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八萬人竟是孔子後裔,最火的明星都是孔子後人

2020-12-17 鍾吾澡雪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的後人也在不斷的擴大,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數百萬人之多,其後裔遍布兩岸四地,甚至海外也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孔子後裔,今天我們要來聊一聊的就是這支唯一被載入《孔子世家譜》的孔子後裔—韓國昌原孔氏。

孔子畫像

說起韓國的孔氏家族,要從韓國孔氏的始祖孔紹說起。孔紹其人,在中國的歷史上基本找不到他的太多詳細記載了,曲阜孔子博物院孔府文物檔案館收藏的1915年《居住朝鮮孔氏族人世系草稿》記載,「文宣王(孔子)五十四世孫孔紹,元順帝時以翰林學士陪魯國長公主下嫁於高麗恭愍王始來東國,官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而韓國方面也是這麼記載的,孔紹是孔子53世孫孔襲封衍聖公孔思晦之弟孔浣的第二個兒子,原名為孔昭,後來為了避高麗第四個王光宗的名諱,改名為孔紹。元順帝的時候陪著魯國長公主下嫁於高麗王,做官做到了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並且在高麗定居了下來,死後就葬在了韓國慶尚南道的昌原市。

位於韓國昌原市的孔子後裔墓碑
韓國清州的一處墓碑,可以看到墓主夫人

可以說韓國孔子後裔都是出自孔紹這一支,孔紹死後,孔紹的後裔們便以孔紹的埋葬之地昌原作為家族的堂號,稱為——昌原孔氏。孔子的後裔在中國一直被優待,並且被封為衍聖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作為孔子唯一一支在韓國的後裔,自然也受到了崇尚儒學的朝鮮王朝的優待,孔紹之子孔帤 (1329-1397)官至集賢殿太學士,同門下侍郎平章事,知鷹揚軍上將軍,千牛衛大將軍。孔帤另一個兒子孔 (1348-1403)也出任過平章事的高官。李朝正祖十六年(1792年),國王考求曲阜孔氏族譜,命本國孔氏以曲阜為籍貫,以示不忘祖先,並且制定了一系列優待政策:孔氏族人讀書,要錄取名學校,平民百姓免除雜役,凡孔氏族人做奴做婢者,一律解除奴婢身份,甚至罪犯也不在杖囚之列,並且仿中國衍聖公制度給孔氏以世爵。這一優待政策使得曲阜孔氏人丁興旺,根據2015年韓國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曲阜孔氏共有89331人,而未改為曲阜孔氏的原昌原孔氏共有276人,合計一共是89607人,為孔子在海外最大的後裔群體,同時也是唯一一個被正式承認的孔子海外後裔,但是曲阜孔氏較晚才開始使用行列表,且有許多並未使用中國孔氏的統一字派,直到20世紀初,隨著去朝鮮的山東半島移民越來越多,使得韓國孔氏後人知道了中國曲阜孔氏的字派輩分之後,便有族人用於起名、改名,或是將本名改為表字。而也正是從這時起,朝鮮的孔氏開始與當時民國時期的孔氏有了書信來往,但是並不見面。他們組織了韓國全國性的曲阜孔氏韓國大宗會,其餘市道也多有各自的宗親會,除組織族人的聯誼活動外,也修建祖墓,編修族譜,名為《曲阜孔氏世譜》。另有《曲阜孔氏大同譜》、《曲阜孔氏族譜》、《曲阜孔氏派譜》等,《曲阜孔氏世譜》是1996年修訂的韓國統譜。1988年,借孔子誕辰,韓國的曲阜孔氏開始組團到曲阜謁廟祭祖,此後幾乎年年都組團到曲阜祭祖。2009年9月24日,《孔子世家譜》第五次大修續修頒譜典禮在曲阜孔廟大成殿舉行,曲阜孔氏韓國大宗會孔大植等七人受邀參加。本次修譜收錄韓國的曲阜孔氏,定名為高麗派,位列《孔子世家譜》五集,是唯一的海外支派,共3萬人入譜。

韓國孔子後裔到曲阜祭拜

現今韓國孔子後裔在韓國也是多有建樹,出現了很多名人,例如前韓國外務部長孔魯明,前海軍陸戰隊司令孔正植,以及出演過《鬼怪》的孔劉,都是孔子在韓國的後裔。

演員孔劉
前海軍陸戰隊司令孔正植

相關焦點

  • 瀏陽有一支孔子直系後裔
    瀏陽有一支孔子直系後裔    並有我省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孔氏家廟  本報7月13日訊(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劉國良 葉小玲)「瀏陽孔氏家廟有很高價值,對研究孔氏家族、儒家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 孔子後人在臺灣:繼續世襲
    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嫡孫,是「中華民國」唯一的世襲官員,而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誕辰紀念日,負責參加臺北孔廟的祭典。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文 柯實  孔子嫡親後裔是最高級別的世襲官員,一邊教書一邊做官,還兩次讓蔣介石幫忙走了「後門」。這些年,孔子後人在臺灣過得挺不錯。
  • 他出生時,產房外都是軍隊,因為他是孔子後裔
    大家都知道孔子,孔子是對中國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偉人,因為他發明了儒家文化,對當時的中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當然就算放到現在,不僅僅是對中國,也對世界眼中的中國造成了影響。世界各地舉辦的孔子學院就是宣傳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可見孔子對國外影響多大。
  • 韓國的孔子後裔,其實與元朝唯一入朝的一位公主有關,你知道嗎?
    你知道孔子的後裔在韓國有哪些優待嗎?孔子後裔能到達韓國與元朝的一名公主有關。700多年前,蒙古先後經過九次徵伐,終於迫使高麗王朝投降。可是元朝統治者有點過分,兄弟沒當幾年,就開始派遣使者要求高麗王朝納貢,從毛皮到綢緞再到筆墨紙硯,反正你有啥就得給我啥。高麗地小人少,不堪其擾,竟然在使者返程的時候,派人給殺了。這還了得?殺了使者相當於折了蒙古大汗的臉面,蒙古鐵騎踏遍天下,這口氣如何能咽下?當時蒙古正處於西徵階段,沒顧得上高麗。
  • 女性首入《孔子世家譜》孔子後裔增至180萬
    記者昨天從設於山東濟南的《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了解到,目前,協會已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登記表120餘萬份。初步整理發現,目前存世的孔子後裔中年齡最小的是今年元旦剛出生的孔氏五十五代嫡傳孔德成的曾孫;而輩份最小的則是遼寧省的一個小女孩,孔氏八十三代。  這次重修正式開始於1999年,是2500年來的第五次大修,上一次重修是1930年。
  • 獅山竟藏了個「珠三角最大孔子後裔村」,八成村民都是孔子後代!
    查閱資料,孔氏家譜堪稱世界上管理最嚴格、完善的族譜,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對每一代子孫的輩分都有明確的規定。「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按照輩分來取名了。」村民孔升潮說,他在族譜裡是第73代孫,「因為擔心會出現很多同名同姓的人,後來我們就改了傳統。」
  • 孟子死後,他的後人是什麼狀態?為啥沒有孔子的後人出名?
    那麼,孟子去世後,他的後裔,又是怎樣的結局呢?實際上,孟子的後人,之所以沒有孔子後人那麼出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孟子這一脈,都是單傳。孟子的後人,創造過一個非常厲害的記錄。從孟子開始,往後連續二十代人,全都是單傳!
  • 現在孔子的後人怎麼樣了?還應該受到尊重嗎?
    看看孔子的畫像,幾千年,特徵都不變,現在的後裔遺傳了哪一點?其實早就不知道在哪斷了,現在是官方需要保留這麼一隻聖人家族,需要他們姓孔而已。 我們國家有氏族階級概念,哪怕時代在變,其實你感覺沒有,其實只是變了一種形式存在,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什麼是社會關係?
  • 孔子後人如何?後代的生活揭秘
    後代的生活揭秘在中國,有一個人被稱為是聖人,雖然有些誇張的感覺,但是孔子對於歷史的影響價值都是有著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和貢獻,中國流行了千年的儒家文化說到底也是孔子搞出來,而其孔子在教育上思想上對後世教育形成也是有著太多的推動作用,在如今的世界上也被尊稱是十大名人之首,但是作為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孔子距離我們真的是太多遙遠了,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孔子的後代子孫,來講講一些後代的生活狀況
  • 「衍聖公」兩千年傳承不斷,孔子後人如今享受啥待遇?工資多少?
    從「奉祀君」、「宗聖侯」到「衍聖公」,孔子的後人在歷朝歷代都備受推崇,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世襲的「衍聖公」從未隨著朝代更替斷絕過。
  • 孔子真是韓國人?韓國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國的回覆讓韓國臉紅
    從端午祭的申遺,再到長白山,我們不難理解一個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下,受到「別人」影響之下的民族為了本民族的自豪感所作的努力,但就歷史史實而言,歸屬問題是要有證據的,是要能說服他人,令人信服的。這不最近便有一些韓國學者,將孔子的籍貫改成了韓國,還給出了三大言之鑿鑿的證據。孔子,作為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我國文化體系之中地位,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衍聖公府:衰敗的孔府宅第 為孔子後人追憶鄉思
    西單府右街西側有一條街道,叫太僕寺街,太僕寺街69號,曾是當年的衍聖公府第。「衍聖公」是宋仁宗賜予孔子後裔的封號,一直到1920年孔子77代嫡孫孔德成繼承「衍聖公」的封號,總共延續九百年。因孔子在中國古代被尊為「聖人」,因此亦有稱衍聖公府為「聖人府」者。
  •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孔子後人跌落神壇!為何被千夫所指
    而在中國有一個家族卻興盛了2000多年,直到現在依然有他的後人活躍於海峽兩岸。在中國任何一個家族地位都不能比擬這個家族,那就是孔子的家族。孔子與他的後裔們孔氏家族的榮耀來源於大思想家孔子。孔子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之一,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2000多年前孔子創立了儒學並周遊列國宣說他的主張。
  • 為何總有人想冒充孔子後裔?以及「孔末亂孔」事件的真實性
    很多人都認為,與「孔末亂孔」這一歷史事件有關。 傳說在唐朝末年,朝廷因為內亂,無暇顧及尊奉孔子嫡裔,於是孔子的第42代嫡孫孔光嗣,在天祜二年失去了世襲的文宣公爵位,只被任命為泗水主簿,僅僅依靠俸祿和原來的家底維持生計。
  • 盤點孔子後人,有出息的不多,孔尚任是一個
    文/令史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有聖人孔子,武有忠義關羽,可謂中國文武楷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聖人孔子的後代們,看看孔氏一門的興衰榮辱。自孔子逝世到司馬遷所生活的漢武帝時期,曲阜孔氏每一代的命運都與大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這讓司馬遷不禁感嘆,天下從君王到賢人,人數不可謂不多,然往往都是在世時顯赫,逝世後便不再知名。而孔子作為一介布衣傳承十餘代,為天下學者共同尊奉,著實可謂是至聖先師。司馬遷之後,歷朝歷代對於孔氏後人的優禮依舊延續不斷。
  • 孔子真是韓國人?韓國學者拿出三大證據,中國網友的回覆讓其沉默
    韓國江原道江陵市在端午時間會有一種特有的祭祀活動,被稱為「江陵端午祭」,雖然和「端午」二字掛鈎,卻和中國的端午節沒有半點關係。曾經因為端午節和端午祭被搞混,還在網絡上引起過不小的爭議。而近年又有一些「孔子是韓國人」的言論甚囂塵上,引發了新一輪的質疑與討論。
  • 孔子家族往事
    儘管歷史考古等資料對於「孔末亂孔」事件的真實性存有爭議,但是孔仁玉振興孔家,卻是不爭的事實。此後到元朝前期的孔子53代孫時,孔子嫡系後裔子孫已達84人,連同上下幾代共有334人——相比五代十國以前,孔子家族歷經一千多年發展卻始終人丁凋零的局面,從五代十國的第43代嫡孫孔仁玉開始,孔子家族的人口繁衍,開始有了大發展。
  • 孔林最新的墓地是孔子的幾世?今後孔子後裔能否再入孔林?
    自古至今,出過三位公認的聖人:文聖孔子、武聖關羽、亞聖孟子。 於是,就有山東曲阜孔林、河南洛陽關林、山東鄒城孟林。 不過,世事無絕對。 河南安陽又出了一個袁林。 可能有人要奇怪了,哪有姓袁的聖人?
  • 孔子後代世襲爵位,孟子後人為何少有名氣?艱難保持二十代單傳
    孟子不及孔子,連他的後人也不及孔子的後人出名。而孔子的後代,世襲國公,位列文官之首,御道行馬,是名副其實的貴族。 除了世襲爵位不及孔子後人,孟子的後代也不及孔子後代人多。樹大分枝,如果把孔氏一族比成樹,那應該是枝繁葉茂的榕樹,孟氏就是戈壁中筆直的白楊。為何如此比喻?
  • 孔子有何身世?竟是紂王之兄後代,六世祖因妻子太美被殺!
    作為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文人,孔子一生倡導「克己復禮」,主張恢復周禮,一定程度上可謂是「周朝死忠」。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從身份上來說,孔子卻與周朝有滅國之仇,因為孔子不僅是商朝王族後裔,而且還是紂王之兄的直系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