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與男友在飯店吃飯,中途跑去飯店廁所,沒想到一名6歲的男孩在女子如廁期間,強行推開女廁門。女子無奈找到家長理論,卻遭對方教育:「你跟6歲孩子叫啥勁」。
女廁所
女子如廁時,聽到門外有聲音,便示意裡面有人,提醒對方不要繼續敲門。但門外的6歲男孩不顧女子的提醒,強行推開廁所門,男孩看到後還發出惡作劇般的笑容,沒有絲毫愧疚和尷尬,也沒有及時地把門重新關上。這個行為令如廁女子相當生氣,之後女子便把事件的經過告知男友,兩人一起找到了男孩的家長理論,沒想到遭到對方謾罵:「你跟6歲孩子叫啥勁」。
6歲男孩強行推開女廁門這起事件,看起來像個惡作劇,其實不然。「勿以惡小而為之」要知道,6歲的男孩在性別意識方面,早就應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今部分孩子在成長期間,刻意或者無意地搞惡作劇去捉弄周邊的女生,有些男孩並非不知道「男女有別」這回事。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尋找一時的「快樂」,以此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然而這樣的行為,卻給他們今後的人生埋下一顆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的地雷。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不僅僅要關心孩子的成績,更要懂得教育好孩子。
54歲老爺子送
過分溺愛子女,只會讓他們成為蛀蟲。這起事件從側面反映出這名家長對子女有著溺愛心理,孩子出現問題,他們選擇的是過分保護,而不是讓孩子主動向女子道歉,可見教育缺失的另一部分,「責任與擔當」。54歲老爺子送外賣,便是較好的例子,兒子畢業幾年卻在家裡一直啃老不外出工作,年過中旬的老爺子無奈做起了外賣騎手,風雨兼程給人送外賣以此補貼家用,原本他可以在家安享天倫,卻因為孩子問題勞碌奔波。可見,過分溺愛子女只會讓他們成為蛀蟲,而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此,大家怎麼看呢?好了,本期文章介紹到這,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留言點讚,分享您的看法和見解,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