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冬奧5周年 北京冬奧建設踐行「可持續」理念

2020-08-03 體育健身365

5年前的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如今5年籌備時間過去,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全面進入場館建設收官年,儘管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所有改建、新建冬奧場館都能按照計劃在今年底全面完工,達到測試賽標準。正如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劉新平所說,北京申辦冬奧會時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貫徹在場館建設的每一道設計和施工程序中。


申冬奧5周年 北京冬奧建設踐行「可持續」理念


奧運遺產:場館可持續


北京曾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奧運會比賽場館的賽後利用一直被世人稱道。「鳥巢」「水立方」不僅成為奧運會留給北京這座城市的新地標,更成為大眾健身的樂園。北京奧運會期間承擔籃球比賽的五棵松體育館,奧運會後作為首鋼籃球隊的主場,見證了首鋼籃球隊三次捧起CBA冠軍獎盃,成為京城球迷的「天堂」。2016年,五棵松體育館進行改造後成為可承接籃球和冰球比賽的「雙棲球場」,「冰籃轉換」可在6個小時內實現。


另一處實現「雙輪驅動」的場館是國家遊泳中心,從前它的暱稱是「水立方」,如今多了一個稱呼「冰立方」。它曾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舉辦遊泳、跳水和花樣遊泳比賽,在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再次作為比賽場館用於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水冰轉換」是這座場館的新亮點,據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通過可轉換的鋼結構、混凝土板的體系進行製冰,可以實現泳池到冰壺賽道的轉換。改造後場館將成為世界上首座在泳池內搭建冰壺賽道的冬奧場館,是北京又一座保留夏冬兩屆奧運遺產的場館,並可實現冰水業態之間的轉換,節約了土地資源,減少了對生活環境的影響,體現了場館的反覆利用、綜合利用和持久利用。


奧運公園:生態可持續


「山林場館、生態冬奧」是延慶賽區核心的設計理念。距離延慶賽區不遠,有個地方叫「8號地」,路邊的木柵欄外立著簡單的木牌子,一塊牌子上寫著「雪車雪橇賽道移植樹木」,一塊牌子上寫著「高山賽道移植樹木」。


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工作組主任梁德棟向記者介紹說:「這裡是冬奧會遷地保護基地,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2018年5月30日專家組制定了《遷地保護基地實施方案》,提前對樹木遷入地編制了《樹木種植地回填、土壤改良方案》,針對不同樹木移植批次編制了《樹木伐移工程施工方案》,確定土壤改良、移植技術、移植範圍,總計移植以白蠟、暴馬丁香、核桃楸為主的30餘種兩萬多株樹木。


在「8號地」的不遠處,總面積22萬的延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一期將於9月完工,10月1日正式開園。這裡曾是一片荒灘,以遷地保護移植作為帶動,這裡被設計建設成為一座公園,「我們將通過擺放冬奧吉祥物、冠軍腳印、冠軍林(冬奧冠軍認養珍貴樹木)等形式來展示歷屆冬奧會舉辦的亮點,體現獨特冬奧之美。」延慶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龐月龍說。


北京奧運會後,奧運核心區留下一座「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如今已成為京城一處跑步聖地。而在延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也將有一條沿河兩岸閉合步道,一期全長2.3公裡。


奧運文化:理念可持續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全民狂歡的畫面仍在記憶中,申辦冬奧會的成功使得冰雪運動走進更多學校和家庭、廠礦和鄉村。奧運文化的滲透使「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銘刻在更多人的靈魂深處。


崇禮太子城地區在歷史上曾是中原文明與遊牧文明碰撞、交流、融合之處。在為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服務的太子城小鎮基建項目開工之際,具有800年歷史的金代太子城遺址被發掘出來。在最初的項目總體規劃中,該遺址與太子城小鎮的四季商街以及冬奧村有部分重疊。在與北京冬奧組委、河北省政府達成一致後,四季商街的北邊讓渡了約2至3萬平方米用地用於遺址保護。目前,太子城考古遺址公園正在發掘修復中,冬奧會期間,這裡將成為禮儀場所,向世界全面展示考古成果和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時空穿梭之間,古老文明與奧運文化碰撞出新的激情。


800年前的先民文化因冬奧而重見天日,而他們的後代子孫,則因為冬奧改變了生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精神世界。

相關焦點

  • 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之際:冬奧籌辦 展現中國智慧
    今天是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的日子。過去5年間,北京冬奧組委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為把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而不斷努力。2016年5月,成立半年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進駐北京的首鋼園區。
  • 相約冰雪,共迎奧運盛會(走向冬奧)——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
    原標題:相約冰雪,共迎奧運盛會(走向冬奧)——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之際(下)核心閱讀成立5年來,北京冬奧組委積極推進冰雪運動普及,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打下堅實基礎。奧林匹克活動深入基層,奧運文化廣泛傳播;賽會志願者招募如火如荼,近百萬人成功提交申請;參與冰雪運動人群日漸壯大,為中國和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年來,在「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理念的引領下,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推動下,紮實推進各項籌辦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果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 助力冬奧一路走來
    導語:今天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的日子。5年來,在北京冬奧組委的推動下,北京冬奧會正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下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以來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籌辦歷程吧!
  • 創造「可持續發展」新典範——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二)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  2015年7月31日,當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時,就向世界莊嚴地承諾:在未來的籌辦和承辦過程中,中國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2015年12月,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以來,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貫徹在籌備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當中。
  • 易轉換、夠低碳、可持續——解密北京冬奧場館冰面建設亮點
    北京賽區將承擔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全部冰上項目比賽。記者22日探訪北京賽區正在建設的15塊冰面,解密北京冬奧場館冰面建設亮點。亮點一:競技與健身「雙輪驅動」 共享理念貫穿其中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按照北京冬奧會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北京賽區有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首體綜合訓練館「冰壇」、國家殘疾人訓練館、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等4座新建冰上比賽、訓練場館,改造場館包括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五棵松體育館、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
  • 冬奧籌辦,展現中國智慧(走向冬奧)
    核心閱讀今天是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的日子。過去5年間,北京冬奧組委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為把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而不斷努力。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蔡奇檢查冬奧籌辦工作,研究部署重點...
    12月15日下午,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總結過去五年冬奧籌辦工作,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主持會議。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冬奧籌辦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要求,堅持如期辦賽、安全辦賽、合力辦賽、簡化辦賽、精彩辦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過硬的工作作風,繼續精益求精做好籌辦工作,確保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 相約北京 探營冬奧「冬奧之聲」全球傳播活動啟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玉國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玥):7月30日下午,在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成功申辦五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由北京冬奧組委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冬奧之聲」全球傳播活動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正式啟動。
  • 北京申冬奧成功五周年記者全方位探秘冬奧綠色場館 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5年前的今天,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5年來,冬奧場館建設改造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可持續性」是國際奧委會改革路線圖《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標誌性理念和任務,「綠色辦奧」也位居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四個辦奧理念之首。
  • 冬奧籌辦,展現中國智慧
    核心閱讀今天是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的日子。這5年,籌辦工作一步一個腳印。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兩周年之際,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徽發布——「冬夢」和「飛躍」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冰雪運動的激情、青春和活力。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鐘」的展示氣勢恢宏,彰顯時代風採。
  • 北京冬奧倒計時一周年,一起期待這場「冰雪奇緣」
    過去的2020年,疫情成為世界體壇的最大挑戰,東京奧運會也被迫推遲,但2022北京冬奧的籌備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2月4日,北京冬奧會正式倒計時1周年,為深受停辦、延期、取消之苦的世界體壇打上了一劑強心針。競賽場館是冬奧籌備最受人矚目的符號。去年12月21日,新建設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在張家口市崇禮區正式點亮,這是「雪如意」通過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後的首秀。
  • 冰雪+ 北京2022冬奧會成功申辦五周年 用高科技實現冬奧綠色夢想
    幾天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走訪了北京冬奧賽區部分場館、延慶賽區和河北張家口賽區,看到水立方在綠色奧運精神指導下,正在「變身」為服務冬奧的冰立方;看到延慶賽區為建設高山雪道移出來的一萬多棵喬木,在延慶冬奧森林公園找到了新家;看到河北張家口賽區的冬奧賽場,正在成為帶動當地冰雪旅遊經濟的發動機。
  • 北京冬奧延慶賽區樹木「搬家入住」冬奧森林公園
    4月22日,延慶區工作人員在冬奧森林公園移植樹木。(延慶區供圖)中國日報北京4月23日電(記者 辛聞)4月22日,位於北京延慶區張山營鎮的冬奧森林公園正式啟動了冬奧賽區樹木移植工作。據了解,本次移植樹木來自於冬奧賽區樹木假植區,將移植暴馬丁香、核桃楸、大葉白蠟等多個品種,本月底前將完成移植工作。據北京延慶區張山營鎮冬奧森林公園建設項目負責人鎮黨委副書記張奕賢介紹,冬奧森林公園自2019年4月啟動建設以來,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60%,預計今年國慶前冬奧森林公園將全部竣工。
  • 北京冬奧,火炬「飛揚」!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在國家遊泳中心「冰立方」舉行。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帕運會火炬外觀設計正式對外發布,同時第二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名單公布。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致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以視頻形式致辭。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苟仲文,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陳吉寧,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張海迪出席。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拼圖高手」終長成
    轉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首批工作人員入駐首鋼園區。5年來,冬奧組委由最初9個部門、2個運行中心,發展壯大到20多個內設機構,確定了57個業務領域,紮實推進3000餘項裡程碑任務,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下,籌辦工作有序開展。
  • 「拼圖高手」終長成——記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拼圖高手」終長成——記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新華社記者丁文嫻、姬燁、汪湧2015年12月15日,北京天朗氣清,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宣告成立。轉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首批工作人員入駐首鋼園區。5年來,冬奧組委由最初9個部門、2個運行中心,發展壯大到20多個內設機構,確定了57個業務領域,紮實推進3000餘項裡程碑任務,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下,籌辦工作有序開展。
  • 冬奧場館:綠色理念 智慧建造
    這樣的擔心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月。經過七百多天的日夜奮戰,張紹輝和同事們成功實現諸多重要節點目標。看著「冰絲帶」離當年圖紙上的樣子越來越近,張紹輝對於冬奧的期待又近了一步。相比北京賽區,延慶賽區無疑是從無到有全新建設的。在海拔高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建場館,難度可想而知。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更是填補了國內賽場建設的空白。
  • 冬奧場館:綠色理念 智慧建造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強調:「著眼精彩、非凡、卓越,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向祖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2017年3月31日,市委書記蔡奇下達北京冬奧建設「開工令」。北京冬奧建設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昂揚精神,全面有序地向前推進。
  • 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 研究部署冬奧籌辦重點工作
    本報訊(記者 劉菲菲 高枝)昨天下午,北京冬奧組委召開主席辦公會,總結過去五年冬奧籌辦工作,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主持會議。會議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所有競賽場館年內完工,所有非競賽場館建設改造於明年7月前完工。深化賽事組織,細化完善競賽日程。按照「一館一策」原則推進場館運行管理。各場館團隊瞄準賽時加強演練,為賽事如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要靈活舉辦系列測試活動,從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三大理念是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主調——專訪北京冬奧申委代表團
    新華社洛桑1月6日電 (記者 張寒、張淼)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工作6日迎來裡程碑式的新節點,在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的率領下,北京冬奧申委代表團在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奧委會總部按時提交《申辦報告》,並於會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就提交報告的內容、重要性以及申辦冬奧的意義進行了耐心的闡述。    心系冬奧,北京向世界鄭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