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中華黃河故事|聽得見的博物館:運城鹽湖

2020-12-16 運城市僑聯

在山西地質博物館,有一處模擬場景,介紹的是山西鹽礦的主要開採地——運城鹽湖。

要了解運城鹽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鹽湖?

運城鹽湖

鹽湖通俗來講,就是鹽度比較高的湖。我們一般看到的湖屬於淡水湖,比如鄱陽湖、洞庭湖等,這些湖水中每升水大約含有一克的礦物質。如果每升水礦物質含量大於一克時,我們把它稱為鹹水湖,比如納木錯和青海湖等。如果每升水的礦物質大於35克,也就是超過海水的平均鹽度時,我們才把它稱為鹽湖。

運城鹽湖是我國四大鹽湖之一,它也是世界上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由於它的湖水密度和中東的死海密度非常相似,而且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運城鹽湖又被稱為「中國死海」。

運城鹽湖湖水密度之所以這麼高,離不開它得天獨厚的環境因素。在生活中,把湯調鹹無外乎兩個方法,要麼是多加鹽,要麼就是在開始時少放點水。這樣的話,就能使湯中的調料始終保持較高的濃度。運城鹽湖的形成其實和調成一碗鹽湯的原理是一樣的。

在距今約5000萬年前,中國境內發生了一次巨大的造山運動,這次地殼運動使得運城南部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低洼地形,這樣的低洼地形在暴雨洪水的情況下很容易匯聚成湖,為鹽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條件。

其次,這個地區周圍存在有大量的含鹽類巖石,這些巖石在長期風化剝蝕以及地表水的溶蝕下,巖石中易溶的鹽類物質就會源源不斷地被帶到湖水中,這就使得湖水中的鹽類物質越來越多。

另外,這次造山運動使運城北部的峨嵋嶺發生抬升,原有的地形被改變。被抬高的峨嵋嶺,阻擋並改變了原來流經運城的汾河水的流向,汾河轉而向西流,經萬榮縣直接匯入黃河。這樣一來,原來流向運城盆地的淡水斷流了,運城湖盆中的淡水因得不到補充而進一步鹹化。

最後,這個區域處於乾旱—半乾旱大陸性氣候環境,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4.2~5.7倍。湖水因之不斷蒸發濃縮,含鹽度越來越高,水不斷鹹化,最終發展成為鹽湖。

運城鹽湖鹽礦的開採歷史約有4600多年,是當時山西乃至全國鹽礦的主要開採地。由於鹽是人類機體所必需的礦物質,也是人類發展必不可少的資源,所以鹽類作為一種戰略資源歷來為兵家所爭奪,由此而引發的戰爭非常多。有人考證,著名的中華第一戰黃帝大戰炎帝的阪泉之戰,以及後來黃帝大戰蚩尤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運城鹽湖,運城鹽湖邊上現在仍有個蚩尤村。人們推測,戰爭的起因正是為了爭奪鹽礦。

到了現代,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鹽」的含義早已極大擴展,遠遠超出了食鹽的範圍。目前,運城鹽湖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無水芒硝出口基地。鹽湖產的鹽主要是工業用鹽,這裡的「硝」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是生產洗衣粉和肥皂的主要原料。

圖片來源:山西地質博物館

近年來,隨著對運城鹽湖的研究逐漸深入,人們還發現,鹽湖湖底還沉積著一層厚厚的淤泥。這些黑色的淤泥是幾千萬年來逐漸沉積下來的,裡面含有十分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目前,運城鹽湖區充分發揮這些天然的資源優勢,開發了很多旅遊養生項目。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到那裡去體驗一下鹽湖漂浮浴、黑泥浴、健康理療等項目,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饋贈。

相關焦點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運城鹽湖!炎黃子孫都可以到這裡追根溯源!
    追本溯源跨越歷史華夏之根大河之東華夏民族乃炎黃子孫,運城乃華夏之根。毋庸置疑,華夏始祖黃帝,與運城這方水土密不可分。但近現代史學家經過嚴肅考證,認為黃帝、炎帝、蚩尤幾個部族的大戰,都發生在今天的黃河中遊,也就是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陝西東部一帶。而具體到戰爭地點,近現代史學家則明確指出,在今天運城鹽池附近。
  • 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⑧│退鹽還湖,四千歲運城鹽湖將恢復本貌
    新京報訊(記者 王姝)具有4000多年開發歷史的運城鹽湖,將迎來其漫長生命期的一次重要轉型,「退鹽還湖」,恢復「湖」的本來面貌。9月25日,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運城鹽湖鹽文化博物館。
  • 驚豔:山西運城鹽湖突現「鴛鴦鍋」半紅半綠
    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地理環境位置境域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腹地,秦晉豫黃河轉彎處,南依中條山,北靠峨嵋鳴條崗,東連涑水瑤臺,西接黃河古渡。
  • 南陽行思研學之 研學三門峽天鵝湖、函谷關、地坑院、運城鹽湖 兩日活動
    近距離欣賞與拍攝三門峽市天鵝湖景區、黃河落日下的、數千隻天鵝紛飛、嬉戲、翩翩起舞的景觀;7.走進地平線下的古村落、地下的四合院--地坑院8.品嘗陝州特色美食十大碗「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是對地坑院最真實的描述。
  • 山西運城旅遊,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解州關帝廟,永樂宮壁畫精美
    山西省運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代因為鹽運之城得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運城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了解一下運城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中國死海運城鹽湖(運城市鹽湖區解放南路365號),號稱中國的死海,他是世界最大的內陸淡水湖 ,黑泥洗浴,鹽水漂浮,值得一遊 ,網紅打卡之地,鹽湖還是很贊的,風大,可以放風箏,晚上路邊還有很多小吃的,晚上熱鬧,有唱歌的,跳舞的,也有坐在河邊吹牛的,談情的說愛的。
  • 黃河金三角,中華文化的源頭,來此重溫一遍中華5000年的文明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中華文明的發源便是從黃河金三角開始,早在幾千年前,華夏始祖炎帝黃帝就活動在這一區域,所以有了中華五千年看山西這句話。山西是黃河流經的九個省份之一,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一路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古至今,黃河經歷多次改道,但黃河金三角這一位置變化很小,由此可見,黃河金三角這一片區域是非常特殊的。黃河金三角是由山西運城、臨汾、河南三門峽、陝西渭南共同組成。
  • 運城電視臺《魅力開發區》專訪清控創新基地(運城鹽湖高新區)
    近日,運城電視臺《魅力開發區》欄目專訪清控創新基地(運城鹽湖高新區),並邀請基地副總經理孫彥龍對基地未來的規劃與運營目標做了詳細介紹。以下內容來源於《魅力開發區》:今年以來,鹽湖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 鸛雀樓觀黃河奔流,鹽湖池享神奇養生!金牌導遊帶您遊運城
    唐代大詩人王之渙「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絕句,讓其聲名遠揚;這裡,還有戲劇《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有體態壯碩的唐代黃河大鐵牛……沒錯,這裡就是運城。3天時間內,採訪團先後探訪了李家大院、永樂宮、普救寺、鸛雀樓、中國死海·運城鹽湖、蒲津渡遺址博物館、河神廟等景區、景點。
  • 山西旅遊,告訴你那些你不知道的地方,中國死海運城鹽湖
    接下來又要到新的地方去了,想來想去,我們一行人還是到了運城市的另一端,那就是有中國死海之稱的鹽湖,這個地方就神秘了,為什麼會有中國死海之稱呢,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由於地處腹地,中國的母親河黃河的轉彎處,南依中條山,北靠峨眉鳴條崗,東挨涑水瑤臺,西接黃河古渡。湖水面積很大,自古就是產鹽的地方。
  • 景區說之運城鹽湖
    這裡的死海是外國的,小編今天給您介紹一下中國的死海——運城鹽湖。運城鹽湖曾以其4000年的產鹽史聞名全國。它形成於距今約5億年前的新生紀初期,面積約120平方公裡,同著稱於世的以色列死海一樣,同屬內陸鹹水湖。以色列死海黑泥以氯化物為主,運城鹽湖黑泥以硫酸鹽為主,兩者都富含有益於人體的礦物質元素,且均在同一數量級上。對人體的健康作用「異湖同功」。
  • 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致力於運城青少年的英語普及教育
    在這裡推薦魔耳國際英語,魔耳國際英語適合3-15歲的幼少兒學習,科學劃分學習階段,聽力優先,讀寫並重,以學生為主體,全方位發展,情景故事貫穿始終,關注真實生活,聽說玩演,避免「啞巴英語」。山西運城鹽湖魔耳英語培訓學校校區
  • 運城鹽湖!這些美圖刷屏
    鹽湖景區內,火烈鳥展翅飛翔。新華網 發(薛俊 攝) 自11月份以來,火烈鳥再次飛臨運城鹽湖景區棲息越冬。它們或低頭覓食,或展翅飛翔,成為冬日鹽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運城市持續加大鹽湖景區生態保護力度,為鳥類越冬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吸引越來越多鳥類棲息。
  • 運城鹽湖迎來了直通公交,33路連接起舜帝陵與鹽湖兩個4A景區
    運城又一個景區開通直達公交,繼99路開通至嵐山根景區公交後,運城鹽湖也迎來了直通33路公交。運城鹽湖作為運城的知名景點,每年遊客不斷。但只有66路和88路公交經過鹽湖景區路口,遊客要到達景區內還需要行走幾百米距離。
  • 山西運城有鹽湖,鹽分究竟有多高?
    圖-山西省運城市人文地圖這個湖就是河東湖,也叫鹽池、河東鹽湖或者運城鹽湖。此湖湖水擁有比肩死海的鹽分濃度,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因此被稱為「中國死海」。我們知道死海地處沙漠,乾旱少雨的氣候再加上非常高的蒸發量造成湖水中存有大量的鹽分,而運城鹽湖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環境與死海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它沒有沙漠氣候的高溫高熱和降水量稀少的特點,因此很難想像它的湖水中的鹽分含量竟然能達到如此之高。
  • 運城博物館:以星雲之勢託起厚重河東
    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運城博物館很「新潮」,從外型上看是一個橢圓形,石塊和鋼筋的環繞拼接,文明古老而又現代前衛。其實啊,運城博物館建築設計取「太極之意、星雲之勢、搖籃之形」,整個建築形象簡潔單純,呈橢圓形,下大上小,逐漸內收,宛如植根於黃土高原之上的樹根,默默講述著中華根祖文化的歷史滄桑。
  • 山西運城,齁兒鹹
    運城,位於晉之西南,黃河以東,自古以來以河東文明著稱,上溯華夏始祖炎黃帝、堯舜禹,下至先古聖賢柳宗元、司馬光,人傑地靈,英雄輩出。除卻黃河如母親般帶來的風調雨順,可否想到,再普通不過的鹽,卻是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運城盛夏的鹽湖運城鹽湖,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鹽湖之一,賦予這座城池獨特生命,「運城」之名,也是由「鹽運之城」而得之。「蚩尤之血」運城鹽池,亦稱鹽湖、銀湖。
  • 中國的鹽湖,到底有多美?
    ▲中國主要鹽湖的分布及其區劃。 製圖/王躍由於我國鹽湖分布廣泛,按照鹽湖形成的地貌、地質構造條件和物質構成特點,可劃分為四個鹽湖區:青藏高原鹽湖區、西北鹽湖區、東北鹽湖區和東部分散鹽湖區。每個鹽湖區內,都有自己的「當家花旦」,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這些鹽湖,用自己的方式,影響甚至改變著中國。
  • 2020年在運城鹽湖,6隻火烈鳥又如期的回來了
    2012年山西運城鹽湖發現火烈鳥,最初2隻,目前已繁殖增加到8隻。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有著大片適合鳥類棲息繁衍的溼地,在此聚集了眾多的鳥類種群。
  • 運城鹽湖景區6月18日起全面恢復開放
    運城鹽湖景區6月18日起全面恢復開放 2020-06-20 0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運城芮城縣長尚玉良蒞臨運城鹽湖高新區新能源企業考察調研
    7月21日,山西運城芮城縣長尚玉良一行蒞臨清控創新基地(運城鹽湖高新區),考察基地內新能源企業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睿公司」)與山西海潤盛鑫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潤盛鑫公司」),基地常務副總王帥億陪同到訪領導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