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完福克斯ST Line,老車主為何感到「無力」?

2021-01-19 太平洋汽車網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最新的第四代福克斯已經在11月8日正式上市,新一代的福克斯完全拋棄了前兩代車型的機械平臺,設計風格、底盤和動力總成都是全新的,而對於至今仍保留有一臺2005款Focus S三廂運動版的我來說,最大的驚喜莫過於長安福特將ST Line車型一同導入國產,並且在運動化的表達上相比歐洲版本甚至有增無減—至少看上去是如此。

問題是,駕駛起來,全新的ST Line是否能給到我同樣的驚喜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到了新一代福克斯上市發布會之前的一場小型場地試駕會。

美國品牌?歐洲車?

一臺2005年出廠的第二代長安福特三廂版Focus S仍舊是我的日常代步車,但我從不覺得我擁有一臺所謂的「美系車」。 「福特是一個美國品牌」,這個說法一點也沒錯,但如果把福特的產品統統歸類於「美系車」,歐洲人一定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 實際上早在1910年代,福特就在英國開設了首條海外生產線,在隨後的100多年時間裡,歐洲福特的運營中心逐漸從英國轉向了德國,並根植於歐洲市場打造了多款經典車型,這其中就包括誕生於1968年、2004年停產,曾叱吒拉力賽場的Ford Escort(與長安福特福睿斯同名,但並無血緣關係)及其直接繼承人Ford Focus,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福克斯。

彼時大眾高爾夫在歐洲的緊湊型轎車市場受到極大歡迎,歐洲福特需要一款有力的新產品來來瓜分這塊巨大的蛋糕,秉承Escort運動血統的福克斯帶著同級別中首次出現的SLA Control Blade多連杆獨立後懸掛誕生了。

換句話說,福克斯從研發之初就著重強調精準的操控感和愉悅的駕駛體驗,也正是因為其出眾的「下盤功夫」,初代福克斯甫一問世毫無懸念地奪下1999年歐洲年度最佳車型桂冠,全球累計銷量超過500萬臺。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傳統印象中的美國車又大又重並不講求操控,偏偏福克斯一副標準A級車尺寸、還一樣以操控作為賣點的原因。 隨著長安福特在2005年將第二代福克斯引入國產,這一經典車系憑藉在當時前衛的設計與領先的車身寬度和軸距受到國人矚目。 在上市之初長安福特為強化市場對其運動化的定位,還曾少量推出三廂版Focus S運動版,搭載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和MTX75五速手動變速箱,換上運動方向盤和座椅,外觀上亦採用運動化的全車小包圍和尾翼。 儘管在機械層面的調校與普通版本福克斯並無本質的不同,但這一批長安福特Focus S卻或多或少地對後來市場所熱衷的「運動版車型」起到了示範和啟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將其視為今日ST Line車型的鼻祖。

花拳繡腿還是內有乾坤?

儘管到這個時候新一代福克斯的相關信息已經是漫天飛了,但我依然覺得有必要稍微提一下新一代福克斯的車身設計。

新一代福克斯的四個車輪更加靠近車身的四個角,一方面有利於獲得更大的車內空間,對於操控性同樣有正面的積極意義。

新一代福克斯採用了全新的C2平臺,與上一代相比,(兩廂版本)車身的長寬高尺寸並沒有明顯的增長,但新車的軸距卻增加了50mm,在改善車內空間表現的同時,這意味著車輪進一步向著車身的四角延展,而這套「四輪四角」的理論,之前更多見於MINI,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有助於獲得「卡丁車般的操控體驗」,而如果你足夠細心,不難發現被譽為「本田超跑」飛度GK5,同樣採用了類似的做法。

貼上ST Line銘牌,就意味著這輛福克斯有著比普通版本更為運動化的底盤調校。

說回到ST Line車型,無論是兩廂還是三廂,絕非單純「換上運動裝再煞有介事地貼上象徵性能的銘牌」的傳統套路,這一次的ST Line不僅擁有專門調校、相比普通版降低10mm的運動底盤懸掛,更是腳蹬規格高達235/40 R18的米其林Polit Sport 4運動輪胎。若是把標準放得寬一些,ST Line的底盤規格幾乎已經是一隻腳跨過了Hot Hatch性能小鋼炮的門檻。

小鋼炮要怎麼玩?當然是金卡納!

擺在我面前的是一條用路錐圍成的小型賽道,刁鑽的中低速複合彎似乎是對福克斯ST Line起碼的尊重。

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的坐姿雖比之前兩代要低,但竟然不提供電動座椅調節。

我挑選了一臺兩廂ST Line,落座後習慣性地把座椅調至最低,新一代福克斯的坐姿比前兩代車型要更低,拜更低的懸掛所賜,ST Line的最低座高可以更低,這對於那些習慣於「靠屁股感知車身動態」的駕駛者—比如我,無疑是個好消息,至少不再需要DIY修改座椅腳位。

全新造型的真皮打孔方向盤據說是高於歐洲的待遇,握感厚實且柔軟,緊接著我發現了另一個更大的驚喜—轉速表顯示此時發動機正在怠速運轉,而無論是座椅還是方向盤竟然都毫無徵兆! 實際上福特的EcoBoost三缸發動機早已名聲在外,ST Line此次所搭載的1.5T EcoBoost三缸發動機更是一臺集大成之作,怠速狀態下的振動幾乎不可察覺。實際上相比目前主流大廠對三缸發動機的振動優化處理能力,終端消費者心中的「不信任」反而才是最大的癥結。

旋鈕式電子換擋,個人覺得把P擋按鍵放在中間M擋位置操作會更加順手。

旋入D擋,對油門稍微施壓油門,電子駐車自動釋放,起步我並未求快,反而是以模擬日常駕駛的方式考驗變速箱在起步和低速下的表現,要知道福克斯之前的自動變速箱,無論是AT亦或是雙離合,都沒能給市場留下積極印象。 而這一次匹配1.5T發動機的這臺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更像是痛定思痛之作,平順性和邏輯挑剔不出任何問題,同時得益於相對更多的可選檔位,在我大力向油門施壓時能夠始終把發動機轉速保持在3000-4500rpm的最佳發力區間,也正是在這個轉速區間,這臺1.5T三缸發動機的動力響應尤為討喜。

能夠輕鬆地用油門控制車頭在彎道中的指向,是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比較好玩的地方。

儘管擁有135kW和243Nm的動力輸出,但這臺發動機的討喜之處並不在於動力的所謂「強勁」,而是我在整個體驗過程中幾乎察覺不出渦輪遲滯,而且發動機對油門開度變化的響應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運動模式下,很容易就能通過油門深淺的細微變化來控制車頭的循跡走向,這種收放自如的動力響應在多年以前還僅僅是自然吸氣發動機為數不多的驕傲,而技術的進步使得今天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也能獲得相近的愉悅。

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的底盤支撐性甚至好過早幾年前的所謂「性能鋼炮」,並不特別緊繃,但極富韌性,就像一顆橡皮糖,明明不硬,但就是壓不扁。

大半圈之後,我開始加快節奏,這臺ST Line竟然鮮少以胎響來回應我越發挑釁的施壓,規格高達235/40 R18的米其林Polit Sport 4自然功不可沒,但整幅底盤也能柔韌有餘地化解強大輪胎抓地帶來的應力,車身側傾被控制在相當合理的範圍之內,甚至面對複合彎道帶來的連續重心轉移同樣面不改色,透過方向盤傳遞給我的信心不知道比我那臺換上倍適登B12運動套裝避震的第二代福克斯運動版還要強幾個等級!更何況,這臺ST Line並沒有以犧牲舒適性為代價,這種被全方位碾壓的無力感,大概就是所謂「代差」帶來的年代感吧。

僅憑短暫的場地試駕自然是沒辦法對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做出全面的評價的,不過新車在設計、車內空間和操控樂趣上的全方位提升卻是顯而易見的,雖然仍有一些諸如電動座椅調節缺席這樣的的小槽點,但這些並不妨礙我對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同級最佳操控體驗」的評價,只要你真的熱愛駕駛、理解駕駛樂趣,相信我,它會讓你露出微笑。

等等,試駕感受到此為止,但文章並沒有結束,在下一頁的內容當中,我坐進了這個星球上最具話題性的福克斯。

我坐在了「磚叔」的副駕!

人稱「磚叔」的Ken Block,活躍在拉力賽場之餘他和他的福特賽車更憑藉一系列製作精良的Gymkhana漂移視頻成為全球矚目的賽車明星。

Ken Block,人稱「磚叔」,知名滑板鞋服品牌DC shoes的聯合創始人,2005年開始進軍拉力賽事。Ken Block與福特結緣自2010年,此後不僅駕駛福特賽車徵戰各大賽事,Ken Block和他的福特賽車更憑藉一系列製作精良的Gymkhana漂移視頻成為全球矚目的賽車明星。

600馬力、900Nm全部用來燒胎就是這麼個效果,而且還是四條輪胎同時燒。

我大概算了一下,大約10分鐘一套輪胎,而且還是賽車胎!這哪裡是在燒胎,明明就是在燒錢!

長安福特在新一代福克斯上市發布會當天請來了Ken Block助陣,Ken Block這次駕駛的是2016 Ford Focus RS RX,也就是「磚叔」徵戰World Rallycross賽事的賽車,2.0升EcoBoos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高達600馬力,扭矩更是達到誇張的900Nm,百公裡加速只要不到2秒!

讓「磚叔」繞著新一代福克斯畫圈,設計出這個場景的工作人員必須晚上加雞腿,加倆!

我有幸坐在Ken Block的Rallycross賽車副駕親身體驗了一次第一人稱的Gymkhana漂移,到發稿的時候我的脖子仍然被酸痛困擾,至於原因,看了下面兩段現場視頻就明白了。

過癮嗎?當然,不過別問我試乘的感受,我在車上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如何端穩GOPRO」這個課題。。。 。。。Hmm,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能總結出兩點:第一,別看車外視角各種華麗,「磚叔」漂移的時候手上動作是真乾淨得很,或許是這個場地對他來說太小兒科吧;第二:輪胎味兒其實沒那麼刺鼻,甚至還有點香。。。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王錦鴻)

相關焦點

  • 思域,領克03和福克斯st line怎麼選?老司機:選它省油,毛病少
    思域,領克03和福克斯st line怎麼選?老司機:選它省油,毛病少福克斯ST line。你不換車就是以後長用這車,那你就要考慮實用性和舒適性。我沒了解過領克我就不說,給你分析一下思路和對比。我租車租過一臺6萬公裡的福克斯ST line,在車裡的抖動其實和思域沒分別。但不確定幾年之後會怎樣,你買3缸就是賭它穩定性了。對於動不動就說3缸抖的話,我更建議你親身試過再說,你可以租一兩天。操控,福克斯勝,真的太爽了,開一次山路就知道了。思域嘛,減慢點還可以的。隔音,福克斯勝,外面80分貝,熄火狀態下車內40。
  • 福克斯兩廂EcoBoost180自動ST Line咋樣?看這10位車主咋說吧!
    車主二缺點:油耗高了點,兩廂小車現在能跑個百公裡9個油,確實有點高,後排坐三個有點擠,後備箱不算大畢竟兩廂車,還有就是座椅是手動調節。車主三缺點:車輛啟停的時候會有異響,行駛時升檔或降擋時都會有異響,有時頓挫剛非常明顯,原地N檔R檔D檔切換有很明顯的抖動、冷車還有金屬摩擦的聲音,不能理解開了不到2000公裡的車會這樣。
  • 新一代福克斯ST-line頭高
    經典的模特總是有無法抗拒的魅力,作為一個善於玩經典、注重經典升級的品牌,福特新時期給眾多車主帶來了十足的驚喜,新一代福克斯ST-Line的到來令人興奮。擁有20多年歷史的福特福克斯,在不同時期總能以不同的態度佔據用戶的心。
  • 全新一代福克斯st-line版,動感十足,更擁有運動個性的基因
    新一代的福克斯整體車身較低,配合著緊緻的車身線條描繪出具有力量的造型,這個版本採用了黑色蜂窩式集成燈,個性的輪轂和運動型雙排氣設計,都不是製造運動的外觀風格,車身的高度比普通版本低14毫米,軸距比舊型增加了57毫米,所有系統的標準裝備都有自動前燈功能,僅st-line版本採用led大燈,支持自動遠近光燈功能
  •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思域,領克03和福克斯st line怎麼選
    今天有人私信我,本田思域、領克03、福克斯st line如何選擇,這個問題仔細琢磨了一下,給大家這麼分析分析吧。 選車的話,肯定是要從安全、空間、動力、保養、故障率等方面考慮,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 老車主為何都會在車上放一支牙膏?修車師傅:不然怎麼叫老車主呢
    所以在汽車上大家沒有區分,都是四個輪子的代步工具,但是在車主上卻有區分,有「新手」與「老車主」之間的區分。話說新手與老車主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啊,但是你不細心留意,是很難發現的!老車主為何都會在車上放一支牙膏?修車師傅:不然怎麼叫老車主呢?其實新手與老車主之間的區別,主要是技術之間的區別,新手總是會犯一些低級錯誤,而老車主在開車的時候還是非常溜的。
  • 原廠182馬力+8AT,福克斯st-line為何不復當年之勇
    福克斯ST-line最吸引的肯定是外觀,雖然新一代的ST不再進入國內市場略顯遺憾,但是至少在顏值方面,ST-line基本上有著和ST幾乎一樣的外觀,運動版格柵內部採用更為運動的燻黑處理,配合兩側銳利的大燈組,整體帶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感,而大燈組內部也集成了年輕人最愛的LED日行燈,點亮後頗有幾分沃爾沃"雷神之錘"的韻味。
  • 高爾夫R-line/福克斯ST-line/兩廂思域,該選誰?
    不過,對於這麼一個後來之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恐怕還得問問同級的另外兩個競爭對手,這便是高爾夫R-line和福克斯ST-line。作為主打操控與動力的三款車型,兩廂思域、高爾夫R-line以及福克斯ST-line的背後都有著無數多的粉絲「撐腰」。
  • 人生就是感到無力,怎麼辦?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扎心
    人生就是感到無力,該怎麼辦?想要戰勝一個東西,我們需要先了解它。1、無力感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個關於狗的實驗。他把狗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在籠子裡裝了一個蜂鳴器。
  • 老車主:把這數記好,再快就飄了
    老車主:把這數記好,再快就飄了在之前經濟和工業還沒有那像現在這樣發達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出行,雖然這種出行方式比較健康,但是平常要是想運個東西還是比較麻煩的,手拿著太累,自行車又放不下,這讓很多人都很苦惱。而麵包車的出現為大家解決了這個問題,麵包車不僅空間大,而且動力十足,最具有優勢的就是其價格便宜,我們平常在高速上也經常可以見到麵包車的身影。
  • 為何汽車會加速無力,油耗飆升?現在知道原因了,都是它們惹的禍
    隨著這些年來,石油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短缺,汽油的價格也是處於較高的水平,車主們所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再加上平常的汽車保養費用,很多車主直呼開不起車了。而汽車油耗作為現在車主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很多車主在駕車時都會非常注意汽車的耗油量,畢竟油耗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汽車的使用成本。
  • 為什麼運動過後,總是感到渾身無力?
    為什麼運動過後,總是感到渾身無力?本文就要講講關於運動中的小症狀,你是否知道為什麼在運動過後,總是感到渾身無力?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第四個原因:營養沒跟上營養跟不上,健身的力度卻不減,也會讓我們感到吃力,從而感受到渾身無力。所以,如果你選擇開始進行健身,就一定要重新規劃自己的飲食,嚴格根據科學的飲食結構來制定自己的專屬飲食計劃單。
  • 為何很多車主不想辦ETC?車主哭訴:辦過的人都想取消,真的很坑
    導讀:為何很多車主不想辦ETC?車主哭訴:辦過的人都想取消,真的很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很多車主不想辦ETC?車主哭訴:辦過的人都想取消,真的很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美國手工吉他 ST.PAUL 聖保羅 品牌歷史介紹
    st.paul(聖保羅)的聲音可以稱得上是絕對的「經典」。而且使用過它的吉他藝術家也是不勝枚舉。你所能想到的著名吉他手都非常喜歡聖保羅的音色,聖保羅和他們共用經歷過20世紀末,可以說st.paul(聖保羅)吉他見證了重金屬音樂和原聲民謠音樂的發展歷程。
  • St.paul吉他與吉他中國建立合作 共享驚喜與變化
    1976年,st.paul(聖保羅)的吉他也已經遠銷到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st.paul(聖保羅)的超顯著質量是由st.paul(聖保羅)吉他生產線中將傳統和創新和諧的交融在一起所造就的。在這個質量的背後是st.paul(聖保羅)的優越的服務,也使st.paul(聖保羅)獲得了世界範圍的良好口碑。
  • 福克斯st-line,原廠182馬力+8AT,為什麼不及當年
    福克斯ST-line最有魅力的是外觀,很遺憾下一代ST不再進入國內市場,但至少在顏值中,ST-line基本上和ST具有相同的外觀。 運動版格柵的內部採用了更運動的煙霧處理,配合兩側尖銳的前燈組,整體賦予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前燈組的內部也整合了年輕人最喜歡的LED燈。 車身側面的線簡潔,18英寸的輪轂顯示出配合低車身福克斯ST-line急劇下降的運動姿勢。請給輪胎自然吹。
  • 為何老司機都喜歡戴墨鏡開車?你車上有嗎?
    開車的過程中,車主往往都會在車內安裝一些比較有用的飾品或者是配件,比如說手機架等東西,這些東西是新手司機比較喜歡加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作用。人們現在買車,不止是看用途、外觀,還開始注重個性以及配置性能等等。
  • 我衝動的、果決的、迅速的成了「狗夫」|高爾夫r-line|大眾高爾夫...
    Q:為什麼最終定R-line?A:因為它外觀帥啊!R-line是顏值擔當,一眼看過去,LED的大燈和尾燈很吸引我。尤其是R標,太絕了。內飾看著沒什麼特殊,但質感很不錯,手摸得到的地方都是軟的。Q:提車時什麼心情?A:還是很平靜的,因為知道自己肯定會擁有,只是時間問題。
  • 為何都說寧願撞豪車,也別碰計程車?老司機直言:套路太多惹不起
    為何都說寧願撞豪車,也別碰計程車?老司機直言:套路太多惹不起 ,只能由車主自行賠償,就像案例中的李先生一樣,賠償了計程車司機1500塊錢的誤工費,這讓很多撞了計程車的車主非常的無奈,明明損失不是很多,卻讓自己賠了非常多錢。
  • 老司機說了答案,所有的車主快看看!
    老司機說了答案,所有的車主快看看!這個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有人說材料費貴,也有人說工時費貴。如果是材料費貴,工時費便宜,那汽修廠要吃土了,又如果是材料費便宜,工時費貴,那車主以不同意啊,那個車主願意拿個兩三百塊的三件套來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