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介紹美國「毒刺」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的文章中,我們曾經簡短的提到過二戰時期德國步兵裝備的一款「刺拳」單兵肩扛式防空火箭。今天,我們就大概說一下這件曇花一現的單兵肩扛式防空武器。
「刺拳」單兵肩扛式防空火箭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德國步兵遭受了大量來自天空的威脅和打擊。在東線天空,數以萬計的蘇聯空軍雅克系列戰鬥機和拉系列戰鬥機給當時的德國空軍造成巨大壓力同時,也給德國步兵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而在西線戰場,雖然盟軍並沒有什麼性能超絕的對地攻擊機,但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的P-47「奶牛」、P-51「野馬」和英國皇家空軍一大票的「噴火」和「颶風」經常兼職對地攻擊機,西線德國步兵的日子同樣相當不好過。
戰爭後期德國陸軍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按照德國空軍原本的規劃,德國陸軍的防空保護任務將由各種口徑不一、射程不同的高射炮擔任。但是等到了戰爭中後期,越來越多的德國本土城市受到了盟軍四發重型轟炸機的洗禮,加上軍工廠產能的下降,德國陸軍已經沒有足夠的高射炮火來執行自己的野戰防空任務了。
德國陸軍經過統計後發現,無論是蘇聯空軍的伊爾-2強擊機,還是美英航空兵的戰鬥機,在進行對地攻擊時,其飛行高度通常都在300米-600米之間。加上當時德國對火箭類武器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於是決定研製一款單兵能夠使用防空火箭,用來解決德國步兵可憐的野戰防空問題。
比如「舔地狂魔」伊爾-2強擊機
「刺拳」單兵防空火箭的A型在1944年研發成功,A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筒只有4根20毫米發射管並聯在一起,乍看上去,很像是窗戶柵欄。A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使用的是一款20毫米口徑的無制導火箭彈,這種20毫米無制導火箭彈重90克,彈頭裝藥19克。因為火力不足且重裝填需要射手逐發裝填,因此並沒有大規模生產裝備。
A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
為了解決A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在火力方面的不足,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很快被開發了出來。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擁有9根20毫米發射管,以同心圓的方式進行布置。位於中心位置的發射管邊有8個小孔,用於排氣。
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及其使用的火箭彈
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的發射很有意思,為了避免不同火箭彈在發射時互相干擾。在扣下扳機之後,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的9顆20毫米火箭彈會以0.3秒的間隔進行逐次發射。
為了提高重新裝填的效率,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使用的是一種和左輪手槍相似的快速補彈器。補彈器和20毫米火箭彈直接連接為一體,裝到火箭筒上就能夠使用,補彈效率比A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高出不少。
裝填速度高出不少
雖然設想很完美,但是實際上,無論是A型「刺拳」還是B型「刺拳」,在正式文件中均沒有在實戰中的擊落/擊傷記錄。以B型「刺拳」單兵防空火箭作為例子,9枚20毫米無制導火箭彈是以0.3秒的間隔發射的,以步兵的目視搜索和瞄準能力來說,除非一口氣有幾十具「刺拳」在對空發射,不然要擊中超低空高速飛行的戰鬥機實在是太難了。
當然,你也能用它來懟步兵玩
不過,美軍和蘇軍在繳獲到「刺拳」單兵防空火箭之後,都對這個創意十分感興趣,並以此為基礎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當然,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