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村子裡有一家專門給牛和馬「掛掌」(就是用一種鐵製的工具給牛馬釘在蹄子上,類似與給牛馬穿了鞋)的人家,我們都把這戶人家叫做「鐵匠鋪」,其實就是一家私營的小作坊,平時也是以種地為主,除了給牛馬「掛掌」外,還可以製作一些農村日常使用的鐵製工具,那時候農村都是使用牛馬進行耕種,每年播種之前、秋收之前都要給牛馬「掛掌」,在「掛掌」的時候,要把牛蹄或馬蹄進行修整,然後把那個「鐵掌」釘在牛蹄或馬蹄上,當然了,是需要技術的,不能釘到蹄子的肉質部,否則牛馬是會瘸的。現在雖然農村養殖的牛還很多,但都不是用來耕地的,於是就不再給牛馬「掛掌」了,所以這家「鐵匠鋪」也就黃了。
為什麼要給牛「掛掌」
以前給牛「掛掌」,是為了讓牛蹄穿上「鐵鞋」,這樣牛在使役過程中就不會把牛蹄磨損,通過「掛掌」、「修蹄」,可以讓牛在3-4個月的時間磨不到牛蹄,特別是在連雨天不至於讓牛蹄藥物被泡軟而發生走形、變樣,可以減少牛蹄病的發生,讓牛在忙種、忙收的季節不耽誤幹活。因為現在的牛幾乎都不幹活了,蹄部磨損沒有以前那樣嚴重,所以也就免去了「掛掌」這個過程。
現在養牛為什麼要修蹄
無論奶牛還是肉牛,長時間不進行修蹄,就像我們人類長時間不剪指甲一樣,腳指甲越來越長會影響走路,還容易受傷。牛的蹄匣是由冠狀真皮細胞構成的,造成情況下,每個月可以生長0.5釐米,一年就可以生長5釐米,當然了這是指沒有磨損的情況下,蹄匣過長就會發生蹄匣扭曲、變形、折斷等情況,我們老百姓經常說的「滾蹄」其實就是蹄匣過長造成的,導致牛行走不方便,影響採食和放牧。同時圈舍潮溼或運動場環境差、放牧地潮溼積水等,會導致發生蹄病,影響牛奶的產奶量降低、肉牛的增重緩慢或不增重,甚至掉膘;種公牛影響正常配 種、母牛發情延遲或不發 情;嚴重的會造成懷孕母牛發生流 產;發生蹄部疾病治療困難,造成藥物費用增加。所以,現在的牛雖然不再使役,不需要「掛掌」,但「修蹄」還是必須要做的,很多養殖戶或養殖場都忽略了這個問題。
我們怎樣給牛進行修蹄
1、準備工作
首先要準備修蹄使用的工具:修蹄鉗、修蹄刀、角磨機、勾刀等。把牛牽到保定欄裡面進行保定,一般經常使用治療時使用的四柱欄或六柱欄,也可以利於牛欄進行保定,無論使用哪種保定欄,移動要確保人畜安全。
2、牛蹄綁定
把繩子的一頭兒系活扣,套在牛的懸蹄下面。然後把繩子從四柱欄或六柱欄中間橫柱上面穿過,繩子再向下從牛小腿兒下方穿過,提拉繩子子把牛蹄提起來。然後把牛蹄用繩子纏繞在立柱上。注意,繩子一定要系成活扣,在修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如果f發現牛想要摔倒,這時要馬上解開繩子,把牛蹄放開,以防止扭傷牛腿或發生骨折。
3、修蹄
用清水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牛蹄進行清洗,檢查牛蹄底部有沒有潰瘍腐爛、蹄間有沒有增生物等,如果有蹄部疾病要同時進行治療處理。對於那些只是角質過長、變形的牛蹄,只需要用修蹄鉗剪掉多餘的角質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前蹄蹄冠的長度是8~9釐米,後蹄是7.5~8.5釐米,當然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根據牛的大小進行綜合分析,不要傷到牛蹄的肉質部。如果角質部堅硬,可以利於角磨機進行打磨或切割。
對於蹄底不平,也要進行修整。用修蹄刀或角磨機清除多餘角質,修平蹄底,需要注意的是,單趾底部要平整,兩趾蹄底部也要相對平整,以免牛在行走時著力不平衡導致受傷。修整後牛蹄底部與蹄冠最高點傾斜面成45度角才是正常的。
修蹄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檢查牛蹄,發生蹄病及早治療。
2、在牛蹄被水浸泡以後會導致牛蹄的角質部變軟、發脆,在修蹄時容易發生「炸蹄」,所以修蹄要在雨季到了之前,或修蹄前一段時間圈舍保持乾燥,地面不能有積水或潮溼。
3、對於短時間進行育肥的牛,可以在入圈時進行1次修蹄即可;如果是奶牛或繁殖母牛,根據實際情況在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
4、修蹄時一定要保證蹄底平整,注意不能損傷牛蹄的肉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