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生活,看「惠州新聞」
您知道嗎?
後天羅浮山要發生一件大事啦!
6月9日至11日,
2017中國(惠州)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
將在羅浮山召開。
將有國內外著名養生專家、
學者等近300人參加大會。
前兩屆國際養生大會分別於2013年、
2014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行,
這是第一次走出校門到博羅羅浮山召開。
為何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落戶博羅羅浮山呢?
有哪些因素讓國際養生大會選擇了羅浮山?
東晉時期葛洪長住羅浮山編著《肘後備急方》,該書成為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重要靈感來源;北宋詩人蘇東坡「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傳唱千年,更使羅浮山聞名於世……惠州兩股文化力量的源泉都與「嶺南第一山」羅浮山有著久遠的淵源。
更為重要的是,惠州中醫藥、養生理念與產業的發展,也與羅浮山有著密切的關係。羅浮山養生,從博羅出發,影響嶺南和世界。
羅浮山乃東晉名醫、養生家葛洪選擇的煉丹修仙之地,也是因其蘊含天地仙靈之氣,是養生福地、生命聖地。
東晉年間,隱居羅浮山的葛洪提出養生四守則:一是尊道貴德,以德濟生;二是思神守一,內養元氣;三是不為物累,戒欲修性;四是日常養生訣。
▲羅浮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擁有得天獨厚的健康養生優勢。
羅浮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鄧衛東認為,葛洪可以說是養生鼻祖,在《抱樸子·內篇》中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其養生理念建立在調節日常的生活之中,從預防為主的角度,首先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論點。
2013廣東道教文化節暨第七屆惠州國際(休閒養生)旅遊節在羅浮山舉行,休閒養生成為與會專家和遊客的熱議話題。來自兩岸三地的20多位專家學者論道羅浮,紛紛圍繞道教生態環保思想、道教養生實踐、道教與現代生態文明及道教養生思想發表真知灼見。
養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葛洪《抱樸子·內篇》養生思想包括:重生貴生、積功累德、外服丹藥、內煉精氣神。這些思想不僅在養生實踐中具有一定實踐價值,也可以給現代人治療「現代病」「亞健康」「心理病」提供寶貴借鑑。
——— 湖北大學荊楚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吳成國
吳成國認為,葛洪對修身養性的追求,有助於當下人們實現不斷提升生命質量的熱切願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身心康泰的良好生存狀態。
對於人體的健康來說,預防疾病比治療疾病更重要,如果善於養生,很多疾病是可以消弭於未發生時,這也是中醫學『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而道教的養生思想,對於疾病預防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時任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任陳秀華
2013廣東道教文化節暨第七屆惠州國際(休閒養生)旅遊節,讓廣東聆聽了羅浮山養生的鏗鏘聲音。
近年來,博羅縣堅持傳承和弘揚優秀中醫養生文化,深入發掘全縣中醫藥文化資源的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同時,博羅縣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先後獲評「世界長壽之鄉」「中國十佳深呼吸小城」等榮譽稱號,為健康養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羅浮山負氧離子每立方釐米含量最高達14.5萬個以上,位居全省首位,是「天然生態氧吧」。
羅浮山不僅風景秀麗,還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就有160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百草藥庫。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粵中有四市:一曰藥市,在羅浮山衝虛觀左,亦曰洞天藥市。」在宋代,開闢於羅浮山衝虛觀旁的「洞天藥市」,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洞天藥市」,與廣州芳村花市、廣西合浦珠市和東莞寮步香市一起被稱為「嶺南四大集市」。目前,羅浮山正積極尋求產業崛起之路,以重現「洞天藥市」盛景。
▲羅浮山景區正在恢復「洞天藥市」的奇觀盛景。圖為羅浮山新建的大棚內,各類名貴中藥材在此培育加工
作為南藥基地,羅浮山是中草藥科學、養生醫學等科學考察的良好場所。繼獲評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之後,羅浮山正努力爭創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同時,圍繞養生文化建設,博羅近些年著力打造葛洪品牌,挖掘養生文化亮點。
去年9月,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羅浮山召開,不少業內大咖參會,讓世界窺見了葛洪、屠呦呦等著名中醫藥學家及諾貝爾獎獲得者與羅浮山有著深厚的淵源。
▲羅浮山景區的青蒿園裡,豎了個寫著「青蒿治瘧之源」的石碑。
國際養生大會第一次走出校門,來到羅浮山召開,源於羅浮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擁有得天獨厚的健康養生優勢。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的召開,有望將羅浮山打造成國際養生第一山及全養生聖地。
——— 國際養生大會執行主席、國際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養生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中醫養生學博士後導師國際養生大會執行主席劉煥蘭
去年9月召開的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以及即將開幕的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給羅浮山、惠州的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面帶來了難得的重大利好和發展機遇。
在我市中醫藥發展 「重鎮」博羅縣,中醫藥及健康產業已經進入該縣的發展規劃。博羅縣「十三五」規劃明確,將把中醫藥健康養生和時尚創意產業定位為兩大支撐產業。去年,博羅縣就發布消息稱,羅浮山將以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召開為契機,充分挖掘各方資源,打造國家級健康產業基地、中醫藥創新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個基地」,傳承和弘揚羅浮山中醫藥文化,大力發展中醫藥和健康服務業,打造大健康產業集聚區。
▲葛洪博物館內的「機器人葛洪」給遊客把脈。
與此同時,羅浮山風景名勝區提出要重建「洞天藥市」,百草園、珍稀植物觀光園等各類載體紛紛出現在世人面前。去年9月,前來參加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孫曉波,在會前調研羅浮山珍稀植物觀光園,他認為羅浮山適合建設植物研究基地,並表示希望與惠州合作,將該植物園升格為國家嶺南藥用植物園,將其打造成嶺南活體植物庫、嶺南種子庫和DNA種子庫,爭取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在全國參與搭建的產業園區聯盟單位。在會議期間,這一重大合作意向正式對外宣布。
去年10月11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面向社會公布了《惠州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實施方案》等三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惠州有望今後引進國內一所中醫藥大學來惠辦學和籌建一所養生學院;力爭在羅浮山設立中醫藥本科院校(校區)或研究生院,努力培養一大批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從今年開始,惠州每年投入300萬元到400萬元,打造4個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到2018年,打造精準醫療、中醫藥、「網際網路+」、教育培訓4個創新平臺。
其中,我市將中醫藥創新平臺,選址博羅縣規劃建設健康產業園,將葛洪博物館打造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生命健康產業群,同時,加快葛洪中醫藥研究院、養生博士工作站和葛洪中醫院的建設。
我市中醫藥的創新發展有了「指南針」和「指揮棒」,這也是羅浮山中醫藥、養生產業的發展機遇。國際養生大會所宣傳的理念,與此相得益彰。
▲羅浮山美景。
本次盛會以「聚焦養生事業,共謀合作發展」為主題,將涵蓋一個研討會、5個論壇,即「全養生學術研討」「長壽論壇」「膏方論壇」「治未病論壇」「食品論壇」「葛洪文化研究論壇」,還有養生美食品鑑會、養生音樂晚會等精彩互動活動。
大會期間,將匯聚國內外健康領域專家、學者及健康產業知名企業界人士近300人齊聚一堂,廣泛研討交流,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推廣中國特色養生之道,推動華夏養生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加速推進全球養生和健康產業發展。
2013年6月、2014年11月,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保健協會、國際養生總會主辦的2013年「首屆國際養生大會」、2014年 「第二屆國際養生大會」相繼在廣州召開。大會吸引了世界各地政要、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的廣泛參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現已發展成 「健康養生論壇+企業產品展示+養生服務體驗」的綜合型大會。
在歷屆國際養生大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加納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養生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赴會。將「養生文化盛宴」「音樂養生享受」「優秀養生名品博覽」三者相結合,充滿吸引力。
記者:張斐
來源:東江時報
編輯:小伊 方程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微信號:huizhou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