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萬象—雪域唐卡

2020-12-23 好運道甄藏

18世紀夏瑪巴唐卡。 此幅唐卡主要表現一位藏傳佛教噶舉派的高僧大德。大師居於畫面中央左側,頭戴噶舉派獨有的紅色法帽,容貌威嚴,蓄有鬍鬚,表情莊重。上身穿僧坎和袈裟,外披大氅蓋住雙腿。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持金剛杵,盤坐於錦墊之上。畫面上方正中繪無量壽佛,左右兩側及主尊前方繪有三位噶舉派高僧的法相。畫面下方設置有供桌,桌前有兩位僧人分持傘蓋和珍寶,向主尊虔誠供奉,另有四臂大黑天居於畫面下方正中。

19世紀蓮花生唐卡。蓮花生大師音譯為巴特瑪薩木巴瓦,烏仗那國(即斯瓦特)王子,常被尊稱為咕嚕仁波切(意即上師仁波切)。8世紀後半期把佛教密宗傳入西藏,藏傳佛教尊稱他為洛本仁波切(軌範師寶)、古如仁波且(師尊寶)、烏金仁波且(烏仗那寶),是各派共同尊奉的主尊。

17世紀 佛本生故事唐卡。此幅唐卡以釋迦牟尼佛弘法事跡為核心,利用山巒、河流等自然景物,將幾個故事巧妙安排於畫面之中,構圖疏朗但卻處處留有回味,體現出藏東八蚌風格唐卡的布局特色;設色淡雅柔和,大量留白充斥於畫面之中,體現出藏東唐卡繪畫對漢地繪畫傳統的吸收與發揚,其藝術風格特徵與司徒班欽所繪的佛本生如意藤系列唐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堪稱是藏東地區八蚌風格本生傳唐卡的上乘之作。

18世紀十八羅漢唐卡。 十八羅漢是較為常見的唐卡題材,畫面中釋尊飾有螺發,容貌莊嚴,五官端正,表情肅穆,左手結禪定印,捧有佛缽,右手結觸地印。身前有舍利弗和目犍連兩大弟子侍立。畫面背景為青綠山水,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安駐其中,或喜悅,或忿怒,或沉思,或寂靜,形態生動,如同真實場景再現世間。整幅唐卡疏密得當,立體縱深感強烈,設色雅致清麗,畫面柔和卻不失視覺衝擊力;人物繪製繁縟精細,線條勾勒自然順暢。

12世紀佛經彩畫。 此物就是帶有佛畫的經書。材質為能夠防止蟲咬的傳統藏紙,其上用墨筆書寫經文,字體古拙優美,並有紅色打孔圈,模仿早期貝葉經的形式。此外,經書紙頁正中及側面彩繪諸佛和護法的法相,諸佛和菩薩面龐豐圓,眉眼上挑,肌體健碩,身姿優美;護法神靈面龐寂忿,帶有尼帕藝術的風格特點,表現出佛教繪畫藝術從克什米爾向尼帕風格的轉變。

19世紀大白傘蓋佛母唐卡。大白傘蓋佛母藏文名「杜甘姆」,是諸佛事業的化身佛、三世如來的佛母、扭轉一切逆緣障礙的金剛本尊,也是降伏妖魔的賢神。其化相亦有多種,包括千手、十臂、六臂及二臂相等。本在釋迦牟尼頂髻中化現,具極大威力,能放大光明,能以佛的淨德覆蓋一切,能以手中寶傘遮護芸芸眾生,是格魯等派的重要供養神祇。

18世紀宗喀巴唐卡。宗喀巴大師(1357-1419)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他自幼聰慧非凡,在學問修持等方面都具有極高成就,被藏族僧俗尊稱為「第二佛陀」。此幅唐卡中,大師頭戴黃色桃形尖帽,容貌莊嚴,表情寂靜。上身內著僧坎,外穿袒右肩式袈裟。雙手於胸前結說法印,兩肩上飾有寶劍和經書。下身著寬鬆僧裙,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下承雙獅臺座。臺座兩側,大師兩位弟子:賈曹傑和克珠傑安坐於法座之上。

17世紀 四羅漢唐卡。 羅漢是唐卡中的重要題材,此唐卡中繪畫有四羅漢,形象莊嚴,神情亦表達得十分傳神。各著袈裟,身姿自在安然,手持不同法器或結不同印契,顯示各自不同的宗教功用與身份。羅漢的文本描述最早來源於公元四世紀的印度文獻《聖難陀仙人本生名》。在西藏,羅漢形象的文本來源於十二世紀克什米爾大班智達,釋迦獅利所撰之《十六尊者禮讚文》,其中包含對各個羅漢的描述,此為後世唐卡羅漢形象的一切母本。

18世紀格魯派皈依境唐卡。 皈依境是藏傳佛教徒在修持佛法時的皈依對象,各教派在內容表現上都會依本教派的核心修法及祖師而有所變化,此幅唐卡就表現了格魯派的皈依境。畫面中心為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頭戴黃色桃形尖帽,面容俊逸且安詳,內著僧坎,外披袈裟,左手託缽,右手結法印,兩肩飾有經書和寶劍,寓意大師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相關焦點

  • 雪域三怙主
    藏傳佛教中,將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與金剛手菩薩並稱為三怙主,或是雪域三怙主。其中文殊菩薩代表了大智、觀世音菩薩代表了大悲、金剛手菩薩代表了大力,為佛教密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門,尤為藏傳佛教所尊崇。此幅唐卡是上師繪製唐卡中的精品,重複的步驟猶如繪製了三次,唐卡中的金卡是最難完成的,要保證整幅唐卡色澤通篇一致無色差,明暗有對比是極其難得的。在繪製的整個過程中先用黃金、黃丹、大黃配以犛牛骨熬製的骨膠調製好的泥金覆蓋在畫布上,待陰乾數月後再用細細的亞麻布磨平。用黃金色勾勒繪畫出主尊及各位佛菩薩,以及整幅唐卡的內容。
  • 清華藝博「吉祥聖域」:關於唐卡的那些故事
    第三單元「秘密佛與般若佛」藏傳佛教有顯、密二教之分。秘密佛指密教信仰體系裡的佛,有大持金剛、金剛薩埵、普賢如來等。般若佛指顯教中的佛尊,如釋迦牟尼佛、三十五佛、賢劫千佛、藥師七佛等。縱86釐米 橫57釐米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過去七佛之拘那含佛——金寂佛(局部)拘那含牟尼佛是過去七佛中之第五佛,意為金色仙、金寂,據記載此佛生於清淨城,人壽三萬歲。
  • 藏族獨特的繪畫藝術 釋迦牟尼佛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三怙主丨雪域高原三大守護神
    常見的化相有黃文殊、四臂文殊、白文殊、黑文殊、紅黃文殊等五文殊。(五臺山就是五部文殊的道場)為了調伏暴惡眾生,也化現有怖畏金剛(大威德金剛)等忿怒相。按照佛經的記載,念誦文殊菩薩的咒語,可以消除極大的罪業,可以廣開智慧,最終成就圓滿的佛陀。文殊菩薩的文靜慈祥化身雖然眾多,但在西藏傳統的繪畫、塑像中,手中持物一般有劍和經匣,其中劍代表斬斷愚昧的智慧。
  • 這個高顏值展覽告訴你:雪域高原不僅僅只有唐卡、佛造像
    10月23日,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承辦的「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驚豔亮相,精選233件(套)珍貴藏品,呈現喜馬拉雅和蒙古地區17世紀至20世紀絢爛繽紛的宗教器物、佩飾及日用品,銅鎏金佛像冠、金嵌玻璃半寶石十字形噶烏盒、銀鎏金龍紋刀具……向觀眾打開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
  • 唐卡與工筆畫技藝差異
    一、彩繪唐卡的題材、內容、形制與標準  彩繪唐卡作品中的佛教題材,佛有三世佛,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摩尼佛、未來彌勒佛;七佛、三十五懺悔佛和千佛,以及釋迦摩尼、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彌勒佛等單尊或組像,不一而足
  • 務本堂與他們的唐卡| 不問歲月,不言悲喜
    △藏區人家懸掛供奉的唐卡作品涉及佛教文化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唐卡的繪製步驟複雜,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豔麗,經久不褪,具有濃鬱的雪域風格唐卡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和文化藝術發展。 藏區的畫師們大多自幼就開始學習畫作,有時會出外旅居,為寺院或修行者繪製唐卡。他們的足跡遍布山區、林場、花海,他們背著畫板,與天同語,與地同眠,與世無爭,只將全部的精神力貫徹進自己的作品。
  • 哪位師兄有這幅綠度母唐卡的大圖麼?
    (嘎瑪噶赤畫派《綠度母》唐卡,製圖@鄭某某/西藏百科堂)說明:唐卡《綠度母》是一幅西藏嘎瑪噶赤畫派的經典作品,作者:扎西格桑,尺寸:60×80釐米;作品完成於2016年09月,整體構圖偏左,自上而下依次分別為:頂嚴阿彌陀佛、主尊綠度母、凡界海水中則為供養龍女。
  • 佛造像、唐卡專場,半米高的大威德金剛像繁複精細|一拍即合
    在當今藝術品市場,出於信奉供養和收藏的目的,以金銅佛造像為主體的宗教藝術佔據著很大的比例,近年來在拍賣交易市場上也逐漸受到新一代收藏家青睞。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次推出「獅吼南天—中國金銅佛造像、唐卡」專場,薈集元明清造像、法器、唐卡等49件拍品,時間跨度從13世紀至18世紀,多種風格聚於一堂。梵華君從中挑選出18件精品,以饗讀者。
  • 唐卡的禁忌
    求全家平安請釋迦摩尼佛、觀音菩薩、綠度母求健康就請藥師佛、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求長壽請白度母、阿彌陀佛、尊勝佛母.求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就請文殊菩薩..求創業成功就請普賢菩薩.求子就請送子觀音.
  • 如實觀照——當代唐卡藝術展
    「唐卡」二字你一定不陌生,提到它說不定你還會聯想到藏傳佛教,不過對於咱們大多數人來說也就僅限於此了,如果要再深入下去可能就有點困難。面對一幅傳世唐卡,你或許也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該如何欣賞。為了能夠更好地看展,先和館兒君一起來學習和唐卡有關的小知識吧!
  • 佛造像、唐卡專場,半米高的大威德金剛像繁複精細
    在當今藝術品市場,出於信奉供養和收藏的目的,以金銅佛造像為主體的宗教藝術佔據著很大的比例,近年來在拍賣交易市場上也逐漸受到新一代收藏家青睞。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次推出「獅吼南天—中國金銅佛造像、唐卡」專場,薈集元明清造像、法器、唐卡等49件拍品,時間跨度從13世紀至18世紀,多種風格聚於一堂。梵華君從中挑選出18件精品,以饗讀者。
  • 徠卡與唐卡
    唐卡,豐富的藏族文化之一,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唐卡名稱:白度母  |  唐卡作者:哇麼當周(他義)唐卡規格:20*16cm唐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藝術體系,更是西藏民間美術的代表,用天然色彩描繪出神明的世界,經歷千年色彩如初。此外,布達拉宮收藏的天體運行圖,這類唐卡不僅是西藏古代的繪畫藝術,更是研究古代天文歷算的重要文物。
  • 速知唐卡行情|熱貢唐卡色彩的秘訣
    唐卡所描繪的諸佛、菩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色彩和他們的象徵意義。關於象徵,《辭海》中給出的定義是:用具體事物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唐卡色彩的運用在唐卡的繪製上,畫師們必須遵循一些固有的程序與原則,在此基礎上,圍繞著這些特定的主題而展開創作。熱貢唐卡色彩鮮豔奪目,端莊大方,是佛教繪畫藝術中的繪畫重彩,具有鮮明的藏族特色和濃鬱的宗教色彩。
  • 太極神鳥雪域高原系列詩歌
    雪域耗牛3、太極神鳥(穆凱)的雪域高原隨感:天色唐卡石青雄黃硃砂憶,千年天色礦物質。唐卡4、太極神鳥(穆凱)的雪域高原隨感:藏獒古時藏獒雪域狂,血性高原戰群狼。朝聖路上6、太極神鳥(穆凱)雪域高原隨感:天路情雪域高原一場夢,格桑花海犛牛聲。
  • 帶你欣賞手繪唐卡大白傘蓋佛母
    上行道唐卡-大白傘蓋佛母大白傘蓋佛母,在密宗裡是諸佛事業的化身佛。大白傘蓋經典是一切密咒的精華。想要事業有成的可以請一副回去哦。大白傘蓋佛母是一尊女佛,白色的身體,有三個頭,頭上有小頭,很多的手臂,手臂上又有一眼睛,看著很像千手觀音。手裡有鉤、劍、弓、蓮花、杵等等法物,左手拿著一把大傘,這是她最重要的標誌。這把傘代表了對眾生的庇護。按《大白傘蓋經》解釋,此佛母有大威力,放大光明,能以佛之淨德覆蓋一切,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總之是法力無邊了。
  • 雪獅:雪域高原的守護者
    八大方位的獅子象徵著八大菩薩或佛陀的八大隨佛弟子。「獅子吼」 是觀音菩薩一個化身的名號,說明佛陀的教法優於其他外道教法。獅子是眾多金剛乘神靈的坐騎,其中有多聞天王、文殊菩薩、象頭神和吉祥長壽女神。獅子座在佛所化現的身相 上十分常見,如:藥師佛、寶生如來和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是居於中央或東方的白色佛像,也是如來部或佛陀部的怙主。
  • 唐卡擺放禁忌
    最早的藏傳佛教唐卡也僅供藏傳佛教寺廟懸掛、供奉,因此,傳統的唐卡不僅是一種繪畫藝術,更代表著一種神聖的信仰。千手千眼觀音娘本紅唐 設色棉布120cm x 75cm2010唐卡的擺放是很有講究的,對於唐卡的擺放禁忌,喜愛唐卡、收藏唐卡和投資唐卡的朋友們都應該有所了解
  • 色拉馬頭明王珍珠堆繡唐卡
    在1990年亞運會藝術節上,《中國西藏》、《雪域文化》二家雜誌社在北京聯合舉辦了「西藏民間藝術藏品展」,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展覽,我多年搜集的300件西藏民俗文化藏品首次展示於世人,引起不小的反響,進一步鼓舞了我的收藏熱情,此後,我便對收藏走火入魔,一發而不可收。10年後,藏品數量遞增了近10倍,而且自成體系。
  • 別只會說「唐卡好看」了!看完後你就知道唐卡為什麼好看
    在中央部位一般繪製本尊,如釋迦牟尼佛、諸菩薩、諸祖師等;上部為空界,亦稱聖界,繪有諸佛菩薩;下部即為地界,也稱凡界,繪有護法神及僧侶。中心構圖、敘事體構圖、曼陀羅構圖、分格式構圖等傳統構圖方法在熱貢藝術作品中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