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上董卿講的起承轉合啥意思,怎樣讀懂詩歌中的起承轉合?

2021-01-19 洮野渡

在央視的詩詞大會上,主持人董卿認為,要理解詩詞的抑揚頓挫、起伏變化,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格律知識外,還應懂得詩詞的基本結構:起、承、轉、合。那麼,起承轉合啥意思呢?起承轉合一般是指藝術創作中的一種結構技巧。下面,筆者從起承轉合的出處、起承轉合的意思及起承轉合在作品中的運用等三個方面,結合律詩、絕句等具體作品,對起承轉合進行簡要分析,為朋友們賞詩提供參考。

一、起承轉合的出處

最早出自元代範德璣的《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

後來我國清代學者劉熙載《藝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轉、合四字,起者,起下也,連合亦起在內;合者,合上也,連起亦在內;中間用承用轉、皆顧兼趣合也。」 對這一說法進行了拓展。

這是目前對起承轉合解釋得比較早、也比較好的二條出處,後來也有金聖歎、魯迅等人,對起承轉合進行了註解,但都沒有超出以上內容。

二、起承轉合的含意

什麼是起承轉合?按照元代範德璣的說法,筆者的理解是:

起者,開端也。文章的開端要平直。或開宗明義、單刀直入。或設置懸念、引人思考。或平鋪直敘、留有餘地。總之要引人注目,變化多端,並以自然為佳。

承者,承接也。承要舂容。什麼叫舂容?舂容就是要有力、洪亮和從容。意即承接要自然、有力和洪亮,既要能承上,還要能啟下。

轉者,變化也。文喜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起伏變化,要跌宕有致而又萬變不離其宗。

合者,結尾也。結尾要淵永。何謂淵永?深遠、深長也。意思是文章的結尾要有韻味。或點明主題,或啟發聯想,或耐人尋味,均要乾脆利落,有力有味。

三、起承轉合在作品中的具體運用

下面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及七律為例,來分析起承轉合在作品中的作用。

首先看杜甫的五言絕句《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詩中第一句起,總寫孔明的功勞之大。第二句承,寫孔明成名原因。第三句轉,寫孔明的計謀會流芳千古。第四句合,寫孔明滅吳失策,功業未就。全詩起承轉合,特別分明。

其次看杜牧的七言絕句《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全詩四句。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轉,第四句合。

最後看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在這首律詩裡,我們明顯可以看出,一二句是起句,三四句是承句,五六句是轉句,七八句是合句。

因此,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絕句起承轉合,一般是一句承擔一項任務,律詩的起承轉合,則是二句承擔一項任務。也即首聯起,頷聯承,頸聯轉,尾聯合。

總之,起承轉合是我國文學創作中一項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它不僅廣泛運用在詩詞創作中,在其他文學樣式中也被廣泛運用。由於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列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此留言,以便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怎樣寫好古詩詞:淺談詩詞的「起承轉合」
    淺議詩詞的「起承轉合」所謂起承轉合就是一首詩詞怎樣開始,怎樣發展,如何變化和如何結尾。這種方法是說在布局上應該有邏輯思維,把整首詩詞的框架安排好。這是一個重要的萬萬不可忽視的創作章法。起句要生動、突兀。
  • 中國畫中的「起承轉合」
    行筆是大於技術層次的「精神形態」,細講就是「精神形態」的具象體現。中國畫又稱寫意畫,寫意實則行筆,就是畫家執筆在宣紙上的行走,行走中把自己的思想通過物像呈現。陳雲鵬作品「起承轉合」就是行筆的技術概括。「起」在文章中是「比興的手法」而在中國畫中是第一筆的落筆之處,是行筆時要掌握的力道和要行筆是設定的節奏。
  • 十分鐘讓你明白什麼是「起承轉合」
    詩詞也有自己一定的基本結構。那就是起、承、轉、合。就以律詩為例,律詩全部都是八句,兩句為一聯,分為四聯。分別叫做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這四聯我們可以和「起承轉合」結合來聊。其實起承轉合四個部分和八股文是很像的,就像首聯,很像是八股文中的第一部分「破題」。而頷聯就像八股文中的「承題」。頸聯有點似乎八股文中的「起講」。而尾聯如同八股文中的「後股」「束股」。
  • 起承轉合,卡點寫作並不難
    如果叫你講一個故事,你覺得怎樣才把故事講得精彩?故事,其實就是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寫小說也要在情節上變化,表現在結構上就是起承轉合,給讀者的感覺就是有著強烈的節奏感。劇情節奏是掐住讀者脈搏的關鍵點。什麼意思?就是在你描寫進微觀世界,細緻到不能再細時,你就得慢慢變快,有點像五行裡的陰極必陽,陽極必陰的道理。就像我們看電視,一定情緒高漲,或打鬥精彩的部分。假如一部吃飯洗衣,帶孩子,慢條斯理的電視劇,裡面沒有情緒衝撞的快節奏,你肯定會去跟周公幽會。
  • 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首秀中規中矩,和董卿媲美還差點意思
    綜藝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開播,關於董卿和龍洋誰更適合來主持這檔節目的話題討論得很激烈。不過總體來說龍洋首秀還是比較成功的,雖說是中規中矩,卻很穩健,只不過要想超越董卿還需要努力!
  • 由「留得殘荷聽雨聲」淺析《紅樓夢》的「起承轉合」
    由「留得殘荷聽雨聲」淺析《紅樓夢》的「起承轉合」丁志勇一部《紅樓夢》幾乎是有著包羅萬象的主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內容和內涵。近三百年來,無論如何爭論不休,絕大多數讀者實際上都從中獲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詞有著「隔」與「不隔」的區分,而我們自身對詩詞也有著「橫看成嶺側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的認識,如在「隔」與「不隔」之間巧妙融入「橫看成嶺側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的認識,那將會使得這兩個似乎老死不相往來的對立概念自然地、有機地融合到一起。
  • 她憑什麼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中國詩詞大會》作為弘揚中國古詩詞傳統文化的一檔節目,一直備受關注,直到今天,已經播出到第五季了。尤其疫情期間,許多學校延遲開學,部分學生在家裡,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可以深入接觸一下詩歌文化,利用這檔節目好好充實自我。
  • 董卿離開詩詞大會後,新人美女主持漸入佳境,網友:董卿虧了
    說起央視的《詩詞大會》這一檔綜藝,大家應該會首先想到的是是董卿。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大會》的成功多半也得益於董卿的主持。她能夠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將高深的古詩詞,敘述得栩栩如生,同時也沒有讓整個節目掉價。
  • 龍洋代替董卿主持《詩詞大會》,網友覺得她不行,董卿去哪裡了?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結束,而眾望所歸的董卿卻沒有出現,接棒董卿的是湘籍女主持龍洋。在歷屆詩詞大會上,湖南選手已經拿過冠、亞軍,出過一位嘉賓,再出一位主持人,其實也是眾望所歸、理所當然的事情。很多人正是受到她的影響而愛上詩詞大會,一集不拉下的「追劇」,一些人從此重拾封塵已久的詩詞讀本,一些人誓言不再看沒有了董卿的《詩詞大會》。更有網友表示說龍洋不行,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沒啥看頭。央視高層一定聽到過這種聲音,但是央視力捧新人、不斷創新的決心同樣也是堅定的,就像大年三十,央視啟用了一大撥新人主持鼠年春晚。
  • 她有啥能力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中國詩詞大會》我們都很熟悉,可以說這是一檔全民參加的詩詞節目 ,老少男女,不管什麼身份,年紀多大隻要擁有對古詩詞的熱愛就可以報名參加, 在舞臺上共同享受詩詞之美。在我們的人記憶中主持人都是董卿主持的,有文化有內涵帶給每個選手溫暖,憑藉專業的素養和對綜合的知識儲備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播出近半,觀眾網友依舊在問:董卿去哪兒了?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中國詩詞大會》,系統自動提示的模糊結果中,排名靠前的有兩條熱議較多:除了「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就是「中國詩詞大會沒有董卿」。新一季節目更換主持人帶來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點擊後面一個搜索結果,可以發現已經有網友把#詩詞大會沒有董卿#設成了一個單獨的話題。其出現時間大多剛好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的1月28日晚上。
  • 陳海威:把準「起承轉合」寫好換屆「文章」
    元代範德璣《詩歌》中提出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當學作詩作文,「起」穩,「承」順,「轉」活,「合」遠,把準「起承轉合」,寫好換屆「文章」。「起」穩。起者,開端也。文章的開端要平直,引人注目,變化多端,並以自然為佳。
  • 3年前,被董卿點名誇獎的「詩詞大會冠軍」武亦姝,變成啥樣了?
    很多人都看過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了2020年我們發現強調國學的綜藝越來越多,從最經典的《百家講壇》到後續有趣又有文化的《國家寶藏》、《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等都受到了大家歡迎,其中大家印象深刻的《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已經開始開播到第五季了。
  • 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索然無味,龍洋主持顯寡淡,同志需努力
    康震在本季《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場比賽中,龍洋以一襲紅色長裙出現,看得出做出了充足的準備,表情管理得體,言語得當,整體上主持中規中矩,沒有出現嚴重的錯誤。但是此前在央視《第一時間》中的活潑風格沒了,相對有些拘謹,和此前的董卿相比,出彩的地方不多,對選手答題中出現的精彩詩詞沒有自己的觀點和解釋,基本上都交給了嘉賓康震。當然,相比於董卿,龍洋的詩詞儲備肯定是很薄弱的,所以她也不敢輕易「賣弄」,嚴格點要求她則是有些寡淡如水了。
  • 沒有董卿的《詩詞大會》索然無味,龍洋主持顯寡淡,同志要努力
    今年的《詩詞大會》最大的變化在於主持人的變化。由前4季的「央視一姐」董卿換成了「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主持人龍洋。說主持人龍洋名不見經傳也是不夠客觀的,因為龍洋在年輕觀眾群體中的知名度很高,甚至超過董卿。在本季《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場比賽中,龍洋以一襲紅色長裙出現,看得出做出了充足的準備,表情管理得體,言語得當,整體上主持中規中矩,沒有出現嚴重的錯誤。但是此前在央視《第一時間》中的活潑風格沒了,相對有些拘謹,和此前的董卿相比,出彩的地方不多,對選手答題中出現的精彩詩詞沒有自己的觀點和解釋,基本上都交給了嘉賓康震。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播出,董卿去哪了?
    但是一說到《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主持人董卿,從第一季到現在,董卿陪伴著觀眾和選手們整整四季時光,大家已經習慣了董卿擔任這檔節目的主持人,習慣了在每一期的開場看董卿的開場白,習慣了每一期看董卿背詩詞、讀詩詞。都說流水的嘉賓鐵打的董卿,連續四季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可謂是雷打不動。
  • 主持人大賽,有冠軍相的李七月,能勝任董卿的《中國詩詞大會》嗎
    這一路走來,李七月的表現可圈可點,令人眼前一亮,特別是看了現場主持《中國詩詞大會那場驚豔表現,網友紛紛叫好:感覺董卿的《中國詩詞大會》有了接班人啊!當時七月抽到的題目,就是難度堪稱「地獄級」的《中國詩詞大會》。90秒的即興主持,需把「楊柳、紅豆、月亮」三個主題詞串起來。
  • 董卿詩詞大會現「王者風範」,美貌與智慧並存,網友:這才是女神
    董卿詩詞大會現「王者風範」,美貌與智慧並存,網友:這才是女神。《中國詩詞大會》高手雲集,如何駕馭一場場的詩詞盛會,對主持人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挑戰。但是主持人董卿卻各種詩詞信手拈來,向觀眾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連每次的開場白都是不一樣。
  • 龍洋接替董卿主持《詩詞大會》第五季,董卿:節目需要新鮮力量
    喜歡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同學們,在今年的春節迎來了新一季的更新,但是有些同學對於新一季的詩詞大會產生了不滿,主要原因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主持人不是董卿,而是年輕的龍洋。許多同學都在問,龍洋怎麼能代替董卿姐姐呢?董卿姐姐還會回到詩詞大會主持節目嗎?
  • 快遞大叔登《中國詩詞大會》,念首沒水平的詩,董卿點評太有情商
    但很顯然,詩歌沒有。從我國古代第一首詩歌開始到現在,詩歌經歷了先秦辭賦、唐詩、明清詩等多個階段。如今雖然專業創作詩歌的人群少了,但它正以另一種形式在民間高手中流傳。一:眾多民間高手這些民間高手有隻有小學4年級學歷的內蒙古大爺王海洋,他幾年時間共寫了1000多首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