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總是欲求不滿,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的追尋著,當然不可否認大家的"拼命"跟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以前那個封建時代裡面,作為父親最想看到的是兄友弟恭,這要是尋常人家也是可以看到的,可是出生於皇室,基本上就不可能看到兄弟相親相愛的場面了,即便和睦也只是逢場作戲而已。
在清朝歷史上面,九子奪嫡讓多少人看得淚目,康熙皇帝的皇子膽識,魄力皆屬上乘,但也正因為優秀的兒子太多了,因此這個皇位也成了眾兄弟失和的原因。在四爺黨和八爺黨的爭奪當中,四爺黨獲勝了,雍正登基。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面對自己的手足,雍正也不曾心慈手軟。
1.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八爺黨處置殘暴
雍正成為清朝的話事人之後,對於曾經參與奪嫡的皇子們進行了秋後算帳,這當中,八爺黨的命運尤為慘烈。雍正為何如此對待八爺黨呢?自己不是已經是皇帝了嗎,手足兄弟難道沒有讓他有絲毫的憐憫嗎?顯然在皇位面前,根本不存在手足兄弟,李世民為了皇位的所作所為我們歷歷在目,這足以說明的皇位的誘惑遠遠大於手足情分。
康熙皇帝一共生育了35個皇子,這當中有24個皇子長大成人了,康熙皇帝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失和,早早就已經定下了太子胤礽,但是這一切的局面並沒有像康熙所期望的那樣發展。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太子胤礽感受到了強大的危機。在文治方面自己不如三阿哥,武功比不上十四阿哥,八阿哥賢明在外,更是讓他憂慮萬分。種種因素,讓胤礽做出了很多錯事,最終他的太子之位被廢除。太子懸空,給了眾多皇子機會,為了成為這唯一的王者,爆發了清朝歷史上面最嚴重的奪嫡之爭。
2.雍正在皇位之爭當中,成為最後贏家
當時因為勢力不一,形成了好幾個黨派,除了上文提到的四爺黨,八爺黨,還有大爺黨和三爺黨,這當中八阿哥胤的實力最強大。胤禩深得康熙寵愛,對待大臣親切隨和,口碑很好,因此在奪嫡之爭當中,胤是大家最為看好的。
大家都很看好胤禩,為了自己的前途,朝中大臣都主動的靠向了胤禩,胤禟、胤誐及胤禛從小和胤禩交好,在奪嫡之爭當中,他們更是成為了八爺黨的堅實力量。對於雍正而言,胤禟、胤誐及靠向八阿哥,理所當然的成了自己的眼中釘,所以在他繼位之後,胤禟和胤禵都遭受了嚴厲的懲罰,但是胤誐卻倖免於難,雍正為何這樣做呢?
3.雍正為何放過?
九阿哥胤禟心思狠毒,在知道自己奪嫡沒有勝算之後,就投入了八阿哥的陣營,還成了八爺黨的軍師,雍正非常討厭他,最終在八爺黨落敗,雍正登基之後,胤禟被開除了宗籍,在監獄被折磨致死。
十四阿哥胤是雍正的親弟弟,但是兩人並不親近,在奪嫡之爭當中,胤禵是八爺黨的一員,雍正對此耿耿於懷,胤最終的結局被雍正囚禁,一直到乾隆繼位之後,才恢復自由之身。
胤誐為何最後能夠安然無恙,功成身退呢?那是因為胤誐的母家在朝中盤根錯節,雍正不敢惹怒他的母家,為了自己的皇權穩固,雍正對胤誐寬大處理,這樣也能夠顯示自己的宅心仁厚。
總結:為了權力,在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兄弟,這樣的局面康熙看到了肯定也會夜不能寐!皇子的命運讓他們享受到了錦衣玉食,但是為了這無盡的欲望,他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參考文獻《九子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