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野戰軍八虎將,全是開國上將,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2021-01-13 文史茶館2018

陳毅粟裕領導的第三野戰軍真是一個奇蹟,他們就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猛無敵的鐵血之師。

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1955年大授銜時,他們全是開國上將。

(前排左一為張雲逸大將,左二為葉飛上將,左三是陳毅,左四是項英)

第三野戰軍主要是由新四軍演化而來的。而葉飛是新四軍戰將的最佳代表,他是福建南安人。抗日戰爭時期,葉飛是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兼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他是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

許世友,河南新縣人。他本來是紅四方面軍戰將,抗日戰爭時期,成為威震山東的膠東軍區司令員。後來,山東軍區和新四軍合併為華東野戰軍,許世友也就歸入陳毅部下,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

(左二為許世友,左五為宋時輪)

宋時輪,湖南醴陵人。抗日戰爭時期,宋時輪在賀龍的120師擔任團長。第三野戰軍組建,下轄四個兵團,宋時輪是第9兵團司令員。王建安是1956年補授的開國上將,他在三野中擔任第7兵團司令員。

三野四大兵團司令員,現在有三個了,王建安、宋時輪、葉飛,還有一個呢?他就是第8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湖北武昌人。陳士榘是5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毛主席的老部下,抗日戰爭時期來到華東戰場。

(張愛萍和毛主席)

鍾期光和傅秋濤名氣不太顯,巧了,他們都是湖南平江人。紅軍主力長徵後,他們都留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爭。鍾期光長期做政治工作,是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傅秋濤則是華東支前委員會主任,保證了大兵團作戰的物資供應。

最後一位是張愛萍,四川達縣人。解放戰爭初期,張愛萍擔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1982年,張愛萍擔任國防部長,他是僅有的1位擔任過國防部長的開國上將。2003年,張愛萍病逝,享年93歲。

相關焦點

  • 三野虎將雲集,八員開國上將,威名遠揚,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三野虎將雲集,八員開國上將,威名遠揚,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文/宋哥讀歷史對於那些喜歡軍事的朋友,相信對第三野戰軍是非常熟悉的了。大名鼎鼎的第三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中出了八名所向披靡的戰將。這八位將士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在建國後大授銜的儀式上,這八名將領都被授予了開國上將。他們也被稱之為「八駿驃騎」。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會很好奇,這八個人都是誰呢?首先說一下葉飛將軍,他的祖籍是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生於菲律賓奎松省,是中國惟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的一個普通小鄉村裡。
  • 都知道上將三楊,其實在開國上將中,還有一位將軍也姓楊,他是誰
    相信熟悉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三位能徵善戰的將領都姓楊,因此被稱之為上將三楊,更巧的是他們都參加了,後來的抗美援朝戰役,被周公稱之為三陽(楊)開泰。而這三位戰功赫赫的將領分別是楊成武,楊得志,楊勇三位將軍。
  • 此縱隊的兩任司令員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
    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是個很特殊的縱隊,雖然番號靠前,但成立比較晚,而且其他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這個番號。這個縱隊的前兩任司令員都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的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您知道嗎?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的獨立第一、第二、第三師,合編組建成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萬毅任司令員,劉興元任政治委員,全縱隊3.6萬餘人。萬毅後來被授開國中將,首任政委劉興元也是開國中將。1948年11月,我軍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第五縱隊改稱解放軍第42軍,萬毅仍任軍長。不久,由原第五縱隊副司令員吳瑞林接任軍長。吳瑞林綽號「吳瘸子」,打紅了朝鮮半島,後來也是開國中將。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兩人是堂兄弟,後來一位成開國大將,一位是開國上將
    兩人是堂兄弟,後來一位成開國大將,一位是開國上將1955年全軍大授銜,原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被授予大將軍銜,周總理親手給他佩戴上金光閃閃的勳章。與此同時,王樹聲的堂弟王宏坤,也被授予上將軍銜。泱泱大國,獵獵軍威。
  • 開國上將中最特殊的一位,兩次授予上將,三個兒子取名虎、豹、獅
    在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位在30多年後成為了最特殊的一位,眾所周知,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1965年取消,直到1988年再次實行軍銜制,這一年,一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排名第一的叫洪學智,他是我軍中唯一一位被兩次都授予上將軍銜的特殊人物,人稱「六星上將」
  • 他是郭子儀後人,曾被樹為反面典型,後成為開國上將
    所謂將門有將。那麼,開國將軍中有名將之後嗎?有的。比如,開國第23位上將,郭天民,他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裔。郭天民是湖北黃安人,卻沒有參加過黃麻起義。1926年,郭天民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第二年,郭天民參加了廣州起義,是廣州起義走出的僅有的1位開國上將。1929年,郭天民來到江西蘇區,見到了毛主席。1929年12月,古田會議召開。郭天民是8位有幸參加過古田會議的開國上將之一。然而,在這次會議上,他卻當眾挨了毛主席的批評。毛主席說,你是鐵匠出身啊,像打鐵一樣打人!這是怎麼回事?
  • 許世友帶出的王牌軍,三位軍長都是名將,其中一位後來晉升為上將
    在我軍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王牌部隊,比如韓先楚率領的「旋風部隊」40軍,比如梁興初帶領的「萬歲軍」都在我軍歷史上留下了一段段傳奇,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支部隊同樣實力不容小覷,而這支王牌部隊的締造者便是我們熟悉的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
  • 開國上將有四位參與了南昌起義,他們分別是誰?當時擔任什麼職務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打響,這場起義可以說是一場劃時代的戰鬥,在此次起義中有27位後來成為了開國將帥,其中開國上將就有四位,那麼這四位將軍分別是誰?當時他們分別又擔任什麼職務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358旅,旅長是開國上將,兩位旅政委後來成就如何
    ,後來他被授予開國上將,而358旅先後有兩位旅政委,他們在抗戰時期先後協助張宗遜開闢革命根據地,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兩位旅政委分別是誰?後來他們成就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1940年李井泉被任命為晉綏野戰軍政委,協助協助賀老總領導晉綏軍民展開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解放了許多地方,解放戰爭後期,他前往四川工委工作,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擔任四川第一位省委書記,1955年因為在地方工作的原因,沒有參加授銜,要知道在八路軍6個旅中,旅長,副旅長在開國後凡是授銜的將軍最低也是上將軍銜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楊姓將星雲集,1955年有20人被授予將軍軍銜,江西老徐將信息整理如下:楊姓開國上將四人一、楊勇上將楊勇,原名楊世峻,湖南長沙市瀏陽縣人,曾任軍委常委(副國級)。二、楊得志上將楊得志,湖南株洲人,1980年起,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總參謀長,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和政治委員。三,楊志成上將楊志成,貴州省三穗縣人,他是貴州省唯一一位開國上將,也是僅有的幾位參加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
  • 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晉升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
    而在校官裡面開國大校有1266人,在這裡面有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來都晉升為了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他們都是誰?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授予了開國大校軍銜。萬海峰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後繼續在從事軍事方面, 後在北京軍區和成都軍區擔任副司令以及政治委員,1988年授予的17位上將軍銜裡面,就有萬海峰。萬海峰的夫人趙政是一位軍人,1955年時授予了少校軍銜,1961年晉升中校。如今的萬海峰將軍還健在。
  •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多少?有2上將才能特殊,2中將是王牌戰將
    金寨縣是第二大將軍縣,在冊革命烈士達1.1萬人,走出了59名開國將軍。安徽的開國將軍,有方升普、胡繼成、查玉升、董洪國、林彬等114名開國少將,有徐立清、皮定均、曾紹山、滕海清、陳先瑞、陶勇、李耀、張賢約、聶鶴亭、楊國夫、林維先、梁從學等12名開國中將,還有大名鼎鼎,才能特殊的2名上將:洪學智和李克農。
  • 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司令員,他的名氣最小,後來最高壽
    中原野戰軍,那真是人才濟濟,名將輩出。它總共下轄七個縱隊,縱隊司令員中,有一位大將,三位開國上將,三位開國中將,而且他們後來成就很大,有大軍區司令員,有志願軍司令員,有國防部長,等等。要說誰的成就最大,這個恐怕是見仁見智,各有千秋。
  • 這三人沒有參加長徵,後來卻被授予上將,他們分別是誰
    粟裕和陳毅二人當時在南方領導遊擊戰爭,所以就缺席了,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三位將軍也沒有參加長徵,不過後來他們三人在授銜時統一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三人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葉飛對於葉飛將軍我們都不陌生,在開國上將中他的名氣還是比較大的,他祖籍是福建人,出生在菲律賓,是唯一具有雙國籍的開國上將。土地革命時期,他來到閩東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遊擊隊,在此期間他領導軍民堅持了極其艱苦的三年遊擊戰爭,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他率領的遊擊隊被改編為新四軍。
  • 1955年授銜時,此這兩人不在名單之中,後來為何被稱開國上將?
    1955年在解放軍首次授銜時,有兩個人不在名單之中,後來卻都被稱開國上將。 當時,中央軍委授予的上將軍銜共55人,但後來人們都知道,我國的開國上將共有57位,很顯然還有2人是後補的,但也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王建安將軍和李聚奎將軍。
  • 楊姓開國將軍英姿雄發,1955年,楊姓開國將軍竟然有這麼多!
    唐叔虞的 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 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xī](春秋時晉國大夫)的封地,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不過,四川是楊姓第一大省,楊姓人口約有380萬。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力最強,名將最多的一支野戰軍,十大大將有三位,上將更是達到了18位,在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便有500多人,堪稱名將輩出。解放戰爭時期,他率領第四野戰軍第一縱隊打出了赫赫威名,為全國解放事業立下赫赫功勳,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第二縱隊劉震二縱被稱為四野第一王牌,因其殲敵數量最多,特別被林彪元帥器重。
  • 姐妹三人的丈夫竟都是開國將領,一位上將,一位中將,一位少將
    在這裡有戶範姓人家是該地區遠近聞名的抗日大家庭:父親範成兒是村委會第一任主任,二叔範茂如是基層交通站站長,五叔範穎高也是地下黨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範家兒女先後走上革命道路。範家有女初長成,範景新、範景明,範景陽姐妹三人先後走了革命之路,也因此各自獲得了一段美好的婚姻,而他們的丈夫後來都成為開國將領,範景新的丈夫王平將軍,範景明則和王宗槐將軍結婚,是而範景陽也和易耀彩將軍結婚,三位將軍因此也成了連襟關係,不得不說命運真的很奇怪。那麼這三位將軍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