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晟變成世茂福晟,鷹真的能重生嗎?

2020-12-14 騰訊網

從福晟變成世茂福晟,鷹真的能重生嗎?

|百強評論·睿誠研究院|

文|羅乾波

01 福晟之巨變:無言的結局

2020年1月13日下午一點半,在世茂與福晟的品牌發布會中,就世茂和東方資產收購福晟80餘個項目的事,世茂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和福晟集團創始人潘偉明出現在國內200多家媒體的視線中。

據觀點地產網報導:

發布會現場,一臉喜氣的許世壇與年長13歲的潘偉明並排同坐,言談間兩人都十分客氣,場面看著和諧。出席的還有世茂集團執行董事兼財務管理中心負責湯沸、世茂集團執行董事、世茂海峽總裁呂翼,福晟集團董事長潘偉明、副董事長潘俊剛。儘管福州是福晟的大本營,但今天的發布會更似世茂主場。

雙方將成立一個新平臺「世茂福晟」,並通過這個新平臺全方位接管福晟集團所有地產項目,未來福晟所有的項目都會更名為世茂福晟。

關於傳言中的項目數量,許世壇則在現場首次正面回應,「世茂和福晟是全方位的戰略合作,覆蓋福晟全部的項目,所以項目數量並不止74個或是87個,潘主席在舊改項目有很多的項目,可能每天都在變。」

截至2018年末,福晟總土儲貨值超過8000億元,而在2015年-2017年間,福晟依靠併購拿下了72個項目,總土地面積約168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800萬平方米,總貨值約6500億元。其中,在粵港澳大灣區福晟擁有1000萬平方米建面的舊改項目,其舊改項目的總貨值約有3000-4000億元。

福晟潘偉明說,福晟的舊改項目未來都將交由世茂福晟操盤經營。「昨天我們還參加了深圳前海項目的一個年會,我們在前海有一個150萬平方米的舊改項目,昨天當地的村民都來了,有2000多人,村民知道我們要和世茂合作都很高興。」

睿誠研究院分析:

最近坊間,這起驚動全國的世紀大併購,吸引了業內眾多的目光。從早期的傳聞和最後塵埃落定,一浪高過一浪,也加重了2019樓市寒冬惡劣天氣的蔓延。世茂、福晟及東方資產之4:4:2最終股權合作比例的實錘出臺,讓此事件成為了今年春節前的絕響、及晨鐘暮鼓,再一次提醒各房企不要不把短債不當回事,這也許將是成為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再者就是落後就要挨打,不管你是誰。

從上述發布會上,許世壇的眉開眼笑與潘偉明的強顏歡笑,雖為同一表情,其間,我們可感受出二人巨大的心境反差。許公子的目不斜視、與潘先生的轉頭右視,當天的表情也昭示出,福晟即使原來再強大,時移世易下,潘老闆也必須向新東家低頭,老二的話語權終究有限。

官宣中的「合作而非併購」的說法,自然有閩系兄弟的情誼在裡面,也為福晟保留了一定的臉面。

本是同根生,相煎不著急。

低落期,福晟當然不會搶新東家的鏡頭,無言已矣。

02 福晟曾經如雄鷹般的輝煌戰績

從2015年開始,福晟集團成立了拿地「飛虎隊」。那是福晟在全國組建了 10支收併購大隊伍,當時擁有300多名成員,其中包括8個區域大隊,1個支援大隊,1個機動大隊。

福晟集團高級副總裁吳繼紅當初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們『飛虎隊』一直進行獨立考核,主要是年薪+激勵,激勵大家多拿地。同時,我們要求隊長和副隊長都必須進行跟投,這樣既可以保證風險,又可以讓『飛虎隊』享受更多紅利。」

伴隨快速擴張而來的,是福晟的經營性現金流自2015年起就持續為負同時,福晟認為囤錢比囤地更重要,因此成立資金「王牌軍」,也一直希望獲得資本牌照,打通實業和資本的聯繫。

在市場上行時期,重金拿地的資金皆可以通過快速有效的銷售資金的回籠來化解,2015-2019年5月份前,這一模式未遇到太大的問題,從2019年8月份開始,各大房企在長短債的巨大壓力和銷售回款不太暢通境遇的疊加下,一步步暴露出各類問題,原來市場好時為了高周轉拿下的地,在遭遇當下房地產模式改變和債務包袱承壓之下的艱難等情況,即使是處於頭部核心房企的碧桂園與恆大等,亦難以抽身事外而獨善其身。

更別說,像福晟此類中小型公司了。

債務本息的償還,必須依託各項目的正常有效回款,一旦資金接不上,就會出現血脈不暢、資金青黃不接的局面,本息的重大壓力必然會將你打落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年眾多的房地產公司破產,以及今日福晟集團的故事等,都說明了不管你是誰,在資本面前都是一回事。資本是客觀的物理元素,自有其運行定律,不會因為你是誰而改變運作規律。

福晟變化為「世茂福晟」,此事件並非為業內個案,皆是上述資本定律運行中的一件事而已,你驚嘆也好,無動於衷也罷,這本是天地和經濟運行的客觀至理而已,芸芸眾生皆難逃出這一規律的制約。

福晟曾經的飛虎隊,攻下的再多江山,其疆域之廣曾讓業內人士嘆為觀止,又怎麼樣呢?天地自有約束,短期的膨脹並不能讓你走得更遠,對未來市場的錯判以及高估了自己的實力等,發展的隱患也將不期而遇,船覆和廈傾也將成為一個公司的新羈絆,乃至滅頂之災。

03 福晟觀察與思考:鷹的重生之三部曲

睿誠研究院認為:

1、借世茂之諾亞方舟迅速抵達無短債彼岸。

福晟的核心問題,就是眾多收併購項目所帶來的的短債的償付壓力,銷售回款無力支付本息,以及國內金融各管道的不支持等,一步步將福晟推向市場的暴風區。從11月份到1月13日,與世貿的攜手合作,許潘的聯姻重組,自然會以圓滿化解福晟短債為第一要務,不然也不會有其他的合作等事宜。

東方資產,在世貿集團的背書和擔保下,福晟的短債問題迎刃而解。福晟得以輕裝上陣,也付出了操盤權的代價,不得以和不得不而為之,福晟必須斷臂才能求生,比起2019年那些死在沙灘上的中小房企要好多了。

在洪水滔天之時,有人送來「諾亞方舟」,福晟必會低頭和欣然上岸。

2、修正市場判斷、按新打法來重新排兵布陣。

一個人和企業的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一時的興奮和錯判,在未來的某一天是要買單的,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企業的運行,除非你想破罐子破摔。自然,從政府單位下海的潘偉明,不會這麼短視和出此下策,一時的艱難並不能代表什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為自己原來的錯誤買單外,福晟團隊也會重新思考房地產的發展,幾年後是繼續與世茂攜手、還是再樹自己的大旗?其皆有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一山難容二虎,世茂和福晟能並肩走多遠,業內都是有不同的聲音的。雙方當事人,其心理都清楚。

世茂最近幾年的隱忍、福晟最近幾年的突進,進退之間的差距,也不是許世壇公子能搞明白的,筆者並非有意評點許公子,只是覺得目前大家都處於一個非常時期,都需重新思考和規劃自己未來的新戰略,今天的失誤並非會永遠如此,今天的勝也並非永遠如此。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如福晟能夠進行深度反思、臥薪嘗膽和有效調整,明天也是可以期待的。當然,如世茂能夠有效提升,將來也會發展得更好。

3、福晟的產品體系、營銷手法和過渡依賴金融的模式,需要植入新時代的發展「晶片」。

福晟歷經粵、閩、豫及湘等城市市場的磨鍊,在產品線上雖然有錢隆系、金融中心、福街以及在住宅上的「福和系」、「福悅系」、「福頤系」、「福臻系」、「福泰系」五福產品系列等等,其在產品線上下的功夫還是有所欠缺的,並未能在各地市場以產品的獨到價值來引發銷售的熱潮,一直不慍不火,當更多的對手在強化產品的價值與銷售力時,福晟的產品也未能為項目的及時回款創造出太大的動力。

以及,當初為拿地吃下的眾多商辦物業而造成的資金沉澱等,也加重了福晟當下資金的吃緊程度,同時以土地證和股權質押獲得的各類資金等形成的巨大包袱,一天天讓福晟深陷深水區,尤其是遇到短債剛性需兌付的時刻,眾多重壓之必然引發企業危機。

據說,潘偉明先生曾經是從一名負責財務的公務員下海的,可能與泰禾黃其生有類似的經歷,對金融的力量過於迷信;然而,市場的現實並非如此,富力地產李思廉被打臉、黃其生也被市場打臉等。李和黃皆是金融界的高手,市場的客觀並未因你是大咖就網開一面,2019李和黃的艱難即是明證;潘先生也是其難兄難弟。

睿誠研究院評論:

中國經濟與房地產已經發生巨大的改變,以前的那些套路皆遇到了新時代的巨大衝擊,碧恆萬保等頭部企業都在迅速剎車和更換模式,處於50位以後的福晟,當需更快的更改企業的戰略思維和經營手法,以藉此植入能滿足新時代發展的「企業運營晶片」,不然,在未來,當下的故事必定會重演,否則,是否能保持自己的半部金身就難說了。

最後,以一個小故事結束此文:

據傳,當老鷹活到四十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

它的啄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

它只有兩種選擇:

1)、等死

2)、歷經一個十分痛苦的蛻變過程;一百五十天漫長的魔練。

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裡,不得飛翔。

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喙完全脫落。

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

然後,它要再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五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

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再過神鷹一般的三十年歲月!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也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

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

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束縛拋棄,

使得我們可以重新飛翔。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反思可精進,重生和重新飛翔,一如福晟,並不是沒有可能!

相關焦點

  • 世茂向左、福晟向右
    而對於公開信中世茂「無償變更14家公司股權,無償取得福晟生活服務51%股權」的指責,世茂方面人士表示「不存在」。   「我們也不是對整個福晟承債收購。」該人士對樂居財經表示。事實上,外界關於世茂與福晟在今年1月份的那場「世紀交易」,到底是合作還是收併購,一直存在爭議。   這也是世茂和福晟之間債務問題的癥結所在。
  • 福晟與世茂合作或將助推福晟國際發展
    中新網3月13日電 福晟集團與世茂集團於1月13日聯合召開了戰略合作發布會,雙方將在房地產開發、舊城改造、建築施工、物業經營等多領域展開合作,由世茂集團主導操盤經營,聯手打造新平臺「世茂福晟」。福晟國際3月12日正式對四名董事的辭任發出公告,福晟國際原董事會11人,現調整後為8人,據了解,吳洋另有其他發展方向,吳繼紅與潘俊鋼將會在「世茂福晟」合作平臺任職。
  • 世茂福晟長沙一項目因資金問題停工數月後復工 世茂與福晟在長沙...
    天眼查APP顯示,湖南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由福州宣晟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福州宣晟投資則由深圳錢隆實業有限公司100%控股,福州福晟集團有限公司則控股深圳錢隆實業,福州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的疑似實控人是香港的隆通有限公司。
  • 從世茂與福晟的聯姻看許世壇的平臺戰術
    兩家企業文化相通,福晟認同世茂文化,世茂也認同福晟文化,我們都是低調、務實和開放,對員工好。」而與世茂的強強聯手,對於福晟而言,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在「福晟系」貨架上,包括福建福晟集團、深圳福晟集團、福建六建集團等百餘家下屬子公司。集團主營業務為地產、建築、商業、物業四大板塊。
  • 一封「神秘來信」 世茂與福晟合作羅生門之謎
    截至發稿,福晟方面尚未對該份文件做出公開回應。但晚間有接近合作雙方的一個消息來源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稱:「這份文件(公開信)中所提內容確實是真的,福晟方面相關人士昨天還就這件事開了個會。」不過因為上述說法屬於孤證,觀點地產新媒體尚無法從多個消息來源對其真偽做出驗證。
  • 一封文件背後,世茂福晟合作再起風波
    公開信稱,根據約定,世茂集團按股比享有並承擔福晟集團整體負債不超過719億元(債務包括員工跟投款),世茂集團承諾不侵害福晟的相關權益,因世茂方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導致影響福建福晟、福建六建債務履行能力的,世茂方負責予以賠償。
  • 世茂福晟羅生門AB面:「合作紓困」的生與死
    福晟2.6億員工跟投款撲朔迷離的去向及世茂和福晟的"聯姻」狀態引起業內關注。文件顯示,2020年11月18日凌晨,世茂方在未經使用福晟集團保管的覆核KEY的情況下,經恆豐銀行配合,擅自將2.6493億元款項從共管帳戶中轉出。福晟方發現該情況後,立即與世茂方進行了嚴正交涉,但世茂方拒絕將款項調回。
  • 福晟隱退,世茂操盤,「世茂式」合作新樣本出爐
    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戰略合作發布會現場自曝出世茂與福晟接洽以來,這場「世紀大合作」備受關注。在漫天傳言飛舞近一個月後,世茂選擇化被動為主動,揭下第一層面紗。1月13日下午,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在福州正式宣布戰略合作,並揭曉了新平臺——世茂福晟。舉辦地福州,是福晟的大本營,也是世茂的根據地。
  • 潘氏落寞 被世茂手術刀式調整後福晟還留下什麼
    觀點地產網在1月的「世茂福晟」發布會中,世茂與福晟雙方對合作細節三緘其口,並未透露太多。即便如此,依舊能從一些隻言片語覺察到調整的方向。根據最新消息,新平臺下設世茂福晟總部、世茂福晟長沙公司、世茂福晟鄭州公司、世茂福晟上海公司,但似乎未涉及此前市場討論的福建六建集團。 人事調整隨之而來。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這場人事調整共涉及43人。其中,呂翼任世茂福晟總裁;湯沸任世茂福晟財務長;潘俊鋼任世茂福晟副總裁、長沙公司董事長,分管世茂福晟長沙公司經營管理工作,向呂翼匯報。
  • 資本局中局:世茂、福晟,誰來給投資人一個交代!?
    後來,事件牽出地產界一個大瓜:今年1月傳出世茂房地產對福晟集團的「2000億世紀大併購」!投資人原以為盼來了新的救世主…看到這裡,你可能要問了,世茂是誰?2000億!房地產行業的錢,難不成是自來水管裡流出來的嗎?
  • 清流|福晟700億債務殘局:老闆「失蹤」 世茂吃肉不救火
    根據此前流出的架構調整,世茂高管進駐福晟集團,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個區域公司均被世茂集團海峽發展接管。不過,改頭換面、玻璃門貼上了「世茂」的字樣的辦公樓,在工商資料裡仍然是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晟集團」)、廣州福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福晟投資」)的註冊地址。從股權結構圖來看,潘偉明及其配偶陳偉紅通過這個註冊在廣州的「福晟集團」控制整個福晟系未上市的板塊。
  • 「白衣騎士「遇見「拿地飛虎隊「 世茂福晟全方位合作背後的生態...
    1月13日,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在福州聯合舉辦品牌發布會,正式宣布雙方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將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和物業經營等領域內的戰略合作。福晟集團在房地產業內曾以「閩系黑馬」著稱。
  • 攜眾行長現場為「世茂福晟」新平臺融資,許世壇稱「世茂不做虧本...
    「我們強調』1+1大於2』,」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表示,世茂與福晟是全方位戰略合作,不存在是誰收購誰,世茂福晟輸出「世茂福晟」品牌,從房地產到產業鏈,再到建築、舊改,世茂集團都將與福晟集團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許世壇透露,世茂與福晟在地產開發的規模將超過1000億,此外舊改項目的規模也預計三、四千億元規模。
  • 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世壇:「世茂與福晟不存在誰收購誰,是1+1>2」
    在1月13日下午舉辦的世茂、福晟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許世壇在發言時稱:「世茂與福晟不存在誰收購誰,是『1+1>2』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合作不限於房地產開發,還包括物業管理、舊城改造甚至商業辦公等。我們將建立一個新平臺叫『世茂·福晟品牌』。未來合作的項目都會放在這個平臺。」
  • 房地產跟投世相:世茂斷福晟後路,綠地大幹快上
    01世茂說謊被事實打臉還記得前兩天網上流傳的福晟集團告全體員工書麼?中心意思就是控訴世茂集團在福晟集團不知情的情況下,夥同恆豐銀行將前兩者共管銀行帳戶上的2.65億元資金擅自轉走了,而且還沒使用握在福晟集團手裡的銀行密鑰。
  • 世茂福晟世紀合作最詳細節披露!風財訊深扒世茂「買」字背後
    年世茂因存貨、負債、成本「三高」自動放緩;調整後,2017-2020年伴隨重新衝刺,銷量、存貨、負債同步提升,世茂能避免「歷史重演」?1月13日,世茂和福晟在「家鄉」福州正式召開了發布會,世茂董事會主席許榮茂和副主席許世壇多次強調,世茂和福晟並非誰收購誰,而是全面合作,將成立一家融合「世茂+福晟」的新平臺公司,擁有新品牌。雙方合作的範圍,也並非多少個項目,而是從地產到物業、建設、舊改等產業鏈的全面合作。「項目數量還在增加,會一直變動。」許世壇表示。
  • 世茂拿下廣州五眼橋舊改 或為福晟資產包項目
    經查詢,廣州洲橋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大股東為世茂,持股比例35%。   資料顯示,五眼橋片區地處荔灣區南片(原芳村地區)北部,最早於2009年,荔灣區就啟動了五眼橋片區的更新改造工作;2016年12月公布初步項目規劃,荔灣要將五眼橋區打造成「政府統籌、連片改造」的三舊改造示範區、廣佛同城示範區。
  • 福晟「以房抵債」,數百員工跟投失敗!
    本來是給企業打工,跟投就變成了部分給自己打工,做不好可能補虧,做得好就賺得多。據了解,福晟員工的跟投款總額或達15億元,大部分員工跟投數十萬至幾百萬不等,不少高管跟投款甚至達到幾千萬元。實際上,起初這些項目允諾的本金和利息還能按期還。
  • 潘浩然孤獨領航福晟國際
    記者 | 陶婷從接手父親手中接下福晟國際成為掌門人,到今年年初福晟集團被世茂整合,潘浩然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而在這場收購中倖存的福晟國際,將由潘浩然獨自領航,走出經營困局。分野而治對於福晟和潘氏家族而言,2019年9月是個重要的節點。
  • 福晟集團黑天鵝不斷,多處樓盤爛尾業主怎麼辦?
    最近一周多,福晟集團的債務危機加速爆發,6億債券出現違約之後、福晟的上市平臺福晟國際又在75折賣樓,而福晟在福建的多個樓盤停工爛尾,加上公開信風波,可謂是黑天鵝不斷。這些不禁讓人擔心:內憂外患之下,福晟集團要涼涼嗎?尤其是那些買了房的業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