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沒有人不吃的東西,鯊魚翅吃,鯊魚肉也吃。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我們每年捕殺1億隻鯊魚,這個數字相當於每小時殺死11000條,每分鐘殺死190條。
但這只是官方保守的估計,根據非官方統計,我們每年捕殺的鯊魚數字達到了3億隻。
捕殺鯊魚,最大的目標當然是魚翅,取魚翅過程的殘忍就毋庸置疑了。
失去魚鰭的鯊魚,無法在海洋中「翱翔」,不遊動,結果就只能窒息而死。
魚翅,一種被過度炒作的食物
魚翅是亞洲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是古代八珍之一。
在我們國家,吃魚翅歷史悠久,主要產地是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沿海地區,其他國家也有,日本、泰國、美國等地區也會生產。
從明朝開始,魚翅就開始推向市場,一經推出,就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愛。
到了清朝,饕客越來越多,但是捕鯊在當時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供不應求,魚翅價格開始瘋狂上漲。
再加上魚翅很講究烹飪技巧,若不是技藝高超的廚師,很難做出美味的魚翅菜餚。
於是,漸漸地,魚翅成了權貴們特有的食物,也成為了王權富貴們炫耀自己財富的一種方式。
除了能彰顯身份,魚翅的食效也被過分誇大。
很多人認為魚翅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
但經過現代技術檢測後發現,魚翅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而且這種蛋白還不如雞蛋和肉類中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其他的海鮮也差不多,也沒有什麼特殊的。
最為關鍵的是,很多人認為,魚翅是一種美味的食材,但事實上,魚翅菜餚的美味並不是來自於它本身,而是來自廚師精心調配的醬汁和配料。
儘管如此,絲毫不影響魚翅在我們國家的流通,我們對魚翅的喜愛,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據統計,全球50%的魚翅經由香港港口出口。
每年有數百萬條鯊魚因背鰭而被捕殺,全球貿易中有一半是通過香港進行的,使香港成為利潤豐厚的周轉中心。
儘管一些航運公司公開承諾拒絕魚翅運輸,但現實情況是,魚翅行業的參與者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會冒險偽造文件,用巧妙的手段欺騙檢查人員。
只要需求未曾停止,鯊魚的捕殺會一直繼續。
除了出口,魚翅在香港本土的需求也是居高不下。
幾乎所有的香港海鮮餐廳都會供應魚翅,香港鯊魚基金會在2016年對近400家餐廳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的海鮮餐廳仍然供應魚翅菜餚,這些餐廳雖然同意將魚翅從菜單上撤下,但私下裡,只要顧客點單,還是會照常售賣。
在一些乾貨店裡,乾魚翅也隨手可見。
在香港,傳統的婚宴上海參、魚肚、海葵和魚翅是必不可少的,這些食材寓意著新婚夫婦的繁榮和健康。
據統計,在香港,每舉行一場提供魚翅的婚禮,就要殺死30頭鯊魚,而這只是偏保守的估計。
鯊魚肉和鯊魚其他附屬產品,也是它被捕殺的理由
魚翅貿易,由魚翅愛好者的需求推動,無疑是數百萬鯊魚被殺害的主要原因。
但有些國家也食用鯊魚肉,巴西就是消費鯊魚肉最多的國家。
大多數商人都很聰明,知道許多消費者會覺得吃鯊魚肉令人反感,於是他們選擇不告知。
在一些速食餐廳,鯊魚肉會被當做炸魚出售,而它們的名字會被「檸檬魚」、「薄片魚」等其他名字所代替。
人們會利用鯊魚生產其他產品,在眾多豪華皮革製品中,可能就有鯊魚皮。
義大利是世界第二大鯊魚皮進口國,在那裡鯊魚皮被用於時尚產業製造皮革產品。
在韓國,許多美容和化妝品品牌,也會在沐浴油、護髮產品、眼妝、口紅、防曬產品等化妝品中使用角鯊烯。角鯊烯是一種從鯊魚魚肝油中提取的物質,據稱對皮膚有益。
鯊魚的近況
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種鯊魚,其中30%以上已經受到威脅。
現存的400多種鯊魚中,大多數都能在世界上每一個沿海地區的海洋中找到,但是人類活動已經大量減少了全球鯊魚的數量。
2014年的一項分析發現,超過30%的鯊魚、鰩魚和相關物種正面臨「滅絕倒計時」。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據無疑會更糟糕。
雖然聯合國已經將多種鯊魚列為瀕危保護動物,不允許捕殺和偷獵魚翅,但在很多公共海域,還沒有禁捕法令,約束力比較少。
如今大多數魚翅主要來自一些未瀕危的品種,例如藍鯊和青鯊。
不要因自私的口欲傷害鯊魚,請把「翅膀」還給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