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轟-6K作為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在各種軍事任務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在去年與印度武裝對峙期間,它一度被部署在距離對峙地區不遠的和田空軍基地;就在前不久,轟-6K與俄羅斯空天軍的圖-95戰略轟炸機一起,在東海和日本海進行了聯合巡航——對於周邊一些宵小而言,轟-6K是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但印度媒體最近在報導中,貶低了這款轟炸機。
據環球時報1月6日援引《印度防務評論》的文章稱,與美俄轟炸機相比,轟-6K算不上遠程轟炸機。印度媒體的文章理由只有一個,轟-6K的航程只有6千公裡左右,就算與老式的圖-95相比,航程差距也很大,後者的航程達到1萬5千公裡;而且轟-6家族中,只有最新的轟-6N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再加上載荷趕不上美俄的戰略轟炸機,因此將轟-6稱為一款戰略轟炸機十分勉強。
從技術上來說,轟-6系列起源於前蘇聯的圖-16轟炸機,這原本是一款中型戰術轟炸機,轟-6K/N則在老式轟-6的基礎上換裝了新型發動機和航電設備後改進而來,具備了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但是轟-6K/N受限於原始設計,與美俄的戰略轟炸機相比,確實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但是這些還輪不到印度來鄙視。
美俄現有的轟炸機型號,其設計思想都是起源於冷戰時期「全球爭霸」的需要,無論是美國的B-52、B-1B和B-2,還是俄羅斯的圖-22、圖-95和圖-160,都是冷戰機型,但是中國沒有這個需求,而且在目前的環境下,轟-6K/N已經完全夠用。
轟-6系列是目前中國空軍一款成熟的空中火力平臺:轟-6K一次可以攜帶6到7枚巡航飛彈。日本自衛隊最新的照片顯示,這款轟炸機改進後可以增加到8個外掛點;轟-6N似乎還可以攜帶一枚空射型高超音速彈道飛彈。對於周邊幾個潛在的對手而言,轟-6K/N的打擊範圍基本上覆蓋了全部需要威懾的目標,比如關島、夏威夷、迭戈加西亞群島,等等;當然,其中就包括印度。
之所以說印度沒有資格鄙視轟-6,因為這款轟炸機航程雖然有限,但在新德裡與和田機場之間飛幾個來回還是足夠的,對於沒有轟炸機的印度空軍而言,他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轟炸機的區別在哪裡。
事實上,印度空軍是一支平庸的空軍,甚至是一支不合格的現代空軍。在印度軍隊的頂層設計中,空軍雖然是獨立軍種,但實際上還是被陸軍領導,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印度軍隊的總參謀長實際上一支都是陸軍參謀長兼任。從冷戰後的幾次邊境衝突來看,印度陸軍並不知道現代空軍該怎麼用,當然這不能怪印度陸軍,因為印度空軍恐怕自己也不知道。
對於空軍而言,後勤保障和地面維護能力是關乎到戰鬥力和持續作戰能力的關鍵,但是印度偏偏就相當忽視這兩項工作。1月5日這天,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戰鬥機在訓練時墜毀,看樣子經過2020年的休整後,印度空軍找回了當初的手感,開年第一摔,那個熟悉的印度空軍又回來了。
其次,以印度目前的技術能力,獨自研製一款轟炸機是幾乎不可能的;但對中國而言,其實問題不大。轟-6系列「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下一代轟炸機恐怕已經提上日程了,網友們希望是一款類似美國B-2的飛翼型隱身轟炸機,這已經不是美好的願望,而是中國正在能夠實現的目標。
新型大涵道比發動機,我們有,運-20已經開始換裝試飛;飛翼結構,我們也很熟悉,攻擊-11無人機、彩虹-7無人機,我們玩得很溜;隱身技術和先進航電,殲-20表示「我就看看不說話」——當一切揭開面紗時,我們相信會被驚豔到。
至於印度媒體貶低轟-6,跟他計較啥呢?典型的「無知者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