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建「家校群」發布學生日常表現 稱不為打小報告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日常獎懲情況 群聊告知家長 校方回應——

  大學建「家校群」 不為打小報告

  近日,浙江的一所高校學生發帖稱,學校最近以班級為單位建了「家校群」,要將學生日常的獎懲、出勤情況通過群聊告知家長。有學生調侃「學校是不是從幼兒園、小學的家長群獲得的靈感」,並疑問學校的做法是否正常。

  昨天下午,學校學工辦老師回應北京青年報記者稱,學校並非「從小學、幼兒園獲得靈感」,而是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有學生在宿舍打遊戲、翹課等情況,「學生教育需要學校、社會和家長三方面共同努力,所以有了這樣的想法。」老師解釋,目前學院的27個班級均已建立家校群,「在群裡,我們也不會給家長打學生的『小報告』,即使通知獎懲情況也不會『點名道姓』,主要想和家長之間多一點聯繫。」

  建班級「家校群」

  不少家長表示認可

  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學校與家長聯繫的微信群,在群裡發布學生的獎懲、出勤、平常上課表現情況。近日,浙江一所高校建立「家校群」的消息,在學生間引發熱議。

  不少學生表示,自己已是成年人「又不是小學生」,稱不想受到太多約束,擔心「家校群」會成為家長監視他們的渠道,「說白了,怕學校跟家長『打小報告』。」不過,也有學生認可學校的做法。

  大四的李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6月份就要畢業了,「一開始也覺得學校弄這個『家長群』沒有太大意義。但是現在臨近畢業,我們都在忙著找工作,瑣碎的事情非常多,容易忘記一些事情,家長通過群了解到一些情況,能幫我們記著,確實比較方便。」

  不少家長則對學校的舉措表示認可,「現在詐騙信息太多,學校建了『家長群』以後,家長們也能及時了解孩子們在校的動態,有什麼事也能及時跟學校溝通,相對來說,也是多一份安全保障。」

  成績單涉及隱私

  不會在群裡發布

  昨日,北青報記者致電涉事學校的學工辦詢問此事。談及建立「家校群」的出發點,學院的錢老師表示,對學生來說,高中的時候,學校和家長管得比較嚴,進入大學之後他們是比較放鬆的,可能帶來一些問題。

  錢老師舉例說,「之前接到過家長反映說,平時孩子在校的一些表現,比如是不是違規了,他們都不太了解,比較被動。」錢老師說,此外,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有學生不去上課、在宿舍打遊戲的情況,「老師查到一次,學生可能會改善一段時間,但效果不是太明顯。綜合這些情況,學校認為,孩子的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和家長三方面共同努力。與學生家長之間多一點聯繫,會有助於學生成長、學習。」

  對於有學生調侃「從幼兒園、小學家長群獲得了靈感」,錢老師予以否認。他進一步解釋,建立家校群並不意味著學校會給家長「打小報告」,「通常是在群裡,跟家長通報一些學校發布的消息。當然,也會公布部分學生不去上課的消息,但是絕對不會『點名道姓』;學生獲獎的情況也會在群裡公布,讓學生家長能感到一絲欣慰。」

  會不會在群裡發布學生的成績單?錢老師表示「不會發布」,「這涉及到學生們的隱私了。這幾日我們將給家長發送一封信,告知放假和開學的時間,提醒一些學生家長,需要加強孩子的專業課學習,並提醒寒假期間注意安全問題。」

  防止學生「抖機靈」

  學校直接聯繫家長

  錢老師介紹,學院是浙江一所高校的二級學院,共有大二、大三和大四3個年級,共616名學生。建立「家校群」是從2018年12月中旬開始操作的,「到目前為止,學院的27個班級都建了群。」

  錢老師說,建群之前做了一些調研工作。很多家長說,孩子進了大學之後,連老師叫什麼都不知道,感覺應該進一步加強聯繫。「我這裡200多名家長,僅有一名學生家長說『不太方便』,(他家的)具體情況,之後我會單獨跟學生了解一下。」

  錢老師還告訴記者,關於學生的心情,通過學生幹部去問了一些人。「大約90%的學生是理解的,不理解的學生,最擔心的還是『會被打小報告』。對於個別特別擔心的學生,我們會直接把他們拉進家校群,讓他們看到群裡的聊天內容。」

  問及會不會遇到「抖機靈」的學生偽造家長身份加群?錢老師說,「建群之前,老師是避開學生,直接聯繫學生家長要來了聯繫方式。」

  此外,曾有網友擔心建了「家校群」,會不會有家長直接聯繫老師為自己的孩子爭取利益。

  錢老師答覆稱「不會」。他說,現在一個群裡有一位輔導員和一位班主任,未來考慮將各系、辦公室的老師拉入群,解答一些疑問,做好服務工作。「每個月,我們會組織班主任開會,叮囑他們,如果家長私加老師,反映一些學生的個人問題,比如覺得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等,老師應該關照到。但如果涉及到學生的個人利益問題,一定要本著平等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張雅)

相關焦點

  • 「家長退群」輿情觀察:「茶壺裡的風暴」撕裂家校關係
    因家庭作業的問題,延伸到家校矛盾,本來是家長和學校之間溝通、交流產生的小問題。經過不斷摩擦,在傳播過程中,其詞義不斷演進,最終升級為公共輿情事件,引發各方熱議,甚至需要政府主管部門出面回應、處置,成為輿情傳播中「茶壺裡的風暴」的現象。
  • 家長退群引發熱議 什麼是破解家校衝突的良藥
    這一發聲在家長中引起強烈共鳴,「壓垮一個成年人僅需一個家長群」成為話題被刷屏。家長群該如何定位?如何發揮好家校合作的作用,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現在家校之間的矛盾為何這麼尖銳?
    對於許多家長而言,自從孩子上了學,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甚至還有些大學,各位家長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群——家長群。這個家長群讓許多家長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大家卻又不敢屏蔽,生怕錯過一些重要的消息。但是群裡卻有時候總是也收到一些無關的信息,甚至還有一些惱人的信息。
  • 現如今如此「重口味」的家校微信群已經讓老師和家長「不堪重負」
    家校微信群在形成家校合力共育學生和孩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實現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信息交流溝通零障礙和零距離,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家校聯絡,成為了受到老師和家長喜愛的交流溝通平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育生態環境的變化家校微信群最初的模樣漸漸有了改變,「重口味」成了家校微信群的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特徵和特色,就像今天看到的一位網友發布的截圖(如上圖)所顯示的那樣搞笑式的「重口味」。
  • 多校發布緊急通知!
    8日在對盧某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檢測中檢出核酸陽性,診斷為確診病例。該患者近14天內曾去過郫都區中冶中央公園(其父母家)、錦江區嗨藍調美甲店、老街盤盤麻辣燙、Amusing Club酒吧、Playhouse酒吧,成華區海霧裡小酒吧,金牛區赫本酒吧等地。
  • 熱評丨家長群不應異化為攀比群、曬娃群、廣告群
    據媒體報導,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近日發布《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作出規範性約定。約定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這一消息發布後登上熱搜,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 班級群管理方法匯總
    建立之初,用班主任公開信的方式告訴家長不在班級群發廣告、小程序等;告知家長遇到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發布通知等,家長不要刷屏;遇到孩子個人問題,採用單獨發消息班主任的方式聯繫,保證孩子隱私。有效展示,家校溝通。
  • 廈門計劃建設10所國際學校,QS發布報告50%以上受訪學生表示留學...
    川普考慮限制我國學生赴美留學 2021泰晤士THE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英國正式進入開學季 890萬中小學生重返校園 全球QS發布報告 50%以上受訪學生表示留學計劃受影響 彙編 | Kate 學校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作為福建福州某小學英語教師,一分鐘前,她滿心歡喜地把班級活動視頻發在群裡。剛從大學畢業的她,根本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誤會。同樣遭遇誤會的還有江西南昌的彭女士。這個學期初,她因加班沒能按時完成家長群裡的任務,被班主任點了名。「老師打電話說我不注重家庭教育,我覺得太冤了,但是又不敢和老師辯駁。」彭女士至今仍覺得委屈,生怕再被批評。網絡兩端,教師和家長的誤會因何而起?
  • 耶魯發布美國校園防疫排名!藤校的表現還亮眼嗎?最優秀的竟然是...
    最近,耶魯大學就發布了美國大學的相關防疫排名,藤校的這方面表現還是一如既往的亮眼嗎?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需要提醒的是,拿到F等級的大學也不代表他們的防疫措施全部都做得很差,有些學校是還沒有做數據表格,比如喬治城大學、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佩珀代因大學。 雖然表格只是統計的一種手段,但數據的公開透明還是能幫助學生家長更清楚的認識到大學校園內疫情形勢,給學校借鑑經驗,調整到最佳的防疫姿態。
  • 啟德發布中國香港留學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報告對2018-2020三年的三萬餘份啟德學生香港求學申請及錄取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內地學生在香港八大院校的申請/錄取佔比分別為香港城市大學(23.73%/24.09%)、香港中文大學(17.60%/15.68%)、香港理工大學(15.90%/13.62%)、香港浸會大學(13.35%/17.60%)、香港大學(12.10%/7.06%)、香港科技大學(10.07%/8.06%)、香港教育大學(4.59%
  • 日本私立大學群排名大公開!有你心儀的大學嗎?
    上次介紹了日本國公立大學群的排名後你一定意猶未盡吧~這次小編還是從偏差值的角度來講講私立大學群的排名,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日本私立大學,是指主要由民間資本所維持經營的大學,據報告統計,全日本共786所學部大學,其中86所國立大學與93所公立大學外超過600所大學為私立大學。
  • 最受中國學生青睞的康奈爾大學夏校發布COVID-19通知
    康奈爾大學官網3月5日發出最新通知,前往康奈爾Summer College學生的行程如果受到以下幹擾,可向學校申請全額退費(不包括申請費): NYSDH(紐約州衛生部)或CDC(疾病防控中心)發出的旅行禁令或3級警告 個人
  • 家校攜手 共育孩子精彩未來
    東校區心理中心韓海萍老師則堅持每天通過微信群開展「心理老師對你說晚安」活動,幫助家長調節情緒、更好地做好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校形成有效合力,才能變學校育人「獨角戲」為家校共同參與的「大合唱」,孩子才能更好地成人成才。
  • 2020中小學德育報告發布:近八成學生喜歡思政課 四成學生周末上網課
    12月12日,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2020中小學德育調查報告》重磅發布,這也是首份針對學生、家長、教師、校長等德育相關者的全國性調查報告。報告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發布,一起教育科技德育研究院、一起教育科技測量與評價中心深度參與並提供了技術與數據分析支持。共計超過32萬人參與了本次調查,其中學生14.8萬,家長13.1萬,實現我國東中西部的小初高學段全覆蓋,系統性呈現了我國中小學德育整體現狀。
  • 大學生被要求建家長群,學生沸騰:這群意義在哪
    大學生被要求建家長群,學生沸騰:這群意義在哪隨著現在科技越來越進步,交流也越來越方便,一般在中小學的時候,家長為了更好的和老師交流,也能老師更方便的反饋出孩子的情況,所以大多會建一個家長群,也方便家長們互相討論一下育兒的經驗以及孩子教育方式。
  • 山東建築大學給全體返校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為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現將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各位家長和全體同學。 一、 返校準備事項通知 (一)我校已於 8 月 27 日起,啟動學生分時段返校安排,各學院分批通知學生按時返校。境外學生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學生暫不返校。
  • 謝塘鎮小吹響「活教育」下的家校合奏曲
    為實現「辦有品質的活教育,打造灣區教育新高地」的教育核心目標,踐行多元化、高質量的育人模式,日前,謝塘鎮中心小學多措並舉就,密切家校聯繫,努力吹響「活教育」下的家校合奏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終身的老師。
  • 「誇誇群」「攀比群」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兒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脆弱的家校關係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以家長群為例,其本應扮演家校溝通的橋梁,促進家校共育,卻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詭異的博弈,讓家校雙方倍感壓力。
  • 臺灣省第一所學院暨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同名,建校歷史上百年
    真理大學始建於1872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在當時是由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為傳教、教育及醫療之用而興建,是臺灣省內教育史上第一所學院暨大學,也是臺灣基督宗教大學校院聯盟之一,因此真理大學與基督教有著密切的聯繫,從跨進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就能感覺到四周的宗教元素,甚至當時所授的課程還有神學聖經道理,這也是真理大學與眾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