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有10種「自在」,你知道嗎?

2021-02-07 國學雜談

《心經》大家都很熟悉,開篇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裡的「觀自在菩薩」,就是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民間也稱「觀音菩薩」。為什麼這裡叫「觀自在菩薩」呢?「自在」代表智慧,菩薩具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於法自在,一切無礙,所以叫「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早已在久遠劫前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因為大悲願力,才示現菩薩身份,來到世間廣度眾生。《華嚴經》內列舉出菩薩有十種「自在」,分別如下:

一,壽自在。

我們凡夫的壽命,自己做不了主,但菩薩的壽命可以自己做主,要多長就有多長,要多短就多短,完全自己說了算,只要遇到有緣,他就會示現,已經沒有生死壽夭之相。

二,財自在。

我們凡夫的財富有限,需要辛辛苦苦去工作賺錢,才能得到那麼一點點的財富。菩薩就不一樣了,不用去工作,自然就可以得到,為什麼他能得到?這是因為菩薩過去世所修的福報太殊勝了,所以才應有盡有,這是財自在。

三,業自在。

我們眾生煩惱習氣深重,不明因果 ,所以是隨業流轉,一不小心就造業。但菩薩就不會被業力所轉,因為菩薩知道自己過去世的因緣,所以他會應機示現,受諸果報。菩薩的身口意可以隨心所欲,自然成就莊嚴,不會造業,這是業自在。

四,受生自在。

我們出生在什麼地方,出生在哪個人家,自己做不了主,出生後還會迷惑。菩薩就不一樣,他可以隨願入胎,投生到要去度化的有緣眾生。比如釋迦牟尼佛,就是受生自在,他投生到淨飯王家中,去做太子,就是為了廣演佛法,教化眾生。

五,願自在。

我們凡夫雖然也有願力,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半途而廢,難以實現。而菩薩就有這個能力,他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凡事都會堅持到底,決不放棄。所以只要是他發願去做的事,就一定能夠完成,這是願自在。

六,心自在。

我們自己的心,自己做不了主,妄想紛飛,煩惱重重,根本控制不了。而菩薩就不一樣,他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心,不會被外界環境所轉,不會被貪嗔痴等煩惱迷惑,在任何境界自在,都能夠如如不動,自由自在。

七,如意自在。

菩薩因靜慮波羅蜜多修行圓滿,具有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威力難測,無障無礙,自在如意。

八,法自在。

菩薩智慧圓滿,辯才無礙,能夠演說一切法,利益眾生,八萬四千法門,都能無障無礙,所以叫法自在。

九,勝解自在。

我們凡夫是心隨境轉,而不能轉境。菩薩勝解成就,就能做到境隨心轉,他的內心可以轉變一切所緣到的境界,他有這個功夫,這叫勝解自在。

十,智自在。

菩薩具足圓滿智慧,善能觀察眾生的根機,應機說法,隨緣度眾。這和孔子所提倡的「有教無類」就很相似,菩薩的教學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對待不同根性的眾生,就用不同的講法,非常靈活,這就很高明。

相關焦點

  • 恭迎10月12日 農曆九月十九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讀觀自在菩薩傳奇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另一重意思則出自《楞嚴經》。
  • 「救苦觀世音,無憂觀自在」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特刊 | 救苦觀世音,無憂觀自在】農曆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也是菩薩成佛的日子。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最有因緣,此界眾生苦多樂少,菩薩尋聲救苦,遍灑甘露救眾生出苦海,世稱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又稱無憂觀世音,為什麼「無憂」呢?
  • 維基精選:【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聽音方法契入法性,證得耳根圓通,修成正果。觀世音菩薩在藏文作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藏語拼音:Jänräsigwangchug),也是「觀自在」之意,與玄奘法師等譯師們譯意相同。因為藏文「觀自在」總共有五個藏語的音節,所以藏文書面、口語通常略稱「Jairaisig(「觀」、「眼視」)」三個音節,而省略了「wangjug(「自在」)」兩個音節。
  • 觀世音菩薩才是觀自在菩薩嗎?(宣化上人)
    就講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怎麼樣證得耳根圓通呢?他就能「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因為他能反聞聞自性,所以他才自在,才得到這觀自在。所謂自在就是一種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麼說自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是自在,在凡夫的地位上就不自在。為什麼在聖人的地位上就會自在?因為聖人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能得到自在。
  • 觀世音菩薩救世精神
    而於二千五百年歷史中,在印度、西藏、中國、高麗、日本、整個亞洲世界,運用同體大悲的精神,施救廣大群生,留給我們許多不可思議的史跡,記錄在佛籍各種傳記中。將來人類劫難來臨,我們唯有虔誠信仰觀世音菩薩,稱念聖號,誠心誠意,我們才能逢兇化吉,化險為夷,觀世音菩薩才是人類眞正的救主!
  • 觀世音菩薩___甘願自降為菩薩以慈悲度人的古佛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闢支佛身得度者,即現闢支佛身而為說法……」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來度化,一切為了方便度眾生。只有本身是佛,才能現佛身。從這裡可以看出,觀世音菩薩本質上是佛,只是示現的菩薩形象而已。
  • 【經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 觀世音菩薩成道故事
    船家說:「姑娘,你有所不知啊!建大橋哪有那麼容易啊!建築一座橋,那得需要一個最好的石匠。」觀世音菩薩問道:「你們這裡就找不到一個好石匠嗎」?船家說道:有到是有一個,他叫韋陀。他為了建築大橋沒白天黑夜的幹活籌集銀兩。觀音菩薩問道:「大家就不能籌集些銀兩嗎」?船家說:「姑娘有所不知,百姓那裡有銀兩啊!」觀世音菩薩又問道:「那地方有錢的豪紳就不能給出點銀兩嗎」?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義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如果有人一心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假如一天不小心有了火災,你在大火之中,火卻燒不到你,這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所致啊!有一本書叫觀音菩薩感應錄,大家可以找來看看。裡面都是講念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
  • 觀世音菩薩
    當時寶藏佛,馬上為他授記說:「你觀察憶念諸天人民、以及三惡道中一切眾生,而生起大悲心,為了斷除眾生一切的苦惱,為了令眾生住於安穩快樂的處所之緣故,我今日應當命名你為『觀世音』,無量壽佛入涅槃後,第二個恆河沙數等阿僧祇劫,彼國土轉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寶物,無量無邊,是安樂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樹下,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 《恭賀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祈願眾生圓滿解脫
    2020年8月8日,農曆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祈願眾生圓滿解脫。  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世人常說之觀音則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 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
    提起「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著名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溼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 佛教:觀世音菩薩,你知道多少?
    我們常常嘴裡念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卻很少有人知道關於觀世音菩薩是怎麼來的,它的名字又取自何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偉大的觀世音菩薩是怎麼保佑眾人,還有它的誕生來源。都說菩薩經常在危機來臨之際,顯靈,只要你有向善的虔心,曾經有行善積德的修行,觀世音菩薩就一定會多保佑你,隨類應現,尋聲救苦。而觀世音菩薩看向眾生離苦得樂,也是時刻帶著慈祥的眉眼。
  • 佛教:大悲咒的來歷,竟和觀世音菩薩有關,對我們有什麼功德利益
    佛教:大悲咒的來歷,竟和觀世音菩薩有關,對我們有什麼功德利益。《大悲咒》的來歷,據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於千光王靜住如來處首次聽聞大悲咒。並受命以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位居初地,一聞此咒則超越八地。
  • 觀世音菩薩故事全集,留著慢慢看!
    農曆九月十九(2017年11月7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日。觀世音菩薩昔為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倒駕慈航,現作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耳根圓通成就菩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 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獲無盡福報;觀世音應各種身普門示現救度眾生
    接經文,如果眾生能夠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他的福報則不會落空,因此,眾生都應當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如果有人能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數之眾的菩薩名號,又能對這些菩薩終生供養,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你是怎樣認為的呢?這樣的善男子、善女子他們的功德多嗎?無盡意菩薩回答說:他們的功德非常多!
  • 人人皆識觀世音,但你真的了解觀音菩薩嗎?看完你就懂了!
    他就是觀世音菩薩,所謂「眾生疾苦,聞聲救度」,觀世音菩薩,就是這麼的「大慈大悲」。在民間流傳有這麼一句話「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有多大。觀世音菩薩,自被翻譯而出,就一直在民間盛傳。
  • 每月一經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 觀世音菩薩畫作並釋文
    觀世音菩薩雖遍入十方佛國,而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非常深厚。菩薩隨類現形,尋聲救苦,有感即應,無願不從。古今感應事跡,多不勝數,無法盡書。宋時,僧人普明,在上天竺寺遇到一位老僧。老僧說:「你單修無上乘道,只接引上根器的人,怎麼能普濟眾生呢?應當三乘演暢,頓法、漸法齊行,廣度中下根器的人,才能報答佛恩。」普明問:「用什麼法度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