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年,已經四十四歲的康熙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生病去世了,這讓雍正皇帝十分悲痛傷心難過。雍正和胤祥在古代的皇室之中可以說是少見的兄弟情深,不管是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還是當時的政治背景,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都是不容置疑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兩位皇子成為「模範兄弟」呢?
實際上,關於胤祥和當時的胤禛的年少時期的歷史記錄很稀缺,我們從史書典籍之中所能知道的就是二人從小一起長大,胤禛比胤祥大八歲,他負責教弟弟胤祥算數,二人也是因此形影不離。胤祥的生母地位低下且去世較早,但是前期的胤祥聰明機智,能文能武十分受康熙的寵愛,可惜的是後來因為政治事故而被冷落,漸漸被康熙疏遠。至於胤禛更不用說了,簡直是皇室的標準典範。
所以兩人在這莊嚴的紫禁城中也算是難兄難弟了,從小二人就棠棣相依,相互依靠:
「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賢弟克盡恭兄之道,朕兄深篤友弟之道。天倫至樂,宛如昨日事也。」——出自雍正寫給怡親王胤祥的祭文
甚至兩人在一起陪同康熙下江南的時候,二人也是每天窩在一起。康熙還曾命兩人在眾大臣面前作詩,引得眾人的稱讚。
「令內侍引諸臣至行宮左廂、恭視皇四子皇十三子書聯。諸臣環立諦視、無不歡躍欽服。」——選自《清聖祖實錄》
即使後來胤祥失寵遇冷,雍親王也經常會和他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書信往來,從兩人還是孩子時候寫的東西到後來對唱的詩詞,胤禛皆「吉光片羽,特診唉存錄,藏之宮中」,後整理編篡成集。
幾十年的父子兄弟各種爭鋒博弈,幾乎所有的皇子都想弄死他,甚至就連自己的親媽都不疼愛自己,還幫著自己的弟弟十四阿哥恨不得他早早死去。可能是因為年輕時候的心理陰影,導致雍正一生都「喜怒無常」,情感十分極端。就連後世也認為雍正帝有些冷血殘酷。
後期胤祥境遇一落千丈,為了維護弟弟的政治形象,雍正上臺後將弟弟的黑歷史藏得嚴嚴實實,所以胤祥為何遭到康熙的不公待遇便成為了歷史懸案。不過兩人在奪嫡的數十年間刀光劍影共患難中早已建立了「至誠相託」的感情。雖然胤祥被廢,但是他依然堅定的支持胤禛,為胤禛奪得皇位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這也就是為什麼二人之間能擁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了吧。
參考文獻:
《清聖祖實錄》
《劍橋中國史》
《細說清史》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