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粟裕領導的第三野戰軍真是一個奇蹟,他們就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猛無敵的鐵血之師。
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1955年大授銜時,他們全是開國上將。
(前排左一為張雲逸大將,左二為葉飛上將,左三是陳毅,左四是項英)
第三野戰軍主要是由新四軍演化而來的。而葉飛是新四軍戰將的最佳代表,他是福建南安人。抗日戰爭時期,葉飛是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兼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他是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
許世友,河南新縣人。他本來是紅四方面軍戰將,抗日戰爭時期,成為威震山東的膠東軍區司令員。後來,山東軍區和新四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許世友也就歸入陳毅部下,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
(左二為許世友,左五為宋時輪)
宋時輪,湖南醴陵人。抗日戰爭時期,宋時輪在賀龍的120師擔任團長。第三野戰軍組建,下轄四個兵團,宋時輪是第9兵團司令員。王建安是1956年補授的開國上將,他在三野中擔任第7兵團司令員。
三野四大兵團司令員,現在有三個了,王建安、宋時輪、葉飛,還有一個呢?他就是第8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湖北武昌人。陳士榘是5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毛主席的老部下,抗日戰爭時期來到華東戰場。
(張愛萍和毛主席)
鍾期光和傅秋濤名氣不太顯,巧了,他們都是湖南平江人。紅軍主力長徵後,他們都留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爭。鍾期光長期做政治工作,是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傅秋濤則是華東支前委員會主任,保證了大兵團作戰的物資供應。
最後一位是張愛萍,四川達縣人。解放戰爭初期,張愛萍擔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張愛萍擔任國防部長,他是僅有的1位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2003年,張愛萍病逝,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