人跑來參拜。歷史學家查閱資料得知,大法王寺始建於東漢時期,年代久遠,所以寺廟損壞嚴重,風化嚴重。
  • 佛像裝藏的方法
    裝藏又叫做裝髒,是指新的佛像落成後,為佛像裝上象徵性的內臟與神識,賦予佛像以生命力。對人來說,完全靠內在的心靈智慧,才有活力。佛像也是這個道理。佛教特別重視心念與神識,所以裝藏是佛教造像必不可少的一種程序。佛像、佛塔和經筒等內部都要裝藏,才算具有靈異,並可產生神力。
  • 世上僅存的三尊,見解脫佛像,加持巨大!見者解脫,功德無量!
    印度正覺塔裡的這尊佛像,尊貴的釋迦牟尼佛25歲等身像(亦說
  • 見解脫|世界上加持力最大的佛像
    釋迦牟尼在世時,弟子們為使他的真容傳之後世,特請工匠替他造了4尊8歲等身像和4尊12歲等身像又稱覺沃佛。因為釋迦牟尼的奶母等人從旁指導,故造像與其本人酷肖。據藏文古籍《松贊幹布遺教》記載,印度國一達爾瑪巴拉為感謝中國國王資助他擊潰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將其中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奉送給中國國王。
  • 他在僅僅3.6公分的印上刻了268尊佛像,恰好是心經的字數
    2011年、2017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讀篆刻創作方向碩士、博士學位,導師為駱芃芃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委員,國家二級美術師。現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國家藝術基金篆刻藝術青年人才培養對象。作品多次入展國家級展覽並獲獎。出版有《行中問道--蕭漢篆刻作品集》《契文齋藏印--蕭漢刻心經卷》《君子不器--蕭漢篆刻作品集》等。
  • 隰縣小西天寺藏古代金銅佛像
    其中,原無量殿內李呈祥供奉5尊銅像的底座為木質雕刻。58件銅造像中,23件造像未見明顯鎏金或貼金,其餘造像均或多或少殘存貼金、底漆、彩繪等痕跡。按照造像高度,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造像。高度超過100釐米(含座)的大型造像有8尊,包括無量殿中部如來結跏趺坐像及兩側殿的道教倚坐神像、李呈祥供奉5尊像。高度40釐米—100釐米的中型造像19尊,其中佛像13尊,其他造像3尊。
  • 重慶千年「神龜」露出水面,內有2尊佛像,市民紛紛拜祭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怪事!重慶千年「神龜」露出水面,內有2尊佛像,市民紛紛拜祭眾所周知,每一條河流都會分為汛期和枯水期。
  • 北周的佛像(上篇)
    北周(557年—581年),建德三年(574年)武帝滅法,佛道並禁,經像悉毀,沙門道士皆還俗,銅像化為銅錢,北周境內的佛塔寺廟亦毀,縱觀中國美術史武帝罪過大已,幸好民間的宗教信仰堅實,佛像尚有倖免,宣帝繼位(578年),佛教復勝,造像之風復勝。
  • 古代木雕佛像,手藝見證信仰
    木雕佛像是隨著佛教興起和中國木雕雕刻有機結合發展起來的,木雕佛像成為古代精美的藝術品和古代文化傳承。木雕到商周,已出現施漆、鑲嵌、雕花等裝飾技術,到戰國時期,盛行漆繪木雕枝術,存世有出土女俑可窺見當時水平。至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此時又誕生施彩木雕新沄。標誌著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 最貴3900萬,你戴的彌勒佛像值錢嗎?史上價格最高的30尊彌勒佛
    為什麼很多人戴彌勒佛或者在家中、店裡或者公司裡擺放彌勒佛像呢?這是因為彌勒佛是一尊福佛,佩戴或者供奉彌勒佛像能帶來福氣。德化窯白釉彌勒佛立像 故宮博物院藏彌勒佛的造像總是以大肚、袒胸露腹和可掬的笑容為特徵,這些特徵表示「量大福大」,彌勒佛像時刻提醒世人要包容。正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能容天下之難事,福氣自然就來了。
  • 木雕佛像的歷史
    南北朝重要的特點是佛教藝術隨著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傳入中國,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木雕工藝的發展,據史載,南、北朝時就有檀木佛像,南朝著名雕刻家戴逵在會稽以整棵樹雕成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 這應是木雕佛像的先例。梁武帝大愛敬寺有檀木(佛)像一丈八尺, 陳武帝的先皇寺有與真人高度相等的檀木佛像十二軀(《魏書·群老志》)。檀木是名貴木材之一,整段材料難得,尤其大件佛像。
  • 明代佛像藝術的風格(圖)
    根據當時社會歷史分析,造成這一時期佛像藝術衰頹的原因主要有三:佛教自身發展的衰頹,與社會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和藏傳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  這一時期,藏傳佛教在內地影響極大,特別是明清諸帝大力推崇藏傳佛教,大興藏傳佛教寺廟,在皇宮設立造像機構,使藏傳佛像藝術在內地得到了廣泛傳播,帶動了漢藏佛像藝術的深入交融。
  • 寮國「另類」佛像公園,有200多尊造型奇特怪異佛像,成標誌性景點
    寮國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首都萬象,又名永珍。到過寮國旅遊的應該知道,在不大的國土面積中有著眾多的廟宇。或許是因為緊鄰印度的原因吧,所以寮國有約65%的人信仰佛教,如今佛教已經成為寮國國教。
  • 世界上加持力最大的佛像——覺沃佛
    釋迦牟尼在世時,弟子們為使他的真容傳之後世,特請工匠替他造了4尊8歲等身像和4尊12歲等身像又稱覺沃佛。因為釋迦牟尼的奶母等人從旁指導,故造像與其本人酷肖。據藏文古籍《松贊幹布遺教》記載,印度國一達爾瑪巴拉為感謝中國國王資助他擊潰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將其中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奉送給中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