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於2019年停止發行500歐元紙幣,但該面額的紙幣仍可繼續使用及兌換。然而近日,義大利的一份提案卻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該提案除鼓勵電子支付、限制現金使用外,竟還建議取消200歐元和500歐元大額紙幣的流通。
綜合義大利Proiezionidiborsa網站、《每日事實報》、Economyup網站報導,義大利的現金管控措施將進一步縮緊。為應對疫情,義大利4月曾成立了經濟與社會工作專家組,由沃達豐前執行長Vittorio Colao領導。專家組近日提交了一份工作計劃,其中包含一項有關鼓勵電子支付、限制現金使用的提案,提案提議對使用電子支付的商戶施行免稅、減手續費的政策,此外,還建議歐洲有關部門廢除面額較大紙幣的流通,即500歐元和200歐元紙幣。
政府接連出臺現金管控政策引爭議
報導指出,意政府出臺一系列法令的目的是為有效打擊洗黑錢和偷漏稅等非法行為。歐洲央行已於2019年停止發行500歐元紙幣,因認為500歐元大額紙幣「可能助長違法活動」,有利於包括洗錢、毒品交易、偷漏稅等以現金交易的犯罪活動。該面額的紙幣將逐漸被淘汰。
對於義大利專家組廢除流通面額較大的紙幣的提案,支持者認為,「地下經濟」和現金使用有著密切的聯繫,管控現金的使用可打擊犯罪活動。而反對聲音則認為,銀行管控現金使用的真正動機是客戶在進行電子交易時需要支付手續費。
報導稱,控制大面額現金的使用,在打擊違法行為方面並不會起到太大作用。以美元為例,多年來美金髮行的最高面值為100美元,但這並沒有有效扼制大型國際犯罪行為的發生。而使用現金支付對部分社會群體而言十分重要,出於正當理由,很多人更傾向於使用現金、而非其他支付方式。並且,現金是唯一能夠使民眾即刻完成交易,且無需支付佣金的付款方式。
米蘭知名會計師、經濟刑法專家Bellavi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打擊偷漏稅行為並不是通過限制大額紙幣的流通而進行的。的確,限制大額紙幣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筆資金的流動,但義大利本身已擁有強而有力的反洗錢法規:根據反洗錢法,每月取現超過1萬歐元的用戶需向銀行解釋原因。隨後,銀行會將客戶姓名和交易信息上報給義大利銀行金融信息局(UIF),義大利稅警也將收到具體信息,並對其進行檢查。
現金交易額降至2000歐恐「只會抑制消費」
此外,義大利法律規定,從今年7月1日起,現金交易額由此前的3000歐元降至2000歐元,2022年1月起,額度再降1000歐元(至1000歐元)。超出規定額度的交易必須要使用具有可追溯性的支付工具,如銀行轉帳、信用卡支付等方式。
對此,義大利企業國家聯盟(UNIMPRESA)表示:「(限制現金使用額度等)新門檻很容易被規避,並且在打擊偷漏稅方面很可能根本起不到效果,反而令民眾由於心理原因而收緊消費。目前,我們正在面臨過去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應當要做的是努力刺激消費,而不是削弱家庭支出。」
新冠疫情意外推動意電子支付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冠疫情意外加速了義大利電子支付的發展速度。
根據義大利Netcomm電商協會的數據,2020年前4個月,在線購物用戶新增數量約200萬,而去年這一數字僅為70萬。電子支付公司PayPal同樣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義大利人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共新增約1000萬個活躍用戶,較之2019年增長了135%,交易額增加22%。
報導指出,考慮到全意境內約有85%的交易方式為現金交易(歐洲政策研究中心2017年的報告),隨著政府各項管控新規的生效和實施,義大利電子支付發展勢必將會進一步加強。
本報圖文綜合微信公眾號「意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