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有55名戰功卓著的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些開國上將中,有兩人曾是「死對頭」,他們是誰?後來和解了嗎?
李天佑上將,是廣大指導員公認的「虎將」。他參加過長徵、平型關大捷等戰役,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中,他屢建功勳,表現非常出色,是解放戰爭中四野最強的將領之一。而陳明仁上將也不差,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戰功赫赫。不過,有本事的人同樣也有脾氣,他敢公然頂撞老蔣。1941年冬天,宋美齡和丈夫一起坐車來到了西山,恰好陳明仁部在修築防禦工事。蔣中正一看陳部軍容不整,衣衫破爛,很生氣,責問陳明仁為什麼把士兵帶成了叫花子。況且這條公路上經常有同盟國的人出入,讓外人看見中國軍隊這個模樣,豈不是有損國體和軍容?
對此,陳明仁不卑不亢地回答說:「部隊衣服沒穿好不能怪我,只能怪你。因為衣服是你發的,質量非常差,穿一周就壞了!」蔣中正見他不僅不承認錯誤,反而怪起自己來了,更加憤怒了。於是,他以陳明仁侮辱領袖為由,讓憲兵將其押到重慶懲辦,不知為何又改口說這次原諒陳明仁,先回去,要下次再這樣就要懲罰陳明仁。誰知陳明仁絲毫不慌,也不吃他這一套,不走了,說:「如果我犯了哪一條法令,應該受罰的現在就罰,不要等到下次!」陳明仁一邊說,一邊扯下中將領章,往他面前的桌子一扔,怒道:「我這中將師長算什麼?你想怎麼樣就怎樣,現在我不要這個官了!」氣得他臉色發白,可見陳明仁的性格。
那麼,兩位上將是怎麼結怨的?一切,得從四平戰役說起。四平在東北松遼平原腹地,位於瀋陽和長春之間,這裡是連接鐵路和公路的交通要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1946年1月13日,兩黨在四平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此戰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陳明仁和李天佑兩位上將是在第三階段交手的。李天佑作為東北民主聯軍1縱司令,負責指揮戰士們攻城。而陳明仁是防守四平部隊的指揮官,奉命死守此地。最終,陳明仁略勝一籌,拼死抵抗,等到了援軍,不過部隊傷亡也很大。李天佑的民主聯軍也沒好到哪裡去,傷亡慘重,戰後他還受到了批評。此戰便成了他心裡的一個結,把陳明仁當作死對頭,一直等著在戰場上挽回顏面。
沒想到陳明仁後來在朋友的勸導下,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及時棄暗投明,成了我黨人士。李天佑有些鬱悶,自己還沒找回場子,陳明仁就從死對頭成了同仇敵愾的戰友。但後來兩位大度的將領放下了曾經的恩恩怨怨,一起為國效力。雖然他們倆都曾主動申請去朝鮮作戰,但組織給他們安排了更重要的任務——去廣西剿匪。二人並肩作戰,殲滅了3.8萬土匪,為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