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春曉:聲音是我靈魂的出口

2021-01-19 人民網

原標題:春曉:聲音是我靈魂的出口

  北京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因其巨大,從一處去向另一處,人們用在路上的時間特別多。於是這個城市任何時間,總有各種各樣的人走在各種各樣的路上。

  北京是一個豐富的城市,在這個城市的上空,會交織著許多電波,電波承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路上的人相遇。

  春曉,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藍調北京節目的主持人。 「一杯茶,一首歌,一個藍調北京。」從2004年元旦,每天晚上,她的聲音會出現在某個固定的頻率中,一年365期節目,她已經主持了14年。「這麼多年,每天一小時,幾千個夜晚,我只有一個晚上缺席,因為頸椎的問題,實在沒法起床。」她的語氣裡有驕傲,又似乎有點不可思議,原來自己把一個同樣的工作風雨無阻地堅持了這麼久。

  14年,每個晚上,在路上,也許陪伴了時光,也許撫平了焦慮,也許碰撞出故事,也許改變了節奏……她的聲音究竟遇見過多少同頻的心靈?

  分享的那些心情,播放的那些歌曲,無論是固定收聽,還是偶爾相遇,無論聽的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她並不在意。

  至於有沒有人會關心這個聲音的來源——是誰,有怎樣的經歷?走過什麼樣的路,路過什麼樣的人?她也不在意。

  「無論是我配音的片子,還是我在電臺做的節目,我覺得我都是個配角。配音不用說,在電臺,你是夜色裡陪伴人家在路上的一個聲音的配角。可這是我認為自己最舒適的位置。臺前站的是別人,沒有主角的壓力,也沒有誰會特別在意你。在幕後,我就像個不被人監督的小孩,以主角的心態,找到了可以盡興玩耍的時間,盡興玩耍的舞臺。這樣的表達,對於一個不夠勇敢,羞怯又有點自卑的人真的是最盡興的一種方式了。」

  造夢空間

  7月的一個周五,要步入休息天的城市慢下來。晚上7點,春曉來到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她的嘉賓——一個吉他手兩個歌者已經在門口等她了。

  他們彼此打著招呼,聊著近況,調侃對方兩句,笑一會兒,那種輕輕鬆鬆的狀態像老友在周末的一個聚會。

  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她把周五的節目留給了非專業的歌者。讓不同職業的普通人唱歌,是她安排節目的初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說話是一種表達,歌唱也是一種表達。節目裡不一定總要出現那麼完美的聲音,那麼嫻熟的技巧。反而是普通人的歌唱更有新鮮感。他們歌唱的那種情感,打動自己,也能融化聽者。」

  幾個人圍坐在一間小會議室,排練。

  吉他彈響,歌聲伴隨而起。

  她閒閒聽著,偶爾插句話:

  「我覺得你不用去跟吉他的節奏,也沒必要拔高,你用自己的節奏唱,看到那個歌的畫面,讓它自然地出來,其實很動人……」

  「哎,你不是北方人嗎,怎麼聽你吐字裡有點南方人前後鼻音不分的感覺,有意思……」

  「我覺得這個地方,大家可以給她來一段和聲,這支歌實在是每個人都忍不住要唱出聲的……」

  21點,她慢悠悠,帶著點慵懶,開啟了用音樂講述的藍調時光。

  暑天,直播間裡的冷氣卻有點凍人。她套了件灰色的厚毛衣,待在一大堆龐雜的機器後面。 她比尋常節奏慢半拍的聲音,她從記憶裡抽出冥想的狀態,她所談論的別離的話題,使得樂音人聲都掉落在清冷裡,變得遙遠而虛幻。而她則更像一個對著火堆喃喃的旅人,火光在她臉上跳躍著,風吹過來吹過去,把她的聲音帶走,到不知道哪裡的地方降落;那裡有一雙耳朵,一個同頻共振的接收器:

  「喜歡開車夜行北京,喜歡夜行北京時聽藍調北京,喜歡聽藍調北京時車窗外的夜色,喜歡春曉用音樂聊生活的播音方式,喜歡春曉像雨點輕輕敲打我心的聲音……」

  「耳邊是一個名叫藍調北京的電臺節目,DJ是一個聲音低沉幽遠的女人,說話慢條斯理,帶著歲月的滄桑,聽她的話仿佛回到了自己的記憶。她的歌都是緩慢的情歌,傷感、悠揚,仿佛我的心情……」

  「春曉的藍調北京,她舒緩的聲線,配合藍調音樂,就像做瑜伽,讓我的精神開始慢慢沉,慢慢沉,慢慢寧靜……」

  接受到她電波的人也許並不知道春曉是誰,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聲音最後落向哪裡。「我不想成為人家生活的主角,就是恰好的時間相互陪伴,產生一點共振。我深知沒有一種長相、沒一個聲音是可以討好所有人的,我也沒有那麼大的企圖心去討好所有人。但遇到同類我會很高興。一個同頻的人對我是很重要的,雖然我不知道那是誰,但你知道有這樣的人在,是內心的力量。」

  節目結束,她在直播間門口站了一會兒:「對於我,這一個小時是時間之外的時間,就好像你周圍地球在轉動,時光在流逝,可你不在那裡面,你是在夢裡。這是一個造夢的地方。有人給你一份工作,還給你發工資,你卻用它來做夢,你很享受一天的這一段時光。這很難得呀,所以這麼多年,有的人升職了,有的人改行了,他們也有人建議我去再開闢新的陣地,可我願意在這裡。」

  老靈魂

  春曉是湖南人,名字是父親給她起的,因為她生在春天的黎明,凌晨四五點,是白天也是夜;是春曉,也是春眠不覺曉。她覺得這個名字和她很契合,她是春曉。

  做了主持人,也曾給自己起過高大上的藝名,叫著總是那麼隔,好像是和她無關的陌生人,就又叫回「春曉」,踏實,自在。

  她不是一個對自己人生有規劃的人,隨意而散淡,跟著感覺走。她信任自己的直覺,很小就覺得自己有一天會做一份說話的職業。

  「我小時候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他們工作很忙,就把我寄養在外婆家。外婆那時候已經70多歲了,很多人會記得自己童年的許多事兒,但我好像都不記得了,我童年裡最多的東西,就是發呆。」

  孤獨的童年,沒有夥伴,無人溝通,她的世界裡缺少陪伴的聲音,傾訴的欲望反而比其他孩子更強烈。她渴望說話,渴望表達。

  「內心的孤獨感好像與生俱來,可又需要交流,需要聽見聲音,那就自言自語。我幾乎沒有高中以前的朋友留在記憶裡了,內心覺得那是我一段不願意面對的時光。性格比較懦弱,長得不好看,成績也不是很好。好像沒有任何東西讓你能夠和外部世界很通暢地溝通,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與人打交道。」

  雖然性格的原因,她很長一段時間忙著自卑,可她又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自己的禮物和天賦,總有一個位置因你而設。

  畢業後,她找到了這個位置,在長沙電臺音樂頻道主持了6年《黃金十二點》的節目。

  「我喜歡講話,所以很早就有一種預感,我將來可能要做主持人。但我這種性格又不願意走到人群中,在人群中去表達。那在電臺這個崗位上,聲音是我的一個出口。我不說『親愛的聽眾朋友』之類的話,那好像你是對著一個城市說話。我表達的對象常常是虛擬的一個人,那狀態其實還是自說自話,自言自語。」

  上世紀90年代,甜美的聲音是電臺播音的主流,「那時候流行又甜又脆又亮,好像銀鈴般的聲音,我的聲音離這個標準實在太遠了。」

  和主流離得很遠,也不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多少有點迷茫。她不聽自己的節目,也從沒有給自己留一份節目的錄音。後來,有人告訴她,其實一個人做節目的時候是做你自己。她把這話記在心裡。「當你不知道要什麼風格的時候,做自己是最自在、最舒服的狀態,你把這種東西傳遞出去就對了。」

  她知道了聲音只是一個人的殼,而心才是聲音的源。

  「你的聲音殼裡有個什麼樣的源?」問她。

  「我覺得自己從來就是個老靈魂。因為沒有童年去放我的童心,所以我那個童心,在身體裡就沒有盡興過,因為從來就不天真,所以也不會更老下去。」她大笑起來,「但我那個童心變成了不甘心,一直沒有泯滅,所以我又像個孩子,對世界很好奇,對人很好奇,那個好奇心一直很強烈。」

  因為對世界好奇又對人好奇,她喜歡旅行;因為對世界有興趣,又不擅長走進人群,享受大眾的歡樂,她喜歡和花草打交道,認識同樣喜歡花草的人,和他們一起去旅行,去世界各地看花園。

  她從湖南來到北京,本只想短暫停留,可這裡卻成了她目前生活過的最久的地方。

  「在北京這個城市,什麼人你都能看到,而我又對人特別有興趣。如果你是一個奇怪的人,你一定會在北京找到同類,大家不會覺得你奇怪。每一種人,都能找到你的同類。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任何一種理想在這裡都會得到尊重,得到放大。而且你有多大的才能,基本上就能得到多大的釋放和回報。這個城市包容,在這裡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夢,也看到很多人實現了夢。你所見的讓你的視野打開了,更包容,懂得分享,也會願意把自己更打開一些,突破固有的界限。」

  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既願意享受孤獨,又喜歡表達的人。而在北京,總有一些人在陌生的領域給人新鮮的碰撞,可這個城市大,距離的成本、時間的成本,又讓人的黏合度沒有那麼高,很容易退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裡。於是,她在北京晃蕩了兩年,聽從直覺的召喚定居下來。

  「我覺得湖南是我的土壤,北京是我的空間。湖南賦予我的是一個基因,天生的熱血、倔強,但是北京給了我呈現最好自己的空間。」

  給電影《無極》中張栢芝配音、為旅遊衛視頻道「身未動,心已遠」做宣傳片、在「快樂女聲」「超級女聲」節目中當評委,都是她來北京後做出的嘗試。然而她喜歡的依然是電臺,「電臺這個行業,相對都是和單純的東西打交道,文字呀音樂呀,不對著事不對著人,不用費心琢磨,你自己也比較單純。不用走到臺前,被別人去討論,成為和你不相關的人的茶餘飯後,被聲名追著,被人群裹挾著。這麼多年雖然看起來(這個工作)是枯燥的重複,但因為你珍惜這一小時,你會覺得是很美好的過程。我想不到現在還有比它更有樂趣的事情。」

  身未動 心已遠

  最近,很認真看了央視播出的一部紀錄片《天山腳下》。

  在世界盃期間換臺時被吸引的,一個長鏡頭,是轉場的人和馬群在翻山越嶺,沉默的馬和人,沉默的山和水。

  停下來看,解說是女聲,很沉靜,不煽情卻深情,娓娓地講著哈薩克人對於馬的情意。忽然就被打動了。

  然後,你坐在了那個聲音的主角對面,她黑衣白褲素顏,穿得寬鬆而舒適,狀態也是如此,閒適自在。

  「去年10月,他們(《天山腳下》)找到我,我就看了片尾,一下就感動了。他們前前後後拍攝用了3年多的時間吧,最後就只有短短5集,付出的精力和呈現的量其實是不對等的,極不對等。通過片尾的幾個畫面,你就知道他們下了多少功夫,如此講究,那麼大氣,完全是用電影的質感呈現給你的。使你看見了,就特別想成為中間一員,哪怕是其中的一棵樹,一口井。每個人都希望給自己留作品吧,我是說來到這個世界上留一個印記。那給這麼優秀的東西做解說,你會覺得因為喜歡,你在做的時候自己都閃著光。當然,你不在乎別人有沒有看到你這個光。」

  《天山腳下》不是她解說的第一部紀錄片。2009年,《臺北故宮》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她的解說引起了關注,也引來爭議。她當時說:「我尋求的不是肯定,而是參與,參與一件純粹個人喜歡和有意義的事。」

  現在她依然是這樣的觀點,她也不覺得在其中是做配音工作,她覺得自己是觀眾,在看的過程中去給人講故事。

  她說她工作起來會很慢,因為她更願意在裡面多停留一陣,直到那些畫面,那些人,那些故事漸漸被融化在聲音裡。

  她講這些年她自己的變化,她講她對很多事情都不求甚解,卻越來越了解自己。

  「有一次去主持一個節目,他們給我穿上晚禮服,箍得緊緊的,簡直都不能呼吸;頭上扎了結;然後領口上,一隻大的黑蠍子的裝飾,二十幾隻腿那麼誇張地伸開;妝化得很濃,穿著那個手足無措。雖然那樣的我,外表也許美化了,缺陷被修飾了,但那不是我。我是一個不能在不舒適狀態去說話的人,所以我一上臺張口,就出錯了。我後來說,你們請我來,不是因為我有名,不是因為我漂亮,你們請我來,是說話的,可把我弄成這樣,我就說不了話了。現在,因為見到了許多生命中沒有束縛的人,漸漸被他們影響,不管到哪裡,我要自己得體就好,妝越化越淡,衣服合適舒服就行,越來越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我要自己自在。」

  和她聊天,沒多久,就意識到我們是同類:她對我有好奇心,她在觀察我,一如我用好奇心在觀察她。她在校正我聲音不準確的地方,一如我在校正我對她聲音產生的錯覺。她試圖在談話中把我放置在前臺,使得自己更靠近一個聆聽者的位置,這恰恰也是我想要做的……

  「我從不以聲音的好壞來判斷人。和面相一樣,聲音分為很多層次,通過它,可以感受到一個人的靈魂。我甚至可以不見到一個人,就能感覺到他的狀態,他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一個人的話語可以裝飾,外表可以裝飾,但有很多東西是偽裝不了的。你觀察他的言談舉止,細節會給你很多想要的答案。」說到這兒,她忽然笑了,戲謔地看著我,「我相信我用的方法,你也在用。」

  我在她言談的映射中看見自己。這真是奇妙,同時,被她看穿的尷尬漸漸變成釋然,最終我們真的放鬆下來。

  「我不是一個能享受這種(採訪)時間的人,被你『偵察』的感覺太緊張了。其實包括你剛才把那個(錄音筆)打開,無形中給人帶來壓力。」她說,「所以我要主動出擊,『反偵察』,讓你緊張,那時候你會顧不上觀察我。」她大笑。

  她做到了,我說要看看她工作時的狀態,她卻把我從旁觀者變成了她節目的嘉賓——我被她安排在節目中唱一首歌。

  想到要對著話筒把自己唱給聽眾,我早在節目開始很久前就把情緒拉成了滿弓,而她是在自己待了十幾年熟悉的主場。

  不過,那依然是個愉快的夜晚。如果你有機會路過一片篝火,又看見一群圍著篝火舞蹈歌唱的人,何妨加入他們,在歌聲中醉倒,黎明再登程時,行囊裡會多了一個美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簡介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情況介紹(2018年1月更新)一、基本情況1949年2月2日,伴隨著北平的和平解放,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傑克糖、姚迪、顧一菲、江寧、劉佳、楚函、小邸、劉甜甜等30位知名主持人被專家和聽眾推選為「北京好聲音」。
  • |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大賽
    中國移動5G,鄭州電臺第十一屆全媒體主持人大賽,今天雲海選(第四場)在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一號演播廳啟動!本次海選使用「騰訊會議」系統,實現網絡無接觸海選,對已報名選手進行初步選拔。(60秒)(通過關注「鄭州交通廣播」官方微信回復關鍵詞「新聞播報」索取,任選一條播報即可)4. 評委現場提問。(隨機)評委陣容評委:鄭州電臺主持人大飛、唐瑤、海龍、瀟瀟、陳依(右滑)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大賽是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無數鄭州人熟悉的聲音從這裡出發。
  •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55位主持人助力五五購物節
    在4月23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委主任華源介紹「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將開展55位主持人講述上海品牌故事活動」,上海人聽了70年的城市聲音開始為這座城市的經濟信心再次集結,為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復市作出主流媒體的貢獻。
  • 用心,用情,用專業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55位主持人助力五五購物節
    在4月23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市商委主任華源介紹「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將開展55位主持人講述上海品牌故事活動」,上海人聽了70年的城市聲音開始為這座城市的經濟信心再次集結,為上海全面復工復產復市作出主流媒體的貢獻。
  • 北京新聞廣播 - 電臺介紹
    「傾聽北京,感受北京」——北京新聞廣播是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以新聞為特色的專業廣播,通過中波828千赫、調頻100.6兆赫雙頻全天24小時播出。   「北京的聲音」是北京新聞廣播一張響亮的聲音名片。
  • 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年貨大集
    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第三屆 >年貨大集 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第三屆年貨大集 已經圓滿結束了 新春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 相信大家已經購齊年貨啦~ 準備快快樂樂的過年了~
  • 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入駐蜻蜓FM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入駐蜻蜓FM啦!
  • 丨第九屆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之星評選決賽!
    今天下午,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第九屆"廣播之星"決賽在鄭州電臺融媒體演播廳舉行。16名選手輪番登場各展身手,角逐本屆「廣播之星」桂冠。今年我該咋回家?鄭州交通廣播主持人宇帆帶來了《春運回家路》,講述了春運的發展歷程、交通工具選擇,以及5G時代的過年方式。如今,河南的米字型高鐵網讓回家的時間變短了,讓團圓的時間變長了。第二環節:才藝展示才藝展示環節,主持人說學逗唱,你pick哪位?
  • 電臺介紹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情況介紹(2019年1月更新)一、基本情況  1949年2月2日,伴隨著北平的和平解放,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北平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  北京電臺始終立足廣播聲音本質,深耕自身資源優勢,致力於為受眾提供高品質的聲音產品,近年來一直保持北京廣播收聽市場的領先地位。2018年,北京電臺的市場份額為71.83%,收聽率為2.669%。除了10個專業廣播,全臺現有17個職能部門,北京廣播集團有限公司直接投資或委託合音投資中心投資的全資和控股公司15家,有限合夥企業3家,分公司一家,全資和控股三級公司7家。
  • 新疆人民廣播電臺「道德模範廣播劇」受熱捧
    新疆人民廣播電臺供圖  農曆馬年春節期間,家住新疆烏魯木齊日月星光小區的吐爾遜·吾布力大爺的收音機今年就沒有閒著。一到晚上10點,他準時打開收音機,期待與一些人在電波中相遇。  在新疆,有很多吐爾遜·吾布力這樣的特殊「追劇族」。他們追的「熱劇」,就是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精心打造的「道德模範廣播劇」。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海陽工作室:精一技者通百路
    原標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海陽工作室:精一技者通百路   「比起在北京五環內有容身之所,我更想在你心裡有一席之地」「一路上有你,所以公交我只坐二路」「在新單位怎麼能迅速與同事拉近關係?幫忙拿快遞」……這些經典的海陽式脫口秀,陪伴了無數聽眾歡樂地度過下班晚尖峰時段。
  • 重磅消息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親臨博文授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國家一級播音員,先後擔任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新聞縱橫》、《中國大舞臺》、《千裡共良宵》等名牌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李其軒老師也是博文播音主持培訓學校的特聘教師,每年至少兩次為博文學員授課。小編在這裡跟大家科普一下,中國最好的新聞播音員都出自《新聞和報紙摘要》。
  • 鄭州電臺第十一屆全媒體主持人大賽啟動!
    這是主持人才蓄勢待發的競技戰場,是新生代主持人勇敢綻放的夢想舞臺!中國移動5G鄭州電臺第十一屆全媒體主持人大賽報名正在進行!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大賽是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無數鄭州人熟悉的聲音從這裡走出。從啟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過十屆,不僅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也為熱愛廣播事業的人士提供實現夢想的機會。
  • 北京電臺:不止於聲
    「新廣播、新發現」——北京電臺新節目訪談12月16日迎來了最後一場,也是最重量級的嘉賓:北京電臺總編輯王秋女士。她首先在電臺一層大廳向網友介紹了北京電臺的主持人陣容:「2003年開始,隔年交替舉辦『聽眾喜愛的主持人』和『聽眾喜愛的名牌欄目』評選活動。
  • 梁平傳遞「好聲音」 廣播電臺收聽實現鄉鎮全覆蓋
    華龍網12月24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張常偉)「聽眾朋友們好,這裡是梁平人民廣播電臺——梁平之聲……」清晨,重慶市梁平區紫照鎮桂香村五組的村民陳昌龍起床後,剛一打開收音機,便聽見播音員如清泉般溫柔清脆的聲音。伴隨著節目,他開啟了新一天的生活。這是梁平廣播電臺節目鄉鎮收聽全覆蓋工程的一個縮影。
  • 記憶中不變的情懷,懷念普寧人民廣播電臺「故事音樂暢想城」節目
    譬如,我曾經喜歡的一個節目,它叫「故事音樂暢想城」,是一個有著美麗故事和美妙音樂的城堡。記不清是在什麼時候喜歡上聽這檔節目。我只知道,當晚霞一點一滴地消失於天際,萬家燈火暖浸心扉,我會在夜風的歌唱聲中擰開收音機,主持人冬陽與我們準時相約,歡迎你此刻與我相遇在這藍色的電波中。
  • FM103.9廬江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精彩來襲!
    FM103.9廬江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精彩來襲!就在明天「FM103.9廬江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正式開播!6月15日早上7點30分,廬江縣融媒體中心「FM103.9廬江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將正式開播啦。屆時我們將向聽眾朋友們推出《早間直通車》和《博聞天下》兩個全新直播欄目。
  • 北京廣播電視臺成功舉辦2021年廣播資源推介會
    北京全包圓家居裝飾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責任公司、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分別獲得北京廣播電視臺2020年廣播戰略合作夥伴稱號。主持人盛博用精彩演講,展示北京交通廣播的王牌優勢,深剖聽眾用戶精準畫像,引發聲音價值新關注。主持人白傑分享北京音樂廣播縱向深耕音樂領域的資源成果,用歌曲塑造場景,為頻率精品欄目打call。主持人李雷從受眾、資源、推廣三方面暢談北京新聞廣播節目《編輯部的故事》的發展前景,主持人靳橋攜「新朋友」機器人閃亮登臺,為北京新聞廣播《智能時代》新節目造勢。
  • 緬懷 ︱ 原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常務副臺長叢永仁同志辭世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黑龍江廣播電視廳副總編輯、黨組成員、原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常務副臺長叢永仁同志。叢永仁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19年8月4日逝世,終年80歲。叢永仁同志1940年3月生於山東省蓬萊縣。
  • 上海交通廣播主持人李欣再度獲得中國播音員主持人「金話筒」獎
    熱烈祝賀上海交通廣播主持人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