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時代坐標與歷史自覺_時政_中國西藏網

2021-01-16 中國西藏網

  作者: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同舫

  我們應該在時代坐標中把握新徵程的開啟,甚至應該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思考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國現代化理論繼承了什麼、發展了什麼,以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國現代化理論影響世界,並在此基礎上形塑並發展認識人類歷史命運的歷史自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昭示中國將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從哲學層面而言,我們應該深入探討新徵程開啟的問題邏輯,也就是要弄清當今中國現代化發展所處的時代坐標問題,即現代化新徵程開啟的時代坐標應置於何處?新徵程的開啟具有怎樣的歷史規定性?我們應該如何形成清醒和高度的歷史自覺?從現代性發展的歷史大背景和大系統來看,我們可以對新徵程進行時空上的坐標定位,至少在世界歷史視野中,有三個坐標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個坐標是從經典現代性到新型現代性。一般認為,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是經典現代性的重要奠基者,而在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等人看來,經典現代性是一種剛性、固體化和簡單化的現代性。新型現代性作為對經典現代性的豐富、延展和提升,已經超越了經典現代性,成為一種全新的、開放的和有待創造的現代性,當然它也是一種流動的、複雜的現代性。其複雜性體現在,西方的現代性發展邏輯基本上是線性的,即從前現代、啟蒙現代到經典現代乃至後現代的發展邏輯。而中國的現代性出場邏輯是共時態的,即現代性在時空上呈現出多層次疊加的複雜情況。如從現代性發展的地域而言,有些大城市依靠自身優勢和良好發展條件已基本實現現代性,有的地區則還比較滯後。

  現代性是指現代世界的本質根據與理念。現代化具有過程性,側重於現實實踐。現代性是現代化的結果和結晶,是現代化過程所形成的特徵和屬性,但同時現代性意識的覺醒和現代性意蘊的深度追問又是現代化不斷發展的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全面開啟,充分表明中國方案在複雜現代性條件下的可行性。我們一定要站在歷史的制高點看待小康及其與現代化之間的複雜關係。小康社會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第二個坐標是從被動輸入型現代性到自主輻射型現代性。有的學者認為我們的現代性經歷了從被動輸入型到自主輸入型再到自主輻射型階段的轉變。1949年以前,是世界走向中國的歷史,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國家強制性地把西方元素輸入中國,利用中國重塑西方世界版圖,在中國建立了經濟霸權、政治霸權、文化霸權。新中國成立後經過艱難探索,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積極地學習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自主性、主動性越來越強,人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愈發自信從容地站在世界舞臺之上,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時代賦予我們更高的歷史使命,中國正在用自己的制度、價值、文化影響世界,這才是我們的氣派。

  從認識上看,要影響世界,以思想影響全球是第一要務。現代化地位的改變決定了中國思想不僅要在中國適用,還應當讓世界認同並逐漸接受。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為推進全球治理提供新動力。要從「拿來主義」到「中國貢獻」,從「理論辯護」到「理論引領」,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理論中的中國」。

  從心態上看,培養大國心態具有緊迫性。大國心態的核心是全體國民必須樹立自信心態,既堅決維護本國利益,也積極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要不卑不亢不傲,有定力,按原則辦事而不意氣用事,講理性而不是被激情綁架。拒絕擔當的自保心理是小國心態;缺乏自信的畏手畏腳是弱國心態。大國之間的博弈,取決於一個國家政治上的生命力、經濟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選擇與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心態,是當代大國應有的基本心態。

  從研究上看,如果說以往我們的研究主要著眼於中國實踐與矛盾的特殊性,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中國化理論;那麼,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今天,研究取向需要從特殊轉化為一般、個性轉化為共性,研究中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超越性,強調中國道路是一種能夠超越資本主義、引領世界文明的新的文明樣態。確定中國道路、中國理論背後的普遍性意義,創造出走向世界的中國理論,是我們應有的世界視野和國際胸懷。

  第三個坐標是由當前向未來不斷發展。舞臺在變、格局在變、坐標在變,新時代的中國在實踐中的問題也會不斷產生。任何思想、理論,即使在一定的實踐階段被證明為真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實踐檢驗而得到補充、豐富。「真理是過程」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伴隨主體認識能力的提高、社會實踐的進步、客體的變化,理論應當不斷豐富和發展。

  思想在發展、理論在創新,把未來的所有問題都想好、都規劃好,這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只有從未來願景出發進行當下定位,又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實施戰略,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闢新的天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從勝利走向勝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終在時代變化的緊要關頭,梳理發展脈絡、總結髮展經驗、聚焦發展「路線圖」、明晰發展「坐標系」,準確判斷發展走向並作出戰略部署。

  我們應該在上述三個時代坐標中把握新徵程的開啟,甚至應該在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思考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國現代化理論繼承了什麼、發展了什麼,以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國現代化理論影響世界,並在此基礎上形塑並發展認識人類歷史命運的歷史自覺。

  所謂歷史自覺,是一種對人類社會歷史運行規律的深刻領悟並主動營造發展前景的重要素養。「歷史自覺」中的「歷史」,既包括從過去到現在的變化,也包括從現在到將來的發展;「歷史自覺」中的「自覺」不僅包括理論創新的自覺,也包括實踐創新的自覺。我們對歷史發展的把握要從不自覺、半自覺走向真正自覺。

  強烈的歷史自覺要求我們與人類發展進程同向,高瞻遠矚地把握人類文明,從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中汲取發展的正能量;也要求我們運用歷史思維、把握歷史規律、辨析歷史方位、判斷歷史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從歷史發展進程中增強方位意識和使命意識,從多重歷史坐標中認識道路和方向,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走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現代化銳不可當,我們應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書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辦好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思政課_時政_中國西藏網
    思政課理論教學要幫助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創立、發展與當代價值,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當前,思政課理論教學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有廣度,就是要增強理論素養和文化底蘊,拓寬知識視野、國際視野和歷史視野。
  • 媽媽的味道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責編: 李絲雨)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
  • 汲取中國的發展智慧(國際論壇)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中國如今取得的發展成就來自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也令世界許多國家對中國共產黨肅然起敬  2018年5月26日,布吉納法索順應歷史潮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外交關係。
  • 二〇二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_時政_中國西藏網
    高建民在演講中指出,紀錄片作為「時代影像志」,具有獨特的思想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傳播價值,是文化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紀錄片創作要聚焦主題主線,描繪歷史畫卷、刻畫偉大實踐,為建黨百年這一重大歷史時刻書寫、放歌;要加強融合傳播,鼓勵支持紀錄片製作和傳播手段創新,為新時期紀錄片的創作傳播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要匯聚各方力量,強化紀錄片合作交流,共同推進紀錄片產業發展。
  • 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各地13日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表達銘記歷史,守望和平,開創未來的心聲。    在瀋陽,各界群眾200多人肅立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 脫貧攻堅「志」在必得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在新時代各項工作中取得新氣象新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最強音。回望歷史,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樸素的願望。從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為先」、康有為的「大同之道」,每個時代對富民裕民的追求從未停止。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
  • 脫貧攻堅,文學在記錄在鼓勁_時政_中國西藏網
    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文學當然不能失語。但是,如何精準把握時代的精神光譜,如何理解處在嶄新歷史關口的鄉村和農民形象,是對每一個寫作者的嚴峻挑戰。他們無一不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最能體會那些貧困戶的難處和需要,正如同為幫扶幹部的朱朝敏在後記裡所說:「我們互為依靠、互為扶持、互為見證時,我們的整體『人民』一詞,才有機會被呈現出浩瀚的態勢。」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幫扶者和被幫扶者攜手一起改變著鄉村大地的面貌,體現出精準扶貧戰略下外在幫扶和內生力量融合的強大效應。
  • 中國經濟風景獨好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
  • 不好意思,竟然被10個成語惹哭了…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責編: 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
  • 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_時政_中國西藏網
    經濟日報訊 記者沈則瑾報導:日前,上海自貿區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松下電器全球採購(中國)有限公司現場獲頒營業執照。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籤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戰略合作備忘錄。
  • 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在中等偏上收入組別的37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一。同時,中國在單位GDP本國人專利申請量、本國人實用新型申請量、本國人商標申請量、本國人外觀設計申請量、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等重要創新指標上均位居第一。  廣東在創新方面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在以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和科學出版物為核心評價指標評選出的世界頂尖科技集群中,有17個位於中國,其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東京-橫濱。
  • 荒唐「土政策」須依法清理_時政_中國西藏網
    客觀來說,由鄉村群眾集體制訂,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並自覺自愿履行的各種文明公約和居民守則,也就是俗稱的鄉規民約,雖然不是法律,卻對法規實施起著輔助作用,也有利於社會基層的治理。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範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體現出對鄉規民約的「力挺」。
  • 山南市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_教育_中國西藏網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委2020年度縣(區)委書記、市直行業系統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上了解到,山南市不斷增強做好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更加強烈的政治擔當、責任意識,努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 第三屆中國京劇之星在京展演_文化_中國西藏網
    「第三屆中國京劇之星展演」由梅蘭芳大劇院和北京國京演出有限公司承辦,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大連京劇院、上海戲劇學院的王越、田磊、張蘭、張兵、周婧、張建峰、常秋月、詹磊、譚正巖、王豔、呂洋、傅希如、藍天、凌珂、金喜全等15位優秀中青年演員共演出五場。由這15位演員組成的第三屆中國京劇之星,行當齊全,流派紛呈,其中有多位是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 大陸市場向臺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_時政要聞_中國西藏網
    「目前臺灣有較為成熟的醫療體系,結合大陸發達的現代科技,比如App製作等方面,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我們正在跟大陸有關的機構談合作。」臺灣長驊醫療集團總裁駱長驊介紹,企業正在向智慧醫療發展,大陸的遠距醫療做得很好,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臺灣醫療企業努力的方向。  大陸的產業園區也將為兩岸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土壤」。
  • 奏響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_時政_中國西藏網
    2019年9月,在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女排連克強手,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衛冕世界冠軍。同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女排代表時指出:「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女排的喜愛,不僅是因為你們奪得了冠軍,更重要的是你們在賽場上展現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
  • 【短視頻】帶你走進名家筆下的北京城_文化_中國西藏網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藝術市場》雜誌社、北京杏壇美術館、北京伊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筆墨當隨時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代書畫精品交流展」15日在京開幕。
  • ...奮力開創新時代西藏自治區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新局面
    在聽取支部同志圍繞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所作的發言後,吳英傑充分肯定了支部工作開展情況,系統回顧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我們黨思想理論發展的不平凡歷程,深刻分析了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刻闡釋了區黨委貫徹落實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所採取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的背景和原因,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區情、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專題黨課。
  • _時政_中國西藏網
    日前,《2020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其中顯示,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但前3個季度降幅逐漸收窄,第四季度轉為正向增長。其中,網店渠道保持正向增長,實體店渠道受疫情影響明顯,同比下降33.8%。  買書,你更傾向於哪種購書方式?
  • 被誤讀的西藏:對西藏歷史的幾個基本認知!
    決定未來的因素,通常取決於現在,而歷史能告訴我們的,更多也是現在。或者換句話說,歷史能夠告訴我們,現在為什麼是這個樣子,而不是未來是什麼樣子!基於這個理論,西藏的歷史可以解答,西藏文化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因為,這種特徵明顯的文化現象,是在漫長歷史進程中,由千千萬萬西藏人民共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