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可防心臟病,尤其是這類茶!

2021-01-08 騰訊網

喝茶可防心臟病

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水是生命之源,每天宜飲水1500~1700毫升,不同的飲料類型也構成了飲水的重要部分,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茶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發現,飲茶能夠降低心血管病風險。茶葉中富含茶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壓和血脂等作用。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與不飲茶者相比,每天喝茶的人發生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較低。

我國研究也表明,習慣飲茶的人(每周≥3次,每月茶葉消耗量≥50克)心血管病發病風險和死亡風險更低,尤其是多年長期保持飲茶習慣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綠茶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最佳,且有研究表明綠茶能夠改善血脂和尿酸水平,降低糖尿病發病率等。

但是,長期飲濃茶會影響鐵的吸收,睡前飲濃茶可能造成興奮而影響睡眠。另外需注意如果選擇茶飲料或在茶水中添加糖、奶等調味,會增加游離糖或能量的攝入。建議一般成年人適量飲茶,每月茶葉消耗量為50~250克,以綠茶為佳。

含糖飲料指添加糖含量在5%以上的飲品。添加糖是指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進去的糖。可樂、雪碧、冰紅茶、奶茶、星冰樂等均屬於含糖飲料。

研究表明,含糖飲料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病(腦卒中、心肌梗死)風險。一些飲料採用人工甜味劑代替游離糖以降低含糖量及能量稱為人工甜味劑飲料,如零度可樂,其攝入也有同樣的健康風險。有研究提示,飲用人工甜味劑飲料可增加腦卒中、冠心病及全因死亡風險。我國含糖飲料消費呈上升趨勢,亟須引導,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近年來,咖啡逐步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國人飲品新選擇。有關咖啡與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多數認為適量飲用咖啡具有心血管保護效應;不同研究建議的咖啡適宜飲用量不同,大多為每天1~4杯為宜。建議飲用咖啡與進餐時間最好相隔半小時以上,以免影響食物中的鈣、鐵、維生素B6的吸收。(王昕妍)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董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男人長期喝茶的壞處?茶有什麼功效及注意事項
    當然,但這只是針對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是不會的。第一,從人群體質上講,有些體弱多病或者有其他神經損傷、脾胃功能不全者,長期喝茶對身體功效肯定不是往好的方向,這些人儘量少喝茶。第二,從喝茶的習慣上講,有些男人長期喝茶還喜歡喝濃茶、過夜茶、太燙茶等,這樣對人體健康肯定是有影響的。
  • 再喜歡喝茶,這四種茶也輕易不要喝,可不止隔夜茶,濃茶哦
    可到底要怎么喝茶,才能達到最好的養生效果呢?常遇到有的老茶客說,喝茶太淡沒有味,要喝味道濃烈一些的才能感覺過癮,刺激!但這樣真的好嗎?民間廣泛流傳的《飲茶訣》裡,早已經給出了答案,「淡茶溫飲最養」。覺得喝茶是悶久一點喝才有味道, 更好喝。殊不知,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老祖宗一早就把道理說透了——過猶不及。比如,像是炒一道菜,鹽巴放多一些更有味道,但鹽吃多了會傷腎。而茶葉當中的內含物質,包括咖啡鹼,茶多酚,茶氨酸等等,他們都是有益的物質。
  • 茶,喝茶,喝好茶
    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季節喝茶,總能感受到那春日慵懶的陽光。忙碌過後,坐下來,靜靜的泡一壺茶,看著茶葉在沸水中肆意的飄落翻卷,便常常萌生出許多的感慨。人生如茶,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喝的是身心淨化的感覺,茶濾去了你的浮躁,沉澱下來的都是深思。世人多欲求,我愛剎那靜,欲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能夠坐下來好好喝一杯茶的人,不多。
  • 茶與茶點的搭配有哪些門道?喝茶這樣搭配茶點才夠味|吾雨茶課堂
    在這數千年的發展史中,上至帝王貴胄、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按種類大致可分為六大類:糕類、餅類、酥類、糖類、果品類、肉製品類。《晉書恆溫列傳》中提到:「恆溫為揚州牡,性儉,每宴帷七奠,拌茶果而已。」
  • 學茶|「喝茶要趁熱」,這句話對嗎?
    尤其進入冬季以後,熱茶水、熱茶湯是老一輩們的生活必備。 我們知道茶葉有品類之分,不同品類的茶衝泡時對溫度會有不同要求。 好茶在衝泡時都會有準確的水溫要求,達到相應衝泡溫度才能使茶的香氣、味道得到充分發揮。
  • 哪六類人,要多喝茶?
    茶,作為古老而健康的飲料,具有不少功效,常喝有益身心。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通過喝茶來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作為一杯健康的茶飲,我們應該與身邊更多的朋友分享。而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這6類人,更需要多喝點茶來強身護體。
  • 全球人均飲茶量第一的土耳其是怎樣種茶喝茶的
    古人認為茶籽一旦種下就不能移植,因此婚娉禮物中必定有茶,表示從一而終。茶籽種植的優勢是品種的多樣性好,茶樹紮根也深。但由於基因型不一樣,每棵茶樹長出來的品質也會不一樣,從而影響茶葉產品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作為烏龍茶的發源地,中國尤其是福建地區很早就很重視茶樹品種的選育工作。現在中國大多數的茶葉均採制於無性系,比如鐵觀音、肉桂以及龍井43製作的龍井茶。
  • 關於喝茶:正常人每天喝多少茶才健康
    身邊愛茶的朋友很多,平時喜歡一起喝茶聊茶,茶葉富含茶多酚,胺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能降血脂、延緩衰老,成為很多人養生保健的首選飲品。喝茶有很多好處,不過凡事都有個度,那麼,對於我們正常人,對於喝茶,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 【茶話】為什麼冬天要多喝茶?喝哪些茶?
    當然喝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其講究是有許多的,不同的季節,所喝的茶也是不同的,包括不同的人群也是有區別。 舊時有句老話,叫「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將一年四季適合飲用的茶做了個概括。
  • 茶知識:四川人愛喝茶這6大錯誤的喝茶方式會喝掉你的腎!
    這大概就是成都人日常間的對話了附近找一家茶館,或者壩壩茶,點一杯茶家長裡短,業務洽談,冒皮皮,小到日常八卦,大到國家發展等,四川人可以整個下午坐著擺的唾液橫飛,各自發表己見。以上都是喝茶,但不是品茶,真正的品茶還是少數。
  • 看價格喝茶?看山場喝茶?你的喝茶水平,可能承載不起正巖茶
    ,對自己的喝茶水平很自信。除了對巖茶的興趣愛好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去武夷山買茶不會上當受騙。據說到不太相熟的茶農家裡買茶,茶農會先用一泡茶來試試你的成色,看看你識不識貨。作為「先鋒兵」的這泡茶,應該是香甜度高、茶湯綿柔的外山茶,優點突出、特徵明顯,是比較能抓住喝茶人的味蕾。
  • 女性喝茶好處多,但要喝對茶才養生!女性怎么喝茶才養生?
    茶是國飲,現在越來越多女性開始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胺基酸、茶多酚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元素,能夠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另外還有抗氧化抗衰老,緊緻皮膚美容養顏。但是要想喝茶養生,必須喝對茶才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女性養生該喝什麼茶?
  • 春寒冬冷,喝什麼茶暖身驅寒呢?這兩類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尤其是女性和脾胃虛弱的人,整個冬天都會手足冰冷。因為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性甘溫,可養人體陽氣,能生暖熱腹。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紅茶不可多飲,且時間均於用餐時間相隔半小時以上為宜,尤其是餐後,馬上喝茶,茶多酚會阻礙身體裡鐵的分解,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 月經期能喝茶嗎 月經期能喝什麼茶
    那問題就來了,月經期能喝茶嗎?經期喝茶有什麼影響呢?對於這兩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月經期能喝茶嗎月經期能喝茶嗎?相信很多女性都會關注這個問題。其實月經期能不能喝茶還是要要個人體質的。體質好的女性,平時又有喝茶的習慣,月經期適量喝茶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喝濃茶或者冰凍茶飲。
  • 喝茶傷不傷胃?這幾種情況喝茶容易傷胃!
    「刺激」未必是壞事,因為茶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很複雜。茶鹼具有鬆弛胃腸平滑肌的作用,能減輕胃腸痙攣的疼痛,咖啡鹼則能刺激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增進食慾。 對胃來說,喝茶解油膩、促進消化也是一種「刺激」。進食了油膩的食物之後,胃部常常就會產生飽悶感,還會感到口渴。
  • 喝茶真的能使人長壽嗎?過年佳節送禮要不要送茶?
    茶在中國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很多人都會喝茶,喝茶有不少好處,近幾年更是有人說喝茶可以使人長壽,這是不是真的呢?過年佳節送禮要不要選擇送茶給長輩呢?接下來亮健好藥君帶大家了解一下。一、喝茶可以使人長壽嗎?
  • 喝茶,對老人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好處?適合老人喝的茶有哪些呢?
    茶,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特別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那麼老人喝茶的好處有哪些呢? 三、喝茶的搭配禁忌 1、茶與雞蛋 相信很多人都愛吃茶葉蛋。然而,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吃法。 茶水煮雞蛋,茶的濃度很高,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 每天喝綠茶,可以防流感?這樣喝茶,小心身體越喝越差!
    光靠喝茶就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這事兒不靠譜!近日,一個說法在朋友圈流傳:90%的新冠病毒一分鐘被茶水殺滅,99.9%的新冠病毒十分鐘被茶水殺滅。這一說法是否科學呢?曾完成多個抗新冠病毒藥物篩選的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表示,這只是引用了一項蛋白結合實驗得出的初步數據,並不能直接推導出茶水喝進體內還能殺滅新冠病毒的結果。
  • 喝茶是一種養生方式,女性如何在每個季節喝茶才能達到效果
    喝茶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式,如今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有喝茶養生的習慣。但是由於女性的體質特殊,所以在喝茶時要用心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樣對身體的好處才會更多。那麼,女性喝什麼茶養生效果最好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喝茶會不會傷腎傷胃?原來喝茶還有這一番講究!
    茶文化從古代延續至今已經有千年歷史了,從武王伐紂時期,茶葉就被用作貢品進獻,漢代時茶已經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而在魏晉南北朝,喝茶的風氣逐漸形成,唐朝茶葉行業更是蓬勃發展,直至如今,喝茶仍然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