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泰禾?閩系黑馬房企福晟集團出事了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德林社

文|金衛

閩系黑馬房企福晟集團還是出事了……

11月19日,福建福晟集團發布公告稱,未能按時支付「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本期債券發行金額10億元,19日應支付本息共計6.31億元。

同日起,「18福晟02」、「18福晟03」、「19福晟01」、「19福晟02」將僅在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上採取報價、詢價和協議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交易方式調整後,上述4隻債券信披範圍調整為合格機構投資者及債券持有人。

資料顯示,18福晟02於2018年11月15日發行的公司債,發行規模為10億,期限3年,票面利率為7.9%;18福晟03債券發行總額為15億元,債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7.9%。福晟集團表示,公司仍將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儘早完成債券本金及利息的支付。

在機構人士看來,福晟集團深陷債務泥沼,債務違約是在預料之中。今年初,福晟集團與世茂集團達成合作的那場「世紀大併購,也沒有讓福晟完全安全。這背後依然是很多閩系房企的套路:「激進擴張→負債高企→爆雷」,只不過主角由泰禾變成了福晟。

11月19日,大公國際將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主體評級由「A+」調整為「C」,19福晟01債項評級由「A+」調整為「CC」。目前,福晟集團的存續債券有12隻,總額約為百億元,除本次違約的「18福晟02」之外,一年內即將到期的債券包括,福晟1優A、福晟1優B、福晟1次,合計規模為8.3億。除此之外,福晟還拖欠供應商的資金、私募的資金,這些依然懸而未解。

誰是福晟?

福晟集團是一家典型的福建房企,作風凌厲、擴張兇猛。公司由潘偉明在2004年一手創建,原本默默無聞,但後來一度殺入房地產行業30強。

2015年,福晟集團成立「飛虎隊」,到全國各地搶地拿項目,兩年就籤下了107個項目,福晟順勢將業務擴至全國,規模衝及千億,被業內稱為「閩系黑馬」。

據克而瑞的數據,2017年全年福晟新增土地貨值達到3199億元,位列房企新增貨值榜單第七位。

2018年,時任福晟集團執行總裁的郭國強在公司成立25周年發布會上豪言稱,「2018年福晟將收購一個百強企業。」福晟不僅要進入千億級陣營,而且要進入地產行業TOP30之內。

郭國強當時表示,福晟地產板塊計劃在2019~2020年分別實現銷售目標900億元、1300億元。

然而好景不長,房地產政策收緊,福晟集團擴張的腳步戛然而止。2019年,福晟集團出現了貸款逾期,此前瘋狂拿地埋下的債務危機終於爆發。

根據福晟集團披露的2019年年報,公司總資產為913.95億元,總負債706.63億元,扣除商譽及無形資產後的資產負債率77.41%;

2015年,福建福晟的負債不過是251億元,到2019年直接飆升至2019年的706.64億元,其中有息債務為304.77億。

世紀大併購告吹

今年初,為了緩解危機,福晟宣布與同為閩西房企的世茂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合作涉及價值1000億的可售資源、至少3000億的舊改貨值,這項併購案被媒體稱為「世紀大併購」。3月份,原福建福晟總部更名為世茂福晟總部,新的組織架構亮相。

然而,經過近半年的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及業務拆解,這場聲勢浩大的合作陷入僵局。因為介入福晟集團,世茂集團被推至風口浪尖,「吃肉,不救火」、「違反還債承諾」……為此,世茂多次向外表示與福晟的交易為「合作」而非「收併購」。

世茂集團儘管是房地產十強企業,但是,面對福晟危機,也有些愛莫能助。

福晟的欠債太多、擔子太重,一些地方的樓盤延期交房、業主維權不斷,還有各種供應商的債務糾紛訴訟不止。

讓人意外的是,福晟集團不僅對外大量欠債,還對內欠債。

今年4月,福晟位於福州的總部大樓迎來一批曾經的福晟員工維權,起因是福晟早期在集團內部所承諾的股權回報與項目跟投承諾未能實現,據稱跟投所涉金額高達15億元。

所謂的項目跟投,是讓內部員工對福晟項目進行投資,等於在員工內部融資。有報導稱:2017年,福晟集團為籌備上市做資金池,讓員工以0.2元的價格購買原始股,並允諾公司上市成功後可以還給員工。

這種「財務投資型跟投」的跟投模式,不僅以「員工跟投」名義進行多輪內部融資,也曾向供應商融資,承諾年化收益率高於30%。由於項目開發延期或失敗,跟投制失敗了,無法兌現跟投人的回報。

各種維權風波中,福晟集團的項目還出現搶公章事件。

今年9月,福晟在上海的首個項目——上海前灘海悅華庭陷入了「搶公章」的糾紛中,大批業主為子女購置的學區房因公章被鎖而無法辦理房產證,與基金投資人「開撕」。

上海前灘海悅華庭,是由福晟集團2018年5月2日以總價29億元從海航手中接盤,其後上海鉅派投資集團(簡稱「鉅派」)牽頭為該項目建設開發成立了「鉅福上海前灘併購私募基金」。該基金分兩期,合計規模7.5億元。

但是,還沒有等到兌付日期,福晟的資金鍊就出了問題。鉅派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開始與福晟、世茂兩方進行洽談,並最終於今年5月共同擬定《鉅派投資存量融資債務去化備忘錄》,約定世茂福晟應在今年7月份支付前灘項目本息,如不支付則恢復共管印鑑。

但是,福晟集團無法支付項目本息。在與福晟方進行多次的談判和磋商後,鉅派方的投後團隊在律師出具公函後,於9月4日從福晟前灘錢隆廣場「搶」走了上海前灘項目的公章。

海悅華庭在2018年開盤時單價超過8萬元/平方米,如今房價更是漲至逾12萬元/平方米。由於福晟集團的資金鍊危機,項目曾幾度停滯,還出現了延期交房的情況。現在,沒了公章,業主辦不了房本,維權不斷,引發軒然大波。

有關福晟的風波,從年頭至年末,一直沒有停過。員工跟投款維權、房產延期交付、業主與基金投資人「開撕」、基金管理人被迫「搶」章等一系列事件後,各方對曾經期待過的「併購」、「白衣騎士」、「救世主」幾乎不抱希望了。

危機懸而未解

今年9月以來,由福晟集團子公司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公司債「18福晟02」連續暴跌,債券暴跌背後透露出投資者對於「18福晟02」未來兌付的信心不足。

目前,福晟集團存續債券12隻,存續規模達99.25億,因大部分為私募債和ABS(資產擔保證券),債券到期日主要集中於2021和2022年,集中兌付壓力較大。

不僅如此,著名財富管理公司鉅派投資為福晟發行了多隻基金。有鉅派投資客戶表示,至今仍有30多億元未能兌付。

今年9月,福晟債券的機構持有人稱,福晟既沒有為兌付準備現金,也不願提供增信,大概率走向違約。也就是說,這起債券暴雷事件,早在預料之中,而鉅派、東興證券、光大信託等涉及福晟債券的多家機構因此踩「坑」。

不僅是機構,福晟還欠了大量供應商的資金。今年以來,福建福晟集團被納入被執行人名單達到40次,涉及法律訴訟超過60餘條信息,因負債糾纏股權被輪番凍結。

而福晟的核心人物——潘偉明,也在今年「銷聲匿跡」了。2019年9月,潘偉明不再任福晟國際董事會主席。其後債權人至今無法聯繫上潘偉明。

今年初,福晟集團的供應商們追討欠款找不到董事長潘偉明,一紙訴狀告到法院。最近,法院的司法文件卻這樣表述:「潘偉明下落不明。」

大公國際的評級報告直言,2019年以來,福晟管理層和董事會變動較大,公司治理結構的動蕩對經營產生了不利影響;公司債務集中在1~2年內到期,短期償付壓力很大;公司其他應收款中關聯方往來款佔比較高,存在較大資金佔用,資產流動性一般。

對於福晟的未來,大公國際的態度非常悲觀:進入2019年後,福晟地產業務已無新增拿地項目,未來業務規模可能不具備可持續性。

這幾年,房地產調控不放鬆、房住不炒的定調不變,留給房企騰挪的空間越來越窄,特別是今年「三條紅線」政策的出臺,明顯加大了高負債房企的資金壓力,債務爆雷成了常態,閩系房企又是高發區。

事實上,福晟集團和同為閩系房企的泰禾如出一轍,也是從快速擴張到爆雷,背後依然離不開這個路徑:「激進擴張→負債高企→爆雷」。接二連三的閩系房企出事,或許能給房地產企業一些警醒。

相關焦點

  • 閩系房企上市步伐加速 福晟集團借殼佑威國際登陸港股
    閩系房企上市步伐加速 福晟集團借殼佑威國際登陸港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5 00:26:05
  • 「白衣騎士「遇見「拿地飛虎隊「 世茂福晟全方位合作背後的生態...
    1月13日,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在福州聯合舉辦品牌發布會,正式宣布雙方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和物業經營等領域內的戰略合作。福晟集團在房地產業內曾以「閩系黑馬」著稱。
  • 泰禾「引戰」有結果了,並非國企「接盤」!萬科馳援意在何為?
    前幾天,颺先給大家分析了泰禾集團現在面臨的困境,簡單概括:泰禾集團由於激進發展,引發了資金危機,為了不踏上福晟集團的老路,泰禾集團到處尋求戰略投資。此前傳言,泰禾集團可能會尋求國企合作,黃其森也有意「退位讓賢」,但事情發展並未如黃其森所願,對泰禾集團伸出援手的並非國企,而是頭部房企萬科集團,馳援24.3億人民幣,解了泰禾集團一時的燃眉之急。表面上看來,這只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商業活動,但在颺先看來,萬科集團下了一手「好棋」!
  • 從福晟變成世茂福晟,鷹真的能重生嗎?
    出席的還有世茂集團執行董事兼財務管理中心負責湯沸、世茂集團執行董事、世茂海峽總裁呂翼,福晟集團董事長潘偉明、副董事長潘俊剛。儘管福州是福晟的大本營,但今天的發布會更似世茂主場。 雙方將成立一個新平臺「世茂福晟」,並通過這個新平臺全方位接管福晟集團所有地產項目,未來福晟所有的項目都會更名為世茂福晟。
  • 從世茂與福晟的聯姻看許世壇的平臺戰術
    因為今年很多小開發商可能遇到了一些流動性問題,我們打開了一個更大的平臺。」   而在許世壇的微信朋友圈裡很「沉默」。從泰禾、粵泰到明發,再到萬通,他沒有在朋友圈做過任何分享,更沒有特別舉辦過發布會。從這個角度看,許世壇並不是一個高調的人,他喜歡默默地做,這也很符合世茂的形象。   合作福晟搞新聞發布會,算是世茂的一個特例。
  • 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6.3億債券違約
    昔日「千億黑馬」房企福晟再陷泥淖 6.3億債券違約 每日經濟新聞
  • 福晟地產長沙多個項目停工!克拉美麗山莊、翡翠灣、錢隆國際等等,原因是…
    唐總注意到福晟地產是一家閩系地產,曾經創造過"千億黑馬"的神話,意氣風發,深耕湖湘更是十四載,可為何轟然倒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福建福晟集團創立於2004年,但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93年創立的雲星集團,一直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規模不斷壯大,旗下擁有很多子公司,進入到了全國7個省市市場。
  • 世茂、泰禾的激進苦果 何迎馬拉松時代?
    其表示,「在傳統的我把你吃下,你把我吃下之外,實際上還有一個新的渠道,就是建立一個合作共贏的新平臺,我們跟福晟就是這樣,是『1+1>2』的合作」資料顯示,此次合作後,福晟集團位於廣東、福建等87個項目都將歸於世茂地產。
  • 「工程評估第一股」瑞捷諮詢IPO:踩雷「黑馬」泰禾集團 應收款達淨...
    「工程評估第一股」瑞捷諮詢IPO:踩雷「黑馬」泰禾集團 應收款達淨資產80%
  • 如果這46家房企做春晚,他們大概會唱這首歌……
    2018年一句「活下去」至今仍然非常鮮活,2019很多中小房企"丟了性命",而萬科還是好好地活著。 中國恆大:《big big world》 大盤!大格局!大戰略!大規模!恆大就是大!造就一個大世界!
  • 世茂福晟長沙一項目因資金問題停工數月後復工 世茂與福晟在長沙...
    11月27日,長沙市住建局回函稱,「因行業政策、疫情及企業自身原因,福晟集團遇到了資金問題,導致其旗下長沙公司相關項目不同程度停工,出現相關延期交付問題。因涉及面廣、涉及的業主數量較多,已經成為一個較大的社會問題」。
  • 清流|福晟700億債務殘局:老闆「失蹤」 世茂吃肉不救火
    閩系房企福晟集團暴雷,債權人原本寄望於新入主的世茂為福晟償還債務。但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員工維權、投資人報警等事件陸續上演,債權人發現世茂並非救世主——不少債權人質疑世茂挑肥揀瘦、吃肉不救火。
  • 泰禾引入萬科傳言背後,中小房企已經舉步維艱
    泰禾將引入萬科做戰略投資者?對於這個消息,泰禾集團給了答覆。其實,不管泰禾集團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不是萬科,這傳言都不能掩蓋一個現實:中小房企已經舉步維艱!首先看,泰禾集團屬於房地產行業不折不扣的「第三集團軍」。舉個例子。看一份2019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金額TOP100名單,2019年,泰禾集團銷售金額940.2億元,排名第38。
  • 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世壇:「世茂與福晟不存在誰收購誰,是1+1>2」
    與發布會現場的嚴肅端莊不同,許世壇細緻地描繪了世茂福晟未來的藍圖:「這項合作從開始到現在進行了一個月左右,目前新平臺股東和持股出資比例還沒確定,未來會按照規則嚴格披露。」在1月13日下午舉辦的世茂、福晟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許世壇在發言時稱:「世茂與福晟不存在誰收購誰,是『1+1>2』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合作不限於房地產開發,還包括物業管理、舊城改造甚至商業辦公等。我們將建立一個新平臺叫『世茂·福晟品牌』。未來合作的項目都會放在這個平臺。」
  • 【獨家】極速擴張的泰禾連續挖角 這次是龍湖煙臺總經理李亮
    自去年提出2000億目標後,黃其森治下的閩系房企泰禾一直在大舉招兵買馬。界面新聞獲悉,龍湖煙臺總經理李亮將加盟泰禾,擔任副總裁一職,分管營銷,向泰禾集團執行副總裁、北方區域總經理張晉元匯報。龍湖內部已經發布了人事變動公告,泰禾目前還沒有正式對內任命。
  • 停工、維權,泰禾再入危機邊緣!
    2018年下半年,泰禾行至最危險的時刻,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泰禾集團現金/短債比為0.27,同期萬科的這一比率為1.78,可以看出當時泰禾和龍頭房企的差距。同時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分別在2018年5月和11月兩次下調泰禾集團評級,由B1降至B3,同時,標普也在2018年5月下調了泰禾評級。
  • 福晟集團黑天鵝不斷,多處樓盤爛尾業主怎麼辦?
    不過,世茂方面隨後對這封《公開信》做出了反駁,25日晚,福晟集團也對公開信做出聲明稱:「 福建福晟集團、福建六建集團與東方、信達、世茂四方合作,有關四方合作的情況須經四方確認。外界未經四方核實的信息,屬不實傳播。」一邊是詳細的公開信,一邊是語焉不詳的聲明,讓世茂與福晟的合作糾紛再次陷入羅生門。
  • 又一家房企倒下?曾市值上千億,如今負債500億,公司破產重組
    從2018年以來,一方面是樓市行情出現轉向,房價出現了下跌,另一方面是國家加強了調控,出臺了大量的調控政策,很多房企都因為各種原因倒下了,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房企,更是出現了大批量的倒閉,在2019年高達600多家房企倒下。這兩三年,有一家房企特別引人關注,因為銷售額超過千億,但是因為過度擴張和負債,現在也可能要倒下了,這家房企就是泰禾集團了。
  • 福晟「以房抵債」,數百員工跟投失敗!
    員工跟投15億 無法兌現圍堵追債和其他房企一樣,福晟也加入了跟投大軍,而這一模式在2017年達到了高潮。彼時,福晟的員工們享受著每年30%的固定收益,福晟內部稱之為「財務投資型跟投」。2020年1月,一大批員工在福州福晟總部錢隆廣場追討自己的跟投款,原福晟高管吳繼紅給大家開了一個安撫會。那時距離世茂和福晟共同宣告「戰略合作」剛過去沒幾天。吳繼紅表示,世茂會來幫助福晟,幫大家在短期內解決這一問題。現在距世茂和福晟「官宣」合作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但福晟依然被討債事件纏身,沒有變賣資產後積極還債的動作。
  • 又一房企巨頭撐不住了?資產千億還不起6億債務,老闆還不知所蹤
    資產千億的房企走向「破產」也確實不是第一次了,就好比之前的泰禾、新華聯都曾是「地王」最有力的競爭者,但也同時因為激進擴張,跨行業多元化發展,讓自身「債臺高築」,給自己的財務危機埋下了伏筆。在這兩家房企之後,現在又有一家千億級房企扛不住了,旗下員工5000人,年營收達600億,卻是被6億元的債務給「難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