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春季,耕種農作物的季節;以前沒有什麼犁田的先進機器,農戶犁田一般就是用牛了,像鄉居小菜生活的廣西這邊,以前每家每戶都養有牛,一般是養水牛,水牛力氣大、耐力好,比黃牛能幹活;而隨著人們外出打工,種田少了,養牛的人也少,有些小村莊甚至沒有人養牛了,犁田用「鐵牛」即耕田機器。
鄉居小菜生活的農村這邊,還有幾個農戶養牛,他們家的田地就是用牛耕的,有時候也用牛耕其他農戶的田地,不過是要收錢的,耕一畝收的錢不低於150元;雖然價格跟用機器耕田相比差別不大,但還是有人願意用牛耕田,因為有些田比較小而且不夠規則,地處的位置不便,機器不好下田耕,農戶自己用鋤頭挖土然後耙田工作量大,而且效果不夠好,一般就是花錢請人用牛耕田了。
而若是用機器犁田的,有些田塊一些邊角沒法搞,只能是農戶用鋤頭挖,這也是農戶不滿意的地方,不過用牛耕田效率不夠機器高,而且牛要休息的不能一直幹活,而機器可以從早忙到傍晚,所以農忙季節要急著耕田種下一季水稻的話,農戶一般就花錢用機器耕田了。
當然了,養牛的話平時若不是天氣特別差,每天都要牽牛去野外吃草,得有人看著,比較耗時間,這也是農戶不想養牛的原因之一,若是在家常年種田,而自家又不養牛,每次耕田都要花錢,農戶算了算覺得不划算,就自己花幾千塊錢買耕田機器,想什麼時候用就什麼時候用,像鄉居小菜老家那裡一些農戶就自己買有小型的「鐵牛」,耕自家田地用,不外借也不給人耕田賺錢。
用牛犁田在農村比較少見了,沒見過的人就會覺得稀奇了,特別是一些小孩子看著看著就會發問,為什麼用牛耕田呀、耕田的牛走得那麼慢、牛會累嗎?……聽到這樣的問題,讓人想起了早些年前農忙時到處是牛在耕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