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如的陰暗面,《想見你》的高光點

2020-12-23 鏡像娛樂

或許,陳韻如才是《想見你》這部劇的「真核」。

雖然在這段故事中,相愛的人從頭到尾都是黃雨萱與李子維,即便穿越時空,他們依然可以找到彼此,愛上彼此,完成這段羅曼蒂克之旅,但陳韻如,並不是背景板般的存在。

《想見你》結局的揭秘,與不少網友所料相差無幾。打破劇中莫比烏斯環的關鍵在於1999年的小年夜,在於陳韻如自身,只有陳韻如不再堅持放棄生命,這個穿越閉環才能終止,所有人才能迎來新命運。

可以說,在「青少年認同」的主題下,《想見你》講述的其實也是「陳韻如自我救贖」的故事,但它並非說教式的將「青少年認同」直接搬上檯面,而是將其與靈魂穿越、懸疑、愛情等多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將爛俗偶像劇故事玩出了新意與深度,也為國產青春劇的創作帶來了新啟示。

陰影的後面,是光的方向

「其實我們寫的三個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而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 正如《想見你》編劇林欣慧所言,這部劇想要傳達的內核是「青少年認同」,承載這一內核的關鍵角色,無疑是陳韻如。

陳韻如17歲的人生,在她自己看來一無所有,沒有和睦有愛的家庭、沒有交心的朋友、沒有甜甜的戀愛,她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多餘的,在日記中記錄下來的也全是悲傷的心情。因此,黃雨萱三穿後,即便知道自己即將被殺,陳韻如仍選擇「暫時將眼睛閉起來」,假扮黃雨萱接近李子維,接近她唯一能看見的光芒。

但是,所謂陳韻如的「黑化」,不是因為她嚮往變壞,而是錯以為偽裝就能把握幸福。黃雨萱一穿、二穿扮演陳韻如的過程中,慢慢改善了陳韻如與周圍人的關係,不僅包括她愛慕的李子維,還有她的母親、弟弟以及同學等。所以,陳韻如偽裝黃雨萱,不僅是為了得到愛情,在她的認知裡,或許只有扮演黃雨萱,才不會失去周圍人的愛。

《想見你》中,編劇花了不少篇幅去呈現陳韻如、謝芝齊等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心理問題。黃雨萱三穿失敗後,陳韻如偶爾通過鏡子與被鎖在小黑屋的黃雨萱對話,「鏡中我」的影像,或許也暗示了陳韻如性格的成因。

庫利在「鏡中我」的概念中提到,在社會互動中,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對陳韻如而言,不斷被周圍人忽視、被告訴以前的自己很討厭,都在加深陳韻如對自身的厭棄。

如果站在現代社會及女性對自身的預想上看,黃雨萱這種個性開朗、獨立、勇敢的人更容易獲得認可,而陳韻如就像是透明人般的存在,很少會有人去聆聽、去欣賞她。現實生活中,或許大多數人的處境不會如陳韻如一般極端,但或許,我們在某個時候都是「陳韻如」。

所以,《想見你》中黃雨萱這個接近完美的角色是承載觀眾期待的最佳載體,但陳韻如才是一個活生生且具象的個體。在陳韻如這個複雜的角色身上,寄託了編劇對弱勢群體及邊緣人物的關懷,從陳韻如的結局,觀眾或許也能領會到編劇的心聲:沒有必要成為別人,人只要走好屬於自己的道路就好了。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青春期身心的巨變會讓個體對自己產生陌生感和失衡感,他們不僅難以回答「我是誰」這種哲學性難題,在社會關係中,他們在半成熟的狀態下一方面想融入社會,一方面又想退回兒童世界。若不能正確處理青春期的認知障礙,便有可能劍走偏鋒,甚至可能患上神經質、厭食症、網路遊戲成癮、自殺傾向等心理疾病。如今,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了熱門社會議題。

因此,《想見你》的內核是值得所有青春劇學習的。當下年輕一代的青春裡除了甜美的愛情、詩和遠方,也存在著許多陰暗面,這不應該被青春劇創作者忽視。「我們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煩惱,覺得他們還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大不了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最近演藝圈我們也是看到很多年輕的生命動不動就消逝,我們很喜歡多給這些人一些溫暖。」《想見你》編劇道。

高級內核,類型包裝

用編劇的話來講,《想見你》是在用偶像愛情劇包裝「青少年認同」的敏感議題。

試想,如果這部劇中陳韻如的身份只是工具人、背景板,那《想見你》還能否在豆瓣拿到9.1的高分?難!如果陳韻如的角色單薄,《想見你》中這段夢幻愛情或許依然完美,但整個故事絕不會如此動人。

不過,如果沒有「尋找世界上另外一個你」、「莫比烏斯環」、「雙向穿越」這些驚豔設定,《想見你》單純從陳韻如的視角講述「青少年認同」這個晦澀的議題,或許走紅的機率並不大,畢竟,年輕一代需要創新與新鮮感。

觀看過《蝴蝶效應》《恐怖遊輪》《九回時間旅行》等海外影視作品的觀眾,對《想見你》中平行時空及雙向穿越的設定或許比較熟悉,但從國內影視市場來看,穿越如今依然停留在 「初級」階段。因此,《想見你》中莫比烏斯環的穿越結構對大多數觀眾而言足夠新穎。

此外,懸疑、穿越與青春題材的融合,在國內青春劇中同樣罕見。《想見你》上半段便拋出了一個問題:當時企圖強暴陳韻如和在小年夜殺死她的兇手是誰?在片頭、片尾及正片裡放出的煙霧彈的誘導下,兇手從謝芝齊到莫俊傑再到陳韻如本人高能反轉,讓觀眾始料未及。新鮮的同時,《想見你》也足夠刺激。

創新,並非《想見你》被年輕觀眾歡迎的全部原因。在內核表達上,編劇的聰明之處在於沒有選擇說教,而是通過角色的命運告訴觀眾,一切選擇權在自己手中,未來取決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一直處於自閉狀態的陳韻如,原生家庭中有著諸多問題,如父母離異、重男輕女、母親工作不雅等,這些都是她沒有獲得足夠的愛,不夠自信的原因。

但《想見你》利用黃雨萱的穿越為陳韻如開啟了上帝視角,讓她看到了身邊的愛。弟弟愛她,因為不想讓她失去父母的愛選擇了離家出走;媽媽愛她,願意拋下工作把她放在首位,比包容弟弟更包容她;莫俊傑愛她,從始至終都在她看不到的角落裡關心著她、支持著她。

為陳韻如開啟上帝視角,其實也是為觀眾提供新思路,即換個角度看問題,答案或許就會不一樣,這是驅使陳韻如實現自我認同的動力,或許也將是戲外的「陳韻如們」與自己和解的動力。

當然,編劇對「陳韻如想法扭轉原因」的處理也很高明。最終黃雨萱四穿打動了陳韻如,因為她選擇相信陳韻如,相信她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此並未強加幹預。現實中,相信、鼓勵與強行幹涉這兩種溝通方式,前者也似乎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認可。

藝恩數據顯示,《想見你》的用戶畫像中,17-24歲的人群佔據了40%的比例,可見該劇在年輕群體中受歡迎度之高。偶像劇總會過時,因為觀看偶像劇的觀眾會長大,但《想見你》告訴市場,沒有真正過時的題材,只看你如何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找到仍能戳中年輕一代的表達體系。

無「另類」,不「青春」

《想見你》是一部將羅曼蒂克與現實主義融合得相對成功的青春劇,雖然只將一半的時間線放在三位主角17歲的人生上,但並不妨礙它為青春劇市場帶來新啟示。

國內青春題材作品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0年以前,市場以《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這種聚焦80後在理想與現實間掙扎、家庭代際溝通問題的現實主義作品為主;2010年後,《夏至未至》《泡沫之夏》這種懸浮向及《匆匆那年》等青春疼痛向作品崛起;2017年前後,《小美好》《最好的我們》《忽而今夏》等「小而美」作品走向大眾。

誠然,「小而美」青春劇的問世代表著國產青春劇的進步,但《你好,舊時光》《小美好》等受到觀眾認可後,市場上同類型作品開始批量產出,創新不足,國產青春題材創作又從一種定型化陷入了另一種定型化中。滿屏懷舊、甜寵向下,青春題材作品的同質化程度日益加深,觀眾的審美疲勞或許也不遠了。

所以,國產青春劇看似風頭正盛,實則危機暗藏。市場確實需要「小而美」,但也需要溫度與深度齊具的作品,在展示稚嫩愛戀、升學壓力、純真友誼之外,挖掘青春的更多面,更透徹的解析「我們究竟如何長大成人」這一命題,以更現實的視角關注年輕一代成長中的問題,而並非沉浸於單一類型的循環創作中。

對比海外作品可以發現,青春題材能承載的容量和可能性是巨大的。《請回答1988》以青春之名,講述了1988年首爾雙門洞居住的五家人的故事,不僅有孩子們的友情與愛情,也有人到中年的幸福與辛酸;泰國電影《天才槍手》通過校園這個小社會,展開了對社會貧富差距、複雜人性、命運不公等議題的討論……

此次《想見你》的成功,也在於它打開了青春題材的新可能。它用穿越了千萬個時間線裡男女主依然靈魂相愛的浪漫故事,以及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深度內核,從一眾青春劇中脫穎而出,告訴市場青春劇不是只有懷舊、甜寵,也可以將奇幻、懸疑、現實主義融於一體,去展現現實的人性掙扎面。

《想見你》很另類,但這種另類,正是青春劇市場所需要的。2017年,一部英國青春劇《去他X的世界》在國內走紅,豆瓣標記看過人數近20萬,這部劇看似離經叛道,但本質上是在討論原生家庭、愛情、對社會的反抗、靈魂救贖,成長的妥協等議題,末日公路片的風格也獨樹一幟。另類,並不妨礙《去他X的世界》深深擊中年輕人的痛點,就如《想見你》一般。

國產青春劇在進步,但或許依然難以跟上觀眾審美提升的步伐。此次《想見你》就證明了觀眾需要更具新鮮感、更有思想性的作品,創作者不該固守安全區,逐漸讓視野窄化,只有不斷思索突破與創新之道,才能打開青春劇的新可能。

相關焦點

  • 《想見你》最新解讀,謝芝齊認識的陳韻如才是本尊
    《想見你》已完成倒數3/4集的播放,這兩集陳韻如偽裝黃雨萱回到了1999年,而距離自己死亡只剩下2天的時間,陳韻如抱著自己能夠戰勝一切替代黃雨軒的心情,繼續把頭髮紮起,偽裝成黃雨萱的樣子。但是這一切被已深深愛上黃雨萱的李子維發現,並且與陳韻如當場說破,不服輸的陳韻如竟用這一切都是自己編出來的謊話來解釋黃雨萱的出現,試圖抹掉黃雨萱的所有痕跡。而陳韻如死亡的謎底即將揭曉,那兇手謝芝齊的動作成為了大家關注點,也成為最新解讀的突破口。小編有種大膽的猜測,謝芝齊出現陳韻如笑臉也許並非想像。
  • 「是誰殺死了陳韻如?」|《想見你》
    最近大火的臺劇《想見你》,我的觀看心理變化如下:看第一集的時候:嗯,一部甜甜的偶像劇,這狗糧我吃了。看了幾集之後:這是一部包著偶像劇外皮的懸疑劇,陳韻如到底是怎麼死的?看了二十集之後:想不到啊,這部劇包著懸疑劇外皮,實際上是在探討社會議題。
  • 高分穿越臺劇《想見你》陳韻如就是黃雨萱,李子維就是王詮勝
    以《想見你》第七集為分界,前六集是以黃雨萱為主視角來描述1998年和2019年的事情,後面就開始了以李子維為主視角講述李子維未來穿到王詮勝身上的故事。且不說魂穿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單純想為什麼陳韻如和黃雨萱長的一樣?
  •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想見你謎團分析兇手的身份竟是...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想見你謎團分析兇手的身份竟是……時間:2020-01-10 10:23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 想見你各個人物結局分別是什麼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兇手到底是誰
    導讀:現在的愛情劇都喜歡玩懸疑劇的套路,一開始就埋下伏筆,臺劇《想見你》也是一樣的套路,女主穿越回到過去知道真正的陳韻如在1999年就已經死了,那這和女主穿越又有什麼關係呢?殺死陳韻如的人到底是誰呢?
  • 想見你大結局是什麼?三個彩蛋詳細解析 想見你陳韻如結局最新劇情...
    臺劇《想見你》上周日就要迎來了大結局,這部劇結合了多種元素,燒腦的劇情,讓很多觀眾直呼欲罷不能。一是:37歲的李子維和27歲的黃雨萱。海邊,李子維問她:「如果是這樣,那以後當我想見你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 想見你陳韻如假扮黃雨萱是怎麼回事 陳韻如被李子維發現了沒
    在近期播出的眾多劇集中,由柯佳嬿和許光漢主演的臺劇《想見你》,以高達9.2的評分被「封神」,還獲得了無數網友的好評,可見這部劇是十分受歡迎的!之前停播一周的《想見你》,在昨晚終於恢復了更新。作為最近討論度較高的愛情推理劇,《想見你》,講述了一個集穿越、推理、兇殺等燒腦元素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開篇,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都市愛情故事。
  • 想見你:解析陳韻如的內心世界,你真的了解她嗎?
    《想見你》可謂是一匹黑馬,小編已經很久沒有看臺劇了,後來逐漸在網上刷到有關於電視劇《想見你》的消息,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去觀看的電視劇。讓小編最終下定決心去看這部劇源於觀看到的一個視頻解說,他說你可以不看我的解說,但是一定要看這部劇。
  • 《想見你》收官,還記得全網被罵的陳韻如嗎?
    《想見你》,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主演的青春愛情懸疑劇。豆瓣開分8.2,一路飆升到9.2,臨近收官又因為陳韻如的黑化被全網罵到掉分。然而,結尾一出,重上9.2,再次證明《想見你》不愧於年度高分劇。有網友把《想見你》的穿越時間線整理出了一張循環圖解,由此可以窺見編劇布局的細膩。而越往後看越能發現,《想見你》的野心不止於構建一部腦洞很大的懸疑愛情劇。
  • 《想見你》:陳韻如被殺,莫俊傑坐牢,班長並不是兇手?
    在《慶餘年》、《大明風華》等古裝劇霸屏的時候,一部青春現代劇《想見你》低調開播,此劇在無宣傳無熱度的情況下,豆瓣評分竟達到了同期熱播劇的最高分9.1。奔著9.1的高分打開了《想見你》,前三集節奏拖沓,男女主場景人物多次切換,劇情令人疑惑不解。還好沒放棄,在第四集迎來了反轉,從女主黃雨萱尋找男朋友的悲痛劇情轉變為尋找兇手的懸疑劇情。在多次巧合下,黃雨萱找出了變為陳韻如的方法,用「隨身聽+睡覺」的方法便可魂穿到陳韻如身上。
  • 想見你大結局,黃雨萱拯救陳韻如,李子維怎麼辦?編劇腦洞太大了
    經過了漫長的一周的等待,終於等到了《想見你》的大結局,各種神推理、神猜測層出不窮。不知道編劇的腦袋裡在想著什麼,直到結局出來才知道是一個happy ending。「你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樣做,你應該問問她對陳韻如做了什麼」原來是因為黃雨萱打擾了陳韻如的生活,給了陳韻如希望,卻又讓她再次跌回深淵裡。而因為隨身聽壞掉了,黃雨萱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她又回到了對王詮勝(李子維)無盡的思念中。在她問過多家店之後,一家店主幫她把磁帶取了出來。
  • 《想見你》比慘大會!黃雨萱、陳韻如、莫俊傑、李子維誰最慘?
    由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等一眾高顏值的主演加盟的《想見你》,無論是青春靚麗的校園劇情,還是恐怖懸疑的兇殺環節,都演出了引人入勝的氛圍。這部披著小清新外衣的燒腦愛情劇,在擴充觀眾腦容量的同時,又賺足了粉絲們的眼淚。
  • 想見你各人物陳韻如黃雨萱結局揭秘 播出時間+播出平臺介紹
    臺劇《想見你》主演是誰?2019年熱門電視劇《慶餘年》播完後,熱搜榜上突然出現《想見你》臺劇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臺劇《想見你》什麼時候播出,在哪裡看,主要講的是什麼劇情?趕緊一起裡了解下吧!臺劇想見你什麼時候播出  想見你播出時間:臺灣中視主頻道 2019年11月17日起 每周日22:00播出。
  • 《想見你》陳韻如黑化?你喜歡的不是真的我,你討厭的才是真的我
    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想見你》這部劇火了,劇情確實讓人很讚嘆,穿越時光,只為見你。很多觀眾都在為黃雨萱與李子維的神仙愛情感動,但其實劇裡還有一個角色令人心疼不已,她就是陳韻如。如果你今天得到了一縷光芒,那麼你明天會期待光芒。陳韻如小心翼翼的朝李子維走去,而李子維朝光芒四射的黃雨萱走去。當你知道有人確實可以做的那麼好,而自己就是怎樣都不可以;當你知道喜歡的人的理想型,而自己怎麼模仿都像是一場偷來的愛情;當所有人都告訴你不夠好,你不是大家喜歡的樣子,知道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
  • 《想見你》李子維實慘,陳韻如出現,黃雨萱卻不見,燒腦預警
    燒腦懸疑劇《想見你》停播一周後,終於更新了,對於這部劇的劇集,燒腦停不下來,看懂一集又看不懂下一集的好奇猜測和李子維與黃雨萱的終於相逢,好不容易等待著以為的撒糖,等待著更新,劇情卻又狂虐李子維,狂虐黃雨萱,狂虐觀眾。
  • 《想見你》結局也許在意料之中:陳韻如真正想殺的,其實是黃雨萱
    文/葉秋臣一周更新一集的《想見你》,等待實在太難熬了。好多觀眾都開玩笑說為了能一周看上兩集,都特意跑去視頻網站看刪減版,雖然內容相同但畢竟看起來有兩集的樣子,增強了追劇中的滿足感。而且,預告裡似乎還能多看幾個畫面,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 《想見你》:殺死陳韻如的真兇究竟是誰?是我們
    前段時間大火的臺劇《想見你》,豆瓣評分9.2,接連在知乎,微博等APP引發大眾熱議。毫無疑問,能夠獲得高分口碑,每次更新都以獨特燒腦卡點,引起觀眾討論猜想,它是當之無愧的「臺劇崛起之光」。《想見你》裡,作者更傾向於語言暴力的危害性。試著想像一下——校園裡,一個面無表情,話少,自卑羞怯到成為邊緣化人物的女孩,突然有天性情大變。她換了髮型,去掉了厚重的劉海,活潑開朗,熱情大方。
  • 《想見你》:解讀陳韻如之「死」的更深層原因及其現實思考
    臺劇《想見你》豆瓣評分從8.0飆升到9.2的熱門影視,被無數網友評為年度TOP級的電視劇。和我們印象中臺灣青春偶像劇不同的是,《想見你》融入了雙向穿越、推理等元素,讓人看了欲罷不能。《想見你》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及其現實意義《想見你》導演曾透露過,想通過這部劇和大家一起探討青少年自我認同問題,因此除了高甜的愛情和縝密的穿越邏輯,《想見你》更深層次展現出的,是對「邊緣人」的關注,以及社會該如何正確對待他們,對於我們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我將從家庭、社會、個人三個方面來分析面對陳韻如式的青少年時,我們該如何拯救與自救。
  • 想見你終極解析,關於李子維王詮勝陳韻如黃雨萱他們自己的故事
    想見你終極解析,關於李子維王詮勝陳韻如黃雨萱他們自己的故事剛剛看完了前一陣子火爆一時的熱劇「想見你」,劇情的腦洞很大,思路很清奇,但卻擁有著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在看完之後,我認真地捋了一遍關於每個主角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
  • 《想見你》:其實我們都曾是「陳韻如」,想成為他人卻不願做自己
    近幾年臺劇經常出精品,《想見你》一經播出便火爆全網,每周日更新都必上熱搜。很多網友看了直呼:上頭。的確如此,《想見你》就是一部看進去便上頭的劇。很多人剛看《想見你》時,諸多挑剔,女主角好醜,又是一部偶像劇有什麼好看的,不曾想熬過第二集後便打臉了,每天想的是為什麼不更新,許廣漢太帥了!若是看《想見你》的劇情簡介真沒啥看點,像是四個人的愛情故事,2019年的黃雨萱與王詮勝,1998年的陳韻如與李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