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電影專資辦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達到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並且2020年票房榜前10名影片均被國產影片霸佔。
其中,《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封神榜》三部影片分別以31.09億元、28.29億元、16.02億元的票房霸佔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前三。
此外,2020年,全球電影產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停滯,中國電影院和銀幕數在過去的一年裡仍呈現正向增長。2020年,全國電影院淨增加495家,總數達到11856家,增長率為4.4%;2020年全年銀幕數新增5794塊,總數達到11856家,75581塊,增長率為8.3%。
中國電影的奇蹟:國產片全面碾壓進口片,屢屢上演救市神話
對於過去的一年,中國電影市場上演了這幾個關鍵詞:復工,救市,奇蹟、碾壓。
從1月23日中國電影院停止營業,到3月份小範圍的短暫營業,再到7月20日陸續復工,中國電影經歷了長達178天的停擺期。然而7月份復工後因為市場缺少足夠的爆款新片上映,半死不活的中國電影離真正的復活還很遙遠。
8月14日,撤檔一年的《八佰》終於上映,隨著影片在暑期檔拿下31億元的票房,中國電影終於走出低谷。最終《八佰》在問鼎年度票房冠軍以及全球票房冠軍的同時也擔起了救市的重任。
在暑期檔被《八佰》激活後,國慶檔也迎來了年度的兩部爆款影片,喜劇片《我和我的家鄉》與國漫《姜子牙》雙雙以28.29億元和16.02億元登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榜亞軍和季軍。
此後,年度又一個被寄予眾望的《金剛川》雖然沒能成為爆款,但仍舊獲得11.22億元的票房。至此,在2020年全球票房榜前10中,中國電影史無前例的有4部影片上榜。並且前三名中,4.61億美元的《八佰》與《我和我的家鄉》分別位居冠軍和季軍。這對中國電影絕對是奇蹟。
在經歷《金剛川》意外的啞火後,中國電影終於在賀歲檔臨近尾聲再次迎來全面爆發。《拆彈專家2》《送你一朵小紅花》在高口碑的助陣下,兩部影片已毫無懸念的在向10億的小目標發起衝刺。
回顧整個2020年,中國電影既產生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這樣的檔期救市之作,也產生了賀歲檔黑馬《拆彈專家2》《送你一朵小紅花》這樣的高口碑黑馬。
而這五部影片更是涵蓋了戰爭、喜劇、動畫、警匪、溫情不同題材類型,中國電影更顯多元。
而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份額也正在萎縮。2018年與2019年即便有《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爆發,其票房佔比仍然未能突破40%;而在2020年,在漫威影片全面缺席下,即便有哥倫比亞的《絕地戰警:疾速追擊》、華納兄弟的《信條》《神奇女俠1984》、環球影業的《瘋狂原始人2》以及迪士尼打造的《花木蘭》《心靈奇旅》等多部重量級影片上映,好萊塢在中國電影的市場表現依舊慘澹。
尤其是2020年進口片在中國電影全年票房的票房佔比僅剩下16%,票房表現最好的《信條》也只獲得4.56億元。過去的一年,國產片對進口片形成了全面碾壓之勢。
中國電影的遺憾:文藝片全面低迷,撤檔影片屢屢撲街
2020年中國電影雖然創造了多個第一,比如既有單部影片上,《八佰》力壓《絕地戰警:疾速追擊》位居2020年全球單部票房冠軍;也有中國電影全年突破200億元,以31億美元力壓北美市場的23億美元(粗略估計),首次成為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不過不可忽略的是中國電影在2020年也留下了諸多的遺憾。
首先是多部影片在票房上表現上不達預期。無論是在2020年春節檔撤檔的《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還是《金剛川》《信條》《花木蘭》《一秒鐘》《神奇女俠1984》這樣的大熱門影片。
這其中,《奪冠》原本被認為2020年春節檔種子選手,被認為獲得30億左右的票房,然而在9月25日重新定檔上映後,即便豆瓣上獲得7.3的評分,最終票房也只有8.36億元,《奪冠》也成了春節檔撤檔影片首部票房撲街的影片。
進入國慶檔,如果《姜子牙》16億票房的表現用中規中矩來形容,那麼成龍和唐季禮再次合作的《急先鋒》只能用慘澹來形容,豆瓣4.6分,票房2.94億元,再次延續了成龍電影已被市場拋棄的定律。
進入賀歲檔,最後一部在2020年春節檔撤檔的《緊急救援》上映,然而其4億的票房還沒有其製作成本高,更是讓此前林超賢連續書寫兩次主旋律票房神話就此終止。
《緊急救援》影片巨大的虧損背後同時也在印證著中國電影的工業化不僅體現為動作場面的高成本,更需要一個立得住的高度成熟的商業故事。
而這個定律也同樣適用於中國頂級商業主創團隊打造的《金剛川》,同樣是高成本製作,同樣有動作燃爆戲份,管虎、郭帆、路陽導演,吳京、張譯、鄧超等主力主演,仍然讓這部4億成本製作的影片面臨一定的虧損。
此外,無論是文藝佳作《氣球》以及張藝謀的《一秒鐘》,還是《信條》《花木蘭》《神奇女俠1984》,這些影片不是因為類型題材所限,就是因為口碑過差而先後成為市場炮灰。
其次,中國電影在2020年也產生了一批質量平庸的高票房影片。
《喜寶》即便豆瓣評分低到3.4分,票房上仍舊輕鬆過億,七夕檔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即便上映後遭遇差評,豆瓣評分不及格,依然能獲得5億的票房。
其它諸如《沐浴之王》《溫暖的抱抱》這類炒冷飯的鬧劇喜劇以及《赤狐書生》《如果聲音不記得》《晴雅集》這類炒IP的作品均獲得不俗的票房。
過去的2020年,口碑差的影片比一些口碑強的影片獲得更高的票房,更受觀眾認可的現象屢屢上演。
這多多少少反映出不少中國電影人,在資本的驅動下的撈錢心態,也反映出當前不少觀眾的不夠成熟。低口碑的影片不是不能存在,但如果這類影片屢屢獲得高票房,也只會讓整個市場催生出更多質量平庸的影片。劣幣驅逐良幣的最終結果,傷害的不僅僅是同檔期的優質影片,最終帶來傷害的還會是中國電影市場,以及中國觀眾。
希望2021年,隨著疫情的消退,中國電影市場在獲得更高票房的同時,中國電影質量能夠更上一個臺階,在創作生態上有個更大的提升,市場也變得更為健康。
作者:雪夜我獨行filmer
聲明: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若未經作者同意,私自轉載到其它平臺擅自使用原創功能的,一經發現,作者將對其投訴並追究其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