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悍將悉數到達朝鮮戰場,為何缺少李天佑?有什麼重要事情?

2020-12-16 海岸的傾訴

說起第四野戰軍,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部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中,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李天佑將軍

隨著韓戰局勢的逐漸惡化,東北邊防軍順勢成立,也就是我們抗美援朝志願軍的前身,奉命入朝鮮參加戰鬥,當時的四野悍將幾乎都到達了韓戰,包括二縱隊的劉震將軍,三縱隊的韓先楚將軍,六縱隊的洪學智將軍、梁興初將軍等等。

但是細心的朋友們發現了,這裡面缺少了一縱隊的李天佑將軍,作為解放戰爭戰績卓越,備受林總喜愛的將領,為何沒有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是有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嗎?

李天佑將軍

這件事情還是要從李天佑將軍的家鄉說起,廣西出生的李天佑將軍在廣西解放後,就一直在擔任廣西軍區的副司令員,當時協助司令員張雲逸將軍。

廣西在解放後就一直存在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就是廣西山高林密的,隱藏著許多的土匪和國民黨的殘餘部隊,而且這些勢力還一直騷擾廣西百姓,威脅著百姓的安全。

李天佑將軍

於是上級決定廣西軍區派部隊剿滅境內的匪患,但是剛開始剿匪工作一直不順利,還發生了土匪公然進攻縣城的情況,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廣西剿匪工作進展不順利還收到了上級的嚴厲批評。

為了加快廣西的剿匪進度,上級還派了陳明仁將軍率領第二十一兵團來幫助剿匪,在解放軍的合圍之下,廣西的剿匪工作已經基本全部結束,此時已經是1951年的4月份。然後李天佑接替張雲逸將軍擔任廣西軍區司令。

李天佑將軍

直到1953年6月份,李天佑才和許世友等人來到了朝鮮戰場進行參觀學習,最終隨著金城戰役的勝利,也宣告著朝鮮戰的結束。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海岸的傾訴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開國少將:在四野,我不怕羅帥,不怕陳光,不怕李天佑,只怕林總
    李天佑當時1縱的司令是李天佑,出身38軍。新中國建立初期,梁興初管著38軍,還進入了朝鮮作戰,結果情報出錯,導致敵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彭德懷知道這個消息後,直接想將梁興初換掉。後來,彭德懷想著是讓賀東生來當軍長,但是林彪不放人,說賀東生在軍校更重要,更能發揮作用。賀將軍說過:「在四野,我不怕羅帥,不怕陳光,不怕李天佑,只怕林總……」羅帥當時是政委,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很有一套,讓他心服口服。而林總打仗很厲害,能直接指揮到師,但林總不怎麼說話,賀將軍感覺弄不懂他的意思,所以有點怕。
  • 吳克華:抗戰時期的師長,四野王牌軍長,為何僅授中將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四野的副兵團級將領洪學智、韓先楚、李天佑、劉震等人紛紛以傑出的戰功被授予上將軍銜,而四野另一位虎將吳克華卻僅僅被授予中將軍銜。吳克華,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四縱司令員、四野41軍軍長、15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是四野的王牌戰將之一,但他授銜時卻比同職務的韓先楚等人低,這是為什麼呢?
  • 悍將許世友,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為何在朝鮮戰場上默默無聞
    我軍統帥曾稱讚他是一員悍將,而他也在解放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許世友早年參加紅軍,跟隨紅軍南徵北戰,參與了川陝蘇區的歷次反「圍剿」和「反六路圍攻」戰鬥。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每次衝鋒他總是背扛大刀,懷抱機槍,衝在部隊的最前方。
  • 四野大軍為何名氣最響亮,原來能打仗的將領,能打仗的部隊都在這
    而四野大軍的將領們,也正是在林總的指揮下,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時間一長,這些將領自然而然就成為解放戰爭時期戰功顯赫的將軍。加上林總教他們如何打仗,如何排兵布陣,使得四野大軍將領們也學會了不少打仗的本領。 自然而然,在解放戰爭結束後,這些將領都成為身經百戰的虎將,包括在建國後,他們所擔任的職務,都是十分重要的。
  • 四野十八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五五授銜時都是啥軍銜
    其實第38軍首任軍長並不是梁興初,而是李天佑,李天佑是四野一員戰功赫赫的上將,曾經指揮過解放四平、解放天津等戰役,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39軍軍長劉震,出身於鄂豫皖根據地,成名於紅25軍,是從政工幹部轉任軍事幹部後獲得成功的典型將領。
  • 4萬名朝鮮戰士從四野回國,3年之後,為何有一萬人又回到了東北?
    自古中朝的關係就十分的親密,尤其是在清朝時期,不斷的從經濟和軍事各方面扶持朝鮮,在1869年朝鮮北部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難後,不少朝鮮族災民越過鴨綠江和圖們江來到中國,清廷接收了這批難民,並且劃分了一部分區域給朝鮮難民耕種,後來隨著朝鮮局勢越來越不穩定,更多的災民湧入了東北,後來為了阻止日軍侵佔朝鮮
  • 授銜時,四野的縱隊司令鍾偉授少將,他手下的師長為何卻是中將
    被任命為縱隊司令後,鍾偉也沒有辜負林帥的信任,率第十二縱隊、第49軍參加了四野的一系列戰役,成為四野的一員名將。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從鍾偉解放戰爭時期的級別來說,確實太低了,要知道,鍾偉是四野的縱隊司令員,軍長,和他搭檔的政治委員徐斌洲是開國中將,而他部下的師長溫玉成也是中將。
  • 55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是中將?
    在這一場典禮中,共有將近二十位四野軍長到場,其中七個人獲得了上將軍銜,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數字,足以說明這支隊伍的強悍實力。但是,相比較之下,三野為什麼沒有人獲得上將的稱號,他們多半被封為中將和少將,甚至有三個人未被授予軍銜。難道是因為他們的整體實力大不如四野嗎?還是當中另有故事呢?
  • 東北戰局已定,毛主席催促四野:做好準備,儘快揮師入關
    韓戰爆發後在軍長吳信泉的率領下作為志願軍首批部隊首批開赴朝鮮作戰,參加了志願軍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並且戰績卓著,打得聯合國軍聞風喪膽。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在軍長溫玉成的帶領下進入朝鮮作戰,率先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槍,並且取得首戰勝利,為志願軍取得了一個開門紅。經歷過第一至第五次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力最強,名將最多的一支野戰軍,十大大將有三位,上將更是達到了18位,在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便有500多人,堪稱名將輩出。第一縱隊李天佑一縱作為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之一,一縱在東北戰場上善於打硬仗,尤其四戰四平的戰鬥中,一縱一下子打出了名氣。
  • 林總的四野為何全軍最強?兩種秘密武器,幫四野打遍天下無敵手
    提到林總的四野,軍迷朋友肯定會豎起大拇指!確實,林總的四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歷史上是傳奇中的傳奇。這支部隊從1945年抗戰勝利後出關時的10萬人發展到1949年平津戰役時的102萬人,不到4年兵力增長10倍以上,創造了人民解放軍擴軍的「吉尼斯紀錄」。那麼,林總的四野為何全軍最強呢?
  • 開國上將中有兩位曾是「死對頭」,二人是誰?他們後來和解了嗎?
    1955年9月27日,有55名戰功卓著的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些開國上將中,有兩人曾是「死對頭」,他們是誰?後來和解了嗎?李天佑上將,是廣大指導員公認的「虎將」。他參加過長徵、平型關大捷等戰役,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中,他屢建功勳,表現非常出色,是解放戰爭中四野最強的將領之一。而陳明仁上將也不差,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戰功赫赫。不過,有本事的人同樣也有脾氣,他敢公然頂撞老蔣。1941年冬天,宋美齡和丈夫一起坐車來到了西山,恰好陳明仁部在修築防禦工事。蔣中正一看陳部軍容不整,衣衫破爛,很生氣,責問陳明仁為什麼把士兵帶成了叫花子。
  • 朝鮮戰場硬著頭皮就上,劉亞樓捨身亮劍,毛主席:你鋒芒半露即可
    不曾想,沒過多久朝鮮半島戰火突然爆發,戰略布局被打亂,而解放海峽另一端這件重要之事也就擱了下來,這一擱竟然擱了70年……01金門失利也讓毛主席意識到我國空軍和海軍的薄弱,都可以說是完全零基礎,對於我國而言,這是必須要馬上籌建的,我國周邊面臨著諸多形勢極為嚴峻,一旦空海軍沒有打造起來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文天祥《過零丁洋》1955年,新中國舉行授銜儀式,四野18位軍長,有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反觀三野,16位軍長,有10人被授予中將軍銜,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何野戰軍之間軍長軍銜差別這麼大?首先來看看四野7位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軍長履歷。
  • 抗美援朝時期,四野出動了8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首先第一個要說的便是38軍,這支部隊原來是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由李天佑率領,後來第四野戰軍成立後就被改編為第38軍。38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可謂是一支非常強悍的部隊,尤其在四戰四平戰鬥中,38軍一戰成名,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由梁興初率領。
  • 停戰三月之久的朝鮮戰場,卻有一位將軍意外身亡,背後原因是什麼
    朝鮮戰場的勝利來之不易,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我軍的戰士經常是一把炒麵一把雪,穿著單衣跟對方打仗。在美國陸軍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走的越遠,吃的越好」。因為如果離得太遠的話,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就會成問題,一般都會選擇把後勤弄好點而加以彌補,而這就導致了韓戰時期,中美兩國極其懸殊的後勤差距。
  • 四野任過縱隊司令的1955授銜時,6上將、7中將,他4個為何少將?
    1955年授銜時,任過四野縱隊司令的上將有李天佑、劉震、韓先楚、鄧華、洪學智、黃永勝,中將有吳克華、程世才、胡奇才、萬毅、詹才芳、梁興初,少將有曾克林、段蘇權、鍾偉、賀晉年。四野有百萬雄師,一個縱隊有5-6萬人,打出了韓先楚、鄧華、劉震、梁興初等一批名將。所以,在授銜時,李天佑他們授上將無可厚非。而吳克華等授中將也正常,後來,吳克華還擔任過5個大軍區的正職,這是我軍在高級幹部使用上罕見的。
  • 四大野戰軍,四野資歷最淺,為何出的將帥最多,戰鬥力也最強?
    今天筆者和大家講講四野資歷最淺,為何在解放戰爭中實力最強。之所以資歷淺,主要是四野是拼湊起來的,領導班子也是由中央給拼組而成。領導班子不強沒有關係,只要是能學習,有能人帶就可以。林彪軍事能力很強,懂得怎麼訓練士兵和培養人才,自然會讓四野發展很快。
  • 朝鮮戰場獨特的「炒麵」,將士們唯一的口糧,一口雪一口「炒麵」
    現在如果說起「炒麵」,大家的印象裡面一定是冒著熱氣,香噴噴的炒麵條,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在朝鮮戰場的時候,就不是一回事了。今天就為大家說一下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們的唯一口糧,「炒麵」志願軍戰士首先咱們先說一下,為何當時的志願軍的糧食供應成為了大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當時沒有制空權,任由美軍的飛機上頭頂耀武揚威,而且我們的糧食運輸部隊,剛過鴨綠江就有可能遭到美軍的空襲
  • 在朝鮮戰場上,有2萬多戰士被俘,為何僅7000人選擇遣返,剩下的去哪?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合軍從朝鮮半島的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的局勢急轉直下。本來佔據上風的北朝鮮人民軍迎來了十六國聯合軍的當頭一棒,眼看勝利果實付諸東流,金日成政府不得已向中國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