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鎮湖刺繡世家「姑蘇繡郎」張雪紙上繡花 探索蘇繡新極限

2020-12-23 視覺資訊

近日,人稱「姑蘇繡郎」的張雪,挑戰紙巾上刺繡。「在面料載體的選擇上,我們這次挑中了紙巾。團隊對比了市面上常見的紙巾品牌之間的差異性。最終選取了一款竹子作為原材料的紙巾,作為這次蘇繡創新的突破口。」張雪表示。

據介紹,韌度高的紙巾紋理,排列都十分緊湊,為了蘇繡成品的美觀性,他們採用了行業內最小號的針,搭配最為精細的繡制絲線。經過傳統蘇繡工藝不斷的分絲處理,整幅作品最粗的地方,為一根絲線的1/16,細的要達到1/128。這些精細的操作,都是機器無法實現的,全靠著一雙巧手,精準把控。同時,為了與竹漿紙的概念構成聯繫,讓繡品成為一個整體,張雪此次構建的主題,也是自然生態,將自然的風景,繡製成畫,傳達一份美好的愛與和諧。

張雪生在鎮湖刺繡世家,母親是擁有兩項刺繡國家發明專利的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蘇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近年來,張雪及其團隊致力於將傳統繡技融入現代審美,不斷探索著蘇繡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思路。(蘇報訊趙蒙超 編輯:李俊鋒)

相關焦點

  • 刺繡《星空》:「姑蘇繡郎」張雪針尖上的蘇繡宇宙
    在去年7月世界技能博物館首批展品交接儀式上,有一件現代感十足的刺繡作品——《星空》。這件曾獲江蘇省藝博獎金獎的蘇繡作品,是薛氏刺繡第四代傳人——張雪的作品。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張雪不是「繡娘」,而是一位「繡郎」。
  • 傳統蘇繡的創新!vivo和新華網聯手拍攝蘇州篇短片
    眾所周知,「蘇繡」最能代表蘇州的文化底蘊,所以該短片中選取的主人公是「中國刺繡之鄉」鎮湖的一位優秀繡郎——張雪!蘇繡與極簡風的碰撞瀕臨太湖的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歷史悠久不說,文化積澱也非常深厚,所以一直被譽為「中國刺繡之鄉」,蘇繡繼承人在當地非常受尊敬。
  • 繡花郎張雪:讓世界文化遺產蘇繡回歸生活
    放棄留學、辭了金融公司的工作,小夥子張雪拿起了繡花針,當起了繡郎。這個決定讓同學、老師、親友們都大為吃驚,同學們大多數在銀行工作,有人甚至笑話他。    「現在年輕人學蘇繡的太少了,我要把這個技藝傳承下去。」張雪總是要不斷給人解釋他的選擇。
  • 新華網攜手vivo走進蘇州 至簡美學賦予蘇繡新生
    這一次,讓我們隨著新華網和vivo一同走進蘇州,領略蘇州的「雅」和「新」。蘇州江南水鄉的城市景觀一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築——蘇州博物館蘇州的一面是古典格局,凝聚出詩意江南和上千年熠熠生輝的東方美學。當蘇繡遇上極簡風,指尖飛舞詩意之間「姑蘇臺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瀕臨太湖的鎮湖被譽為「中國刺繡之鄉」,是傳統工藝蘇繡的主要發源地。五彩的絲線在繡娘的輕捻慢挑中,逐漸在白色的絲綢上渲染開來,最終變成一副生動靈氣的蘇繡作品。
  • 在淘寶上,靠刺繡做生意的男人
    8年前,張雪是鎮湖唯一一個刺繡的男孩。他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粗糙的手如何駕馭針線,還有外界不可捉摸的審視的目光。早上8點來鍾,張雪騎著自行車出門了。鎮湖地方不大,在這個小鎮上,自行車可以在15分鐘內去到任何一個地方。
  • 蘇繡|是如何成為四大刺繡之首的?
    文化古城蘇州,素有「人間天堂」之稱,在這優美環境裡孕育出的蘇州刺繡藝術,亦早已聞名於世。小橋,流水,人家,園林,崑曲,美食。古典格局,詩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蘇州文明熠熠生輝。蘇繡,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最美麗的情結。那些繡花用的繃布、繃架、蘇針、花線,它們依戀的目光永遠不會離開水靈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孩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它們的目光也不離開。
  • 「鏡花水月」蘇繡團扇,非遺傳承巨匠打造
    姑蘇繡郎張雪就是這其中的代表性傳承人,出身於刺繡世家的他曾拒絕英國利茲大學的Offer,一頭扎進蘇繡的世界中,把蘇繡做成各種時尚好玩的潮流單品。將事前完成的刺繡作品用膠水黏在扇邊的部分,裁去多餘的布料,晾乾後貼上一定寬度的織錦布料。
  • 姚卓:蘇繡「繡二代」擔起新使命
    姚卓出生在蘇州鎮湖蘇繡之家,母親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4歲時她就在母親的影響下拿起繡花針。兩年前從美國學成歸來,這個擁有世界視野的「繡二代」有了更強烈的使命感:將傳統繡技融入現代審美,讓蘇繡走進尋常百姓家。
  • 「繡三代」鬱竹君:「90後的蘇繡當然不一樣」
    新款式新銷路,創新帶來「重生」 今年27歲的鬱竹君出生於蘇州鎮湖的蘇繡世家,她的外婆是「繡聖」沈壽的第四代傳人,母親也是鎮湖有名的繡娘。算起來,鬱竹君已經是家裡蘇繡的第三代傳人了。但在從事蘇繡工作之前,她卻有過一段時間的游離和猶豫。
  • vivo攜手新華網走進蘇州,感受至簡主義下的蘇繡之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佳話流傳了千年之久,足以說明蘇州有著非常大的魅力。那麼說起蘇州,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呢?是小橋流水還是粉牆黛瓦?或者說亭臺樓閣,煙雨濛濛?最近,vivo聯合新華網為我們帶來了蘇州篇的「快樂是什麼」主題城市系列短片。
  • 或許vivo鏡頭下的繡郎張雪,能夠給你答案
    帶著這個疑問,vivo繼探索武漢、深入鄭州之後,這次來到了從古至今被文人墨客所稱讚的蘇州。不同於搖滾朋克風的武漢,也有異於繁忙熱鬧的鄭州,蘇州身上的標籤融合了國人對傳統美的想像:典雅秀麗。而此次vivo聯合新華網,拍攝又一部「快樂是什麼」的主題城市系列短片。
  • 來看看「蘇繡皇后」的手工藝品!
    幾個月後,姚建萍收到了墨西哥總統的感謝信,成為蘇州鎮湖第一位收到   異國總統感謝信的繡娘。蘇州鎮湖,早在2500年前,這裡的每一個女子都善刺繡,形成了,以傳承蘇繡。,讓蘇繡走出國門。把傳統國畫技法與西方油畫的光影變化、透視與色彩變化等表現手法結合,兼以攝影,雕塑,書法等元素,創作出中西結合,古今貫通的新的刺繡;又拓展了蘇繡格局,從小物件刺繡發展成大景觀創作。
  • 獨步天下的「蘇繡」
    蘇繡針法豐富,運針講究變化,繡工細緻,圖案秀麗,構思巧妙,地方特色濃鬱。在種類上,蘇繡主要分為零剪、戲衣、掛屏三類,其中以「雙面繡」作品最為精美。蘇繡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女紅之巧,十指春風。歡迎關注非遺說,明天見。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
  • 借力「一帶一路」蘇繡煥發新生長力
    近日,在江蘇鎮湖召開的「蘇繡:『一帶一路』上的『新名片』研討會」和「版權:蘇繡傳承與發展的『生命線』研討會」上,高端、人才、智能化、走出去等字眼被頻頻提起,蘇繡專家、學者針對蘇繡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蘇繡如何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新名片、蘇繡「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蘇繡營銷策略、智能化的版權保護與創新發展、版權保護如何為蘇繡創新撐起
  • 蘇繡:絕技繡出美好生活
    刺繡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近代以來,形成了蘇、湘、粵、蜀四大名繡,而蘇繡以其「精細雅潔」的特點位居四大名繡之首。江蘇省蘇州市鎮湖是蘇繡的起源地,有著2000多年的刺繡史。今天的鎮湖依然有400繡莊、8000繡娘,還有5000餘人從事刺繡相關行業,「刺繡小鎮」聲名遠揚。
  • 「非遺傳人」呂小怡:讓蘇繡「潮」起來的創意繡娘
    「繡在指間」,這是「行走的非遺集市」裡蘇繡攤位的招牌。在攤位上,有形狀各異的十幾個蘇繡成品,山水、荷花、銀杏與錦鯉甚至萌萌的招財貓都成了傳統蘇繡上的新圖案。這個攤位是由全國青聯委員、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鬱麗勤姐妹繡莊的年輕繡娘呂小怡擺放的。「我想做年輕人喜歡的刺繡,能讓傳統手藝也成為一種流行元素。」她說。
  • 蘇繡:絕技繡出美好生活(文化脈動)
    資料圖片 圖④:江蘇省蘇州市的小學生欣賞蘇繡藝術品。 華雪根攝刺繡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近代以來,形成了蘇、湘、粵、蜀四大名繡,而蘇繡以其「精細雅潔」的特點位居四大名繡之首。江蘇省蘇州市鎮湖是蘇繡的起源地,有著2000多年的刺繡史。
  • 星空蘇繡讓美國NASA驚呆,數次要買都遭拒
    今年非常火爆的神劇《延禧攻略》中,女主角「魏瓔珞」 不僅是一個勇敢堅強、機敏靈活的勵志女子,還有著精湛絕倫的刺繡技藝。然而,在蘇州鎮湖街道,有一名繡娘通過用蘇繡的表現形式,將浩瀚宇宙星空、獅子座流星雨、極光等進行完美呈現,或朦朧唯美,或深邃廣袤,或撼人心魄,這些作品被上傳到網上後,許多欣賞者對此讚嘆不已,繡娘陳英華也被網友們稱作是蘇州版「魏瓔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