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上臺後, 收拾了那麼多兄弟, 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2021-03-05 牛人講歷史

公元1722年,已經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隨後,他第四個兒子胤禛繼承了皇位,這就是雍正皇帝。關於雍正繼位是否合法的問題是一個很大的謎團,但雍正上臺以後,對兄弟們進行大清洗這確實事實,例如老八和老九。但雍正唯獨沒有動老十胤䄉,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老十的出身僅次於太子胤礽

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子憑母貴和母憑子貴是兩個一直無法改變的事實。康熙的太子胤礽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他是皇后赫舍裡的兒子。這出身方面,其他皇子明顯比不過胤礽。老十胤䄉在出身方面也不差,老十的母親是熹貴妃,請注意不是甄嬛。這位熹貴妃是康熙朝重臣遏必隆的外孫,而且還是鈕祜祿氏。從出身來說,老十僅次於太子胤礽。如果老十是塊料,他甚至有機會與太子胤礽拼一拼。可惜老十胤礽從小就不是什麼聰明孩子,讀書成績非常差,康熙皇帝也是沒有辦法。康熙皇帝的兒子很多,可是皇位只有一個。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對皇位的爭奪也愈演愈烈。這就形成了好幾個勢力集團,其中老八胤祀集團勢力最大,成員包括老九、老十和老十四。

雖說老十是老八集團的成員之一,可是他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毒蛇老九、草包老十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老八有事總會和老九商量,而老十就算想幫忙也說不上話。至於那位驍勇善戰的老十四,畢竟是雍正的親弟弟,老八對他並不信任。在權力爭奪的過程中,雙方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最終,太子胤礽被康熙圈進。不過老八集團也沒有討著什麼便宜,由於過早的秀肌肉,老八集團遭到了康熙的打壓。其實到了這個地步,老八自己也明白,他自己已經很難繼位了。所以,老八集團轉而支持老十四,這就是老八集團的B計劃。與此同時,老四胤禛的地位開始突出起來。朝中大部分官員都不傻,皇位繼承人應該就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間。

二、雍正沒有把老十當做自己的對手

就在康熙在位的晚期,西北準噶爾部再次挑戰清朝。老十四奉命率領軍隊出徵,可就在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隨後,老四胤禛繼承了皇位,年號雍正。雍正繼位是否合法,這至今都說不清楚。雍正上臺的初期,地位並不穩固。老十四率領大軍虎視眈眈,老八和老九在京師蠢蠢欲動。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雍正首先對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下手了。老十四被圈進,年羹堯取代了老十四的職位。既然失去了外援,那老八、老九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雍正清洗了老八和老九,由於老八、老九之前沒少給雍正出難題。雍正對這兩個人的處理帶有很大的侮辱性,老八被改名為阿其那,老九被改名為塞思黑。這在滿語中是豬狗的意思,至於老三等其他兄弟,雍正也是時時進行敲打。

也許大家注意到了,雍正唯獨沒有收拾老十。對於這一情況,現在有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認為,老十自己沒有什麼能力,雍正根本沒有把老十當回事,所以沒有進行清洗。第二種說法認為,老十深通明哲保身之術,故意示弱,雍正對老十很放心。不管怎麼說,老十最後熬死了雍正。老十胤䄉直到乾隆6年才去世,而且乾隆對老十還不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雍正第6個兒子弘晝簡直就是老十的翻版,弘晝也是了解明哲保身額道路。整天各種花錢,但一點政務也不問。沒錢了就找哥哥乾隆要,乾隆雖然無奈,但對這個弟弟很放心。有人認為這種類型的人屬於大智若愚,在明知爭不過的情況下,不如先想想如何保全自己。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後,雍正抄了老八老九的家,為什麼放過老十
    至於四大鐵帽子王,他們早晚會回到關外,京城就成了八王爺的天下,朝廷雖然有皇帝在,可是已經形同虛設。八王爺的企圖在雍正看來其心可誅,那麼和他秘密制定這一計劃的老九、老十作為八爺黨的核心人物,在八王議政失敗之後,理論上也會遭到雍正的粗暴反擊。
  • 九王奪嫡後八爺黨均被雍正清算,為何唯獨老十躲過一劫?實屬無奈
    新君登基後自然會對以往的政敵多有打壓,所以老八胤禩、老九胤禟的下場都很悲慘(老十四胤禵畢竟是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顧念著手足之情,雍正對他的處理必然會手下留情,故此處不拿他作比較):雖然雍正因為八爺黨之事遷怒於他,革去了他的「敦郡王」爵位將他拘禁於北京,但卻並沒有把他除宗改名(這就意味著其實雍正還是把他當作自己的兄弟的,只不過二人感情不和罷了) 。乾隆二年(即公曆1737年),老十就被乾隆從監地釋放,被封為「輔國公」。乾隆六年(即公曆1741年),老十病逝,終年59歲,乾隆還特諭將這位叔父的喪儀按照貝子品級安置。
  • 雍正繼位後,為何老十受到的處罰最輕,看看老十強大的背景吧
    雍正帝繼位後,自然要對先前自己繼位路上的「攔路虎」進行沉重的打擊,當時雍正帝最大的對手就是「八爺黨」,所以「八爺黨」也被打擊得最為嚴酷,那麼當時「八爺黨」都做了什麼讓雍正帝如此忌憚去打壓?除了皇帝,胤禩的兄弟緣也是極好的,九阿哥,十阿哥,連雍正帝的親弟十四阿哥都是胤禩的後備軍,可見胤禩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最後八爺黨還是下臺了,在雍正帝繼位後,對八爺黨的打擊可謂是嚴酷,胤禩作為八爺黨的頭頭的懲罰就不必說了,自然輕鬆不了,他的跟班胤禟和胤禵的懲罰也是不輕。
  • 雍正即位之後,治老八老九之罪,卻放過了老十?雍正:沒有的事
    雍正即位之後,收拾了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卻放過了老十胤?這顯然不可能。老十四胤禵是和雍正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雍正尚且沒有放過老十四,又怎麼可能會放過老十?康熙在太子人選一事之上猶猶豫豫,這才導致了「九子奪嫡」的發生,此事也可以說是康熙一手推動。
  • 雍正為何留下老十性命呢,康熙的評價是個關鍵
    在直隸總督李紱處監禁,後在獄中活活被折磨致死。老十四再怎麼說也是雍正一奶同胞的兄弟,所以雖然被雍正以各種方法打壓,但多少留下了性命,活到了乾隆年間。老十身為老八堅定的追隨者,也並非雍正一奶同胞的兄弟,雖然被清算被奪爵拘禁,但並沒有被雍正改名,還活到了乾隆年間,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是留下了老十的性命。
  • 雍正皇帝登基後,善待廢太子一家,為何不肯赦免大阿哥?
    ——王維引言用這句詩來形容雍正在奪嫡大戰中的心態最合適不過了。當初誰都不看好的雍正最後成了一匹黑馬,一躍成了康熙的繼承人。都說皇宮十分多,清朝作為宮鬥最為嚴重的朝代,九子奪嫡的好戲也是流傳至今。雍正繼位之後,肯定要收拾曾經在奪嫡大戰中的對手,但是為何他如此善待廢太子,但是對待大阿哥卻絕不留情呢?一、雍正為何不放過大阿哥大阿哥胤褆是康熙第一個孩子,但是很可惜她的母親並非正視,所以他只是庶出,沒有資格做太子。不過清朝亂不是沒有原因的,在未來皇位的繼承上沒有做過硬性規定,而是賢者上。
  • 解讀歷史:老十四胤禵,控制了24萬野戰軍,為何沒有推翻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去世以後,45歲的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繼位,這就是清朝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其實,在雍正皇帝上臺的初期,自己的皇位並不穩固。在內部,老八胤祀集團鷹視狼顧,在外部,老十四胤禵的20多萬西北大軍虎視眈眈。尤其是老十四,威脅最大。那麼,擁有20多萬野戰軍的老十四胤禵,如果造反,有沒有機會推翻雍正皇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雍正上臺以後,為何嚴厲打壓一幫親兄弟,只有老十三得以善終?
    雍正繼位之後,開始對當年和他競爭皇儲位的兄弟們展開清算,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當然有恩的也要報恩。當年參與「九子奪嫡」事件的兄弟中,除去老大、老二已經被康熙親自處置,剩下的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只有老十三受到了雍正的青睞,被委以重任,最後得以善終。
  • 老大胤禔已經被康熙圈禁14年了,雍正上臺後,為何不把他放了
    不過,雍正當了皇帝以後,卻只是對胤礽稍微好一點,對胤禔卻沒有任何「善待」的舉動,這是怎麼回事呢?(雍正劇照)雍正「善待」廢太子胤礽,主要表現在,他上臺後,立刻就封胤礽的二子(相當於長子)弘晳為郡王,僅過了一個月,又加封弘晳為多羅理郡王。接著給胤礽的母親仁孝皇后上了13個字的諡號,同時把弘晳一家安排到京郊居住。
  • 老十也屬於「八爺黨」,為何雍正沒有動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
    在以前那個封建時代裡面,作為父親最想看到的是兄友弟恭,這要是尋常人家也是可以看到的,可是出生於皇室,基本上就不可能看到兄弟相親相愛的場面了,即便和睦也只是逢場作戲而已。在清朝歷史上面,九子奪嫡讓多少人看得淚目,康熙皇帝的皇子膽識,魄力皆屬上乘,但也正因為優秀的兒子太多了,因此這個皇位也成了眾兄弟失和的原因。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年羹堯和隆科多一內一外幫助雍正在九子奪嫡的局勢中奪取最後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如同絕大多數功臣一樣,在雍正繼位後,都得到重用,也因此獲得了豐厚的政治回報,兩人都身居高位,一時間風光無人能及,權威大增。而雍正登基後僅兩年多,年羹堯被賜死,隆科多禁錮而終。唯獨只有張廷玉被雍正器重,成為「三朝元老」,也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待遇漢臣。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 雍正當皇帝後,為什麼不放過九王爺胤禟?
    面對胤禟的追問與爭吵,雍正為了不激化矛盾,他暫時採取了隱忍的策略。隱就是沉默以對,忍就是忍讓。這並不是雍正的修養有多高,而是他只能如此。因為他一旦相互爭論起來,非但越辯越糾結,反而會讓奪嫡失敗的兄弟群起而攻之。那就會出現後來雍正所言的「必至激成事端」,由此也能看出雍正的繼位確實存在「蹊蹺」。若他是名正言順,證據充分的上位,其他阿哥又怎麼如此難以接受?
  • 真實的皇子兄弟,為何雍正與十三阿哥感情這麼好?
    1730年,已經四十四歲的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生病去世了,這讓雍正皇帝十分悲痛傷心難過。雍正和胤祥在古代的皇室之中可以說是少見的兄弟情深,不管是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還是當時的政治背景,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都是不容置疑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兩位皇子成為「模範兄弟」呢?
  • 在眾兄弟當中為何這麼豪橫?他到底什麼背景?
    這個老十可是非常的豪橫,吵架的時候就數他嗓門最大!做事非常的囂張與跋扈,但是奇怪的是,康熙皇帝卻沒有對這麼一個不懂事的兒子進行處罰,反而是給他加官進爵,在八爺黨中,這個無腦的老十,竟然是爵位最高的人,一本一碗驚不驚奇?難道是康熙皇帝最喜歡這個頭腦簡單的兒子?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雍正是一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像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寵你寵到天,恨你就恨入骨。當年奪嫡有多激烈,日後的報復就有多慘烈。雍正登基後,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大局。老十四胤禵雖是雍正的一母同胞,但黨同八爺胤禩,又聽傳聞說康熙臨終前傳位給他,是雍正篡改遺詔,老十四胤禵遠在八爺黨的忽悠下,認為皇位是傳給他的,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首先被雍正整頓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也是「熱門」競爭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晚期被康熙冊封為大將軍王,並獲得了軍權,只不過一手好牌被他打爛了。
  • 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歷史原型是隆科多,為啥後來被雍正給收拾了?
    很多人都看過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的歷史原型就是滿清權臣隆科多,雍正多次當著眾大臣管隆科多叫舅舅。但是,雍正最後把隆科多給收拾了,這是為什麼呢?在金庸的作品中,韋小寶是一個能夠擺脫暴政、幫助好人的俠義之士。
  • 雍正登基後,為何對廢太子以禮相待,卻對老八老九毫不留情?
    然而,最後的結果,反而是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可以說,雍正帝繼位的過程,也是過五關斬六將這樣一路走過來的。並且,有好幾次都是險象環生。這種辛苦的歷程,不能不對繼位後的雍正帝產生心理影響。於是,他一即位,便立刻展開了對之前政敵的清算,即他那些參與了奪嫡的兄弟。
  • 「常務副皇帝」胤祥,為何不被雍正猜忌,反被重用?原因有3個!
    在歷史上,雍正皇帝是一個非常喜歡猜疑別人的君主.在他登基後,許多兄弟被監禁或者流放.只有皇十三子胤祥是個特殊的存在。「常務副皇帝」的尊稱,絕對不是徒有虛名.猜疑心極重,又特別注重皇權集中的雍正皇帝,皇子那麼多,為何卻獨獨對怡親王胤祥毫無猜忌?其實這份來之不易的信任幾乎全部來源於康熙朝時期.
  • 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為何沒有除掉張廷玉?
    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都曾是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尤其年羹堯和隆科多,為雍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雍正剛登基那會兒,這兩位都得到特殊寵遇,春風得意,意氣風發。然而沒能笑到最後,年羹堯落得削官奪爵、賜令自盡的下場,隆科多則背著四十一條大罪,禁錮終身。
  • 「九子奪嫡」四阿哥雍正成功後,他的另外八個兄弟結局如何?
    1.長子胤禔(zhi)皇長子胤禔,因為是庶出,沒有皇位爭奪的資格,但他一心想只要把太子拉下馬,找來喇嘛用魘鎮(一種巫術)謀害太子胤礽,胤礽被廢時,胤褆藉機落井下石,但使用魘鎮之事被告發,被康熙皇帝囚禁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