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還有用牛犁田的人嗎?養牛少也少見了,花些錢用「鐵牛」

2021-01-20 鄉居小菜的悟空

現在是春季,耕種農作物的季節;以前沒有什麼犁田的先進機器,農戶犁田一般就是用牛了,像鄉居小菜生活的廣西這邊,以前每家每戶都養有牛,一般是養水牛,水牛力氣大、耐力好,比黃牛能幹活;而隨著人們外出打工,種田少了,養牛的人也少,有些小村莊甚至沒有人養牛了,犁田用「鐵牛」即耕田機器。

鄉居小菜生活的農村這邊,還有幾個農戶養牛,他們家的田地就是用牛耕的,有時候也用牛耕其他農戶的田地,不過是要收錢的,耕一畝收的錢不低於150元;雖然價格跟用機器耕田相比差別不大,但還是有人願意用牛耕田,因為有些田比較小而且不夠規則,地處的位置不便,機器不好下田耕,農戶自己用鋤頭挖土然後耙田工作量大,而且效果不夠好,一般就是花錢請人用牛耕田了。

而若是用機器犁田的,有些田塊一些邊角沒法搞,只能是農戶用鋤頭挖,這也是農戶不滿意的地方,不過用牛耕田效率不夠機器高,而且牛要休息的不能一直幹活,而機器可以從早忙到傍晚,所以農忙季節要急著耕田種下一季水稻的話,農戶一般就花錢用機器耕田了。

當然了,養牛的話平時若不是天氣特別差,每天都要牽牛去野外吃草,得有人看著,比較耗時間,這也是農戶不想養牛的原因之一,若是在家常年種田,而自家又不養牛,每次耕田都要花錢,農戶算了算覺得不划算,就自己花幾千塊錢買耕田機器,想什麼時候用就什麼時候用,像鄉居小菜老家那裡一些農戶就自己買有小型的「鐵牛」,耕自家田地用,不外借也不給人耕田賺錢。

用牛犁田在農村比較少見了,沒見過的人就會覺得稀奇了,特別是一些小孩子看著看著就會發問,為什麼用牛耕田呀、耕田的牛走得那麼慢、牛會累嗎?……聽到這樣的問題,讓人想起了早些年前農忙時到處是牛在耕田的場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農村養牛的越來越少?活牛多少錢一斤?聽聽老農怎麼說
    等到自己慢慢長大,村裡面的牛也越來越少。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我們村裡面就已經沒有人家養牛了。當然別的村子裡面還有,但是現在幾乎也已經沒有人在放牛了。為什麼現在農村養牛的人家越來越少了?第一,現在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過去在農村裡面牛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力,是家裡面的重要成員。
  • 在農村養牛賺錢嗎?一頭牛賣20000,養10頭牛能賺多少錢呢
    雖然現在有很多的項目可以選擇,在投入之前,農民要充分了解當地的市場,分析一下存在的風險,結合自己的創業資金,做出正確的選擇。比如養牛這個行業,雖然市場上牛肉的價格很高,但是市場需求不穩定,在選擇這個項目時,就要考慮到成本和風險。有很多人認為,在農村養10頭牛可以賺到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在農村養10頭牛的成本和利潤,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 再窮不殺耕地牛!農村養肉牛賣卻是常事,為何牛失去了耕種價值
    農具不發達,牛成為生產主力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再窮不殺耕地牛(一些地方也說是『跪地牛』)」,就是說,這家人再怎麼揭不開鍋,日子再怎麼過不下去也不會狠心殺掉自家耕地的牛。這句話說的不單是對給人類耕地勞作的牛不舍的情感,其實也是突出了牛在以前農村的作用之大。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土地,沒有錢可以,但是不能沒有糧食,畢竟錢是不可以直接填飽肚子的。
  • 與人有仇勸人養牛,與人養牛勸人殺牛,農村這句話的含義你了解嗎
    農村有句老俗話:說的是與人有仇,勸人養牛!90年代中期以前,我們這裡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水牛,主要是用作耕牛。那時候旋耕機和收割機還沒有普及,而且農村還沒有普及三輪車和摩託車,那時候拉人拉糧食都是用板車和牛來拉的。
  • 冬季養牛,牛會被凍死嗎?牛冬季產仔如何餵養?
    有人提出問題:冬季養牛,牛會被凍死嗎?牛冬季產仔如何餵養?正常情況下,只要建有牛棚,做好保溫措施,牛不會被凍死的。在冬季養牛,牛被凍死的概率很小,當然不包括特殊情況。因為一頭牛的成本很高,就算是犢牛也要幾千塊錢,既然選擇了養牛,投入了這麼高的成本,那麼平時肯定會認真細心照料,要不然怎麼把本錢賺回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國家地域廣闊,就算冬天三九四九最冷的時候,東北的黑龍江可能到了零下二三十度,但是在南方可能最低溫也要零度以上,廣東,海南溫度更高在一二十度左右。
  • 30多年前最辛苦的不是純農民,是餵牛的,牛死時牛流淚他們也流淚
    讀了李昌平一本書,裡面有幾句話印象深刻——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如今,情形有了很大好轉。因為很多人去城裡打工,比在農村,賺得多得多。一些人家,建起了別墅。農村80後,受到苦,比起父輩,其實算不得什麼。但現在再要我在3、40度的大太陽高溫下去搞雙搶,不是可能,而是絕對會暈在田裡。
  • 想在農村養牛,不搭建牛棚,直接露天養牛可行嗎?
    想在農村養牛,不搭建牛棚,直接露天養牛可行嗎?我覺得不建牛棚,直接露天養牛是不行的。在整個養殖業,不管你想養什麼,不建動物住的地方怎麼長久養下去呢?尤其是養牛,一頭牛的成本好幾千上萬,是養殖業裡差不多最貴的了。如果養雞死上十隻八隻,你不會特別心痛,如果養牛,不用多了死掉一頭看你會不會心痛。建牛棚和散養牛不是對立關係。很多人覺得現在的牛大部分都是圈養,不如散養的好,散養的牛出的牛肉更結實緻密,肉更香。
  • 還記得小學課本《撈鐵牛》的故事嗎,鐵牛現在在哪兒呢
    還記得小學課本《打撈鐵牛》的故事嗎?那麼,當時的鐵牛現在在哪兒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橋,用八頭鐵鑄的牛來固定著它,一頭鐵牛將近幾萬斤。後來河水暴漲衝斷了浮橋,牽動鐵牛,沉到河裡。朝廷招募能夠撈出鐵牛的人,真定有個名叫懷丙的和尚,用兩隻大船裝滿泥土,把鐵牛繫到船上,用大木頭做成秤鉤的形狀鉤住鐵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時鐵牛浮上來了。轉運使張燾聽說了這件事,賜給他一件紫色裟衣。在中國古代,沒有像在這樣發達的起重設備和打撈技術,懷丙和尚能夠把幾萬斤重的鐵牛從河中撈出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麼,現在鐵牛在哪裡呢?
  • 如何在農村養牛,一年能賺多少錢?
    農民朋友應如何進行養牛?現在牛犢價格非常的高,一頭三四百斤的優質牛犢便要上萬元,對於養牛經驗不成熟、資金不充足的農民而言,購買牛犢進行育肥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現在母牛多採用人工配種,因此不用額外購買公牛,一般配種價格在100~300元/次。初期養5~10頭母牛並不用全職去做,只將其當作副業便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去餵牛,一般10頭牛的飼餵時間不會超過1小時,不用耽誤做其他工作。
  • 養殖戶稱「養牛先種草,不然也白養」,啥意思?有道理嗎?
    進入3月以來在農村搞養殖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養牛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新養殖戶表示自己之所以選擇養牛是因為牛的價格比較穩定、風險低、利潤高。最近幾年牛價比較穩定是不錯,去年價格還出現了上漲,這也是導致很多人跟風養牛的主要原因。老養殖戶稱市場上牛價雖然高,但是能不能賺錢還不一定。
  • 養牛的禁忌 不看後悔
    各位看官請繼續往下看:1:引種貪圖便宜很多的養牛人員買牛時總有一些牛價格偏低,特別是新入行的養牛人,遇到這種情況還自認為自己運氣好撿了漏很是開心。多年養殖的老手都懂得這種便宜儘量不要去貪,這種廉價牛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問題,真正的行家看出來大都不願意多事,也都不會說更不會去買。
  • 中國農村養牛要怎麼算帳呢?養牛不精打細算就會有很多浪費的地方
    中國農村養牛的細帳要怎麼算呢?不精打細算就會有很多地方浪費,所以精打細算才能把養牛的利潤增加。精打細算並不是摳門,而是在節省開支。那麼養牛都要從哪些地方節省開支呢?下面東哥就簡單的分析分析。首先就是建設牛圈的時候,用不著整的非常豪華。建設牛圈的時候,要考慮自己家裡現有的資源,比如廢舊的木材和鋼材,堆放已久的磚頭瓦塊,能利用的儘量都利用上,畢竟養牛對於牛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有很多養牛人在養牛之初建設牛圈的時候,總想著把圈舍整的板板正正的,這個東哥到沒什麼好說的,只不過真的沒必要浪費。
  • 農民鄉下養牛,不蓋牛棚,直接露天飼養可行嗎?
    農民鄉下養牛,不蓋牛棚,直接露天飼養可行嗎?這要看你是在放牛還是在圈養牛哦。要是圈養牛就得蓋牛棚哦!要不就有大風下大雨,雷電怎麼辦,牛也要避開雷電,有大風下大雨,所以要建牛棚。農夫在三十年前養過一頭牛,基本上都是用木棍圍上一圈,把牛圈起來就行了,白天放牛,晚上圈出來,給它些鹽,苞面,苞稈,喝些水。雨溼了,雪白了,想想牛是怎麼想的?這個段落我講得稍微專業一點。還有個名詞叫「基礎代謝」,就像發動機怠速停車一樣,只要停車,就得費油。
  • 農村一種水下物種,越來越少見,有人賣70元一斤?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情,我是【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事件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三十年前,我還記得當時家家戶戶都養著牛群,每次放學,田地裡就放著牛娃,而現在呢,農村連一隻牛都沒有了。
  • 養牛都是從不會養牛到會養,這個過程有可能很漫長,但必須要經歷
    因為畢竟養牛投資不小,稍微有點疏忽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對於什麼都不會的養牛人,一定要謹慎一些,最好身邊能有一個老養牛人帶以帶,這樣就能通過先少養幾頭牛,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有基礎了再多養,這樣才能有保障。如今養牛可謂是非常熱門,尤其在農村,養牛也是主要的第二產業,也是活躍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
  • 40歲農村壯漢,年薪24000元幫人養牛收入算高嗎?
    表哥說,因工程難做從去年開始他改行養牛了,買了20多頭母牛,正在發展,到今年已經有三十多頭了。我問他養那麼多牛小工至少也得請兩個吧,他說目前用了一個男工,40歲左右,一年24000的工資。我說一年才24000,月工資2000,很划算用啊。
  • 【安格斯◆專訪】樂牧高仁呂學虎:沙漠中的牛老大,獨闢蹊徑的養牛人
    牛少人多,就是最大的優勢!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想像空間和誘惑力都是巨大的。作為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費國,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才6公斤不到,還少得可憐;作為喜歡實體投資的人,我再努力都顯得微不足道,一個萬頭牧場,對龐大的市場而言,只能一個塞牙縫縫的量。
  • 在農村露天養牛,到底行不行?老養殖戶:可以是可以,但是有條件
    我家露天養過三年牛,當時家裡窮,只有三間土房。也沒有錢給牛蓋個棚,無論颳風下雨,牛都在外面凍著。牛是一頭母牛,用繩拴在房後的樹邊上。我估計當年我爸就是想養一頭牛,慢慢發展貼補家用。當時一頭小公牛犢的價格,才1000元一頭,一年一頭,養個幾年就能賣一筆錢了。在農村,露天養牛並不稀奇。有一年我去內蒙抓牛,他們就是沒有牛棚,就有個用木頭圍成的牛圈。黑天把牛趕回來,放在圈裡,如果山坡上圈了鐵圍欄,黑天連牛都不圈了。我當時買牛,他們都是騎馬去山裡往回趕,有的牧民,連自己有多少頭牛都不清楚。
  • 皇竹草養牛,一畝地牧草可以養殖多少牛?
    尤其養牛需要大量的草料,所以現在很多的養牛戶都會種植皇竹草進行養牛。皇竹草理論畝產量高達25噸,實際也可達到15噸左右像老農以前養牛就是種過皇竹草的,這在廣西很容易進行種植,更因為冬天的氣溫也不是很低,越冬的時候也不會出現問題,來年春天就會重新生長。皇竹草以產量高見長,理論上畝產量是高達25噸的,這個產量是可以餵養幾頭牛了。
  • 中國農村養牛牛圈要怎麼建設,建設標準可以根據養多少頭牛來計劃
    冠狀病毒給全國人民造成很大影響,很多想養牛的朋友都趁現在隔離期間在家裡建牛圈。建設牛圈的標準可以根據養牛的多少來計劃,養公牛和母牛的牛圈標準差別不是很大。下面東哥就簡單講一講牛圈怎麼建設才合理。首先建設牛圈要選好地址,農村房前屋後都可以,主要選擇地勢偏高不受水氣的地方。選好地址之後就要開始平整地面,地面平整好了之後,開始建牛圈。建牛圈的材料可以使用農村家裡廢棄的木材和磚瓦,能利用的廢棄物最好都利用起來,這樣不但節省資金還可以起到廢物利用的效果。如果家裡沒有這些材料,可選擇彩鋼結構或者磚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