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儀式感的人
在漫長無序的黑夜裡
總能把一切變得有序有趣
而且能化解掉漫長人生裡的
紛繁和苦澀
拿跑步來說
有人隨意穿一雙鞋一身鞋服就跑了
但儀式感強的人
會穿一身專門跑步的服飾
更會選擇一雙專業的跑步鞋
對這些人來說
每件事都有其儀式感
關於儀式感來看看下面的故事
/ 01 /享受事情本身,事半功倍
在健身房跑了半個小時後,轉戰去跳拉丁舞。跳舞我算不上最優秀的那個,甚至面對老師有些自卑,但在隊伍裡有一位女士舞姿妙曼、衣袂飄飄,特別妖嬈引人注目。
後來發現她跟其他學員很不一樣。最大不同之處是,她跳舞的行頭很到位,看上去很有跳拉丁舞的儀式感:一雙銀色中跟皮底的拉丁舞鞋、一身緊身閃著金色珠片的拉丁舞裙。
當音樂響起,她曼妙的身材在拉丁音樂裡擺動,那雙又白又直的腿在靈動地旋轉,優美極了。
後來休息的時候問到了她,以為她是從小練習,交流後才知道她不過才練了十幾堂課。
她說:「其實拉丁不太難,但是開始之前要買一套漂亮的戰衣和戰鞋,讓自己更有信心的同時,暗示自己這是一個學拉丁的儀式,然後你才會更加用心去跳。」
當她說完之後,我看著自己和他人卻發現:我們都是穿著運動鞋和運動裝就來跳舞了。相比之下我們就沒有儀式感,在心理上感覺就是玩的,根本認真不起來。
結論:
有儀式感的人,總是比那些沒儀式感的人做事更有態度,更能享受事情本身,因而會事半功倍。
/ 02 /為工作創造儀式感,日子就不會難熬
據說,林徽因在夜間作詩前都要做足儀式感,比如焚香、插上鮮花,浴後穿上一襲白綢睡袍,點上蠟燭,在這種氛圍下品詩冥想,所以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
而作家林燕妮在寫作前也是做足了儀式感,她鋪展開粉紅色的稿紙,輕輕噴些香水。有人說她浪費香水,但她卻認為這種視覺和嗅覺的感受會帶來很多的寫作靈感。
不管是林徽因還是林燕妮,他們的儀式感在很多人看來是矯情,或許就是這種矯情才讓他們對某件事情有無窮的熱愛,如果做什麼事情都潦草的開始,反倒是不會重視了。
結論:
正是因為有這種儀式感,才會讓你在工作時倍加重視,同時也會因為這種儀式感讓你感受到很多愉悅。
/ 03 /儀式感讓某一刻,不同於其他時刻
知乎上一位網友說,儀式感本質上是一種暗示。生活裡重視儀式感的人,在潛意識裡最懂得暗示自己享受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之前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發出沐浴前的九宮格圖片,玫瑰花瓣、香薰蠟燭、精緻的擺件,浪漫無比。然後配上一句話:「我每周都會讓自己享受一次充滿儀式感的沐浴,這是在繁忙的工作裡的一縷陽光。」
正是因為儀式感,所以她活的比別人更有品味,更懂得生活的情趣,而且她這種精緻和細膩的作風也會映射在工作上。
工作上,每次見客戶她都會穿上筆直的職業套裝,然後畫上淡淡的妝,腳踩10cm的高跟鞋,獨特氣質撲面而來,非常有氣場。這是他談業務的儀式感,一筆筆大單子就是在這種儀式感中被輕鬆拿下。
總結:
儀式感就是在特定時刻不同於其他時刻,無論場景怎麼變換都有其獨特的儀式感,這種儀式感還會帶給你強大的氣場。
/ 04 /有儀式感的人,是什麼樣的
在廣東,每逢店鋪或公司開張時都喜歡搞個舞獅點睛儀式,寓意就是財源廣進,富貴榮華,這也是儀式感。
實際上它並不一定像寓意一樣得到圓滿的結果,但因為這種儀式感,讓店主以及員工在心理上感受到蓬勃的力量,以此作為生意開始的裡程碑,每個人都心生歡喜,躊躇滿志。
這就是儀式感的意義,無論何事都能讓人歡欣鼓舞地進行下去。有儀式感的人比那些隨意的人活得更瀟灑、做事更有秩序感、更最求極致。
有人說:儀式感是黑夜的一盞燈,它能給你能量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而關於跑步,你有你的儀式嗎?
文章由虹途弓板跑步機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