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耶穌降生、天使報喜信給牧羊的人、在聖殿裡獻與主、西面稱頌救主、亞拿頌讚神、回拿撒勒、耶穌十二歲時在聖殿裡。
先介紹第一段內容:
作者說,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這是居裡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本段結束。
耶穌降生的事在四大福音書裡只有馬太福音(1:18-25)和路加福音有寫,兩邊寫的是完全不一樣,除了馬利亞生了耶穌這點一樣之外,其它的描述連一點相似的都沒有。
按照馬太福音,在耶穌出生後,希律想要去謀害他。這個希律是指大希律,根據歷史資料,大希律是在公元前4年去世的,經學家們覺得也不能把耶穌出生安排在剛好是大希律卻世的那年,他們認為說耶穌出生在大希律去世前兩年比較好,所以說耶穌出生時間是公元前6年。
如果按照路加福音1:5、26,馬利亞懷上耶穌的時候也是在猶太王希律的時候,那麼說跟馬太福音是差不多的。但是這一段去說,耶穌出生那年剛好羅馬搞人口普查,這事歷史學家查得清清楚楚的,是在公元後6年的時候。所以按照這一段,耶穌又應該出生在公元後6年,而不是前6年。假設路加福音第1章說馬利亞懷上耶穌的那年剛好是大希律去世的那年,那麼耶穌從被懷上到出生就得整整十年,如果耶穌被懷上的時候更早一些,那麼馬利亞懷孕的時間也還要更長。
有人可能會說,懷孕十幾年出生有什麼問題,中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道學創始人「老子」,他的母親不是懷了他八十一年才出生,他一生下來就是個白鬍子老頭嗎。「老子」的母親懷孕八十一年才生出兒子,這只是中國古人創作的民間傳說,現在誰會當真的。同樣,西方人創作的民間傳說其實跟這些一樣也是不可信的,不能因為它是宗教的就成為可信的。況且,如果耶穌是他母親懷了十幾年才出生的,這麼件怪事,作者也應該寫明其怪才是,比方說作者應該寫耶穌母親懷了他十幾年才出生,他一生下來就是個精通神法的翩翩美少年。
顯然,路加福音的這一段故事,不僅跟馬太福音矛盾,也跟他自己寫的前面一章矛盾。跟馬太福音的矛盾應該是作者有意為之,因為他就是看不慣馬太福音的版本才寫自己的版本,不過跟他前面寫的矛盾應該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的。
在馬太福音裡寫耶穌的父親約瑟本來就生活在伯利恆,生下耶穌後,為了躲避希律的追殺,逃到埃及回來後才到北部的拿撒勒生活。
路加福音卻寫馬利亞他們本來在拿撒勒生活,因為人口普查才臨時回到伯利恆,剛好就在那裡生下耶穌,事後回到拿撒勒。
這兩種說法明顯不同,就算歷史上真的有耶穌出生這麼一件事,他們說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這點經學家想必應該也是不能否認。但是既然要迷信,或者說既然要忽悠人迷信,他們對這種明顯的矛盾只能採取視而不見的辦法。我沒看到經學家對這幾個矛盾有合理的解釋,如果有人追問時,他們只會說,你信的話,在人不能,在神就無所不能,你要是不信,罪已經定了。仍是他們的老辦法,利用恐嚇來使迷信的人相信。
這段話第1句說凱撒奧古斯都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就是說羅馬人口普查的意思。第2句說居裡扭Cyrenius當時作為敘利亞巡撫負責這件事。居裡扭在猶太古史裡有幾處提到,不過主要提及他徵稅,沒有說他負責搞人口普查這件事。他在敘利亞當執政官時猶太已經分成幾個分封王管轄,不過不確定公元6年的時候他是不是當時的敘利亞執政官。因為可查到關於這個人的資料太少,我們也不能對他作詳細介紹(有經學家說他公元前9年-公元6年任敘利亞巡撫,有經學家則說他公元6年開始任敘利亞巡撫,都沒有確切資料證明)。不過無所謂了,他在這個故事裡其實並不重要,作者提及這個人,只不過是以真實的歷史人物使以色列人更容易相信他所編故事的真實性。
第3-4句說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約瑟一定也從拿撒勒回到大衛的城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
羅馬人口普查的時候,是否各人要歸原籍,因為缺乏可靠的資料,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覺得可以確定的是,原籍不是上千年前祖宗所在之地。按照舊約推算,大衛的統治約在公元前1010-970年,而羅馬在猶太地區搞人口普查的時候已在公元後。而且,嚴格說起來,雖然按照撒母耳記上16:1大衛在伯利恆出生和長大,但是按照後面的記載,大衛當了猶大和以色列的王並建造了耶路撒冷之後,耶路撒冷才叫做大衛的城,伯利恆並不叫大衛的城,最多能叫耶西的城。後來大衛的「戶口」應該已經算到耶路撒冷,而不是仍在伯利恆。
我們在解讀舊約的時候說過,彌迦書5:2說伯利恆要出來一位掌權的,只不過是因為傳說中首位建立強大統一以色列國的王大衛出生於伯利恆,在以色列和猶大都被滅亡後,作者希望伯利恆那裡能再出一位像大衛一樣的英雄,可以重新建立強大的以色列國,並拯救被擄的以色列人。以賽亞書11:1說耶西的根必發出一條新枝並結果實跟彌迦書的意思也是一樣的,都是顯示被擄以色列人盼望他們之中能出一個偉人帶領他們復國而已。
到新約的時候,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為了顯示他們編出來的耶穌是應驗舊約的,所以硬把耶穌的出生地編在伯利恆,其實這是相當可笑的。按我們中國的歷史可知,雖然我們中國人相信龍脈,但是實際上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出生都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怎麼可能大衛出生在伯利恆,下一個以色列的君主就要出生在伯利恆呢。
我們退一步說,就算大衛的兒子後來又回到伯利恒生活,並且上千年一直都在那裡,連猶大滅亡的時候也沒有被擄去,或者說雖然曾經被擄去,但是後代歸回仍回到伯利恆。但是按照路加福音的故事,起碼約瑟他們已經離開伯利恆長期在拿撒勒生活,在伯利恆他們已經沒有房子,也沒有可寄宿的親朋鄰舍,所以才要住客店。按照這樣的情況,我敢肯定古代如果搞人口統計,肯定是應該算作拿撒勒人,而不是伯利恆人。
在兩千多年前的時候按理說是沒有像現在我們那樣嚴格的戶籍制度的,比如說一個湖南人到廣東打工幾十年,他的戶籍關係還在湖南。在當時,一個人如果長期在某地生活,就應該算作是那個地方的人,至於以前生活的地方,最多只能說來自那裡。
我們前面說過,「拿撒勒人耶穌」原意應該是「新技派的耶穌」或「拿細耳人耶穌」這樣的意思,實際上拿撒勒這個地方在新約的時候並沒有,它是馬可福音的作者誤解或者虛構出來的,後來基督教盛行之後,為了符合聖經,他們把加利利一個地方改名叫拿撒勒。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為了兼顧「拿撒勒人耶穌」和傳說「彌賽亞出於伯利恆」這樣的說法各編了一個故事,這兩個故事各有漏洞,相比之下,看來路加福音編的問題要更大一些。
第5-7句說他們到伯利恆報上名冊,因馬利亞產期已到,就在那裡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為什麼作者要強調是頭胎的兒子,可能是因為舊約中說頭胎的屬神這樣的說法。為什麼要放在馬槽裡呢,我們前面說過,希臘神話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傳說跟新約中耶穌很像,他出生的時候也是被放在馬槽中,他也能把水變成酒,他也曾在野外施魔法讓一大群人填飽了肚子等等,有可能作者就是因為希臘的這個神話傳說,就把耶穌的出生也這麼編。
實際上作者這麼編或者這麼翻譯可能是有些問題的,因為馬在猶太地區並不普遍,按道理說,像伯利恆這樣的小地方在當時很可能是沒有馬的,甚至連客店可能都不會有。我們在解讀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故事時說過,古時候除了大地方,很少有客店,也很少有飯店。大部分古人短期外出是自帶乾糧,晚上則借宿別人家裡、寺廟等地,不下雨時也會睡別人家外的牆腳或者野外。
「馬槽」的原文是「飼料槽」,所以既可以是「馬槽」,也可以是牛羊等牲畜的「飼料槽」。馬在當時猶太地區是很稀少的,甚至小亞細亞等地區也很稀少,這點我們可以從整個新約裡都很少提到馬、四部福音書裡,只有這個故事裡有提到「馬」槽就可以看出。可能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與此相關的名畫都沒有畫馬,而是畫牛、羊等來說明耶穌出生在「飼料槽」旁邊。如果按這些畫來看,可以說中文版翻譯剛出生的耶穌被放在「馬槽」上是一個翻譯錯誤。
但是作者的原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前面說過,作者編耶穌出生的時候被放在馬槽可能是抄襲了希臘神話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傳說,那麼原來神話是怎麼說的,作者的原意就應該是怎麼樣的。作者的原意如果說是馬槽,改成牛、羊槽反而不對。另外,作者說這是客店,客店一般除了客人之外,還管客人的騎行牲畜,古時人們出外會騎驢、馬,卻不會騎牛、羊,從這個角度說,不是「馬槽」便是「驢槽」。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作者編耶穌出生後被放在「馬槽」裡,也許是為了附和馬太福音8:20,這句話路加福音也有引用在9:58: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他出生時沒有被放在床上,不就是說沒有枕頭的地方嗎。
不過不管作者是怎麼想的,這件事都只是他的創作,而不是實事。他在明知關於耶穌出生馬太福音有另外一套說法的情況下還要編自己的故事,就是因為他知道耶穌是個虛構人物,否則的話很明顯是不應該每個人怎麼想就怎麼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