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真兇究竟是誰?是我們

2020-12-26 說書人容晚

前段時間大火的臺劇《想見你》,豆瓣評分9.2,接連在知乎,微博等APP引發大眾熱議。毫無疑問,能夠獲得高分口碑,每次更新都以獨特燒腦卡點,引起觀眾討論猜想,它是當之無愧的「臺劇崛起之光」。

慕名讀完了同名小說,也就是這部劇的原著——

黃雨萱的摯愛男友王詮勝空難身亡,她遲遲走不出這個心理陰影,於2019年意外穿越到1998年,佔據了另一個女孩陳韻如的身體。

陳韻如和黃雨萱外貌一致,性格卻截然不同。她暗戀同學李子維(長相和王詮勝一致),後者卻因為自己的好兄弟莫俊傑正在追求她,再加上確實不來電,就明確拒絕了陳韻如的表白。

黃雨萱附身之後,古靈精怪的她,逐漸吸引了李子維。然而附身不是永恆,總會因為各種契機,讓她重回2019年。

與此同時,李子維在2003年出車禍,魂穿到2010年跳海自殺的王詮勝身上。由於他的記憶裡包含黃雨萱,愛慕讓他複製粘貼了她說過的故事,借用王詮勝的身體和她相識相愛。

男主穿越到未來,女主穿越回過去,跨越時空的戀愛,又會因為歷史某處改變,引發蝴蝶效應,情節跌宕起伏,著實令人沉迷。

這看起來是部校園青春愛情小說,實際上摻雜了雙角色穿越,懸疑元素之後,它的內涵遠不止於此——

身為同性戀不被理解被迫自殺的王詮勝,反應出隱形的校園霸凌。

出身複雜,原生家庭導致對自我認同不足,從而走上絕路的陳韻如,反應出青春期心理健全的重要性。

還有黃雨萱和兩個男孩之間友情的建立,愛情的萌芽等等,每個都是值得探究的點。

而我今天想說的,就是書中存在感最低的那個女孩:陳韻如。

01原來的你,真的好討厭

原生家庭和後天環境

陳韻如出生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裡:父母分居,見面就吵架,好不容易協商離婚,又都在致力於爭奪她弟弟的撫養權。

所以,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多餘的存在,無人關心,沒人在意。

她的親弟弟,正處於青春期。本來情感就不細膩的男孩,即使心裡關心她,也是用暴躁不屑的態度來掩飾。

所以,她在家人身上汲取不到一點溫暖,只能小心翼翼保護好那點心火,生怕被人吹滅。

在學校裡,陳韻如努力學習,勤工儉學,從不多話,走路永遠低著頭,將表情掩蓋在厚重劉海後面。

她太想通過「好學生」「乖乖女」的頭銜,獲得周圍人的認可。

結果呢?

由於她不善言辭,同學們只知道她機械化的生活,不理解她冷冰冰動作背後的感情,從未真正接納過她。

所以,她沒有朋友。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人言可畏

提到校園霸凌,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那些血腥的場景,一群人圍著瘦弱小身板拳打腳踢。受害者渾身淤青,臉上掛著血跡,瑟縮在角落。

《想見你》裡,作者更傾向於語言暴力的危害性。

試著想像一下——

校園裡,一個面無表情,話少,自卑羞怯到成為邊緣化人物的女孩,突然有天性情大變。

她換了髮型,去掉了厚重的劉海,活潑開朗,熱情大方。她會主動交友,籃球場上英姿颯爽,一舉一動都靈動萬分。

前後對比,眾人都會不由自主接近後者。

只是很不幸,那是穿越過來的黃雨萱,那不是陳韻如。

所以,當黃雨萱回到2019年之後,她面對陌生的自己,開始恐懼。

她也想擁有朋友,也想被大家關注,更想被愛慕已久的李子維守護。

所以,她開始假裝黃雨萱,強迫自己做之前根本不願意做的事情。

有關這段劇情,引來網友抨擊謾罵。

所有人都在期待黃雨萱和李子維的愛情線,認為陳韻如是騙子,不配做這樣的事。

「陳韻如為什麼不自己努力改變?不主動變成黃雨萱那種性格的人呢?非要假惺惺偽裝欺騙李子維,真討厭。」

出生在那樣的家庭,從小到大一直沒朋友,這種女孩會因上了高中就變得樂觀開朗嗎?

不亞於痴人說夢。

種種細節露餡,讓李子維起了疑心,他開始疏遠,冷落這個假的黃雨萱。

同學們也在說:「求求你別變成從前那樣了,好討厭!」

陳韻如苦笑應答:「我也討厭原來的自己。」

所以,1999年的小年夜,她自殺了。

02別去追求太過遙遠的光

理想我大於現實我,就已經沒了自我

陳韻如的成長軌跡中,意外魂穿過來的黃雨萱,給她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渴望那一切,下意識覺得自己通過努力也能得到那些,卻忘記去接納最真實的自我。

我們用黃雨萱來代表「理想我」,陳韻如來代表「現實我」。

不難可以看出,在她將黃雨萱當做理想時,二者之間的差距之大,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所以,她會焦慮,會患得患失,從而越發想否定「現實我」。

從穿衣打扮,到與人交流,都在努力模仿「理想我」,整個惡性循環裡,她已經完全丟棄了自我。

頂著不合適的髮型,照片裡掩飾不住的僵硬笑容,都可以看出她的不自在和陰鬱。

陳韻如把自我弄丟了,她沒了存在的意義,覺得自己從家庭的多餘成員,成為世界的多餘成員。

所以,她選擇了死亡。

改變的前提是要學會自我接納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他認為:人的需求是逐步向上的,低級層次滿足之後,就會進一步激發下一層需求。

同理,想要改變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是一蹴而就,說改就能立刻改正。

你要改變,就要先學會自我認知,再去接納所有的不足。

陳韻如從來沒有直視過自身的缺點,她在抗拒,在排斥,甚至用模仿他人長處的方式,去掩蓋它。

然而這並沒有根除效果,它只是被暫時壓制住,隨時可以成為潘多拉的魔盒。

阿爾伯特·艾利斯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叫無條件自我接納——

個體完全無條件接納自己,無論自己的表現是否正確,是否被他人誇獎或者指責,無論他人是否贊同。

陳韻如想要改變,扭轉悲劇結局,其實最該做的第一步,就在於此。

如何提高自我接納能力

第一,千萬不要好高騖遠,要結合實際情況,定下可以實現的目標。每次成功完成,都會激發實現下一個目標的動力。

第二,直視自己的不足和過失,人無完人。獨處的時候,應該對自己坦誠,自欺欺人的後果必然不是什麼好結局。

第三,和自己比較,而不是和他人比較。別人展現出來的,很可能是他們想讓人欣賞的優點,這不是讓你挫敗的理由。每天都比昨天進步一點,你就是成功的。

第四,以上都做到之後,再去學會真誠接納他人。感情都是相互的,別人也會同等程度去接納認可你,這樣的良性循環會讓你擁有尊嚴和社會價值感。

03做自己的光,讓月亮奔你而來

自卑無罪,只差良藥

書中的陳韻如,羞怯自卑,看起來還有些抑鬱,這不是她的罪過。

每個人都想在風和日麗時燦爛大笑,而不是做個寄居蟹,滿目陰暗潮溼。

自卑的人,往往有這些特徵——

容易害羞

被他人否定,就會逐漸厭惡自身

對自己要求過高

愛把短處和別人長處比較

太多過程中的焦慮和對結果的顧慮

……

如果給我機會,讓我去代替黃雨萱改變陳韻如自殺的結局,我不會選擇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告訴她去努力。

首先,我們得建立正反饋機制,即心理上的良性循環。

以擅長的事情為基礎,定下小目標,每次都要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我能行。

然後,這件事萬一失敗了,也不可怕,奮鬥的意義就在一次次失敗中體現,誰規定做事都要一次性成功了?

接下來,在做事過程中,被嘲諷了怎麼辦?別把他人帶來的負面情緒,轉化成對自己的否定!你是值得被尊重的個體,順著他們的話進行自我批判,反而是順了惡意!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以自己的需求為先,別苛待自己,讓自己壓抑來滿足別人。要知道,這樣十有八九換來的是別人的輕視,覺得你好擺布。

魯迅《狂人日記》:從來如此,便對嗎?

世俗文化和主流價值,經常會用所謂經驗,告訴人們何為正確,何為荒唐。

仿佛每類人都被打包貼上標籤,每條路都被劃分好方向盡頭。

黃雨萱什麼都好,唯一讓我討厭的點,就是沒有同理心。

她的眼裡,做到那些事就是基礎入門模式,而在陳韻如眼裡,那可能就是困難模式。

「你再努力一點點!」

她的鼓勵,卻讓陳韻如感到越發的力不從心。

黃雨萱無法想像,一個重度內向的女孩,會有多敏感,別人細微的表情動作,很可能就衍生成內心戲,結論都是對自我的極端厭惡。

她也無法想像,覺得被世界拋棄的抑鬱女孩,得偽裝成樂觀開朗,和同學打成一片的模樣,心底有多麼焦慮恐慌。

黃雨萱就站在大多數人那邊,去審視這個女孩。

她覺得陳韻如應該做到,卻沒有想過這些年陳韻如究竟因為什麼做不到。

生活中,像陳韻如這樣的邊緣化人物,並不在少數。

她們明明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卻被周圍人唾棄,不被接納。

這類人,往往不是被社會淘汰,就是被自己淘汰。

然而,這樣對嗎?這樣公平嗎?她們究竟做錯了什麼?

大多數,不代表絕對合理。

大多數,也不代表被唯一認可。

真正健全的社會裡,不應該充斥著那些代表陽光,代表活力的身影,我們還應該去善待那些格格不入的好人們。

04結語

我希望看到這裡的每個「陳韻如」,都可以一天天變好。如果追求遙不可及的光讓你太累,那就停下盲目追求的腳步,成為守護自己的光。

你們沒有錯,被孤立,被區別對待的你們,只是反應出了社會的病態一面。

正如《想見你》裡莫比烏斯環式命運一般,無論如何,你們所走的路都會在希望節點交織。

那一天,並不會遙遠。

相關焦點

  • 「是誰殺死了陳韻如?」|《想見你》
    黃雨萱生日那天,她收到匿名贈送的禮物,是一盤磁帶,她懷著「想見你」的願望,聽著磁帶裡的《last dance》睡著了……陳韻如:想成為你會喜歡的人1998年的陳韻如就是跟黃雨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陳韻如在1999年大年夜死亡,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周圍的人坐牢、自殺、進精神病院。黃雨萱心想,如果能阻止陳韻如死亡,也許能拯救所有人,她決定追查:到底是誰殺死了陳韻如?人,有標準答案嗎就當所有人的懷疑,都集中在了心理變態的謝芝齊身上時,黃雨萱問:「你究竟對陳韻如做了什麼?」
  •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想見你謎團分析兇手的身份竟是...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想見你謎團分析兇手的身份竟是……時間:2020-01-10 10:23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 想見你各個人物結局分別是什麼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導讀:現在的愛情劇都喜歡玩懸疑劇的套路,一開始就埋下伏筆,臺劇《想見你》也是一樣的套路,女主穿越回到過去知道真正的陳韻如在1999年就已經死了,那這和女主穿越又有什麼關係呢?殺死陳韻如的人到底是誰呢?
  • 《想見你》大結局提前曝光,真兇定了就是她
    隨著周末的臨近,最近大熱的臺灣劇《相見你》也如期迎來了大結局的上線,這次終於知道誰是真兇了。在最新上線的兩集中我們可以發現原來真兇竟然是陳韻如自己。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醫生是兇手,不過在醫生將要殺死陳韻茹的那一刻,他在現代被警察阻止了,靈魂回到了現代,他哥選擇了離開沒有殺死陳韻如。
  • 陳韻如的陰暗面,《想見你》的高光點
    陰影的後面,是光的方向「其實我們寫的三個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而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 正如《想見你》編劇林欣慧所言,這部劇想要傳達的內核是「青少年認同」,承載這一內核的關鍵角色,無疑是陳韻如。
  • 想見你各人物陳韻如黃雨萱結局揭秘 播出時間+播出平臺介紹
    臺劇《想見你》主演是誰?2019年熱門電視劇《慶餘年》播完後,熱搜榜上突然出現《想見你》臺劇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臺劇《想見你》什麼時候播出,在哪裡看,主要講的是什麼劇情?趕緊一起裡了解下吧!臺劇想見你什麼時候播出  想見你播出時間:臺灣中視主頻道 2019年11月17日起 每周日22:00播出。
  • 電視劇《想見你》兇手到底是誰
    近日,一部愛情懸疑劇《想見你》熱播。追劇網友都有個問題,《想見你》裡的兇手究竟是誰?也就是殺害陳韻如的真兇是誰呢?在臺劇《想見你》裡,殺害陳韻如的兇手,都很多的猜測。有的觀眾猜測是班長,也就是後來的那位心理醫生。
  • 想見你大結局是什麼?三個彩蛋詳細解析 想見你陳韻如結局最新劇情...
    黃雨萱:「那很簡單,你就聽伍佰的這首歌 ,我當初因為聽這首歌 ,所以才來到這裡,如果你想見我,就聽這首歌,看看會不會像把我帶到你面前,把你帶到我面前。」黃雨萱哭著緊緊擁抱了李子維:「不管,我們的未來會變成怎樣,我相信,你一定不會忘記我,你最後還會找到我!對嗎?」
  • 《想見你》收官,還記得全網被罵的陳韻如嗎?
    《想見你》,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主演的青春愛情懸疑劇。豆瓣開分8.2,一路飆升到9.2,臨近收官又因為陳韻如的黑化被全網罵到掉分。然而,結尾一出,重上9.2,再次證明《想見你》不愧於年度高分劇。有網友把《想見你》的穿越時間線整理出了一張循環圖解,由此可以窺見編劇布局的細膩。而越往後看越能發現,《想見你》的野心不止於構建一部腦洞很大的懸疑愛情劇。
  • 《想見你》:陳韻如被殺,莫俊傑坐牢,班長並不是兇手?
    在《慶餘年》、《大明風華》等古裝劇霸屏的時候,一部青春現代劇《想見你》低調開播,此劇在無宣傳無熱度的情況下,豆瓣評分竟達到了同期熱播劇的最高分9.1。奔著9.1的高分打開了《想見你》,前三集節奏拖沓,男女主場景人物多次切換,劇情令人疑惑不解。還好沒放棄,在第四集迎來了反轉,從女主黃雨萱尋找男朋友的悲痛劇情轉變為尋找兇手的懸疑劇情。在多次巧合下,黃雨萱找出了變為陳韻如的方法,用「隨身聽+睡覺」的方法便可魂穿到陳韻如身上。
  • 想見你大結局,黃雨萱拯救陳韻如,李子維怎麼辦?編劇腦洞太大了
    經過了漫長的一周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想見你》的大結局,各種神推理、神猜測層出不窮。不知道編劇的腦袋裡在想著什麼,直到結局出來才知道是一個happy ending。而莫俊傑也沒有辯解(可能莫俊傑很內疚,因為自己沒能阻止陳韻如自殺,覺得他「殺死」的不僅是陳韻如,還有李子維深愛的她——黃雨萱)。黃雨萱在驚嚇和痛苦中醒來,她找到舅舅,淚流滿面地說,原來是她「殺死」了陳韻如。謝芝齊被抓起來時說的那句話,終於找到了答案。
  • 《想見你》結局也許在意料之中:陳韻如真正想殺的,其實是黃雨萱
    文/葉秋臣一周更新一集的《想見你》,等待實在太難熬了。好多觀眾都開玩笑說為了能一周看上兩集,都特意跑去視頻網站看刪減版,雖然內容相同但畢竟看起來有兩集的樣子,增強了追劇中的滿足感。而且,預告裡似乎還能多看幾個畫面,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 《想見你》如果你遇見陳韻如,請拉她一把
    《想見你》上周大結局,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2的劇給在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人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這裡不僅有我們一直愛的至死不渝,命中注定的愛情故事,更隱藏著一些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在大家都被許光漢扮演的李子維迷的暈頭轉向的時候,我卻更加心疼莫俊傑和陳韻如,還有王詮勝。
  • 高分劇《想見你》:你們都說討厭陳韻如,可是我們誰又不曾是她?
    最近,有一部高分劇橫出江湖,無論是劇情的設置,還是演員的演技顏值,都成了這部劇的亮點,穿越時空的愛情劇《想見你》,讓男一許光漢成為了大家的「新男友」,而這部劇的熱也是超高的,多次上熱搜,在電視劇熱度榜中名列前茅。
  • 想見你陳韻如假扮黃雨萱是怎麼回事 陳韻如被李子維發現了沒
    在近期播出的眾多劇集中,由柯佳嬿和許光漢主演的臺劇《想見你》,以高達9.2的評分被「封神」,還獲得了無數網友的好評,可見這部劇是十分受歡迎的!之前停播一周的《想見你》,在昨晚終於恢復了更新。作為最近討論度較高的愛情推理劇,《想見你》,講述了一個集穿越、推理、兇殺等燒腦元素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開篇,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都市愛情故事。
  • 《想見你》比慘大會!黃雨萱、陳韻如、莫俊傑、李子維誰最慘?
    由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等一眾高顏值的主演加盟的《想見你》,無論是青春靚麗的校園劇情,還是恐怖懸疑的兇殺環節,都演出了引人入勝的氛圍。這部披著小清新外衣的燒腦愛情劇,在擴充觀眾腦容量的同時,又賺足了粉絲們的眼淚。
  • 《想見你》:其實我們都曾是「陳韻如」,想成為他人卻不願做自己
    近幾年臺劇經常出精品,《想見你》一經播出便火爆全網,每周日更新都必上熱搜。很多網友看了直呼:上頭。的確如此,《想見你》就是一部看進去便上頭的劇。很多人剛看《想見你》時,諸多挑剔,女主角好醜,又是一部偶像劇有什麼好看的,不曾想熬過第二集後便打臉了,每天想的是為什麼不更新,許廣漢太帥了!若是看《想見你》的劇情簡介真沒啥看點,像是四個人的愛情故事,2019年的黃雨萱與王詮勝,1998年的陳韻如與李子維。
  • 《想見你》黃雨萱回到過去,李子維穿越到未來,兇手到底是誰?
    看完《想見你》第12集來打卡,被許光漢美色誘惑一口氣看到12集…主角許光漢、柯家燕,一個29,一個34,兩人演高中生除了毫無違和感居然還有點心動的感覺。編劇神仙,劇情燒腦。配樂神仙,流行樂和老歌交織,高中時代的回憶撲面而來。節奏控制得非常好,一集一個半小時。
  • 《想見你》:解讀陳韻如之「死」的更深層原因及其現實思考
    臺劇《想見你》豆瓣評分從8.0飆升到9.2的熱門影視,被無數網友評為年度TOP級的電視劇。和我們印象中臺灣青春偶像劇不同的是,《想見你》融入了雙向穿越、推理等元素,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陳韻如,性格內向的她一直想從這個世界消失,當得知小年夜自己會被殺死時,她沒有試圖改變,而是選擇了求死。在最後黃雨萱改變大結局的時間線前,我們看到了陳韻如的求死過程:在接連遭受周圍所有人的討厭之後,陳韻如選擇在小年夜的當晚自殺。
  • 《想見你》:莫俊傑明明不是兇手,為什麼會坐牢
    《想見你》中殺死陳韻如的兇手一直是謎,雖說莫俊傑因為陳韻如的死進了監獄。但是,看過看了這部的人心知肚明,莫俊傑不可能殺了陳韻如。後來,謝芝齊的出現,讓許多人把兇手的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將殺了陳韻如的罪行,落到他身上。有誰注意過,謝芝齊從1998年回來後,黃雨萱問謝芝齊:「你對陳韻如做了什麼?」這個細節,正是為最後的陳韻如的死與謝芝齊無關埋下伏筆。還有一個細節,不知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就是在謝芝齊被警察抓時,他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