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號稱民進黨內戰力最強、綠營民調排名第一的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賴清德突然領表登記參選2020,震動臺北政壇。如果民進黨由賴清德最後出線參戰,或者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也加入2020戰局,那國民黨將派誰披藍袍上陣?是按部就班通過初選提名人選,還是被迫徵召「全臺人氣王」、高雄市長韓國瑜出面迎戰?相關話題的討論在島內已經越來越熱。
其實,在3月16日民代補選結果出爐後,國民黨失利,民進黨獲得喘息機會,藍營基層危機意識就被全面激發,「推出最強棒出戰2020」的呼聲越來越高。雖然這個「藍營最強棒」到底是誰尚難定論,但賴清德出戰、民代補選失利已經牽動國民黨2020提名布局。
由於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面對2020的有利形勢,藍營「天王們」個個躍躍欲試,或爭或卡,動作頻頻。除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前「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已宣布參選之外,連離開政壇很久的前臺北縣長周錫瑋也表態跟進。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雖然民調「吊車尾」,但此前一直「保留參選可能性」。為了向外界宣示自己參選2020的規劃,提高自己民調支持度,吳敦義曾做過不少努力。面對參選正當性的質疑,他反嗆:「這個黨是誰在做黨主席?是誰提名22個縣市長把黨的聲望帶到最高峰?」以突顯自己在「九合一」選戰中的功勞。為爭取深藍支持,他也嘗試調整兩岸政策主張,提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也是中國人」的新論述,並打出「情感牌」,表示自己為參選「大位」「準備了數十年」。
不過,吳敦義一直未明確宣布參選,而是表態會在四席民代補選過後作出決定。
「吳敦義此前不宣布參選2020,其實是在等待3月16日民代補選這個結果。他原本希望國民黨能勝,最好是4席全拿,這樣可以為他加分,為他參選2020增加正當性。」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吳育升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彰化、金門、臺南、新北4席民代補選結果事與願違,藍綠席次由原本2誜2變成1誜2,國民黨失利,本就民調居末的吳敦義失分難免。「一般判斷,民代補選失利後,吳敦義幾乎不太可能參選2020了。」
而「親吳」人士早就透露,吳敦義一直沒有明確參選與否,就是存在不參選的可能性,如果民調一直拉不上來,他也不會厚臉皮硬選到底。
吳敦義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更加強化「拿下執政權才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國民黨必須推出最強棒」的說法,甚至表示「如果黨內已有更合適之人,我何必要插一腳」,顯示其參選可能性極低。有評論認為,形勢對己不利,吳敦義或將專心做「King maker」(造王者),一如前黨主席吳伯雄當年專心為馬英九「抬轎」一樣。
那誰能代表國民黨出戰2020? 目前絕大多數民調都顯示,在韓國瑜不參加初選的情況下,朱立倫在黨內支持度遙遙領先。不過,若與黨外可能的競爭對手比,朱立倫雖然贏過蔡英文,但多數時候落後柯文哲。即便近期朱立倫民調有「趕超」之勢,但領先柯文哲的幅度也不多。以旺旺中時3月7日民調為例,據稱這是臺灣所有民調中,朱立倫支持度首度高過柯文哲,但相差也不過5%。可是,如果與韓國瑜相比,無論哪家民調,柯文哲都大幅落後,甚至在10%以上。
臺灣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表示,被視為2020前哨戰的四席民代補選結果證明,即便民進黨「只剩一口氣」,但國民黨要想在2020輕鬆擊敗有「執政優勢」民進黨,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這也徹底激起了藍營基層危機意識,因此,「2020推出最強棒」「徵召韓國瑜」的呼聲越來越高。
3月16日,在臺北,國民黨籍市議員王欣儀公開發起連署,要求國民黨中央徵召韓國瑜;在高雄,藍營支持者也開始發聲,強化「韓國瑜為全臺做事就是更好地為高雄服務」的說法。連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在民代補選之後也喊出「國民黨必須推出最強棒」;已表態參選2020的周錫瑋則說,「國民黨2020提名一定要有彈性、要有戰略,要推出最強棒的人選,才能夠打敗所有其他候選人」;此前說出「一開始就支持朱立倫」的馬英九也轉變風向,聲稱「國民黨如果能拿回政權,我們都會支持韓國瑜」。
韓國瑜本人的態度,是他3月11日的最新表態,即「不會領表參加2020初選」。儘管如此,吳敦義3月13日接受電視專訪仍首度公開表示,「可能徵召韓國瑜參選2020」,並繼續強調「拿下執政權才是國民黨的終極目標」。
不過,吳育升認為,雖然單從目前民調角度看,韓國瑜確實是國民黨內「最強棒」,但國民黨是否需要採用徵召韓國瑜的辦法,還需高層謹慎考慮。
他強調,如果徵召韓國瑜,對韓國瑜也是「兩難」:一方面他要面對是否服從黨的徵召;另一方面又要面對如何向高雄市民交待的問題。「剛當選高雄市長几個月,又要去選2020,民調顯示,高雄市民超半數是反對的。如果接受徵召,到時民進黨和民眾逼著韓國瑜辭高雄市長,國民黨又要怎麼辦?能確保在市長補選中再贏得高雄嗎?如果高雄得而再失,國民黨對2020又有何把握?」
吳育升認為,國民黨既然訂立初選規則,韓國瑜目前也民調最高,那國民黨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鼓勵韓國瑜出來參加初選,這樣才不會破壞規則,才可以維護黨內團結。「如果韓國瑜不參加初選,到時朱立倫或王金平贏得初選,這個時候再來徵召韓國瑜,誰會服氣?這很容易造成黨的分裂。」
吳育升進一步指出,如果韓國瑜不參加初選,而國民黨按初選機制走,那最終的結果相信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至少黨內會團結對外。「經過初選,無論是朱立倫或王金平勝出,只要這個人在一個月內多次民調比不過民進黨候選人或柯文哲,我相信他倆無論是誰,都會有肚量主動退選,然後授權由國民黨中央徵召韓國瑜,這樣才是最好的辦法,也符合遊戲規則。」
此外,吳育升還指出,韓國瑜目前只是民調領先,但若論行政歷練,朱立倫恐怕會豐富得多,這方面也更符合選民期待。綠營現在把韓國瑜視為最可能也最可怕的對手,不排除有捧殺的陰謀。
如果民進黨是目前聲望最高的賴清德出線,這對國民黨2020布局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進一步促使國民黨徵召韓國瑜?對此,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拱韓,但韓國瑜的表態已經非常清楚了,他不會領表登記參加國民黨內的初選。
至於國民黨會不會徵召韓國瑜,基本的觀察點有兩個。
一是在韓國瑜不參加初選的情況下,國民黨不管是誰出線,到黨員代表大會正式提名黨籍2020候選人之前,如果這個人的民調一直拉不起來,就會有黨員代表連署,在黨員代表大會提案徵召韓國瑜。
還有一種情況是,初選出線的人選,在不管是藍綠對決,還是藍綠白三家鬥的情況下,都保持聲望不錯、支持度不錯,有機會打贏選戰,黨內就不會有徵召韓國瑜的必要,到時韓國瑜就當最強助選員好了。
目前,國民黨內的共識很清楚,就是要有能勝選的人選,不一定最強,但一定要能勝選。
來源: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林連金 文/網絡圖