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氣死人!貝索斯在計較登月,馬斯克載人火星登陸四年後發射

2020-12-22 單身狗說機

隨著我國最近的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任務引起國際方面廣泛的關注,各國也紛紛發布太空相關的訊息,蹭了一波熱點。

而馬斯克的星艦原型測試機SN8這兩天則進行了測試,雖然最終爆炸了,可是馬斯克笑成了傻瓜。

翻譯:火星,我們來了!!

這一次SN8的測試任務比以往都更有突破,之前的原型機測試都是只跳躍到150米的高度,然而這次SN8挑戰的是15公裡的高度,前面的8分鐘都一切良好,最終在觸地回收的那一刻,化為了碎片。

SpaceX剛創立的時候,馬斯克就定下了目標,要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還要把自己葬在火星。

從剛開始的獵鷹1號,經歷了三次發射失敗後,成功在2008年9月29日成功發射一次,在接著的2009年7月14日,獵鷹1號吧馬來西亞地球觀測衛星RazakSAT送上了地球軌道。

之所以成為1號,是因為它只有單個引擎。

這一次成功之後,馬斯克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就開始開發獵鷹9號。

顧名思義,獵鷹1號是單引擎發動機,9號當然是9個發動機。

獵鷹9號可以將1315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

獵鷹9號成功發射後,他又開始搞回收。

另一方面,SpaceX也悄悄地跟NASA籤訂了合同,開啟太空商業運輸,於是開發了龍飛船。

在2012年,龍飛船成功地對接到了空間站,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讚譽。

這是私人公司,首次對接國際空間站。

而後在2018年,由三個獵鷹9號火箭為基礎的核心助推器組成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把一輛特斯拉給帶了上太空。

獵鷹重型火箭此舉,也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熱議。

而後的獵鷹重型火箭的雙側助推器成功實現回收,更是奠定了火箭回收的一大裡程碑。

而就在最近,龍飛船成功載著4名太空人帶到國際空間站,完成了一大壯舉。

反觀前些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開了個藍色起源,也打算做太空商業運輸,並且宣布要為阿爾忒彌斯計劃提供運輸,要送人類第一位女性上月球,還給出了全套載人登月解決方案。

國際電商巨頭,跨界起來,也很可怕,直接對標馬斯克的SpaceX競爭火箭回收技術。

但是,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始終是沒能比得過馬斯克的SpaceX,貝索斯旨在爭搶NASA的訂單,而馬斯克「男兒志在火星上」。

這個月馬斯克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SpaceX將在2026年,把第一個人送上火星,而如果順利的話,這個時間將提前到2024年。

當NASA還在籌備阿爾忒彌斯,馬斯克已經很自信自己能夠把人送上火星。

或許,在有生之年,我們真的能夠看到人們來往火星與地球。

相關焦點

  • 我國計劃2045年火星載人飛行,美國計劃2033年,馬斯克2024年!
    對於登陸火星,當前最火的莫過於馬斯克了,別人還在ppt或者無人探測器的時候,他已經在製造可以登陸火星的星艦了。不過不僅僅是馬斯克,我們國家也有登陸火星的計劃,計劃2045年進行載人登陸火星!自從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前後進行了5次登月後(共6次,其中一次因液氧箱爆炸而終止),人類再也沒有到達過月球。步入21世紀以後,各國探測太空的熱情日益高漲,而且發展載人登月能力是各航天大國的中短期主要目標。美國已經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俄羅斯和中國都計劃在2030年左右進行登月。除此之外,歐洲、印度也有相應的載人登月計劃,看來頗有航天「戰國時代」感覺。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龍飛船和獵鷹9號的組合只是他「火星殖民」野心的雛形,在他的規劃中,升級版是Starship火箭,這個專為未來星際飛行打造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往火星、月球運送多達100噸的有效載荷,也能夠載客100多人。而龍飛船只能將7人和6噸貨物送入空間站。(火箭發射前兩位太空人鮑勃·貝肯和道格·赫利在龍飛船艙內。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龍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龍飛船和獵鷹9號的組合只是他「火星殖民」野心的雛形,在他的規劃中,升級版是Starship火箭,這個專為未來星際飛行打造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往火星、月球運送多達100噸的有效載荷,也能夠載客100多人。而龍飛船只能將7人和6噸貨物送入空間站。
  • 2026年送人上火星?馬斯克:兩年後發射無人運載工具
    馬斯克堅信SpaceX2026年送人上火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12月1日說,他依然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到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高度自信」。  馬斯克當天說,這一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如果我們運氣好,可能4年」。
  • 阿波羅8號太空人安德斯炮轟NASA:載人登陸火星「愚蠢」
    現年85歲的阿波羅8號登月艙駕駛員比爾·安德斯(Bill Anders)日前對BBC稱,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是「愚蠢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籌劃新的人類登月任務。外界認為,該機構想通過此計劃積累經驗和探索技術,以便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鋪路。 NASA沒有對此置評。 半個世紀前的1968年平安夜,阿波羅8號(Apollo 8)首次搭載人類抵達月球軌道。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不過,公司關停後,比爾航空曾發射火箭的土地沒有閒置太久,因為埃隆·馬斯克接手了。馬斯克不是心血來潮。科幻小說迷的身份加上NASA對2029年有一顆小行星可能砸向地球的預估,使得他開始嚴肅考慮解決方案:找另一顆宜居的行星。而金星大氣酸度太高,水星又離太陽太近。於是,他把寶押在了火星上。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收藏版)
    北美東部時間5月30日,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平臺,SpaceX載人火箭DM-2(Demo-2)任務蓄勢待發,在經歷了5月27日發射取消後,第二次發射讓大家顯得更加緊張。  ●2011年太空梭退役後美國本土首次載人航天發射  ●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第一飛  ●全球私營太空公司載人航天第一飛  ●全世界第9款載人飛船發射(蘇聯東方號飛船、美國水星號飛船、蘇聯上升號飛船、美國雙子座飛船、蘇聯聯盟號飛船、美國阿波羅飛船、美國太空梭、中國神舟飛船之後)  ●美國第5款載人飛船發射(水星號飛船、雙子座飛船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當馬斯克離火星更近一步時,波音在哪裡?
    二、銳意進取,後浪要上太空、要去火星與波音這種故步自封截然不同的是,馬斯克、布蘭森、貝索斯等「後浪」在取得功成名就之後,仍然冒著機毀人亡的風險,一次次的試驗,開始在航天這一高科技領域踏上自己的腳印。1、SpaceX從星鏈到火星從2011年美國把自家的太空梭退役之後,美國要想送太空人上太空都是需要藉助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當然這需要交一筆不菲的船票。但隨著5月31日SpaceX載人龍飛船的成功發射,美國人重新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而達成這一成就的關鍵就是身為「鋼鐵俠」馬斯克等整個SpaceX的銳意進取。
  • 很多人不看好馬斯克Space X公司的「獵鷹9」載人火箭能夠發射成功
    不過08年金融危機爆發,馬斯克公司的火箭三次發射都失敗,數千萬美元都在火箭爆炸後形成火球灰飛煙滅,特斯拉也瀕臨破產。一般人很難堅持下去,馬斯克多次被媒體報導已經破產,但他堅持了下來,之後扭虧為盈,不斷壯大。
  • 馬斯克還高興的大呼「火星,我們來了」
    事後,馬斯克還高興的大呼,「火星,我們來了!」飛船未能安全著陸並未影響馬斯克的心情,他止不住的激動和興奮,繼而連三地發推,「我們獲得了所需的所有數據,恭喜SpaceX團隊」。馬斯克表示,他對自己的飛船在2024年載人登陸月球、2026年載人登陸火星充滿信心,「SpaceX的新一代星際飛船在通往火星的道路上成功地邁出了一大步」,「新一代飛行系統成功上升、成功切換到集管箱、精確控制到著陸點」。
  • 為何不把太空人送上火星?就像載人登月一樣,是什麼在限制我們?
    為什麼不把太空人送上火星?就像載人登月一樣,是什麼在限制我們?從我們有能力飛出地球之後,尋找類地行星就成為了科學家的目標之一。在探測器不斷發射後我們也認為在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上,存在水資源的可能性極大,同時還有甲烷氣體的存在,所以很多人認為,火星就是下一個人類可以生存到家園,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們有很大的希望和可能性會登上火星生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消息確實足夠振奮人心。
  • 馬斯克:太陽將吞噬地球,2050年將百萬人送到火星
    在今年7月份,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先後開啟了火星之旅,前往火星進行探索,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航天機構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而這些探測器除了搜尋火星生命的跡象以外,一些探測器還肩負著一些使命,那就是研究火星的環境,為我們人類未來實現載人登陸火星提供參考依據。
  • 馬斯克的「天馬行空」:給豬腦植入晶片,欲載人登陸火星
    馬斯克和他雄心勃勃的一系列「計劃」再次引起全球廣泛關注。今年以來,馬斯克創辦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不斷創造「奇蹟」:新一代運載火箭「星舟」原型機首次試飛,將是全球功能最強大的運載火箭。這是繼該公司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成功降落海面後,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又一進展。
  • 美國登月成功6次,月球上沒有建火箭發射站,人是怎麼回來的?
    美國登月是真是假?由於當年美國登月的影像資料遺失了不少,再加上當時觀看過登月直播的6億人不少都已經離世,所以不少人都懷疑美國當年根本沒有登上月球,直播畫面很可能是在幕布後期處理的效果。不管是否認同,很多人都知道阿波羅11號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但鮮有人知第一個實現在月球附近環繞飛行的太空飛行器,卻是前蘇聯在1959年發射的月球一號無人探測器,而美國提出阿波羅系列月球探測計劃都已經是幾年後了。其實,不僅有人質疑美國登月造假,還有人懷疑當時美國太空人是因為看到什麼不為人知的東西,所以阿波羅17號才成為了他們最後一次執行的載人登月任務。
  • 馬斯克將「回到」火星?Space X 發射龍飛船,美國宇航局借雞生蛋
    事實上,負責「龍飛船」任務的SpaceX運輸火箭DM-2(Demo-2),曾在5月27日因為被擔心會遭到意外天氣的雷電擊中而延遲了發射,幾天後發射時很多人還在擔心。畢竟,當地的天氣狀況並沒有變得更好一些,但馬斯克的SpaceX這次沒有繼續推遲。最後,SpaceX獵鷹9號(Falcon 9)帶著龍飛船(Crew Dragon)DM-2任務發射了。
  • 現已失敗5次:馬斯克計劃建造20個星艦原型,直到掌握登月技術!
    有些人認為這是馬斯克載人登月計劃遇到的重大挫折,但是經過對"星艦"系列原型測試進行整理之後我發現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星艦"發射後上升到了12.5公裡高度,然後再進行姿態調整並返回地面。任何科學試驗都是要不斷突破技術障礙,所以不能以固定的一個點來看待,而是要以動態視角進行分析。
  • 埃隆馬斯克要登陸火星?不,當人們討論這件事時,他就已經贏了
    那麼在登陸月球和登陸火星這兩個項目相比,誰更具有吸引力呢?當然是登陸火星,因為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已經宣布人類登月成功,如果馬斯克繼續選擇登陸月球,那就等於是在重複美國國家航天局的工作,那麼對資本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
  • Space 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到底是馬斯克厲害還是NASA的功勞?
    昨天凌晨,很多人度過了不眠之夜,為了看馬斯克的載人龍飛船發射。心情是複雜的,有些人期待看到特別壯麗的煙花;有些人盼望哪怕沒煙火表演,至少也得出點狀況;可發射非常順利。於是,有些人又說了,老馬是藉助了NASA的力量才成功的,他自己根本不行!
  • 馬斯克怒懟貝索斯抄襲,多年宿敵的新江湖戰事
    ElonMusk推特,來源:推特貝索斯和馬斯克兩人不和是眾所周知的。貝索斯在去4月表示計劃推出與SpaceX對抗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時,馬斯克也曾炮轟其在抄襲模仿。這座發射臺建於1963年,總共執行了94次發射任務,其中包括12次土星五號火箭發射、82架次的太空梭發射任務。為了控制成本,削減高昂的維護成本,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度考慮將該發射臺拆除或者廢棄,但最後還是選擇將其租賃出去。當時,隨著發射任務的增多,SpaceX表示想要租下該發射臺。貝索斯聞訊後表示也想要租,甚至通過向政府投訴來阻止SpaceX。
  • 上世紀美蘇太空爭霸,為啥最終蘇俄一直沒能實現載人登月?
    但要更進一步,比如遠距離探測和載人到月球,前蘇聯就差那麼一點點距離了。而其他的國家就談不上比較了,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前蘇聯不光是載人登月沒有實現,就是探測火星也顯示了巨大差距。火星比金星遠那麼一點點,體積比金星小那麼一點點。就是這個「一點點」把前蘇聯給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