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認為是李連杰師父,卻未想他人生,竟是半部中國功夫片興衰史

2020-12-16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1982年。

電影《少林寺》在內地引起巨大轟動,開創了香港與內地合拍功夫片的先河。

片中全國武術五連冠李連杰以其精湛的武藝徵服觀眾,而於海飾演的曇宗師父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是個配角,於海飾演的「曇宗師父」對於故事的推進卻起了關鍵的作用。

他愛憎分明又嫉惡如仇,是他以一顆慈悲之心執意收留張小虎(後來的覺遠和尚),又毅然站在正義一方與兇殘的軍閥王仁則對抗,最後在亂箭下犧牲。

這樣鮮活的人物,被於海塑造出來,鮮有人知道,他當時其實是第一次出演電影,絲毫沒有任何表演的經驗……

一、

1942年7月18日,於海出生於山東煙臺一戶信奉基督教的人家,父母為他取名「於天堂」。

但後來到了非常時期,為了避免招惹是非,他不得不改名「於海」。

因從小對武術很有興趣,又天生一雙大拳頭,12歲那年他被七星螳螂拳大師林景山看中,拜入其門下,盡得其螳螂拳、劍術、大刀、梅花槍、六合棍真傳。

他勤勉好學又悟性過人,平時喜歡捉很多螳螂在家裡,空閒時就逗弄螳螂玩,以此觀察其動作,來改良自身的螳螂拳,由此創造出獨有的螳螂拳法。

1958年,於海被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錄取,成為山東武術隊運動員,代表山東省武術隊徵戰全國各地重大比賽,獲獎無數。

其後多次任中國武術代表團教練兼隊長,出訪過三十多個國家,又於1966年被任命為山東武術隊隊長兼總教練。

於海和李連杰相識時,李連杰還只是個10多歲的小孩子。

當時於海帶隊出訪外國的中國武術代表團成員,都是有在全國武術比賽上獲得過獎項的武術界精英,李連杰就是其中最被看好的一個。

李連杰調皮可愛,鬼點子多,於海對他甚為照顧,兩人結下不解之緣。

二、

80年代,於海與李連杰有了更親密的合作。

從《少林寺》到《少林小子》,再到劉家良導演的《南北少林》,兩人都是以師徒、父子的關係出現在電影中。

拍攝《少林寺》的時候條件最為艱苦,劇組並沒有配專業的動作指導,而是由於海來擔任片中的動作設計,與片中演員們合作設計出武打動作。

在拍片的過程中,李連杰曾被凍傷筋骨;而於海也在一場騎馬戲中意外摔下馬背而導致左手撞斷,手腕和肘部脫臼。

兩年後的《少林小子》是在杭州的黃龍洞拍攝外景。

當時正值夏天,每天都要忍著酷熱的天氣進行拍攝,令於海苦不堪言。

這次打戲的拍攝又導致了他的右腿骨折,而多年拍戲累積下來的舊傷,直到如今年老仍然折磨著他。

1986年,於海與李連杰到邵氏拍攝了《南北少林》,但當時李連杰想要嘗試自己執導電影,於海卻選擇留在張鑫炎導演身邊,從此便分道揚鑣。

1988年,於海參演了張鑫炎導演的《黃河大俠》,不過《黃河大俠》是張鑫炎導演為于承惠量身打造了電影,於海在片中也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1990年,對于于海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在電影圈闖蕩了8年的他,終於在電影《通天長老》中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主角。

《通天長老》是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為於海量身定製的武俠片,講述的是清朝嘉慶年間真佛寺通天長老的故事。

這是內地獨立拍攝武俠題材的一次嘗試,也希望能複製少林寺的輝煌,藉此捧紅於海,可惜事與願違。

由於內地拍攝武俠片缺少經驗,於海一身好武藝,竟然沒機會展示,一到他的動作戲,就用類似東方不敗的「發功」來表現他的武功高強,像極了如今的「抗日神劇」,讓人大跌眼鏡。

故事上也老套缺乏新意,與香港同題材電影相比差距明顯,最終電影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映。

於海崛起的機會,就這樣被浪費,實在很可惜。

三、

1991年。

隨著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大熱,曾作為李連杰伯樂的張鑫炎導演希望能夠找到李連杰的接班人以延續傳奇。

於是張導找到了曾經在《海市蜃樓》中有過驚豔演出的于榮光拍攝《東瀛遊俠》;

後又找到李連杰的師弟吳京拍攝《功夫小子闖情關》,

這兩部作品於海都有參與。

此時從嘉禾獨立出來的李連杰自組正東電影公司,邀請於海參演了他的《太極張三丰》,在片中於海飾演張君寶的大師伯,一個脾氣火爆的和尚。

有人說於海一輩子只演正面人物,只有這個大師伯形象有點偏反派。

1993年,龍祥影業投資拍攝的「晚清風雲」系列,力捧打星杜少津,於海亦有參與,在《白蓮邪神》和《武狀元鐵橋三》中飾演關天培一角。

其中還有趙長軍、計春華、曹榮等動作明星的加盟,但這三部作品市場反應實在太差,趕上武俠電影泛濫的市場,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香港的武俠電影熱潮到了1996年便已經接近尾聲,《功夫小子闖情關》的失敗讓張鑫炎導演對拍電影失去了信心,和袁和平合計之後,決定將重心轉向電視劇。

於是在1997年推出了影響力極大的《太極宗師》。

在電影圈未能走紅的吳京,反而因為這部電視劇成了家喻戶曉的動作新星,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當成李連杰接班人來看待。

於海在劇中飾演陳家溝的太極拳師陳正英,戲裡是楊昱乾(吳京飾演)的授業恩師,戲外於海也成了吳京的師父。

其後又參演了《新少林寺》、《少林武王》、《葉問》等劇,在武俠電影走向衰落的當下,於海又在電視圈走出了一條新路。

四、

如今於海已78歲高齡,身體仍然十分硬朗,打起螳螂拳依然虎虎生風。

這些年來他已演藝事業當成業餘愛好,而把教師職業當作正職。

於海自從1987年開始便一直是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高級教練顧問

因此我們經常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他,其參演的電影卻不是很多。

他也一點都沒有明星架子,居住的地方都很隨便,只是和老伴住在濟南山東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的職工宿舍。

回望於海的人生經歷,他的人生就是半部中國功夫片的興衰史,身為一代武術宗師,他卻把身份卑微進了土裡,將自己活成了「普通人。」

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武人的謙虛和儒雅,單這一點,就夠許多後輩學習一輩子。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趙長軍:十屆武術冠軍,讓甄子丹喊師父,為何成李連杰「死敵」?
    此後,李連杰便一直活躍在國內外的各大武術舞臺上。多次獲得全國武術比賽冠軍後,李連杰志得意滿帶傷參加全運會。雖然斬獲了5塊金牌,但他卻因此受傷,退出了武術界,斷送了自己的武術生涯。李連杰本人,也憑藉這部《少林寺》紅透了半邊天。之後,李連杰就在香港影壇闖蕩,他幾乎成為"黃飛鴻專業戶"。前後出演了《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鐵雞鬥蜈蚣》和《西域雄獅》四部黃飛鴻電影。
  • 央視鎮臺之寶,被評為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而對於李連杰來說,1993年無疑是他演員生涯的巔峰之年。 在這一年裡,李連杰的電影有6部上映,其中有3部進入了年度票房榜前十。 票房不佳,獎項顆粒無收,李連杰這部功夫片,堪稱不可複製的經典。
  • 《葉問》系列完結了,中國功夫片走到盡頭了嗎?
    雖然早已被用爛,但鵝叔很想用它來形容《葉問》這個系列電影。 不知不覺,從2008年末的第一部《葉問》開始,到如今已經11年。 而在電影之外中,《葉問》系列的結束,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中國功夫片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未來怎樣發展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時候,中國功夫片很難回到昔日輝煌的時刻了。 今天,鵝叔想和大家來聊聊《葉問》這部功夫片。
  • 為什麼李連杰老了想改回中國籍一直被拒絕?成龍一語道破真相!
    在娛樂圈裡面,有許多明星都是外國籍的,就比如我們的偶像吳亦凡,他從小就在加拿大讀書,所以是加拿大國籍的人,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李連杰竟然也是外國國籍,但是他這幾年卻一直想要籤回中國國籍,卻一直被拒絕!李連杰是中國功夫片的早期開創者,他飾演的多個角色都讓觀眾看得非常熱血,現如今的李連杰已經60歲了,他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籤回中國國籍,因為在他剛出道的時候,為了發展就改成美國國籍。之後因為中國不允許創立個人基金會,而李連杰又想用個人名義做好事,為了方便自己的個人基金會成立,他又從美國國籍改成新加坡國籍。
  • 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
    但其實寶藏夾匣並沒有稀世珍寶,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古老的諺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照看他們的阿姨急得不斷拿毛巾沾冷水給他敷額頭,沒成想師父推門而入,揚手就是一巴掌,打得成龍暈頭轉向,問:「你還有病嗎?」成龍說自己發燒,師父又是一頓打,一直打到起床練功。從那以後,戲曲班裡的成龍,再也沒說過自己病了。很多年以後,成龍在自傳裡這樣形容師父:「我恨你,我怕你,我也愛你,師父。」
  • 電影《葉問4》:殺死中國功夫片的是功夫,也是手槍
    但是這個情況,在第三部《巔峰對決》並沒有得到解決。在這次中,葉問與混混交手,與張天志交手,與泰森交手,但這部電影想說什麼?是仁者無敵?是詠春正宗?還是打洋人?不知道!往後還有功夫片嗎?在90年代,或者是10年前,我們不會思考這個問題,那時候我們有李連杰、有洪金寶、有成龍、有甄子丹,也有後來居上的戰狼吳京。
  • 李連杰的最後一部功夫片,上映前卻差點被禁,不看可惜了!
    從這時開始,李連杰很少在拍攝功夫片了,幾乎只在一些片子中打醬油,前段時間上映的《花木蘭》,李連杰也是在裡面打醬油,飾演電影裡面的皇帝。說到功夫片,就不得不說起他的一部電影——《霍元甲》,這部電影是李連杰最後拍攝的一部功夫片,在上映前還差被禁了,這部片子你不看可惜了!
  • 央視版刪減37分鐘,上映前差點被禁,李連杰這部功夫片,堪稱經典
    但是在香港功夫電影中,霍元甲一直是與其齊名的存在。>在拍《霍元甲》之前,李連杰對外宣稱這是自己的「最後一部功夫片」。所以,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霍元甲》不管怎麼看,絕對算是功夫片的「一代宗師」。14年前,李連杰最後一部功夫片,刪減後上映,卻成觀眾心中的遺憾。《霍元甲》之後,李連杰開始進入了半退隱的狀態,很少有作品問世。一方面是將重心轉移到慈善事業;一方面身患重病需要安心修養。
  • 論中國功夫,這3位國際影響力最高!李連杰在列,唯有他無人超越
    掌握一種武打能力,一直是男孩子的夢想,在電視屏幕中精彩的武打片段,平時都會忍不住拿個棍,模仿起來,可惜一直學不會!最激勵人心的莫過於王寶強,本歷不高,家境普通,但從小一直在少林寺學武,練得一身好功夫,被導演看中,加之自己不斷的刻苦練習,也取得非凡的成績。
  • 李連杰用《霍元甲》來收山,但《精武英雄》,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所有功夫片明星當中,只拍攝了四部半電影的李小龍,英年早逝。給人留下無盡的遺憾,卻成就了他世界功夫巨星的偉業。今天雖然動作電影不是李小龍開創。但是談到功夫片第一人非他莫屬,李小龍的影響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並且沒有國籍和種族的限制。 如果李小龍還健在,也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在33歲離開,給功夫電影留下無數可以想像的空間,同時也讓很多人想成為李小龍第二。
  • 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其實寶藏夾匣並沒有稀世珍寶,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古老的諺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照看他們的阿姨急得不斷拿毛巾沾冷水給他敷額頭,沒成想師父推門而入,揚手就是一巴掌,打得成龍暈頭轉向,問:「你還有病嗎?」成龍說自己發燒,師父又是一頓打,一直打到起床練功。從那以後,戲曲班裡的成龍,再也沒說過自己病了。很多年以後,成龍在自傳裡這樣形容師父:「我恨你,我怕你,我也愛你,師父。」
  • 從李小龍到成龍、李連杰,功夫片的發展,在陳寶國身上轉了個大彎
    作為華語大銀幕上獨有的電影題材,功夫片憑藉自身獨特的魅力,抓住了許多觀眾的眼球。提到「功夫片」這三個字,不少觀眾都會想到七、八十年代的港片歲月,想到李小龍、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等人。《報仇》大獲成功之後,張徹又趁熱打鐵,拍攝了復仇功夫片《大決鬥》。在《報仇》、《大決鬥》兩部作品的先後鋪墊之下,這類「以報仇為主題,打鬥場面暴力」的功夫片作品,成為了華語功夫片市場上的主流。
  • 甄子丹大秀肌肉,想退休可沒那麼容易,中國功夫片還得靠57歲的他
    提到「功夫巨星」,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一個震驚世界的男人,他就是李小龍,是李小龍把中國功夫帶出了國門,也讓中國功夫電影風靡世界,打開了中國功夫片走向世界的大門。如果說李小龍是「先行者」,那麼成龍和李連杰則是把中國功夫片發揚光大,在好萊塢佔據了一席之地。
  • 藏在李連杰利智情史背後的周星馳:港片英雄美人往事
    李連杰第一次和電影接觸就是去中國香港,1974年,11歲的李連杰要去美國表演武術,當時出國需要在中國香港轉機。 回程時,李連杰在香港新光戲院表演,有個叫傅奇的老演員招待李連杰一行人看了一部港產功夫片,這就是李小龍轟動一時的《精武門》。但影片主演李小龍,當時已經去世。
  • 以男主名字命名的十部電影,李連杰獨佔四部,成龍也有一部
    《黃飛鴻》李連杰最經典的IP,這也是他的成名作,自從他演了這個角色後,從此再不做第二人想。一根長辮,一件大褂,一個起手式,再加上自帶背景音樂,還有佛山無影腳,以前一直以為歷史上的黃師傅就是這麼無敵。二.《方世玉》同樣是清裝戲,黃飛鴻和方世玉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 CCTV6「鎮臺法寶」之一,李連杰功夫片的巔峰《精武英雄》
    CCTV6在那個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裡,CCTV6的免費電影,無疑滿足了很多人的精神需求,又因為個人喜好不同,所以未必每部電影大家都喜歡。但每個電視臺為了收視率,都有自己的「鎮臺法寶」,只要拿出來就一定能爭取到觀眾,不用多說,CCTV6的「鎮臺法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李連杰功夫片的巔峰《精武英雄》。
  • 《葉問4》之後,中國功夫片該何去何從
    華語功夫片一直是海外對中國電影的刻板印象,雖然在海外擁有一定知名度,但一直沒有真正進入到主流電影的行列。功夫片一直強調的價值觀是自強不息,在英雄情結較重的同時,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今在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交織中,傳統的中國文化和價值觀是否經得起正在全球化時代的審美考驗?功夫片的尷尬中國獨有的江湖文化,為功夫片提供了無數的靈感和題材。
  • 《葉問4》把功夫片拍到絕路,它扼殺了未來功夫片的可能性
    這部由袁和平做武術指導的功夫電影,把功夫片拍到了絕路,葉問之後恐怕再也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功夫片了。為什麼說《葉問4》把功夫片拍到了絕路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功夫電影。功夫片屬於動作片,但動作片並不等於功夫片。
  • 李小龍、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多版本《精武門》,真正的功夫片
    《精武門》被翻拍過許多版本,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功夫動作片,從電影版到電視劇版每一部都是經典,給不同年齡段喜歡功夫片的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中國功夫片在這部劇以後,如雨後春筍不斷崛起,成為眾多功夫明星模仿的對象。梁小龍版《陳真》,作為中國四小龍之一的梁小龍,在當時與李小龍齊名,絕對是有真功夫的。
  • 深度解讀:一個拍了百餘部電影的功夫片ip,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根據香港電影學者餘慕雲統計數據,截止1997年洪金寶李連杰拍的《西域雄獅》,《黃飛鴻》電影恰好100部整,算上新世紀拍攝的黃飛鴻電影,這個系列已然已有百餘部,成為金氏世界紀錄(2001年金氏世界紀錄採用103部之數)從演員的角度來看,飾演過黃飛鴻電影的包括關德興、成龍、李連杰、趙文卓、劉家輝、錢嘉樂、譚詠麟、谷峰等十餘位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