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中國古代玻璃的研究與評述,令人大跌眼鏡

2021-01-19 玻璃大王劉永剛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文物不斷流失,從20世紀20年代起西方開始討論中國古代玻璃的起源問題,也出現了對中國古代玻璃的化學成分分析和研究。

對中國文物研究中,最早的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的古代玻璃是從埃及傳人的,代表人物如德國的Neumann,他認為中國發掘出的古代玻璃是從埃及傳入,中國自己製造玻璃要比歐洲遲得多]。另一俄國人Farmakovski則提出,古代中國不存在專門製造玻璃的技術和作坊,和陶瓷相聯繫的釉料是可能有的嗎。到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看到一些具有中國古代藝術特徵的玻璃製品後,認為「料器」在中國漢、唐已有,而吹制玻璃技術最早在17世紀或18世紀出現。但是,從日本出土的彌生時代(前300一公元300)的古代玻璃,被認為從中國傳去,就說明中國早就有玻璃。

西方在20世紀30年代後的有關中國古代玻璃的文章和書籍大多數引證自Seligman與Beck的工作些。他們從加拿大傳教士懷特(W.C.White)手中獲得1928年在洛陽市東北方20餘公裡的金村古墓中的珠子、鑲嵌玻璃珠的銅鏡和帶鉤,年代跨越漢至唐。w.C.White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是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奠基人之一。20世紀20-30年代來華,任河南天主教區主教,其間收集了大量的中國出土文物,並編寫了Tombs of Old Lo-Yang(《洛陽故城古墓考》)一書]。他把收集到的中國古代玻璃捐獻給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Seligman與Beck用光譜分析玻璃化學成分方法,發現在漢和漢以前的54個樣品中含PbO的有52個(佔96.3%)、含PbO和BaO的有39個(佔72.2%);唐代以後的15例中,含BaO在5%以下的有7例(佔46.7%)、不含BaO的有8例(佔53.3%)。這些化學成分獨特的古代玻璃驚動了西方。西方到7世紀從希臘的羅得島才發現含PbO的玻璃,而含BaO的玻璃要到18世紀後才有,但是他們堅持遠東玻璃起源於西方「]。在他們的著作中對中國玻璃珠的圖形、色彩及藝術設計做了比較仔細的描述,並與埃及等西方古國的玻璃珠作比較,認為較為相似,這是他們做出以上結論的主要依據。在20世紀30到40年代對中國古代玻璃的分析和探究起源的類似的文章也較多,20世紀中葉後物理分析方法應用於不破壞分析,因而有關中國古代玻璃的分析結果也在增多。

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Turner在綜合分析各國古代玻璃成分後還認為,含PbO的玻璃在埃及、中東和印度於公元前已有,中國玻璃起源於埃及。蘇聯學者Bezborodov則根據中國發達的古代文明及陶瓷的發展,認為中國在公元前有可能出現自己的玻璃製造技術,同時中國古代玻璃中含有大量的BaO是其他國家古代玻璃所沒有的。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J.Needham)認為,含PbO的古代玻璃在西亞也是不多見的,而含BaO的玻璃在西方更沒有見過。當然,不能認為BaO是作為鉛礦的雜質引入的,因為同時代有很多只含PbO而不含BaO的玻璃,BaO是人們為降低熔化溫度和增加光澤而有意識加入的。他還認為最早的中國古代玻璃可推到春秋和戰國時代。中國古代玻璃是不透明的,東漢以後有可能出現透明玻璃和吹制技術]。

日本學者丸山次雄曾系統地報導了古代玻璃的歷史研究,詳細地介紹了埃及、地中海區域、古羅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古代玻璃情況,但是由於病故而中斷了關於中國古代玻璃情況的分析]。與其同時期的渡邊逸郎,在談到日本的古代玻璃發展時,他提出在中國漢代,玻璃製造技術是由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從中亞傳至中國(洛陽),然後再從中國經朝鮮半島(慶州)傳至日本。主要的依據是早期中國和日本的琉璃珠(鑲嵌珠,又稱蜻蜓眼玻璃珠)的造型與西方的酷似兇。山崎一雄根據日本古墳時期出土的古代玻璃成分與中國漢朝玻璃成分的一致性,即含大量的PbO,確認中、日玻璃製品交流始於漢代]。在朝鮮北部也出土了2世紀的玻璃,認為由中國傳入。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The Corming Museum of Glass)用現代分析方法對中國古代玻璃樣品做了比較仔細的分析叫,也進行了介紹,對推動中國古代玻璃的研究起了積極的作用。

EngleA在20世紀70年代對中國古代玻璃製造做了一個較系統地介紹]。比較多的篇幅是在Seligman和Beck文章]的基礎上介紹中國玻璃珠的圖形、藝術和製作以及中國古代玻璃的成分,由於引用「外來說」,他對中國周邊少數民族與中原的關係和來源介紹得比較多,這對我們進一步研究中西古代玻璃交流是有幫助的。這時國外其他博物館根據其收藏,也有系統介紹中國古代玻璃的文章叫.但因為都是收藏品的文物介紹,所以科學研究的價值就不太大。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國外對中國古代玻璃技術發展的總看法大約為:中國早期的琉璃珠與埃及的護身器的鑲嵌玻璃珠很相似,估計在史前已有貿易來往。BaO和PbO共存是中國古代玻璃的特徵,主要出現在戰國和西漢時期,古代玻璃主要為仿玉器,以中國的璧為代表。羅馬帝國時期,從波斯來了玻璃製造工匠,引進了玻璃吹制技術。14世紀伊斯蘭玻璃影響到中國的搪瓷(瓷釉)的設計,15-16世紀浮雕玻璃的製造是由歐洲傳教士指導的。加拿大的Warmer與Bimsonl2l測定出唐代乳白玻璃的乳白劑為CaF,與NaF晶體,認為中國使用董石作乳白劑比西方早。根據Tumer與Rooksby分析,西方古代玻璃在6世紀用氟磷酸鹽作乳白劑,到14世紀廣泛應用西方到19世紀才使用董石作乳白劑。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朝貢關係研究評述
    從這個意義上,研究已經成為歷史的非西方世界的地區性體系或國際秩序,不僅具有重構一個完整和客觀的世界歷史之學術性意義,對於重新建立一個更加合理和完善的國際新秩序無疑也有重要的「溫故知新」作用。國內外學界歷來重視對古代中國朝貢關係的研究,即是因為朝貢制度曾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傳統關係的主要形態,進而成為近代以前以中國為中心之整個東亞地區的一種基本國際關係形態。
  • 與中國無關,兩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要先說一下,這兩件事情,確實都與中國無關。但這兩件事情,真讓人大跌眼鏡,不僅美國人搖頭,英國人嘆息,很多人看完,都是五味雜陳。第一件事,剛看了一下,上了推特的熱搜。川普又去打高爾夫了。美國人大跌眼鏡,幾乎一面倒的批評。看到一位美國演員的帖子:我的奶奶昨天90歲生日,她將我拉扯大。但因為病毒,我今年都還沒能去看望她。
  • 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
    如今他的日記公開,令人大跌眼鏡。說起影響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我們都會想起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然而除了他們的成就,我們對他們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就拿愛因斯坦來說,愛因斯坦一生中發表過很多的觀點,他也曾經評價過中國人,那麼大家知不知道愛因斯坦當初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呢?歷史的真相總會讓人大跌眼鏡。
  • 三隻獅子 欲 捕食落單犀牛,結果令人大跌眼鏡,不可思議的一幕
    三隻獅子欲捕食落單犀牛,結果令人大跌眼鏡,不可思議的一幕 我們到野生動物園裡遊玩的時候應該可以看到犀牛這種動物,如果能夠近距離觀察的話,可以看到它們的皮膚非常的粗糙,還有很多的細紋。
  • 中國古代玻璃起源成謎
    中國古代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地位獨特。中國玻璃起源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陝西寶雞茹家莊、河南洛陽中州路等地的西周墓出土過人造珠管,呈白、淺綠或淺粉色,不透明,質地疏鬆,有人稱之為西周玻璃,認為它們是中國最早的玻璃。但這些人造珠管的成分主要是氧化矽晶體,還不能稱作玻璃。
  • 三隻獅子欲捕殺落單犀牛,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幕
    三隻獅子欲捕殺落單犀牛,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幕獅子作為草原上的霸主,其實力是非常強悍的,而犀牛雖然看上去體型笨拙,但其尖長的牛角便是它們保護自己的利器,而這兩種動物碰上又會是怎樣的一場角逐呢?
  • 陳冠希時裝造型翻車 高腰紅褲子令人大跌眼鏡
    一直以潮人自居的陳冠希,今年10月剛滿40歲 ,17日他在微博發布了幾張新造型,不得不說這次的造型令人大跌眼鏡,女氣的平頭搭配黑色背心、紅色高腰褲、棕色皮鞋,胸前還背個黑色包包,十足阿叔樣。
  • 不愛「肌肉男」偏愛「小肚腩」:淺析古代中國與西方雕塑的差異
    《上新了·故宮2》中曾展示過乾隆帝最愛的一件「國之重器」——《大禹治水圖玉山》,這件寶物高224釐米,寬96釐米,底座高60釐米,重達5350公斤,以名貴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造而成,技法與石材結合之巧妙令人驚嘆,也讓中國雕塑藝術展露光芒。
  • 日本最強的空手道大師:一生僅有一次出手,招式卻令人大跌眼鏡
    功夫,作為中國的代名詞,無疑是中國的驕傲。然而今天的功夫,精髓卻是漸漸被摒棄了。曾經的功夫,講究的是「實戰」,然而到了今天,卻逐漸沒落成為了「強身健體」的存在。更甚至,一些「武術大師」以真功夫為幌子,招搖撞騙某取錢財。對於中國而言,這自然是不好的影響。
  • 中國眼鏡鼻祖第一人,明朝的小秀才…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他喜愛科學研究,尤其對機械製造頗有天賦,如今不再科舉,便刻苦鑽研西方傳入的數學知識,探討測量、幾何之法。眼見許多人視力不佳,做事不便,孫雲球暗下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02據記載,遠在宋朝,便有人嘗試用水晶糾正視力。
  • 中信信託踩雷假央企,令人大跌眼鏡
    作者:萬國朝中信信託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信託公司,還是管理資產最多的一家信託公司,信託資產高達1.57萬億,其它各項核心指標均位居行業前列,被稱為信託一哥也是當之無愧,不過下面這個案例卻讓人大跌眼鏡。11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更新了一份民事判決書,原告是中信信託,被告是青龍滿族自治縣恆泰實業有限公司、恆泰曹妃甸能源有限公司和中海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每日科普】一千年前沒有眼鏡,近視了該怎麼辦?
    根據西方史料記載,13世紀80年代的義大利佛羅倫斯,一名義大利光學家與一位生活在比薩的義大利人共同發明了西方史上第一幅真正的眼鏡。1352年,託馬索•達•莫代納(Tommaso da Modena)繪了一幅戴眼鏡的人出現的畫,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有「眼鏡」出現的畫作。
  • 藏在中國文化裡的秘密:西方上帝竟是中國古代帝王!
    現時,西方所尊崇的最高神是上帝,這與中國的最高神玉皇上帝是同一個人物。由於古代的西方文化方面的發展與傳播,都是從東方的中國祖先而後裔得文化傳播和展而來的。在傳播發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方便記述傳播,西方只尊稱之為上帝,而中國本裔後代卻歷代給賦予了新的名字和生命力。其實不管是西方的上帝也好,東方的昊天玉皇上帝也行,他們都是名異而人同,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
  • 10月新番小總結:王道熱血人氣爆表,原創國漫令人大跌眼鏡
    的《在魔王城說晚安》了,儘管該作是一部猛男必看的萌系作品,而且單元劇的創造略顯單薄,但是本作充滿槽點的劇情和搞笑的情節實在是令人慾罷不能,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可愛就完事了吧~十月新番續作上面,口碑榜上算是《oneroom》第三季直接屠榜,《地錯》緊隨其後,《點兔》第三季雖然有前作的劇情限制了觀看門檻,但是它的口碑和人氣依舊不能小覷。
  • 中國古代的窗戶紙一捅就破?老祖宗的防偷窺妙計,令人心生敬佩
    中國農村有句俗語:窗戶紙一捅就破,表達的是某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稍稍提一下便會挑明。久而久之,古代的窗戶紙在人們心中,早已變得脆弱不堪,不但能輕易捅破,也許還會暴露隱私,十分不靠譜。可是,古代的窗戶紙真的會一捅就破麼?難道古人沒有防偷窺的妙計麼?
  • 走出「漢學心態」:中國古代歷史研究方法論芻議
    如果試圖推動中國古代歷史研究走向深化,那麼走出漢學心態、重建學術自信,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任務。西方學者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無不是站在以西方為主體的立場之上,既有意無意地受到其本民族不同歷史經驗的影響,又受不同地區漢學學術傳統的制約,因此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解讀存在著明顯不足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中國古代瓷器是如何影響西方國家的?只能模仿無法超越的文化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無數外來的民族都會融入這個大家庭中,成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而文化是方方面面的,在西方眼裡,中國除了科技之外,還有兩樣讓他們痴狂的東西,它們就是:絲綢和瓷器。一個是穿的,一個是用的,每當有海外某某拍賣場宣傳,聲稱拍賣乾隆年間的瓷器都會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這些都是從中國流出去的文物,以天價的成交更讓我們心痛。而古代的瓷器是如何影響西方國家的?
  • 勇士4500萬雙星令人大跌眼鏡,還不如交易哈登
    勇士4500萬雙星令人大跌眼鏡,還不如交易哈登
  • 江蘇鹽城大豐警方又抓獲一名男子,其所作所為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2020年1月23日消息,1月20日,江蘇省鹽城市公安局大豐分局抓獲一名男子,其所作所為著實令人大跌眼鏡。據了解,這起案件的破獲,還要從男子王某的報警說起,近日,王某走進了鹽城市公安局大豐分局城西派出所,稱其遭遇了詐騙。
  • 為什麼中國老闆愛研究兵法
    胡雪巖的故事是中國古代商人的縮影,成為紅頂商人比具備出眾的商業智慧或經營理念更為重要。儘管一些學術研究證實,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發達程度與西方極為接近,譬如《中國經濟思想史》這本書就寫道,「在十八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成為科學以前,中國的古典經濟思想敢於與世界上同一時期任何國家的經濟思想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