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花非花原文_花非花賞析_白居易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

2020-12-11 太平洋親子網

  花非花原文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花非花注釋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夢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蛆,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花非花的詩意/花非花的意思

  似花又不是花,似霧又不是霧,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來時仿佛短暫而美好的春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雲彩無處尋覓。

  花非花賞析

  白居易詩不僅以語言淺近著稱,其意境亦多顯露。這首「花非花」卻頗有些「朦朧」味兒,在白詩中確乎是一個特例。[2]

  詩取前三字為題,近乎"無題"。首二句應讀作「花——非花,霧——非霧」,先就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非花」、「非霧」均系否定,卻包含一個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霧。因此可以說,這是兩個靈巧的比喻。蘇東坡似從這裡獲得一絲靈感,寫出了「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水龍吟》)的名句。蘇詞所詠為楊花柳絮,而白詩所詠何物未嘗顯言。但是,從「夜半來,天明去」的敘寫,可知這裡取喻於花與霧,在於比方所詠之物的短暫易逝,難持長久。

  單看「夜半來,天明去」,頗使讀者疑心是在說夢。但從下句「來如春夢」四字,可見又不然了。「夢」原來也是一比。這裡「來」、「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啟下作用,由此生發出兩個新鮮比喻。「夜半來」者春夢也,春夢雖美卻短暫,於是引出一問:「來如春夢幾多時?」「天明」見者朝霞也,雲霞雖美卻易幻滅,於是引出一嘆:「去似朝雲無覓處」。

  詩由一連串比喻構成,這叫博喻。它們環環緊扣,如雲行水流,自然成文。反覆以鮮明的形象突出一個未曾說明的喻意。詩詞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賀鑄《青玉案》的「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這些博喻都不過是詩詞中一個組成部分,象此詩通篇用博喻構成則甚罕見。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鬥、牽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噓名復何益」;後一例用菸草、風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問閒悉都幾許」,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確的。而此詩只見喻體(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個耐人尋思的謎。從而詩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了。

  雖說如此,但此詩詩意卻並不完全隱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編在集中"感傷"之部,同部還有情調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詩中寫道:「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脂膚荑手不堅固,世間尤物難留連。難留連,易銷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簡簡吟》,詩中寫到:「二月繁霜殺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二詩均為悼亡之作,它們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銷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雲」,與此詩末二句的比喻幾乎一模一樣,連音情都逼肖的,它們都同樣表現出一種對於生活中存在過、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與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詩在集中緊編在《簡簡吟》之後,更告訴讀者關於此詩歸趣的一個消息。此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的所作吧。[2]

  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極似後來的小令。所以後人竟採此詩句法為詞調,而以「花非花」為調名。詞對五七言詩在內容上的一大轉關,就在於更傾向於人的內在心境的表現。在這點上,此詩也與詞相近。這種「詩似小詞」的現象,出現在唐代較早從事詞體創作的詩人白居易筆下,原是很自然的。

  花非花的作者—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祖籍山西太原,後遷下邽(今天的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他的詩文流傳極為廣泛,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白居易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有2800多首,為唐代存詩數量最多的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相關焦點

  • 誅仙手遊花非花法寶怎麼獲得
    誅仙手遊花非花法寶怎麼獲得?誅仙手遊中花非花法寶屬性十分的給力,很多小夥伴想擁有它,所以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誅仙手遊花非花法寶獲取方法介紹。
  • 鄧倫演藝經歷:出演《花非花霧非霧》,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鄧倫,1992年10月21日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201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花非花霧非霧》,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鄧倫具有青春陽光的韓範兒、花美男般的外形,他在電視劇《花非花霧非霧》中的表現令觀眾眼前一亮,他對角色的把握很精確,將一個既痴情又鬼馬的可愛小男人演繹得淋漓盡致。
  • 瞬間即永恆丨子非花詩歌「瞬間」賞析
    詩人子非花子非花,自由詩人,奔流文學院副院長,奔流·拾壹月詩社社長,自閉症公益學校童心家園理事長,熱愛文學和詩歌,從大學開始創作並發表詩歌。瞬間即永恆——子非花《瞬間》解讀人生如夢,次第綻放。每個瞬間,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卻浮著荒誕的色彩,一幕接著一幕,讓人習慣於它的表演。可一旦醒悟,得到的滿是哀傷和驚喜,是謂「悲欣交集」。該詩以一種真實的體驗來表達對荒誕的抗爭,可以說是覺醒的「悲歌」,令人讀來感同身受。此詩第一節如利劍出鞘,一句「鏡中的反光!
  • 陳麗丨若花非雨
    7.2011年作品《流花雨意—花影》入選2011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8.2011年作品《立春》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中國美術館收藏。9.2013年作品《若花非雨》獲第一屆全國中國畫學術展三等獎。10.2014年作品《桃花源裡人家》獲衡陽市女畫家作品展一等獎11、21012年作品《花》獲得「衡陽市文學藝術獎」一等獎。
  • 非花非蟲珍菌食材--蟲草花食譜
    「蟲草花」並非花,實質上是蟲草子實體,而不是冬蟲夏草子實體。
  • 據說羽衣甘藍迎霜而開,耐寒性極強,似花非花、似菜非菜!
    隨著冬季都已經到來,很多的花卉植物都已不適合進行露天的孕育開花,大家都將家裡面的一些花卉植物放在溫室裡面養護,因此在冬季的環境卻顯得是比較的冷清,但是在城市裡面還是有一種似花非花、似菜非菜的美麗植物,受到大家的歡迎,像是路旁,廣場邊還有就是公園裡,都有著這種植物的蹤跡,他就是羽衣甘藍。
  • 花中四君子都有啥?竹非花,為何也能獨佔一君子?
    那麼朋友們知不知道,花中也有四君子?花中的四君子,說的就是中國古詩文中常常提到的梅、蘭、竹、菊。他們都是憑藉什麼本領被人們歌頌為君子?在我們的印象中,竹子不是花,又怎麼能獨佔一君子?梅花迎寒獨自開,剪雪裁冰,美麗絕俗,一身的傲骨,具有傲霜鬥雪的特質,常常被比喻成堅韌不拔的人格的象徵。毛澤東在詞《卜算子·詠梅》中說到: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 詩畫尋芳│桐花半落
    綠樹成陰的四月天,暗香拂來,低頭看到桐花墜地,落英繽紛,果然已到春歸時。梧桐在古代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有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但詩詞中提到的桐花一般指泡桐花,而非梧桐花。《逸周書時訓解》:「清明之日,桐始華。」《說文解字》中解釋「桐,榮也。」這裡說的桐樹清明開花,非常繁茂。
  • 一生愛花成痴——淺析白居易詠花詩所蘊含的情與志
    白居易(772-846)是唐代存詩最多的一位詩人 ,也是唐代繼李白、杜甫之後表現最傑出的詩人之一 ,他的詩歌流傳至今約有三千多首,其詠物詩之多位列唐代詩人之冠,題材以草木蟲魚類最為常見。除了愛花、賞花,深情的白居易對花之所以戀戀不捨,實因花是自然之物,隨著季候變化,花開花落是它生命的本質,此一宿命難敵的悲劇因果,使得白居易在賞花之外別有一般憐惜之意在心頭。白居易詠花詩 137 首中,直接以「惜」字為題的就有 8 首 22 ,其中《惜牡花二首》云: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 小小說|非花非霧:跑「好兒」
    文/非花非霧豫西習俗,凡婚喪嫁娶、動土開業都要搬動老皇曆,挑選個吉利日子,這個日子,就叫做「好兒」。到了「好兒」上,講究的人家都要請一班「響器」班和草臺戲班,吹吹打打,唱唱鬧鬧。每逢陽曆五一、十一,農曆十一月、臘月,結婚的扎堆兒,一個班子要拆成幾撥兒出場。
  • 徐文治《不知有花》:非技也,乃道爾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青看到徐文治這本《不知有花》,先是一愣,一個以瓶花為研究對象的大家,書名居然稱「不知有花」?直到從頭到尾看完書中收錄的作者5年間的99件作品,讀到他後記中聲稱的「集中或竟無花可賞,寄意枯枝敗葉之間」,才有點恍然,所謂《不知有花》原來不是虛幌,也不是超拔,竟是寫實。
  • 瓊瑤與林婉珍:霧裡看花,花非花,現實中的精彩瓊瑤劇
    《窗外》、《在水一方》、《菟絲花》、《幾度夕陽紅》、《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燃燒吧,火鳥》……在書店或是圖書館,瓊瑤的著作,常常擺滿幾個書架。1989年,瓊瑤與湖南電視臺建立了合作關係,1990年,《婉君》播出,火遍大江南北。1992年,電視劇《青青河邊草》播出時,我也是追劇迷之一。
  • 給你花 - 給你花下載_給你花手機版下載「安卓版」-太平洋下載中心
    >*使用360官方商店能下載目標軟體,安裝更安全 給你花簡介
  • 品讀秋瑾詠花詩
    其中的名句如「漫雲女子不英雄,萬裡乘風獨向東」「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早已被世人所傳頌。秋瑾也非常喜愛花。她在《水仙花》一詩中寫道:「餘生有花癖,對此日徘徊。」為此,她寫了不少詠花詩。僅梅花就寫了十首。其它還寫了杜鵑花、玫瑰花、芍藥花、剪春羅、蘭花、紅蓮花、白蓮花、秋菊花、秋海棠等等。
  • 錦帶花
    錦帶花 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來歷,每個花的名字也有來歷,這回我就講一個詩人取的花名。
  • 一花一詩吟,一花一世界。南京早春小苑裡的那些二月花!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行便當遊。何必更隨鞍馬隊,衝泥蹋雨曲江頭。——白居易《遊曲江見記》2020年3月28日春雪中的紅花檵木。繼木初開思杳然,因花造字古來鮮。風吹紅樹層林豔,雨潤絲花翠枝甜。水畔紅裙飄短棹,湖中倩影蕩長船。夜深人靜誰與伴,同倚曲欄望月圓。——楚留香歌《紅花檵木》2020年3月早櫻。小院春風木下家,長街短卷插櫻花。十杯清酒千般意,筆墨相期流錦霞。
  • 花中十友,一詩一花詠佳話
    說起詩與花,宋代詩人曾瑞伯曾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蘭花為芳友,梅花為清友;瑞香為殊友,蓮花為淨友;梔子為禪友,臘梅為奇友;菊花為佳友,桂花為仙友;海棠為名友,荼蘼為韻友。後有人將這「花中十友」各配了一首詩,傳為佳話。
  • 白居易和劉禹錫互相贈答,詠萱草花,共度晚年
    其中有一首詩是詠萱草花的,叫做《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就是白居易回贈劉禹錫的。《酬夢得比萱草見贈》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借問萱逢杜,何如白見劉。因為劉禹錫在前頭寫過一首詩,詩中把白居易比喻成萱草。白居易這首回贈的詩,便把劉禹錫比喻成杜康。杜康是什麼,是古代一個釀酒師,後來就用杜康來指代酒。兩個人為什麼這麼比喻呢?因為酒可以消愁去悶,兩個老頭在一起詩歌唱和,忙忙碌碌,老有所樂,還哪有那麼多憂愁呢?所以白居易回贈劉禹錫,說他是杜康酒,見了他就可以消愁。
  • 《長相守》花錦繡愛的是司馬遽?其實她愛的是對自己溫柔的原非白
    花錦繡曾經愛的人並不是司馬遽,而是原非白花錦繡和司馬遽在西林中那段美好的時光,是花錦繡陷入愛情的原因,同時也是導致花錦繡黑化的主要原因。但是當時錦繡並不知道這世上有司馬遽的存在,她還滿心歡喜地以為,之前幫助她,和她互訴心事的人是原非白。
  • 彼岸有花「彼岸花」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華,什麼是彼岸花,其實就是罌粟花。罌粟的花中間有十字,這個就是罌粟。罌粟的花中間有十字。從整體上看。虞美人整個葉莖上都有那種絨絨的剛毛,而罌粟花的葉莖很少有剛毛,整體上比較滑膩。這世界無數無數重要的地方,都打上了XXXXXX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