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物·文化守望者|《吉他兄弟》人物原型鄭傳玖:故鄉情懷譜寫...

2020-12-23 天眼新聞

鄭傳玖和他的遵義神曲樂器有限公司 陸青劍 趙相康 攝

電視劇《吉他兄弟》中的方清華和方清明的人物原型,是遵義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傳祥和總經理鄭傳玖兄弟倆。在正安縣安場鎮吉他產業園的遵義市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忙碌的鄭傳玖。兄弟倆在廣州有一家吉他貿易公司,作為大哥的鄭傳祥一直在那裡做吉他出口貿易。「對外宣傳」,一般都是兄弟鄭傳玖。

在寬闊的廠區廣場,分別聳立著一尊藍色吉他和白色五線譜雕塑,那是鄭氏兄弟創業夢想的見證,也是正安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塊閃亮招牌。《吉他兄弟》在正安吉他產業園拍攝時,在這個廣場就有好幾場戲,現實場景與故事畫面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來的是真實的質感,「所以,很多人都說電視劇很真實。」鄭傳玖說。

《吉他兄弟》劇照 劇組提供

要了解《吉他兄弟》的故事創作背景,得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7年,正安縣組織「300娘子南下廣州番禺務工」,開啟了中國有組織勞務輸出的先河。跟隨著正安成千上萬勞務大軍的步伐,上世紀90年代中葉,鄭傳玖從家鄉安場鎮解放村來到廣州進廠打工。在經歷了兩次轉廠後,2003年受到同在廣州務工的哥哥鄭傳祥影響,鄭傳玖接觸到吉他製造行業,成為寶嘉樂器製造廠的一名工人。

喜歡琢磨的鄭傳玖很快掌握製造吉他的相關技術,成為廠裡的骨幹,幾年時間,他從一名車間工人被提拔為主任,再後來當上了廠長。2007年5月,鄭傳玖和哥哥鄭傳祥聯手創辦廣州神曲樂器,代工生產「依班納」「塔吉瑪」等世界知名品牌吉他。2012年正安縣邀請兄弟倆回鄉創業,之後貴州第一家吉他製造企業——遵義市神曲樂器製造有限公司橫空出世,兄弟倆將生產線從廣州搬回老家正安,當年就讓近200名員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而今員工已達500多人。

《吉他兄弟》基本上按照勞務輸出——廣州打工——回鄉創業的線索來展開故事,這與鄭傳玖兄弟以及無數「廣飄」的正安打工者的軌跡基本吻合。因為電視劇所講的故事與「神曲樂器」的發展異曲同工,而且又在廠裡拍攝部分鏡頭,因此10月18日那天鄭傳玖曾組織工人收看,「每個人都顯得很興奮」。

鄭傳玖(右)在車間和工人交流 陸青劍 趙相康 攝

鄭傳玖說,電視劇雖然增加了許多戲劇化的東西,但還是真實地反映他們當年創業時的那種狀態。回想當年,他覺得當時的拼打非常辛苦。「為了寫好電視劇,編劇呂品品的編劇團隊多次採訪我,從我的故事裡找到了有血有肉的內容。本來很多鏡頭要在『神曲樂器』拍攝的,但因為我們的訂單太多,不能停產,劇組只好轉到生產量較少的樂器廠拍攝。」

為了把吉他做成地方文化品牌,從2016年開始,正安縣啟動吉他進校園工作;2018年實施「百千萬工程」,即培養100名專業吉他骨幹教師,培養1000名學生吉他手,培養10000名吉他愛好者。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開始學吉他,每周有兩節吉他課。100名專業吉他教師,均由貴州省吉他學會協助完成。「正安吉他產業有了很好的人文氛圍和延伸鏈。」鄭傳玖說。

今年疫情期間,「神曲樂器」停工兩個月,但從5月復工至今,「神曲樂器」的訂單有增無減,甚至比去年同期提高15%以上的水平,連2021年的訂單都已排滿。鄭傳玖分析說,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電商興起後拉動了消費;二是因為消費水平的提高導致人們的愛好越來越豐富,吉他因為攜帶方便、好學的特點,受到鍾愛;三是國外的吉他生產因為疫情受挫,人們轉而把目光投向中國。

鄭傳玖到車間檢查生產是一種常態 陸青劍 趙相康 攝

現在「神曲樂器」的訂單以出口為主,產品出口全球幾十個國家,巴西、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日本等國家,都能看到中國正安製造的吉他產品。正安吉他產業雖然起步才幾年,但如今風頭不僅蓋過了廣州,還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吉他生產基地。對此,鄭傳玖感到十分自豪,「因為一把小小的吉他能讓正安名揚天下。」

為什麼帶著吉他回到家鄉發展?鄭傳玖說,一是因為正安縣政府的優惠政策吸引,二是因為家鄉情結,三是因為人才優勢。在廣州的正安打工者,有5萬多從事吉他製造,他們熟練掌握吉他製造技術,所以鄭傳玖兄弟倆把廠子搬到家鄉來,有好些熟練工就跟著回來了,在家門口上班,很方便。

「神曲樂器」是正安吉他產業園的骨幹企業 陸青劍 趙相康 攝

鄭傳玖扳著指頭說,在「神曲樂器」上班的技術工,每個月的收入可到上萬元,收入少的也是4000多元。全場500多工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00多人,可以說進廠就脫貧了。現在正安有生產吉他的工廠及配套企業70多家,形成了相當的生產規模。鄭傳玖預言,電視劇《吉他兄弟》播出後,將會帶來一個很好的現象,來正安學習、參觀、考察甚至旅遊的人會多起來,全縣學習、演奏吉他的氛圍會更好。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趙相康

文字編輯/舒暢

視覺/實習生 龔拉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吉他兄弟》人物原型鄭傳玖:故鄉情懷譜寫山鄉「神曲」
    鄭傳玖和他的遵義神曲樂器有限公司陸青劍趙相康攝  電視劇《吉他兄弟》中的方清華和方清明的人物原型,是遵義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傳祥和總經理鄭傳玖兄弟倆。在正安縣安場鎮吉他產業園的遵義市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忙碌的鄭傳玖。兄弟倆在廣州有一家吉他貿易公司,作為大哥的鄭傳祥一直在那裡做吉他出口貿易。「對外宣傳」,一般都是兄弟鄭傳玖。  在寬闊的廠區廣場,分別聳立著一尊藍色吉他和白色五線譜雕塑,那是鄭氏兄弟創業夢想的見證,也是正安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塊閃亮招牌。
  • 【關注】《吉他兄弟》人物原型是他們!
    【關注】《吉他兄弟》人物原型是他們!電視劇《吉他兄弟》中的方清華和方清明的人物原型,是遵義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傳祥和總經理鄭傳玖兄弟倆。在正安縣安場鎮吉他產業園的遵義市神曲樂器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忙碌的鄭傳玖。
  • 吉他兄弟電視劇有沒有原型 是根據時間改編的嗎
    《吉他兄弟》這部劇的故事發生在貴州,以貴州正安300娘子軍這個故事為背景,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範例進行拍攝,展現了正安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據說,方清明和方清華這對兄弟也有原型,那就是正安縣鄭傳玖兩兄弟的真實創業故事,為了更好地再現當時的情節,劇組也去了正安吉他產業園區取景,因此劇中的場景幾乎都是真實的。在十五年前,方清明和方清華的母親外出打工,結果一直都沒有回來。十五年之後,兄弟倆離開了家鄉去了廣州打工,吃了很多苦。但是這兄弟倆後來聯手創業,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
  • 電視劇《吉他兄弟》:用奮鬥的汗水澆灌青春年華
    以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為原型,以正安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題材,以脫貧攻堅為背景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於10月18日在央視8套強檔熱播,收視成績喜人。作為出品人,我的內心充滿著激動和興奮。願《吉他兄弟》展現的奮鬥精神和鄉土情懷,能激勵更多貴州有為青年,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懈奮鬥,為改變家鄉的面貌續寫華章,這也是我們投資出品這部電視連續劇的初心。祝福生命,每一個人都做最好的自己。
  • 「吉他大王」鄭傳玖:盼做吉他行業的「老乾媽」
    現在是晚上11點,工人們已經下班,新鮮趕製的木吉他正安靜地擺放在廠房裡,它們像一個個熟睡的孩子,默默地陪著我。辦公桌前,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寫下這封信,希望將來的我看到時,能回憶起下筆的溫度。過去25年,走得很努力,很堅定,很自信。我總說,是時代的機遇造就了現在的鄭傳玖。
  • 電視劇《吉他兄弟》央視熱播 吉他兄弟電視劇有沒有原型
    電視劇《吉他兄弟》央視熱播 吉他兄弟電視劇有沒有原型-新華網山東頻道  電視劇《吉他兄弟》央視熱播 吉他兄弟電視劇有沒有原型 2020年10月29     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央視CCTV-1和CCTV-8熱播,講述了一個創業者的故事,也是一群「心賦一把琴」的手藝人的故事。青年演員應昊茗、高梓淇、楊菲洋等領銜主演。
  • 《吉他兄弟》熱播 總編劇呂品品:把自己當作普通的觀眾
    在呂品品的創作中,我們看到了以真實人物鄭傳祥、鄭傳玖為原型創作出的方清華、方清明兄弟倆,見證著他們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一步一步成長為吉他廠的老闆,最終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勵志故事。「當把自己當做劇中的每一個人物的時候,這些故事就是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這樣就不再是寫別人的故事,而是寫自己的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交朋友。走進他們,了解他們,和他們產生感情,產生共鳴。」在《吉他兄弟》拍攝完成後,呂品品收穫了一幫貴州正安的朋友。「書記、縣長、宣傳部長、甚至是宣傳科的科員,吉他廠長以及吉他各個環節的手工藝人中,我都有朋友。」
  • 天眼人物|正安人鮮光劍:率團隊參與電視劇《吉他兄弟》拍攝
    他帶領20多個人的電影團隊,幾年來拍攝了不少微電影、電影短片和大電影,如《安場龍燈》《趕場》《潤物無聲》《獵賴風暴》等,電視劇《吉他兄弟》在正安拍攝,在縣委宣傳部文化文藝股擔任負責人的他被抽調出來,負責劇組的選址和群眾演出的組織工作。鮮光劍是正安本地人,進入劇組,讓他感到特別激動,因為這有助於他的影視夢。
  • 震驚:貴州大山深處年產吉他150萬把!
    2013年4月,正安縣財政局、稅務局、建設局、水電公司等多家單位領導組成的工作隊來到廣州,現場為鄭氏兄弟分憂解難。真誠感動著鄭氏兄弟,他們當即決定將公司從廣州搬至正安。2014年8月,公司的兩條木吉他生產線正式入駐園區並投入生產。
  • 《吉他兄弟》燃情熱播 別樣創業劇打動人心
    在劇中,通過方清明、方清華兄弟倆,我們看到了無數創業者的影子。《吉他兄弟》聚焦方清明、方清華兄弟倆在吉他製造的創業浪潮中百折不撓、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真實展現創業之路的艱辛,濃縮正安人的創業奮鬥歷程,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變遷。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吉他兄弟》熱播
    以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為原型,以正安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題材,以脫貧攻堅為背景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於10月18日在央視8套熱播,收視成績喜人。  《吉他兄弟》以貴州正安300娘子軍開創貴州乃至全國勞務輸出先河,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打造吉他世界工廠為背景,以小窺大,感受新時代中國發展脈搏。
  • 《吉他兄弟》:從兄弟情到家國愛
    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是近年來一部題材破局、主題進階、情感飽滿的青年勵志大劇。觀看這部劇,就會被主人公方清明、方清華兄弟倆貫穿始終的手足之情和「吉他情結」所打動。因此,創作者在鋪墊主要人物曲折命運的前提下,又賦予了他們積極進取的性格特徵,讓觀眾從中找到情感共鳴。劇中,方清華不怕失敗,跌倒再爬起,是因為他有一個目標——做吉他。他要打造吉他民族品牌,要讓中國吉他走向世界。  作為一部「有溫度」的勵志劇,《吉他兄弟》頗具匠心地設計了「雙男主」人設。方清明、方清華哥倆在劇中「相愛相殺」。
  • 吉他兄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吉他兄弟大結局是什麼
    《吉他兄弟》將於今日開播,這是一部關於創業的故事,據悉這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那麼,這部劇的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吉他兄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據說,這部劇改編自真實故事, 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 該劇講述了「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農村老家跑到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活,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變成吉他廠老闆,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傳奇故事。這是一個創業者的故事,也是一群「心賦一把琴」的手藝人的故事。劇中,兩位主人公處處碰壁,卻越戰越勇;他們出身貧困,卻盡全力改變命運。
  • 《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好的主旋律作品可以改造精神世界
    《吉他兄弟》就是這樣一部用兄弟倆創業溫情故事展現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主旋律作品。作為總製片人,範冰心接受採訪時也談到了《吉他兄弟》與其他主旋律題材作品的差異性。我們迅速前往正安縣分別採訪了神曲樂器製造公司總經理鄭傳玖等多位創業者和基層幹部,被深深感動。正安縣政府深耕細作,政府工作人員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不管是勞務輸出還是招商引資的決策,都為日後正安縣經濟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 《吉他兄弟》明晚19:30 CCTV-8開播,主演們邀請您收看~
    《吉他兄弟》明晚19:30 CCTV-8開播,主演們邀請您收看~ 2020-10-17 21: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光明日報評《吉他兄弟》:從兄弟情到家國愛
    在央視電視劇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是近年來一部題材破局、主題進階、情感飽滿的青年勵志大劇。觀看這部劇,就會被主人公方清明、方清華兄弟倆貫穿始終的手足之情和「吉他情結」所打動。因此,創作者在鋪墊主要人物曲折命運的前提下,又賦予了他們積極進取的性格特徵,讓觀眾從中找到情感共鳴。劇中,方清華不怕失敗,跌倒再爬起,是因為他有一個目標——做吉他。他要打造吉他民族品牌,要讓中國吉他走向世界。作為一部「有溫度」的勵志劇,《吉他兄弟》頗具匠心地設計了「雙男主」人設。方清明、方清華哥倆在劇中「相愛相殺」。
  • 吉他兄弟方清明結局是什麼揭秘 方清明和方清華最終和解了嗎
    不過方清明對弟弟還是很疼愛的,而且方清明也是有優點的,那就是在吉他製作上執著於技術提升和創新。結局裡,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能堅定不移站穩立場,最終成為有名的吉他製作大師。  劇中扮演方清明的演員是高梓淇,也是一位年輕演員,不過演戲經驗很豐富。
  • 《吉他兄弟》熱播 總製片人範冰心「做好看的主旋律」
    而吉他兄弟的「廣漂」經歷,恰恰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引發觀眾的廣泛熱議和共鳴。 正如電視劇《吉他兄弟》導演李舒說的那樣:《吉他兄弟》正⾯展現了那些不幹向貧窮低頭、敢於走出去闖出⼀條升路的正安農民工,他們「走出去」的精神是全國農民工群體的精神的寫照,是歷史長河中農民工的⼀個時代縮影。而《吉他兄弟》的立意和主題,正是對中國農民工「走出去」精神的讚美。
  • 《吉他兄弟》創造勵志故事
    反映貴州吉他產業發展的電視劇《吉他兄弟》將在10月18日晚上7:30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播出。屆時,優酷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等也將同步播出。  90秒精彩劇情片段先睹為快。  《吉他兄弟》由貴州省委宣傳部出品,李舒執導,應昊茗、高梓淇、王汀、楊菲洋領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