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也屬於「八爺黨」,為何雍正沒有動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

2020-12-22 文史天下觀

引言:人總是欲求不滿,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的追尋著,當然不可否認大家的"拼命"跟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以前那個封建時代裡面,作為父親最想看到的是兄友弟恭,這要是尋常人家也是可以看到的,可是出生於皇室,基本上就不可能看到兄弟相親相愛的場面了,即便和睦也只是逢場作戲而已。

在清朝歷史上面,九子奪嫡讓多少人看得淚目,康熙皇帝的皇子膽識,魄力皆屬上乘,但也正因為優秀的兒子太多了,因此這個皇位也成了眾兄弟失和的原因。在四爺黨和八爺黨的爭奪當中,四爺黨獲勝了,雍正登基。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面對自己的手足,雍正也不曾心慈手軟。

1.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八爺黨處置殘暴

雍正成為清朝的話事人之後,對於曾經參與奪嫡的皇子們進行了秋後算帳,這當中,八爺黨的命運尤為慘烈。雍正為何如此對待八爺黨呢?自己不是已經是皇帝了嗎,手足兄弟難道沒有讓他有絲毫的憐憫嗎?顯然在皇位面前,根本不存在手足兄弟,李世民為了皇位的所作所為我們歷歷在目,這足以說明的皇位的誘惑遠遠大於手足情分。

康熙皇帝一共生育了35個皇子,這當中有24個皇子長大成人了,康熙皇帝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失和,早早就已經定下了太子胤礽,但是這一切的局面並沒有像康熙所期望的那樣發展。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太子胤礽感受到了強大的危機。在文治方面自己不如三阿哥,武功比不上十四阿哥,八阿哥賢明在外,更是讓他憂慮萬分。種種因素,讓胤礽做出了很多錯事,最終他的太子之位被廢除。太子懸空,給了眾多皇子機會,為了成為這唯一的王者,爆發了清朝歷史上面最嚴重的奪嫡之爭。

2.雍正在皇位之爭當中,成為最後贏家

當時因為勢力不一,形成了好幾個黨派,除了上文提到的四爺黨,八爺黨,還有大爺黨和三爺黨,這當中八阿哥胤的實力最強大。胤禩深得康熙寵愛,對待大臣親切隨和,口碑很好,因此在奪嫡之爭當中,胤是大家最為看好的。

大家都很看好胤禩,為了自己的前途,朝中大臣都主動的靠向了胤禩,胤禟、胤誐及胤禛從小和胤禩交好,在奪嫡之爭當中,他們更是成為了八爺黨的堅實力量。對於雍正而言,胤禟、胤誐及靠向八阿哥,理所當然的成了自己的眼中釘,所以在他繼位之後,胤禟和胤禵都遭受了嚴厲的懲罰,但是胤誐卻倖免於難,雍正為何這樣做呢?

3.雍正為何放過

九阿哥胤禟心思狠毒,在知道自己奪嫡沒有勝算之後,就投入了八阿哥的陣營,還成了八爺黨的軍師,雍正非常討厭他,最終在八爺黨落敗,雍正登基之後,胤禟被開除了宗籍,在監獄被折磨致死。

十四阿哥胤是雍正的親弟弟,但是兩人並不親近,在奪嫡之爭當中,胤禵是八爺黨的一員,雍正對此耿耿於懷,胤最終的結局被雍正囚禁,一直到乾隆繼位之後,才恢復自由之身。

胤誐為何最後能夠安然無恙,功成身退呢?那是因為胤誐的母家在朝中盤根錯節,雍正不敢惹怒他的母家,為了自己的皇權穩固,雍正對胤誐寬大處理,這樣也能夠顯示自己的宅心仁厚。

總結:為了權力,在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兄弟,這樣的局面康熙看到了肯定也會夜不能寐!皇子的命運讓他們享受到了錦衣玉食,但是為了這無盡的欲望,他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參考文獻《九子奪嫡》

相關焦點

  • 雍正繼位後,為何老十受到的處罰最輕,看看老十強大的背景吧
    雍正帝繼位後,自然要對先前自己繼位路上的「攔路虎」進行沉重的打擊,當時雍正帝最大的對手就是「八爺黨」,所以「八爺黨」也被打擊得最為嚴酷,那麼當時「八爺黨」都做了什麼讓雍正帝如此忌憚去打壓?除了皇帝,胤禩的兄弟緣也是極好的,九阿哥,十阿哥,連雍正帝的親弟十四阿哥都是胤禩的後備軍,可見胤禩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最後八爺黨還是下臺了,在雍正帝繼位後,對八爺黨的打擊可謂是嚴酷,胤禩作為八爺黨的頭頭的懲罰就不必說了,自然輕鬆不了,他的跟班胤禟和胤禵的懲罰也是不輕。
  • 雍正王朝:老十真的沒腦子?看看他為何力保老十三就知道了
    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一、老十人精不人精,看看他第一個力保老十三就知道了眾所周知老十屬於是老八派系,跟老四和老十三是一直不對勁的。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後,雍正抄了老八老九的家,為什麼放過老十
    八王爺的企圖在雍正看來其心可誅,那麼和他秘密制定這一計劃的老九、老十作為八爺黨的核心人物,在八王議政失敗之後,理論上也會遭到雍正的粗暴反擊。八王議政的提議最終沒有實行,除了張廷玉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之外,十四王爺及時率領豐臺大營的軍隊前來保駕,讓雍正取得了對八爺黨的勝利。
  • 雍正皇帝上臺後, 收拾了那麼多兄弟, 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隨後,他第四個兒子胤禛繼承了皇位,這就是雍正皇帝。關於雍正繼位是否合法的問題是一個很大的謎團,但雍正上臺以後,對兄弟們進行大清洗這確實事實,例如老八和老九。但雍正唯獨沒有動老十胤䄉,這究竟是為什麼?一、老十的出身僅次於太子胤礽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子憑母貴和母憑子貴是兩個一直無法改變的事實。康熙的太子胤礽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他是皇后赫舍裡的兒子。
  • 無情最是帝王家,九子奪嫡失敗後,八爺黨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豺聲狼顧,心狠手辣的陰鷙之主雍正,在登基為帝之後,將以往的政治敵對集團「八爺黨」一網打盡趕盡殺絕,絲毫不顧及昔日骨肉同胞的情面,真可謂冷酷到了極致。「八爺黨」的首腦八阿哥胤禩八爺胤禩是雍正皇帝的死敵,雍正對其恨之入骨。 雍正登基之後,表面上對胤禩畢恭畢敬,禮待恭親。
  • 在眾兄弟當中為何這麼豪橫?他到底什麼背景?
    這個老十可是非常的豪橫,吵架的時候就數他嗓門最大!做事非常的囂張與跋扈,但是奇怪的是,康熙皇帝卻沒有對這麼一個不懂事的兒子進行處罰,反而是給他加官進爵,在八爺黨中,這個無腦的老十,竟然是爵位最高的人,一本一碗驚不驚奇?難道是康熙皇帝最喜歡這個頭腦簡單的兒子?
  • 九王奪嫡後八爺黨均被雍正清算,為何唯獨老十躲過一劫?實屬無奈
    雍正元年(即公曆1723年),他受命前往苦寒之地西寧督軍作戰(實則是將其發配邊疆,防止他與胤禩等人串通一氣動蕩朝局),在雍正三年、雍正四年他又接連被革爵位,去宗籍,撤黃帶子(不久他也被迫改名「塞思黑」,與「阿奇那」同義)。同年八月,他以「二十八款罪名」被雍正問罪,之後被押送至保定監禁,不久便在獄中被折磨致死,享年43歲。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
    其實就算八爺不來,雍正也是穩操勝券的,十三爺的到來只是讓八爺黨敗得更慘而已,具體原因有三:1、目標不一致根據電視劇裡面交代的劇情,逼宮黨大致分兩派:一派是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他們逼宮的目地,不是要殺雍正,而是逼雍正交出部分權力,停止新政,恢復祖宗制度,為旗人多謀利益。而殺雍正,或者逼雍正退位,他們不敢,也沒有那個必要。
  • 《雍正王朝》中的八爺之死:遠未揭開真相的團滅式政治屠殺
    事實上這齣戲是純粹的虛構,老八既沒有這麼高明的手段,也沒有這麼長的命。真實歷史上的老八,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天起,就已形同魚肉任人宰割了。 1.為何封政敵為王?
  • 《雍正王朝》中老十七胤禮為什麼要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十七爺胤禮為什麼在雍正即位當夜去見雍正?下面先從小說和電視劇中為你講解十七阿哥胤禮為什麼在雍正繼位當夜去見他,而歷史上的十七阿哥胤禮則並非如此,再從歷史上給你說說胤禮在九子奪嫡中與雍正的關係。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道雍正派他與年羹堯合作是個死局,為何還...
    首先要明白一點《雍正王朝》的主旨就是「偉光正」,它就是一部明明白白的讚揚雍正的電視劇。 所以這個問題鐵定不是什麼「雍正是故意派孫嘉城去送死的,這樣雍正就有藉口殺掉年羹堯,而孫嘉誠是一個忠臣,他明知必死無疑,但為了雍正,為了大清,他甘願赴死。」
  • 《雍正王朝》中的老八,究竟是何實力,為什麼雍正死前才將他幹掉
    那麼差一點就把雍正熬死的八爺,實力究竟有多強呢? 實力強悍的八爺 自古每場皇位之爭,勢必會有兩個實力相當的皇子對抗到最後,九子奪嫡當然也不例外,老八和老四就硬生生死磕到最後了,甚至在老四上位之後,老八都還暗中跟他昔日最強勁的對手較勁。
  • 雍正王朝中雍正要殺張廷璐不能直接殺嗎,為何要等張廷玉的摺子?
    有冷麵王之稱的雍正並沒妥協,一方面下罪己詔承認錯誤;另一方面張廷璐、諾敏公開處斬。那麼為何雍正在處斬張廷璐時為何非要等張廷璐的摺子呢?出現雍正非要等張廷玉的摺子才處斬張廷璐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由於四爺黨實力單薄除了十三爺和李衛、年羹堯等少數人外幾乎無人可用。大部分勢力被八爺黨和隆科多把持,如果再不能團結以張廷玉為首的清流恐怕無法實行自己的抱負。
  • 同為八爺黨成員,雍正為什麼放過了十阿哥,背景強大只是一方面
    兩人於雍正四年先後病逝於監所,也有說是被雍正皇帝下了黑手。但是同為八爺黨的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既沒有被逼改侮辱性的名字,也沒有「病逝」,這實在是太巧合了。都是八爺黨成員,為什麼雍正要區別對待,本篇重點講講十阿哥胤䄉得以善終的原因。從《雍正王朝》裡我們可以得知,八爺黨的首腦是八爺胤禩,他這個人頗負韜略,可以說有頭腦有城府,是個精明能幹的皇子。
  • 雍正王朝:為何八爺黨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雖說物質上的生活沒有改變,但沒了行動自由,最初被圈的幾年,十三爺是在憂鬱中渡過的,他始終不明白他的父親康熙為什麼要把他關起來,他是個好動的人,從小練武,喜歡跟下頭人打成一片,他不同於太子廢胤礽,胤礽自打生下來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儲君,除了偶爾隨駕,從不輕出宮內,圈禁不圈禁行動上分別不大。
  • 《雍正王朝》裡,八爺允祀垮臺被抄家時,為何能藏下上千萬兩銀子?
    >《雍正王朝》裡經典橋段很多,第43集「八爺分錢」的場面,是其中十分震撼的一個:身為和雍正帝從頭鬥到尾的大反派,垮臺的八爺允祀淡定一脫外衣,甩出藏在衣服裡的大把銀票,然後把這筆總數上千萬兩的財富,盡數分給妻妾僕人們。
  • 《雍正王朝》:鄔思道臨行苦勸十三爺,他卻沒聽,最後為何無恙?
    鄔思道臨別之時,勸十三爺辭掉「鐵帽子王」,他卻沒有聽。但是卻也一生安穩,並沒有遭遇不測,這是為何?其一,他不再率直坦然,而變得謹小慎微。鄔思道的一番話點醒了允祥,讓他明白自己不可再像以前一樣豪爽率直,而是要更加謹慎內斂。不管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生活細節,他都開始小心翼翼,謹防出錯。在戶部鑄錢的時候,有許多貪墨的貓膩,朝中極為重要大臣都心知肚明,卻未曾點明。還是孫嘉誠不顧一切地直言捅破這層紙,才讓其中的陰暗顯露出來。
  • 雍正王朝:孫嘉誠死後,軍機大臣八爺去上香,其他人為何不敢露臉
    拿出康熙壓雍正一頭,誰知道剛說完,就被耿直孫嘉誠直接回去,說他「粉飾太平」。像孫嘉誠這麼耿直的清流人物,除了年羹堯不喜歡他,還有表面賢達的八爺胤禩,並不喜歡說話不分輕重的孫嘉誠了,還行「跪拜之禮」,暗戳戳是在背裡給雍正施壓。
  • 雍正王朝:隆科多本來位極人臣,他為何卻和八爺黨聯合搞八王議政
    後來,四爺脫穎而出當了皇帝,隆科多怕這個協議洩露出去,所以用慢性藥害死了佟國維,但佟國維也是個老狐狸,早就防著這一手呢,隆科多沒有找到這份協議,八爺、九爺知道佟國維死的蹊蹺,所以暗中調查得到了這份協議,以此來威脅隆科多配合他們。第二個把柄就是,雍正登基以後的第一次恩科考題洩露一事,隆科多也參與了,並且從中得了不少好處,但八爺在背後盯著他呢,拿了他的把柄。
  • 雍正王朝:雍正明知胤祀是最大的政敵,為何任命他為總理王大臣?
    從雍正的角度出發,他最需要的是穩定朝局,現在滿朝文武大臣依附八爺黨的不在少數,從康熙議立新太子之事就知道,八爺黨勢力盤根錯節、非常龐大,不是那麼容易連根拔起。也因為如此,雍正非常需要八爺黨起碼做到不鬧事、不生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