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典型的瑪格麗特披薩有三種顏色——紅、白、綠。
這種以番茄、馬蘇裡拉奶酪和羅勒為主料,與義大利國旗三色相撞的披薩,伴隨著義大利移民登陸新家園,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在它的「第二故鄉」美利堅,它被加入了包羅萬象的食材,形式愈加奔放——從此,披薩從此開始有了意、美之爭。
薄底還是厚底?食材簡單還是多樣?方形還是圓形?製作精量還是粗獷不羈?隨著披薩的不斷發展,意式、美式披薩擁有了各自的典型特徵——
不過,在魔都這個從來都對「餅頭餅腦」充滿了熱愛的城市,對於兩種披薩幾乎是無差別的喜愛。只要味道對了,就認它是個好披薩。
今天,我要推薦8家魔都我們偏愛的披薩店——從 Brunch 到外帶披薩店,從新鮮出爐的獲獎披薩、到在網上走紅的人氣選手;原料囊括了鵝肝、火腿、海鮮,必有一款能戳中你的心。
各店鋪最新的營業狀態也替大家打探好了,懶得出門的,也有外賣伺候~
地址:世紀大道1192號世紀匯廣場L5層005-006營業時間:11:00-15:00 17:00-22:00要說上海的傳統意式披薩,不得不提到人氣和口碑俱佳的南北意。這家佔據著世紀匯廣場絕佳的好位置,將頂層區域囊為己有。超大片落地窗讓陽光撒進餐廳,不僅自帶天然採光,還將樓頂花園的風景盡收眼底。
餐廳內間十分寬敞,靠入口和落地窗邊的外場餐區走清新的森系田園風格,木製座椅搭配水養鮮花仿佛在田郊餐廳用餐。內場餐區則相對穩重優雅,燈光用得昏暗,增添了神秘感,比較適合私密的用餐。
開放式廚房裡的這臺大鐵爐,是餐廳人氣最高的打卡點之一,也是它身為意式披薩店,在魔都的立身之本。這臺披薩爐由老闆專程從義大利定製回來,爐內可產生高達500℃高溫。高溫速烤不僅能夠鎖住食材本身的香氣和原味,還能使出爐的披薩餅邊香脆。大家可能注意到爐子下方放著木頭柴火,不過這只是裝飾,披薩還是靠燃氣明火烤制的。
它家必點的這款黑珍珠披薩,因為混合了墨魚汁,餅底呈現黑色。手工甩出的餅體,烤制後餅邊膨脹起來形成圓乎乎的卷邊。配料豐富,芝士滿滿包裹餅底,每塊餅上都均勻覆著芝麻菜、帕爾馬火腿和芝士屑,口感飽滿豐富。
帕爾馬火腿色澤嫩紅,細細的脂肪紋路分布均勻,入口柔軟,略帶油脂的豐盈。雖比不上後面會寫到的BAR CENTRALE帕爾馬火腿的尺寸,口感卻也是沒話說。
廚師真的把餅甩得超薄,餅底中央部位和卷邊的厚度,在鏡頭下形成鮮明對比。稍微遺憾的一點是餅底烤得不夠脆,入口較韌缺而溼,個人覺得可能多烤1分鐘,咬起來會更有「咔嚓咔嚓」的愉悅感。
實際上這是款兒童披薩,而且食材的搭配好像頗為黑暗,但我和攝影師愛慘了它。在我們用餐期間,陸續來的幾桌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吃飯的。南北意還挺受小孩子和學生黨歡迎——這款甜口披薩可能是秘訣。
榛子醬相當濃鬱,每一寸餅皮受到巧克力醬同等程度的照顧,甜膩得恰到好處。上面鋪的新鮮酸甜水果,綜合掉榛子醬濃鬱的甜味,讓我和攝影師像掉進糖罐子的小學生,一口一口咀嚼到完全停不下來。這款披薩推薦大家堂食現烤現吃,聽在局裡的探員說打包回去再復烤後,口感就大打折扣了。
餅飛得到位,烤餅的功夫還得再練練。
地處「老外街」,裝修十分西式,滿牆滿牆的酒品和昏暗的燈光,真讓人想一頭扎進去,喝到凌晨再出來。雖然是家BAR,但它家的果木窯烤披薩強推啊~
看,就是這座長得像熊的爐子,它能烤出讓酒鬼醉心的下酒菜。義大利進口爐子,燃氣點火後燒果木,400℃烤1分鐘後,饞哭隔壁小孩的就披薩出爐啦。瞧,就是下面這位優秀學生。
標標準準的傳統意式披薩,幾乎無可挑剔。
火腿不僅量大,單片的尺寸也相當給力。嫩紅的瘦肉纖維裡夾雜幾絲增加口感的脂肪,讓火腿入口軟滑豐盈,柔潤可口。填滿口腔後,帶來飄飄欲仙的滿足口感。
餅底的番茄醬,一吃就和市面上那種加工番茄醬很不一樣,新鮮番茄的細軟顆粒依稀可見。咬一口餅尖尖,清新刺激的番茄酸直衝口腔,就是那股子清爽的那不勒斯味道。
餅底攤得薄而均勻,烤制的功夫從斑駁的虎紋上已然見真章。餅底咬下口酥脆,上層柔軟又韌性,剛柔並濟,恰到好處。朋友們,來BAR CENTRALE喝酒,你可一定要點它吶!
8家推薦中唯二不提供外賣的店家。巴特,他們家,也是相當厲害。
巨鹿路758號眾創市集可以說似寶藏美食空間,冬天在這喝了杯慄其,現在又發現一家「冠軍披薩」,簡直贊!
進門後左轉走到底,就是「媽媽咪呀」披薩。市集裡的店鋪空間多是半開放式的敞座,但也被Mammamia布置得舒適精巧。
牆面和吧檯上都掛出了店裡獲得過的披薩獎項,最新的是Mammamia剛剛摘得的「2020年全國披薩50強」的稱號。另外在一項披薩比賽中,大廚新研製的無花果披薩取得了冠軍。據說這枚冠軍披薩,也能成為我們的盤中餐啦。
爐子和廚師本尊一樣,原裝進口義大利老家。爐內燃起的果木旺火,看得人心痒痒,愈加期待之後會端上桌的美味。
容我先吐槽一下這位前兩年的冠軍披薩,不能仗著有背景、顏值高就不用心搞搭配啊,好歹換件配得上它顏值的盤子吧😂 不僅如此,這家披薩餅底走起了狂放不羈的風格,卷邊顯得尤為狂野……且容我們嘗嘗味道再評判吧。
每朵乳清芝士都被大廚裝扮成小花的模樣,不過畫藝有待提高。論口味,乳清芝士算是奶酪中相當清口的一類,搭配酥脆的餅底、肉腸和鹹脆的開心果碎一起食用,口感令人驚喜。
餅邊焦脆,餅底韌性十足,散出的酵母回味讓小麥原香尤為突出,開心果不時按摩在舌苔上有趣又添了一分山野味,妙不可言。
水牛芝士本能地發揮著它的拉絲本領,乳香味濃,這口新鮮的披薩,現在想起來仍讓我垂涎。
地址:吳江路281號(湟普美食匯內街,2號線4號口)創立於1975年的JOE'S PIZZA,曾在《蜘蛛俠》裡露過面,可謂老美心中的網紅披薩。在紐約當地大受本地人和遊客喜愛,大排長龍的境況可與魔都新開的奶茶店有得一比。雖然現在美式披薩店在上海層出不窮,而它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有著「最紐約」的分量。
磚瓦門面、紅底白字和撐上雨篷的網格窗,一下將人帶入美式快餐披薩的情景中,就好像各式美劇裡會出現的街角小店。
大片披薩被擺在亮晃晃的櫥窗裡,邊點單邊流(ˉ﹃ˉ)口水哇
櫃檯上擺著瓶瓶罐罐的調料,可都是美國人配披薩的命根子,就跟我們吃餃子蘸醋一樣,離不了。
女神披薩看起來很「素」,想著可能味淡而清爽,實則調味相當超乎意外。番茄熬煮後濃鬱的酸鹹味,把餅子塗抹得嚴絲無縫。吃到那口水牛馬蘇裡拉芝士後,調味才終於讓番茄醬汁開了小差,在細微奶韻之間放過我一馬。美式披薩口味重,真不是吹的,領教了。
餅底相比意式薄脆也沒厚多少,明顯能吃出帶氣孔的柔軟感,飽腹感還蠻強的。
不知道是跟我一樣被《大力水手》洗了腦,還是別的原因,菠菜可能是美國人最愛的綠葉蔬菜。美式披薩的餅底上有它不奇怪,雖然烤過以後樣子並不太美,但還是讓我想試試。
相比口味厚重而濃鬱的「女神」,這款菠菜披薩的調味意外地比較清淡。就算用了兩種芝士,但咀嚼的時候,部分口腔味蕾依然表示hin無聊。也許,它就是美式披薩中靠清淡口味降低肥胖罪惡感的那一款吧,怪不得探店的時候見到好幾位長腿小姐姐點。
配料:馬蘇裡拉芝士 | 吞拿魚 | 洋蔥 | 番茄吞拿魚是我三款中最愛的。芝士醬底中帶有一份煮番茄的鹹酸,搭配起來口味平衡豐富,不那麼無聊。洋蔥和吞拿魚的配合也夠妙,洋蔥烤到半熟,仍然帶著辛甜的清汁,跟鹹一點的魚肉混合之後,衝淡了偏重的調味,咀嚼起來滿足感暴強。
這座雲集各國異域美食的下沉式廣場,已經是我局探店路上的老朋友了,Homeslice就開在這裡入口的第一間店。
店裡裝飾簡單,白綠瓷磚拼貼著半開放式餐檯,藍綠餐桌配置白色塑料椅,再加上吧檯內工作人員一身廚師白袍裹身,頗有一種學生食堂的既視感。
放披薩的櫃檯沒什麼設計感,僅僅層層往上疊比——起JOE'S PIZZA一進店就被展櫃裡的披薩饞得流口水,Homeslice則讓我挑起來有些費眼睛。視覺,絕對在顧客點單中佔據著衝動且重要的一環。
晚上7點,外國大廚仍在著手製作新的披薩,應付不斷響起的外賣訂單,看來生意應該還不錯。
典型的美式披薩,重醬厚料,想吃的都可往上加。看起來有些混搭得過分,但這款披薩實則將所有配料的風味鎖在剛剛好的比例,口味濃鬱豐富,但不會太過厚重。
番茄醬底刷得深得我心,熬煮得酸鹹平衡,另有一股清爽的鮮番茄果香,入口不覺刺激,自認比JOE'S PIZZA的醬汁更討喜。
餅底秉承美式披薩風格,蓬鬆綿軟,淡淡的鹹味襯得麥香非常濃鬱。不過我偏愛更脆一些的口感,若是再在爐裡待個半分鐘,也許口感會更加分。
簡單的貝貝羅尼配料的種類比較少,但更加襯出番茄醬和芝士搭配組合出的優秀底味。
在高溫的激發下,自製香腸的鮮美達到頂峰,微微激出的油潤感讓香腸充滿靈氣,讓你恨不得立馬張開嘴,把下一口披薩咬進嘴裡。
一款優秀的醬底,幾乎讓人全然相信,不管往這上面撒任何食材,烤出來的披薩都不會錯。這張餅勝在肉的比例創新高,夯實的牛肉條赤裸裸地懸在餅上,讓食客的肉慾得到極大滿足。
據吳江路JOE'S PIZZA不遠的茂名北路豐盛裡,也是上海的一處饕餮美食王國。ALLORA是我局在其中偏愛的一家。
一份疊得優雅的餐具收納巾,讓你一眼察覺到它的講究。慄木色餐桌和異形勾邊的斑點白盤搭配,蠻有森系風格,用餐心情都跟著明亮起來。
給你們變個魔術,看我不倒翁水杯——
餐廳的水杯也選得巧致,老闆心中仿佛住著一個小仙女,這些細節和小裝飾也太討女孩子喜歡了叭~
料理製作臺的櫥窗玻璃擦得一塵不染,你一定想不到,這張照片是我們隔著玻璃拍的吧,一絲雜質都沒有。
莫塔泰拉香腸 | 義大利煙燻扎肉 | 蘭皇雞蛋 | 巴沙魚太會了太會了,ALLORA簡直就是芳心捕手。一張披薩被它玩成了星星模樣,還是臥蛋那種。隨便借桌上的擺設一搭配,就是一張贊爆朋友圈的打卡圖。
爐火烤制的餅皮也要送給廚師兩個大拇指,一口咬下去嘎嘣脆,外酥裡韌,相當到位。
餅底剛好虎紋加身,火候和時間正好,漂亮。
星星披薩另一個巧妙之處在於,五個角裝著五種不同食材。拆開每一角都在打開一份驚喜,或許是肥糯香軟的火腿,或許是Q彈飽滿的大蝦,或許是煙燻義大利扎肉,在濃鬱的芝士和醬汁覆裹下呈現尤為美妙的滋味。
配料:青口貝 | 蛤蜊 | 魚 | 蝦 | 馬蘇裡拉讓我吃到欲罷不能的披薩,這款漁夫披薩絕對跑不掉。媽呀!也太誘人啦!從氣味、顏值到食材,無不釋放魅惑人心的信號。
蠱惑人心的味道要從一滴橄欖油說起,在高溫的炙烤下,橄欖油將海味的靈氣激發出來——披薩從端上桌那一刻,便在空氣中飄散著鮮甜迷人的海的味道和橄欖油特殊的香氣分子。
大蝦、清口、蛤蜊,覆上芝士後烤得微微金黃,看起來仍然新鮮飽滿,光是看似乎都能想像到它們身體裡保留著的甜美汁水。
餅底發酵烤制後的味道相當nice,是我喜歡的外脆內軟、嚼勁足的口感。芝士和番茄醬搭配相得益彰,熱乎乎的奶香味中夾雜著清爽的番茄果味,再加橄欖油的點睛,讓這款漁夫披薩靈氣十足。
鵝肝披薩哪家強?高級西餐廳的還沒吃到,百特喜家可以先安利上。敢把特色菜當招牌用,我睹它至少這道的手藝穩定靠譜。
咳咳,我懷疑進入了迷失叢林,這假得不能在假的綠竹裝飾實在get不到是什麼審美。Fine,讓我們忽略裝修,直接上菜。
據百特喜官方說法,百特喜鵝肝披薩是經過意、美、中三國大廚無數次靈感碰撞研發出來的。有沒有三國廚師靈感交鋒,我們不得而知,單看這片披薩我們知道,它非意非美,卻有一種中式烹飪的感覺。
尺寸相較其他意式披薩更大,蔬菜給得總量不多,但足夠多樣,把空間都留給了鵝肝和黑松露醬。每一小片披薩上少則一兩顆多則三四顆鵝肝,黑松露醬也是密集地以Z字型淋在披薩上。隨便咬咬,百特喜都要給你營造一種「我料很多」的感覺。
鵝肝質感不錯,相當謹慎地保住了招牌。口感軟嫩,粉糯感也挺好,油脂感平衡,肥而不膩,在這個價位上表現還算優秀。打包回去再加熱後,局裡探員也都誇它家鵝肝有吃頭。
它家餅底攤得也夠薄,從側面看料的厚度遠遠蓋過餅的厚度,贊吶!遺憾之處是烤的火候或時間不夠精準,薄而不脆,缺少咀嚼的快感。
人間廚房花囡囡,它有兩個吸引人的關鍵詞「ins風」和「brunch」。一旦貼上了這兩項標籤,等餐時,無論是漂釀小姐姐還是年紀不輕的大叔,都忍不住掏出手機拍兩張,今日份朋友圈素材又有了哈哈哈。
店裡綠意盎然,眼之所及全是鮮活的綠植和花束,搭配明亮的環境和裝點的星星燈,像極了紫菱心中的一簾幽夢。
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移步室外小坐,曬著太陽吹著風,享受一桌美食~
一看披薩上的搭配,就能感受到我國廚師熟悉的烹飪風格——葷素搭配,以滿為佳。靈魂之筆是蒜油,還未下口,聞著飄在空氣裡的香氣就想直呼「真懂我」。難怪這張海鮮披薩,在當時可是D評上海鮮披薩榜上的冠軍,厲害了。
薄底披薩用料很足,這種爆芝士的感覺我太!可!芝士奶味敲濃鬱,因為有蒜油和番茄醬來平衡,口感竟然出奇的不膩,是那種越吃越投入的滋味。
蝦仁享有去頭開背脫殼三件套,鮮嫩彈牙,是很新鮮的口感;魷魚脆彈可口,毫無腥味,海鮮水準滿不錯的,不過品類還不夠豐富。
披薩餅底不是脆脆的口感,軟韌程度像美式披薩,但餅底又很薄。想來這種餅皮上各種食材堆積,負擔重還有油加入的披薩,也是蠻難保持脆度的吧。
吃完一圈,不得不感嘆披薩,這張zui討國人喜歡的外國餅,一路留洋到上海,既保留了原產國的特色,也不排斥廚師對它的再創造(比如那顆討人喜歡的星星)。
正如它最初在那不勒斯流行的原因——寬容而偉大,親民又考究。8家店,已讓我吃成披薩死忠粉,這個坑我想拉著你們一起跳。
礙於時間和篇幅所限,我無法在一篇文章中窮盡上海的披薩好店。如果你有什麼私藏好店,記得一定要在評論區安利我,也許很快就能看到我局魔都披薩探店第二彈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